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三姐因为柳湘莲悔婚而自杀,为了一个男人,值得吗?

尤三姐之死,我理解并不是为了柳湘莲,而是为了自己。从这个角度理解,我认为她的死是值得的。尤三姐的故事在书占的篇幅不多,但是动静不小,柳湘莲因她的死,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红楼梦》在第六十三回到六十九回,尤氏二姐妹横空而出,尤氏二姐妹的出场时间在全书的中间部位。在她们之前,主要人物都已出场,甚至有的已经离世,比如秦可卿。红楼二尤登场,,不过短短几回便以悲剧告终。但是尤氏二姐妹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可以说是《红楼梦》中间部分的一个小高潮。

尤氏二姐妹性格反差极大,但是都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足见这两个女子除却外貌,内在却一样的刚强。尤三姐选择自杀,这样做值得吗?从两点来答,第一,尤三姐自杀的原因,第二,王蒙老师的看法。尤三姐自杀的原因

看上去,尤三姐自杀的原因很简单,一句话可以概括,就是因为柳湘莲悔婚,含羞愤而死。这个原因只是表面原因,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红楼梦》的丫鬟当中,一旦被主子撵出去的,大多都是说拉出去配个小子。本来丫鬟配小子也没什么不好,阶级命运相同,但是荣宁二府的丫鬟们这时都表现出一个特点,似乎都是宁可选择死,也不愿意出去配人。这是为什么呢?

正如鲁迅先生对古代封建奴隶王朝的讽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可以感觉到在贾府做事是何等的诱人,物质上有特权,再加上意识受到以随主奉主殉主为荣,一旦得罪了主子,可不就成了奇耻大辱了。于是在贾府的丫鬟心中,以给主子当小妾为第一首选,其次才是退出贾府。这足以说明贾府的权威性很高。

尤三姐本来性格就很泼辣,贾琏、贾珍找她吃酒 ,结果她像个女流氓似的占了上风。这说明,她本来也不是什么善茬儿,也有几分江湖气,也深谙世事之道。结果她偏偏遇上了柳湘莲,差点成了恩爱夫妻。《红楼梦》里最可怕的就是动“情”,动了“情”的男女,结局都不太好。这一对也是动了真情了,他们的结局如此悲惨,最愧祸首还是贾府里的人。柳湘莲相信贾府里的人对尤氏姐妹不好的说法,决定悔婚退婚,而贾府的人说法,自带一定的权威性,所以柳湘莲相信了。

这对于尤三姐意味着什么呢?其一,等于也就是被贾府赶出去的丫鬟一样,被判了死刑。再去配人,必然还是会打听到贾府的传言。这叫她后半生不好嫁人,结局无非也就是被贾府收了做小妾。这不符合尤三姐的品味,所以她宁愿选择死,也不走那条路。其二,从感情上讲,她对柳湘莲充满了失望,两情相悦,信任是基础,但是柳湘莲宁愿信贾府的传言,也不信她的为人。这让她感到失望。以她的个性,以死明志,也说得通。

王蒙老师的看法

对于红楼二尤之死,王蒙老师认为是作者在创作上的一种手法。尤氏姐妹中,以尤二姐之死为重点,作者做了非常详细的铺垫,看着王熙凤如何将尤二姐一步步引入火坑,又如何设计,最后逼死了尤二姐。对于尤三姐的死,则是比较粗略。

尤三姐一抹脖子命就没了,写得比较粗,没有任何多余的细节,这不是写实,更与亲历无关,这更像是说书,像是传奇故事,像是一出戏。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而“桃花”“玉山”之句,更像是没词了虚晃一枪,借两句俗套子搪塞过去。这里的文字与写贾府大观园吃喝拉撒睡的文字一比,在细节上相差甚远。曹雪芹写喝杯酒喝杯茶都比这详细上十倍二十倍,独独写尤三姐的自杀竟这样潦草粗线条。

所以,合理解释只能是写尤氏二姐妹之死,是为重点突出王熙凤。在此之前,王熙凤如何的阴毒,读者似乎对她恨不起来,这样一重点写尤二姐之死,读者心里立马对王熙凤产生恨意。可以说红楼二尤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

从此,凤姐的阴狠毒达到了极致,贾府众人的罪恶已经滔天,上下内外一片黑暗,象征着贾府的崩塌意在情理之中,而这个丧钟,借着红楼二尤再次被敲响。

尤三姐因为柳湘莲悔婚而自杀,为了一个男人,值得吗?

谢邀:

士为知己者死,尤三姐之死,死于不知己矣。

不知已而何以死,然而三姐则固以湘莲为知己也。

……

尤三姐因为柳湘莲悔婚而自杀,为了一个男人,值得吗?

飞花《作娟悟语》,尤三姐因为柳湘莲悔婚而自杀,为了一个男人,我认为当然不值得!确切的说她不仅仅是为柳自杀,而是对自己今后的命运绝望,与其被人退婚诟病,不如以死明志,这也是对湘莲绝情退婚的抗议,也是对当时社会无声的纳喊和抗争!

一,三姐来历

三姐是一个美貌,风流,痴情,刚烈的女子。因家境贫寒,和姐姐母亲,投奔没有血缘关系的贾珍之妻尤氏,靠宁府贾珍周济过活。宁国府就是一个大染缸,其姐尤二和贾珍父子的丑事,被秋桐传的沸沸扬扬,尽人皆知,连尤氏在王熙风面前都矮了半截,在尤二三姐被轻视的情况下,被人打压的无话可说,抬不起头来。

二,三姐之死

尤三姐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女子。她不想靠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来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正象辛风霞主演的评剧《刘巧儿》中的唱词所说,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看原著她是怎么说的:但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我如今改过守分,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这一世。尤三姐五年前,看过柳湘莲客串演戏,一见钟情,也不管对方是否爱自己,就要等他五年十年。而柳湘莲听贾琏一说,是个绝色的,也不了解品徳如何,就草率送上定情信物,祖传鸳鸯宝剑。两人没有感情基础,仓促钉婚,互不了解,给尤二姐自杀埋下火种,待柳湘莲不仅要绝色还要忠贞淸白女子,怀疑三姐不贞,退婚索要鸳鸯剑时,三姐在房里听的清楚,随走出房说:你们不必出去再议,还你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

揉碎桃花红满地,

玉山倾倒再难扶。

就这样标致美人香消玉殒,魂断剑下!我的婚姻我做主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还搭了一条命。

文/顾作娟,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尤三姐因为柳湘莲悔婚而自杀,为了一个男人,值得吗?

大家好!我是醉吟扶夷。《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位烈女子,她为了一个男人的背信弃义而当场自尽在这个男人面前,堪称是书中最惨烈的情节。但是冷静下来之后,我们不禁会想:刚烈的尤三姐为了一个悔婚的柳湘莲,亲手了结了自己的性命,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我的答案自然是:不值得!为什么呢?

一个女人,她的生命里应该有很多东西,爱情和婚姻只是其中的一样;为了一个无法得到的东西而轻易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尤三姐不值得;

不知道当冰冷的鸳鸯剑横过尤三姐的脖颈,她的脑海里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她父亲早逝,失去了依靠的母亲带着她和姐姐另嫁他人;尤氏母女三人,犹如失去了可以攀附之物的藤蔓;她们为了生存下去,只能屈辱地依附宁国府的姐夫贾珍。

这么看来,似乎尤氏母女除了这一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事实当真如此吗?

尤二姐自小被父亲许配给了皇粮庄头张家,倘若不是尤老娘嫌贫爱富,尤二姐贪图富贵,一意退了张家的亲事,将二姐偷嫁给了贾琏,尤二姐怎么会落得个吞金自尽的下场?她受够了被姐夫贾珍一边接济、一边调戏的生活,想要借贾琏跳出贾珍这个火坑;岂料只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加速了自己的死亡进程而已。

尤三姐坚持要嫁柳湘琏,虽然不是贪图柳湘莲的钱财,也不是看上了他的势力;但是她的目的是和尤二姐一致的:都是为了摆脱贾珍的纠缠,为自己寻一个好归宿。当然,和尤二姐的结局一样,尤三姐也失败了。

可是,如果尤二姐当年没有选择退婚,而是依约嫁与家境没落的张华,虽然家境清贫了些,也不至于落得个年纪轻轻就一命呜呼的结局。

同样,尤三姐如果看上的不是浪荡公子柳湘莲,而只是一个务农的农夫,又或者是商贾、工匠、屠夫、小贩……平平淡淡过完这一生,难道不比冲动之下自刎而死要强吗?

小结:人活一世,珍贵的东西有很多;但是,在追求这些东西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量力而行;当你只是一只小小的麻雀,却妄想去追逐高飞的鸿雁,那么失败简直是注定的;尤三姐在不清楚柳湘琏性格为人的情况下,不顾一切想要留住柳湘琏的行为,说到底是一个轻率而又鲁莽的决定,同时也是对生命的一种轻视。试问如果一个人连自爱都做不到,又怎能去指望别人爱她呢?

一个人如果不相信你,而你为了证明自己,就算真的成功了,你又得到了什么呢?活着永远是最重要的,因此尤三姐不值得;

诚然,柳湘琏重情重义,和贾琏贾珍这帮人相比确实不知道强出多少倍;但是,最好的就一定会是合适的吗?

如果说尤三姐最初看上柳湘琏是一个错误,那么,她在面对前来退婚的柳湘琏时,自杀是她对自己犯下的又一个错误。为什么呢?

柳湘琏从答应娶尤三姐到后悔决意退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因为他无意间从好友贾宝玉的口中知道了尤三姐的底细,因此对尤三姐的人品产生了怀疑,故而才发生了向贾琏索要定礼鸳鸯剑的事情。

尤三姐对此中缘由自然心如明镜。她悔,悔自己为什么要与贾珍贾蓉父子之间产生了纠葛;她恨,恨自己即便有一万张口,也无法向柳湘琏证明自己在贾珍父子日夜纠缠下苦苦保留下来的清白,无法向柳湘琏表明她苦苦爱慕他的一腔痴情,无法向柳湘琏表达自己一心追随他的坚定决心。

当千万句话无法说出口,烈性的尤三姐没有选择打碎银牙和泪吞,而是决绝地选择了用结束生命的方式,证明了自己。

小结:尤三姐成功了。面对尤三姐的死,柳湘琏痛哭流涕、后悔不迭、万念俱灰。但是,这真的就是她想要得到的结果吗?难道得不到就要将他毁掉?这样的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古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一个人拼尽全力去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他往往也就失去了最初的初心,而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未必是他想要的结果了。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将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因此尤三姐不值得。

古时候有个农人在干活的时候,意外捡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肥兔子;当这个农人饱餐过兔肉后,竟然幻想能再次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兔肉;于是,这个农人不再去烈日下辛勤劳作,而是天天守在曾经捡到兔子的树桩旁,期待下一只兔子的到来。当然,结果是他什么都没有等到,反而白白耽误了收成。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就学过的《守株待兔》的故事。

尤三姐本来与母亲姐姐一起依附宁国府生活,忽然有一天,柳湘琏的到来,给她无望的生命注入了新的希望。

柳湘琏的出现让尤三姐突然觉得人生还有另一种可能,她为自己编织一个美梦,在梦里,柳湘琏是能将她救出火坑的英雄;在柳湘琏的身上,她倾注了她所能想到的最美的想象。

而贾琏的一力促成,更是使得尤三姐的这个美梦无限接近可能。

但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成功或者失败的可能。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但是,万一失败了呢?

尤三姐就像那苦苦守着树桩等待兔子的农人,她苦苦等着她选定的柳湘莲的如约迎娶;农人没有等来兔子还耽误了农时只能饿肚子,而尤三姐,硬是将一道多选题做成了单选题,生生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小结:其实有时候,人太执着了也不是一件好事;难道除了柳湘莲之外,这世上再无其他男子可以托付终身了吗?潘金莲若是本性纯良,安心想过好日子,嫁给武大难道就是最坏的选择吗?说到底,还是她们追求了错误的东西,不是吗?

总结:对于尤三姐来说,在她所生活的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她大胆地想要试图冲破身上那层枷锁,却以失败告终;她求仁得仁,死而无憾,我们作为旁观的读者是无法对她的价格值观去妄下评断的;《红楼梦》的作者通过塑造尤三姐这样一个刚烈不屈的女性悲剧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残酷压迫,以及女性作为弱势群体艰难生存的现实;然而社会发展到今时今日,早已是另一番新的气象:越来越多的女子已经不再需要依附男人生存,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这,是两百年前的《红楼梦》作者所没有想到和看到的,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意义所在。

尤三姐因为柳湘莲悔婚而自杀,为了一个男人,值得吗?

谢谢邀请[祈祷][祈祷]很久不想回答问题。

这个问题我说不值得!不说红楼。

就男人女人而言,我从来不赞同因人,因情放弃生命!

一个生命的到来承载了很多的东西。一个人,一段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除却情还有别的意义!何况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爱在牵手揽景,爱不在放手前行。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春光灿烂,路在前方。不纠过往,珍惜当下。谢谢邀请

尤三姐因为柳湘莲悔婚而自杀,为了一个男人,值得吗?

如果尤三姐真的因为柳湘莲悔婚而自杀,尤三姐真的不值得。

一,柳湘莲从来没有爱过尤三姐。柳湘莲在与尤三姐定婚之前,根本不知道世上有个女子叫尤三姐,更别说对她有什么感情了。而且定婚也是被贾琏催促之下,才不得不在打听之前赶紧给了定情信物的。后来得知尤三姐住在宁国府时更是看不起尤三姐,因而,为一个不爱自己甚至轻视自己的人自杀,实在不值得。况且,尤三姐也不并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喜欢柳湘莲。

二,尤三姐也从来没有爱过柳湘莲。尤三姐对柳湘莲的喜欢是五年前的,但这种喜欢浅薄的很,因为尤三姐在此后的五年并没有因为见过柳湘莲而有任何改变,该与人调情调情,该卖弄风骚卖弄风骚,直到她见姐姐尤二姐嫁了,她也想稳定了下来,她想起了五年前的柳湘莲,于是她便让贾琏为她定下了柳湘莲。可见她想嫁柳湘莲,并不是真的爱柳湘莲,而是想为自己找一个比较合适的归宿而已。尤三姐自杀,其实不是因为柳湘莲悔婚,而是因为看不到前途而已。

三,柳湘莲退婚,让尤三姐看到了现实残酷。柳湘莲只不过是个败落的世家子弟,父母皆亡,又行走于花街柳巷,结交优伶,说到底也不过是个破落户,而尤三姐虽然出身不高,但她的大姐是宁国府主母,二姐是荣国府继承人,这样的身份绝对配得上柳湘莲,可是当柳湘莲得知尤三姐的历史后,竟然也后悔与尤三姐定亲。这样,是尤三姐看到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就是,即使柳湘莲这样的破落户也看不起自己。那么她以后要想嫁个好人家根本就没有可能。

尤三姐从柳湘莲身上,看到自己即使将来谨小慎微,恪守各种规矩,但人们一旦知道自己的过去,也不会尊重自己。因而万念俱灰,于是横剑自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