为什么贾宝玉偏喜欢林黛玉?
这个问题说简单点,一句话可以概括,说复杂点又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我们从三个角度来看回答这个问题。即:
从创作的角度看,曹公设立宝黛钗三个人物的用意
从小说情节本身来看,离不开“木石同盟”的传说
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宝黛相爱符合志趣相投的恋爱原则
从创作的角度看,曹公设立宝黛钗三个人物的用意从小说创作的宗旨来看,目前大家公认,红楼小说设立了两条线,一条是以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另一条是以贾府由盛及衰为主线展开。这两条线本身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后者为前者的依靠,前者以后者为活动中心。
作为一部小说,如果人物形象扁平,情节平淡无奇,相信没有人愿意读这样的小说。因此,小说的冲突,为男女主人公制造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通过人物和情节来体现作者的创作思想。
宝玉如果喜欢宝钗,那就成了江南的甄宝玉,没有什么矛盾冲突,只不过是一场四大家族的通婚,将命运绑得更紧了些,走不出才子佳人小说的套路。
但是贾宝玉偏偏喜欢林黛玉,而林黛玉又偏偏父母双亡,原生家庭已经走向了衰落。她本身的命运和前途在封建社会所崇尚的风气下变得扑朔迷离,在身份地位上出现了与贾宝玉不能完全对等的矛盾,这又成为贾府考量家族婚姻的因素之一。
因此,贾宝玉喜欢林黛玉,再加上薛宝钗横刀割爱,从创作角度上来看,能够制造出更多冲突和矛盾,使小说更具张力,深 化创作思想。
从小说情节本身来看,离不开“木石同盟”的传说作者在开篇即说,真事隐去,假语存焉,故借通灵之说,因此,创建了两个神话架构。一个是“女娲补天”神话,一个便是“木石同盟”之说。前者可以延伸出的寓意很多,而后者则是专门宝黛爱情而设立的前缘。
但是作者在“木石同盟”的设立上,又一反常态,其目的不是为了平常人们所向往的那种走向幸福大结局而准备的,而是别出心裁的创造 了“还泪之说”,这是极具想象力的创造。
一个是施恩的神瑛侍者,一个是报恩的绛珠草,在这个传说中,前者为仙,后者顶多是个精灵,或者是“妖”,从实质上讲,他们之间的地位也是不匹配的。因此,绛珠草还愿的终极目的,便是燃烧自己,将自己所受精华以眼泪还予神瑛。这种方式本身就带有了满满的悲情色彩,因为谁的眼泪,都意味着一种曾经的苦难。
两者同时降落到尘世间,神瑛幻化成贾宝玉,绛珠草成了林黛玉,在二人前缘的促使下,林黛玉走入贾府,遇见贾宝玉,开始执行她此生的夙愿--还泪。从一见面就开始哭,一直哭到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泪尽而亡。
因此,“木石同盟”讲得是一个以泪报恩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搭建出人间的宝黛爱情,在眼泪的催促下,必然得不到一个完美的结局。
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宝黛相爱符合志趣相投的恋爱原则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一个人物成为什么样的人,与先天因素密不可分。贾宝玉诞生的环境很特殊,也很特别。
宝玉衔玉而生,这是一个人出世时的先天身份,自带特定使命,也是一件十分罕见的事,这是他在贾府特殊的原因之一。
其二,贾府后世子孙不足,到第四代已明显出现人丁不旺的趋势,在古代人丁不旺并不是一件吉利的事,中国人一向讲究多子多福,尽可能多的延续后代,以此来延长家族繁盛的年限。但是我们看贾府,人丁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在子孙中寻找一位能够担得起贾府大业的接班人就显得有点困难了,贾宝玉不仅是死去的宁荣二公选定的接班人,也是活着的贾母选择的人选。
因此,贾宝玉在贾府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不仅身上有先天的光环,而且还背负了贾府希望的光环。这就为他在贾府赢得了一个宽松的生长环境,不像贾环一样,处处受打压,被人看不起。贾宝玉在贾府几乎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
这种宽松的环境,也让他的性格更加的具有多面性,小说中所言“混世魔王”,“孽根祸胎”。
再看林黛玉生长的环境,林家祖上也是列候之家,原本袭了三世,到林如海父亲,因皇恩浩荡,又多袭了一代,林如海亦是才高八斗,以探花的身份出道,更是为家族争得了脸面。然而也同样有一个问题,至如海后世子孙严重不足。生了一个儿子早夭,只留下了一个女儿林黛玉。
这样林黛玉也赢得了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父母疼爱有加,让其读书写字,再加上天生体弱,家人更是照顾得相当细致,也不会给予她更多的管制。林黛玉的成长环境也是相当轻松,既没有振兴家族的重任在身,也没有受制于封建礼教的魔爪之下。
宝黛都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成长的,思想上都毫无压力,行动上也相对自由,彼此都少了许多规矩的掣肘,因此,他们二人先天宽松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在一起玩耍时,冥冥之中便产生诸多的共同语言,少了几分隔阂。在此基础之上,两人对功名都无特别执念,消除了利益之争,在思想上值得相互信任,成为可以相互依赖的知己。
因此,贾宝玉偏爱林黛玉,既受先天环境的影响,又有后天朝夕相处的培养。两人的恋爱符合志趣相投的原则。
综上所述,贾宝玉偏偏爱上林黛玉,既有小说创作上的因素,也有人物塑造上的需求,还有小说情节上的设定,因此,宝黛相爱成为必然。
为什么贾宝玉偏喜欢林黛玉?
第一,前世的缘分。
灵河边,三生石畔,神瑛侍者每日用玉露琼浆浇灌绛珠仙草。在神瑛侍者殷殷的目光里,绛珠仙草幸福地在风中起舞。那时,一段姻缘就已经悄悄萌芽。绛珠仙草心中默默许下一个诺言:若有来世,我会用一生的泪水来报答你!
第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林黛玉十岁来到大观园,自此与宝玉耳鬓厮磨,日久生情。这种情感是纯洁的,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二人吃则同案,寝则隔窗,游则同往,悲欢与共。渐渐地,他们走进彼此的心里,紧紧纠缠在一起,再也难以分开。
第三,只有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才能舔尝到快乐的滋味。在大观园里,宝玉虽然被视为掌上明珠,是老太太的心尖子,但是他并不快乐。黛玉也是一样,虽然贾母百般疼爱,但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是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倾诉衷肠,没有了束缚,没有了自卑,个性张扬,海阔天空。
第四,骨子里具有相同的个性。宝玉生性厌恶四书五经,“愚顽怕读文章”,在大人眼里,是离经叛道的典型,园子里经常有长辈来谆谆教诲。只有黛玉,欣赏宝玉的这种个性 ,二人有共同语言,共同追求,很容易谈到一起去,这就叫知音。古人讲的是: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综上,贾宝玉自然是偏喜欢林黛玉的。只可惜,造化弄人,他们的故事注定是一个悲剧,所以,当绛珠仙草还完了所有的眼泪,便香消玉殒了。为什么贾宝玉偏喜欢林黛玉?
别说《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喜欢林黛玉了,现实生活中的“贾宝玉”都喜欢“林黛玉”,好吧!我们不扯那些“前世姻缘”、“青梅竹马”等外部因素,单从男人的心理来分析分析,就能知道“贾林恋”是水到渠成的事。各位“贾宝玉林黛玉”们,若是说中了你的心事,请唱声“诺”?
首先当然是黛玉的美丽了。男
人非常专一,那就是永远都会喜欢漂亮女孩, 贾宝玉这种天生就喜欢女孩子的人就更不例外了。林黛玉如水一般的美貌和清纯的气质,不能不说这是贾宝玉喜欢上她的一个很大也很重要的原因。这叫始于颜值!
其次,林黛玉是贾府中有名的才女,出口成章,落笔成诗,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兼有,这种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女人最动男人心,尤其是对贾宝玉这种“学渣”更具致命诱惑,所以她吸引贾宝玉的第二大法宝就是才情。这叫忠于才华!
最后,贾宝玉天生叛逆也饱受压抑,他需要心理诉求,而林黛玉就是能够和他交心的人。林黛玉和他一起说情话、看情书、葬花和对诗,而且林黛玉不通俗务,不逼贾宝玉考取功名,不问“你是否爱我”这类送命题,两人在一起只是风花雪月,对贾宝玉来说完全是个性的释放,有更多的快乐和自由,他当然非喜欢林黛玉不可啊!这叫陷于人品。
当然,还得加上一点,林黛玉弱不禁风、命途多舛、寄人篱下等不利的处境,对男人来说恰好是加分项,能更加激发起男性强大的保护欲。试问,面对一个扛得动煤气、换得了灯泡的女强人,男人还有存在感吗?反而是矿泉水瓶盖都拧不开的女人才能我见犹怜!贾宝玉众星棒月,男人天生的英雄情怀与责任感也只有在林黛玉这里才被需要、被放大,贾宝玉喜欢林黛玉也是一种“本能”?
所以,贾宝玉与林黛玉除了“五官”互喜之外,更是“三观”契合,这才是真正的“木石前缘”。在这里还得友情提醒一下各位友友:爱情不等同于婚姻哦!如果贾宝玉们想结婚过日子,还是最好找薛宝钗吧!祝您幸福!
为什么贾宝玉偏喜欢林黛玉?
为什么贾宝玉偏喜欢林黛玉?
爱是永桓不变的却又是抽象,同时又是无法解开的密码!
贾宝玉,林黛玉爱情,青埂峰下那快石头说起,鲜莹明洁,是件其物,灵河岸三生石畔,有珠降仙草,十分娇娜可爱,脱了草木之胎,转化人形,修成女体。游于高恨天,饥餐,渴饮灌愁水,下世为人还泪,贾宝玉林黛玉,木石前盟。
林黛玉有潇湘妃子,(雅号)黛玉瘦削体形,美丽庄重,才华出众,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谦和坚强,不为俗屈。也有另一面脆弱,却是封建社会判逆者。
林黛玉入住大观园,贾宝玉一见林黛玉,就一见钟情。因为过相处两个人都有对封建社会判逆的性格。有着共同的语言,两小无差,所以贾宝玉喜欢林黛玉。在《红楼梦》三十二回诉肺腑中,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这话,如雷掣电,肺腑之言,心领神会!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落下了泪……。因为两个人有着共同生活理想,都是判逆者,贾宝玉喜欢林黛玉不说混帐话。
林黛玉在大观园内,是一个有着非凡思想和才华智慧的人,超群的少女。并始终燃烧着苦苦追求的理想,但不幸的是年幼丧双亲,家境败落而寄人篱下,却表面华柳繁华,温柔福贵,世态炎凉,封建礼教,冷酷摧残!始终追求与贾宝玉爱情幸福,却成为时代的悲剧。
为什么贾宝玉偏喜欢林黛玉?
宝玉喜欢黛玉,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一见钟情。黛玉刚到贾府,宝玉一见面就喜欢上了。这人啊,第一映像很重要,可能会深刻到入骨的程度。
二是黛玉刚到贾府时年纪尚小,和宝玉不分男女,两小无猜、形影不离地天天在一起生活,几年来在一起,觉得两个人性格投缘。
三是两个人志趣相投。都对封建婚姻制度不满,想冲破禁固走婚姻自主、恋爱自由之路。
四是在若大个大观园中,只有宝黛的心是相通的,在其它任何人中他们都不懂宝黛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纯洁爱情。宝玉黛玉才能算真正的知心爱人。
五是黛玉纯洁、有才华,为人正直,孤标傲世,娇嫩,心眼好,不耍心眼,不随波逐流,不依仗权势,为人低调。在当时的富家公主中是很难找的,真算上才貌双全的大美人啊,你说,宝玉能不喜欢吗?
六是所谓的前世因果。按《红楼梦》作者的说法,他们俩的命运就应该是有缘无分。但我不认同这种说法。我认为宝黛婚姻的悲剧,就是那个封建婚姻制度、封建婚姻理念和封建婚姻家庭的权贵们给害的,使这一对上好姻缘变成了悲剧。
为什么贾宝玉偏喜欢林黛玉?
谢谢邀请,我是听风。
贾宝玉为什么偏偏喜欢林黛玉呢?这个"偏偏"大有意趣。宝黛二人乍见面时,两人都吃了一惊,"都觉得好面善,好像见过一样,"两人可谓是一见钟情。可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为什么宝玉和黛玉愈相处久了愈感觉情投意合,偏喜欢黛玉呢?
- 两人都是"真性情″之人。黛玉真正喜欢哪个人都以真情待之,黛玉心中认定了宝玉,其余男人无论是皇帝也好,王爷也好,在她心里一概为"臭男人"之列。喜欢紫娟,以姐妹,以朋友身份平等相待,不似宝钗类,再怎么温和,主仆界线不可逾越。对不喜欢的不会假以辞色,而宝玉也是这一类人,不喜"禄蠹",不会为仕途假意奉承结识这类人,喜欢晴雯之类的女孩,会与她们以平等身份相处。
- 两人都热爱生活,怜惜生命。黛玉惜花葬花为花做香冢,宝玉惜花让流水带走落花,两人在同一时空不同领域却心意相通做同一件事,惦记每年春天飞回的燕子,黛玉让紫娟等燕子归来,再放窗屉,宝玉更是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
- 两人意趣相同,才份相当。两人都博览群书,天性聪敏,两人都不甚喜欢四书五经等道学之书,而喜欢《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的杂书,但两人都天份极高,才思敏捷,每次诗社,黛玉均能一挥而就,立题清丽,而宝玉作诗也是空灵娟逸,别出心裁。
宝黛二人虽情投意合,互相引为知已,但处于那个封建社会,婚姻不能自主,最终导致黛玉早亡,宝玉出家的悲剧,令后世多少人为二人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掉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