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唐僧的徒弟个个腾云驾雾,可为什么过流沙河还请其它大仙帮忙?
流沙河出自《西游记》里的第二十二回,唐僧在此地收了他的第三徒弟,法名沙悟净。此河的主人便是沙僧了。
沙僧在《西游记》中的表现,大家都一致的认可他是个勤快的老实人,不像孙悟空那般爱耍滑头,也不会像猪八戒那般好吃懒做。其实这都是惩戒的功劳,人不经历三炼九狱便不能成仁,神仙也一样。
沙僧的前世今生首先听下沙僧的自我介绍:“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名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是玉帝亲封的,其中的骄傲溢于言表。原来沙僧原本是个凡人,从小志向远大,为了拜师学艺,四处云游,终得遇见伯乐,修成仙身,并得到了玉帝的赏识,封了卷帘大将,原本以为从此平步青云,一展雄才,不想天宫也没走出人浮于事的魔咒,在此位一坐不起。
卷帘大将,这是一个什么职位,说起来有点尴尬,就是负责给玉帝掀门帘的工作,这个职位很明显与沙僧的雄心壮志不匹配。英雄除了儿女情长,便是壮志未酬,人若不得志,难免会放肆,一有放肆的行为,迟早便会惹出祸事。于是沙僧在蟠桃大会上,一不小心把玉帝的琉璃盏给打碎了。话说不就是个物件嘛,玉帝至于这样大发雷霆吗?不仅把卷帘大将贬下凡界,而且还要每隔七日百剑穿膛,这不是惩罚,这是慢慢折磨你,最后要你的命。可想而知,沙僧这苦海无边却无处诉说,十足的苦行僧。于是他就工始吃人了,一来以此发泄对天庭的不满,二来想必是想引人注目,不然不会把九个骷髅头挂在脖子上当项链戴。这九个骷髅头可不是普通人,都是有修行途经此地去往西天的取经人,在流沙河中,唯有这九个头颅不能沉底,故沙僧把他们挂在了脖子上。他居然把普渡众生的取经人给吃了,还挂在脖子上炫耀,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啊!这威胁给谁看,心知肚明。于是引来了观音菩萨。“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这去,但恐取经人不得到此,却不是反误了我的前程也?”流沙河的秘密沙僧在天庭受辱,下得凡界,又有几分本事,居所自然不能太差。这流沙河长约万里、宽约八百里,河面上滚著一层薄薄的细沙,沙随水动,水流沙滚,沙水一体。这分明就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天堑。 东连沙碛,西抵诸番,南达乌戈,北通鞑靼。径过有八百里遥,上下有千万里远。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滚却如山耸背。洋洋浩浩,漠漠茫茫,十里遥闻万丈洪。仙槎难到此,莲叶莫能浮。01、 流沙河是去往西天取经的必往之地,且已有九个取经人命丧于此。那么唐僧就是第十个取经人了,虽然身边带了两个身怀绝学的徒弟,但取经的苦难还是要自己承受,在书中也是经常被抓来抓去,历经苦难是他取得真经的前提。在《西游记》中,每一个妖怪都想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长,这分明就是个谣言,但人人都信,可见谣言的确惑众。没有这个谣言附身,唐僧的取经之路也许就是一片坦途,但也因为这个谣言,唐僧才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本意,成仁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受常人不能承受之苦罪,忍常人不能承受之辱,方可成就自己,身上的谣言也就不功自破了。沙僧在此吃了九个取经人,意为九九归一,真经方可成为“久经”,也有久经考验的含义。
02、传说那九个取经人,都是唐僧的前世,今生今世他再过此地,可见其取经的决心感动了天地,所以是万万不能再有闪失的。如来佛祖在此之前给他安排好了两个徒弟,对这两个徒弟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还是三足鼎力的团队才能稳固。正好沙僧这个不得志的天庭罪人,居于此,正好可以收了戴罪立功,也算救沙僧于水火之中,得了个两全齐美。03、在《西游记》第二十四中,镇元大仙说唐僧是如来佛祖身边的二弟子”金禅子“的化身,二人在兰盆会上相识,”金禅子“曾亲手传茶敬他。在电视剧《三生三世》中,白浅每次飞升都要历劫,这情节来源于传说。金禅子要进化自己的修为,必然也要经磨经难,于是下凡界历劫入了轮回,以求升迁。这也是传说“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的谣言起源。佛家认为: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金禅子入了轮回,九世都裁在了流沙河,这第十回,一是感天动地,二是造化也到了。最后乘坐自己前九世的真身,和木吒拿来的葫芦化作的一只法船渡过了流沙河。也算是求人不如求己,最后也只有自己心悟方可取得成效。取回真经后,如来封为旃檀功德佛.
沙僧就好比唐僧西去路上的心魔,沙僧不能成仁反而在此地吃人,十足的魔鬼相。唐僧前九次都没有战胜它,终于第十次在菩萨的点化下,打开心结,原来心魔还得心药医,打开心扉接纳他,他便是你的人了。于是唐僧也自然而然的收了沙僧,最后顺利凭着自己前世修来的福分跨越了天堑,让障碍变成了通途。可见,这流沙河并不是一条普通河,而是一条心河,如果把它看作瓶颈,那么只有突破自己才能得到真经。《西游记》里,唐僧的徒弟个个腾云驾雾,可为什么过流沙河还请其它大仙帮忙?
我认为提问有点不准确,不是要请什么大仙帮忙,此仙乃惠岸行者,是奉观音菩萨之命前来收服沙僧,度化他成为唐僧徒弟,保护唐僧西去取经,顺手帮唐僧渡过八百里流沙河。
而对于遇到阻碍和困难,唐僧为什么不让徒弟们背着腾云驾雾过去?这才是困扰大家多年的问题?对此,我将全面展开分析。
一,佛家讲究苦难修行才能成正果其实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都讲究苦修,只有通过苦难修行才能领悟大道,不守清规戒律整天吃喝玩乐、舒舒服服永远也参悟不透大道真理。
而对于取经过程也是一种困难修行,如果遇到困难都腾云驾雾过去了,怎么能领悟到真经大道,不经历磨难是领悟不到真经来之不易,即使取经回去也不懂真经,又何谈传经讲道,普度众生。
二、佛家讲究九九归真功德圆满唐僧师徒必须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如果都是腾云驾雾还如何经历磨难,还如何凑足九九八一难。九九归真乃是佛家修行之数,只有达到九九归真,才能算得上功德圆满,才能加持成佛。
所以说,不是唐僧徒弟们不愿背唐僧腾云驾雾,而是佛祖不让腾云驾雾,即使驾雾过去佛祖也不会传给唐僧大乘真经,更别说成佛成圣修成正果。
【文/恒沉】【笔尖君子原创发布】
关注笔尖君子,一个热爱传统文化,专注解读传统文化的底层人!感谢大家关注、点赞和转发!《西游记》里,唐僧的徒弟个个腾云驾雾,可为什么过流沙河还请其它大仙帮忙?
记得沈小龙有个脱口秀说到: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前,为什么那么厉害,天兵天将都不是对手,但是西天取经路上却屡屡被小妖欺负?这是为啥?原因是孙悟空在西天取经之前还只是一个水帘洞的创业者,创业者打天下会玩命!!而那般天兵天将是玉帝的打工仔,打工者不会玩命,所以败了。那么为什么西天取经之后就老输给小妖呢?因为此时的孙行者是个打工的不会再玩命,而那些山上的洞里的水里的小妖是创业者,是玩命的,所以你的问题和这个差不多,答案就是谁是创业者,谁玩命,谁才能赢!
《西游记》里,唐僧的徒弟个个腾云驾雾,可为什么过流沙河还请其它大仙帮忙?
《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其实可以看作就是七十二种技能。七十二种,不少,可是,在仙家道家中,孙悟空的本事只是小伎俩,变个树啊,变个虫啊,小动物之类的,可以这么说,孙悟空就好比是没有知识的发明家,他的发明实用,可是如果碰到真正的问题,那他还得去请教那些名牌大学的教授去啦。
就好像军人一样,你让他打仗可以,搞个小东西去应付战争可以,可是 如果碰到了实力很强的敌人时,还是要去去找专业的研究人员来研制可以应付强敌的武器或者是探讨战略。
而且这些妖怪不都是佛祖点化出来的吗?孙悟空打不过佛祖,自然也打不过妖怪了!
你们认为的孙悟空是怎么样的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