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当上都头,而且因为打虎名气很大,西门庆为什么没有主动去结交他?
西门庆自己就是无懒,他没有结交武松的本事与欲望,所谓鱼找鱼,虾找虾,乌龟专找大王八。西门庆热结十弟兄你看看他找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武松当上都头,而且因为打虎名气很大,西门庆为什么没有主动去结交他?
首先说西门庆是否识得武松,答案是西门庆是知道武松的,而且也知道武松的厉害。
话说武松景阳岗上打死猛虎,被猎户报知县,知县大喜,差人请武松到县衙领赏。
【早有阳谷县知县相公使人来接武松。都相见了,叫四个庄客将乘凉轿来接,抬了武松,把大虫扛在前面,也挂着花红段匹,迎到阳谷县来,那阳谷县人民听说一个壮汉打死了景阳冈大虫,迎喝了来,皆出来看,哄动了那个县治。】
打虎英雄武松哄动了整个县城,那西门庆怎么能会不知武松呢,就连武松当了都头,西门庆也是清楚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西门庆是经常到官场走动的人。
西门庆何许人也?西门庆是“破落户财主,在县前开着个生药铺。从小也是个奸诈的人。近来暴发迹,使得些拳棒。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排陷官吏”。从此段文中可以看出,西门庆并不是阳谷县的富豪,只是个破落户财主,只是近来靠与人放刁把滥才发了些不义之财,靠恶霸与黑社会的手段弄了些不义之财。
有人认为西门庆是阳谷县的富豪,甚至是首富,其实是受了《金瓶梅》影响缘故,要知道《水浒传》中之西门庆非《金瓶梅》之西门庆。
就水浒而言,西门庆为何没有去把结武松呢?这并不是西门庆有资格看不起武都头,因为都头当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长,西门庆这样的地痞,又不是什么阳谷县最有钱的人,他是把不得去巴结武松的。那为什么没去巴结呢,这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武松正义,不贪赃枉法。不贪赃枉法的人,西门庆是巴结不上的。
(二)西门庆也经常到县衙走动,深知那些人能通过送礼巴结的人,那些人清廉他是巴结不上的。
(三)西门庆恐怕是去巴结过武松的,只是武松不屑与这小人为伍。
有人会说,即然西门庆知道武松厉害,为何还敢去勾引武松的嫂子潘金莲,毒死武松的兄长武大郎呢,其中原因只能用“色头包天”来解释。西门庆是好色之徒,在潘金莲的美色面前,早不顾了“色字头上一把刀”。
武松当上都头,而且因为打虎名气很大,西门庆为什么没有主动去结交他?
武松当上都头,以及打虎名气很大,西门庆没有主动结交他非常正常。
一、小小的阳谷县都头,西门庆犯不上去结交他。所谓阳谷县都头,就是阳谷县里的捕快头目。一个捕快头目在西门庆眼里,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一个捕快头目也确实比不上西门庆的身份地位。
西门庆是阳谷县地方乡绅,交通官府,有钱有势。
小说《水浒传》里,西门庆是暴发户兼地头蛇,开生药铺子,“潘驴邓小闲”中的“邓”,说明他有邓通般富有。他可以随意买通知县大老爷,在阳谷县一手遮天。
西门庆与潘金莲、王婆毒死了武大郎,本来证据确凿,但知县大老爷根本对首告武都头不予理睬,只一句官话:“捉奸捉双,拿贼拿赃,证据不足!”就把武松打发了。这不仅仅是因为西门庆使了钱,知县大老爷受了贿,而是知县本就害怕这些地方乡绅。
那时候,所谓地方乡绅,其实就是地头蛇。强龙斗不过地头蛇,知县大老爷还得仰仗这些地头蛇的支撑,才能稳定地方秩序,才能财源广进,发财大吉!
知县大老爷怕得罪地头蛇西门庆,并不害怕他自己委任的都头武松!
《金瓶梅词话》里的西门庆,结交了新科状元两淮盐运使,买通了巡抚,触角直通朝廷。权势滔天,泼天富贵!他是包揽诉讼的地痞、恶霸,而且是一个家资巨万的官僚。“即使拐了许飞琼,抢了王母娘娘,也无人奈何得了他!” 他犯得上去结交县里的小小都头?
二、武松打虎名气很大,更与西门庆要不要结交他毫无关系。武松打虎,无非替地方百姓除了害,为猎户解了忧,为知县做了一件事。另外就是表现了他自己的勇力。仅此而已!
商人西门庆为何要去结交这么一个一勇之夫?难不成让武松做他家里的打手?
武松动辄吃酒打人,走到哪里炫耀到哪里:“景阳冈的老虎,吃我三拳两脚打死了!”说得好听,武松是一个绿林好汉。说得不好听,他无非只能做一个杀人放火落草的强人!武松说什么“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不冷了弟兄们的心,不接受招安,难道一辈子喝酒打人,杀人放火?一辈子做强盗,祖祖辈辈做强盗?
在柴进家住了一年多,柴大官人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不以为恩反以为仇。金圣叹说武松什么“定考上上”,无非是他没有被花容月貌的嫂子勾引,其他方面,初晓儿看不出他有何过人之处!
西门庆家里又没有老虎要打,西门庆又不是吃饱了没事干的败家子柴进,他结交武松做什么?请一个不知好歹的人回家吃白食?
三、即使西门庆结交了武松,他与潘金莲通奸后毒死了武大郎,武松会放过他?西门庆与武松本来毫不相干,只是因为他偷了武松的嫂子潘金莲,二人才有了关联。
西门庆偷了潘金莲,又听信了王婆“做长久夫妻”的撺掇,合伙毒死了武大郎。武大郎是武松的哥哥。
武松无事也横三分,快活林开酒店的蒋门神与他何干?他干嘛要去打蒋门神?快活林又不是施恩家里的,那本就是一个无主之地,因为通衢大道经过,来往客商和行人多。施恩凭借武力带领牢城犯人,强行占有。在那里开酒店,收保护费,做地痞恶霸勾当。
蒋门神受张都监指派,打伤了施恩,夺取了快活林。也没什么不对!
武松被施恩免去了一百杀威棒,又吃了施恩的好酒好肉,便替施恩去打蒋门神,夺回了快活林。
如果说蒋门神是张都监的走狗,武松就是施恩的走狗。武松醉打蒋门神,是狗咬狗两嘴毛,谈不上什么英雄行径。
酷爱打架斗殴的武松,一母同胞的哥哥被西门庆害死,他会放过西门庆?
题主问西门庆为何不结交武松,大概是想为他偷潘金莲和毒死武大郎留后路?这后路有用么?
武松当上都头,而且因为打虎名气很大,西门庆为什么没有主动去结交他?
武松和西门庆都是阳谷县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是,直到狮子楼两人决斗之前,似乎一直没有交集,西门庆此前也没有主动结交武松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为谋。
武松虽然不是完人,身上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他确实是个以义气为重(且不论他讲得这个义气具不具有正当性,狭不狭隘),且不贪财的人。这一点,从他随手就把打虎所得的一千贯赏钱分给众猎户可以体现出来——他当时也没多少钱啊!
西门庆是个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主,他“放刁把滥”也好,“说事过钱”,“排陷官吏”也罢,都是围绕着钱财做的。他认为有了钱,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为所欲为,讲不讲义气放在后面,想想看,他干的这些事哪一件能讲义气呢!
这样两个三观不同人,怎么能有共同语言呢!虽然武松来阳谷县的时间不长,对阳谷县的风土人情,有头有脸的人物还不是特别了解。但他身边有土兵,也有因为打虎对他产生信赖感的人,肯定会在私底下告诉武松西门庆是个啥人,武松明白后绝对不会主动向西门庆示好。西门庆也是个明白人,即使自己这样去讨好武松,也等于是热脸去贴冷屁股,何必呢!
但是,两个人都是在街面上混得,没有发生矛盾以前,见了面肯定也会打个招呼,至少会点点头吧!
二、西门庆有点儿膨胀。此时的西门庆不但有钱,还有势。他已经是可以和知县称兄道弟的主了,那可是阳谷县的父母官啊。西门庆有了这层关系,也算是阳谷县上流社会的人了,很多人见了他都会毕恭毕敬的喊他一声“西门大官人”。
而他本人又会刺枪使棒,经常“放刁把滥”,“说事过钱”,说明他在阳谷县的黑道上也颇有影响。
可以说,他就是一个“黑白两道,手眼通天”的人物,这样的身份和处境,导致他会有点儿飘,看看团头何九叔见到西门庆时是什么状态吧,那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啊。同样,他也不会把武松特别的放在心上——武松只不过是个都头,和临时工差不多,顶多就是事业编,自己犯不上费尽心思的去巴结他。
三、没时间。
满打满算,武松从景阳冈打虎(前一年十月份),到斗杀西门庆时也就半年的时间(第二年三月份),这期间,武松还去东京出差了两个月,也就是说,他在阳谷县的时间也就四个月。这四个月中,他既要熟悉业务,履行捉贼捕盗的职责,又要处理家庭矛盾――那个漂亮的嫂子潘金莲太不让人省心啊!所以,这会导致武松真正能够安下心来搞社交的时间很少――他在处理哥哥武大的问题时,连团头何九叔都不知道是谁,在什么地方住。何九叔作为县里的验尸官,应该经常和他们打交道呢!
所以,即使西门庆想和武松攀上关系,武松也没有多少时间和他扯淡。西门庆和武松如果不同时在阳谷县,还有可能成为兄弟,比如西门庆是孟州城的小管营。但阳谷县把所有的引起两人发生战斗的元素都组合在了一起,他们必定会有一战,即使原来有些交情,也会翻脸的。
武松当上都头,而且因为打虎名气很大,西门庆为什么没有主动去结交他?
有句话叫:色胆包天。
西门庆自打看见潘金莲后,已经被潘金莲的美色迷的不知东南面北,又有王婆从中打桥,这对狗男女抅撘成奸水到渠成,西门庆早已将打虎英雄武都头忘在脑后。最后双双丢了自家性命!
武松当上都头,而且因为打虎名气很大,西门庆为什么没有主动去结交他?
你可能不知道,也可能忘了一句话,那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武松者,平民也。如果不是在景阳冈上打死一只老虎,何人知其是谁?尽管武松身强力壮,亦属小民之类,在当时官府富豪眼里,当属草民也。
西门庆,有势有财,恶霸一方,富豪也。平时,西门庆结交的,不外乎官府,有势有财之人。
象武松这样的人,不入他眼。最多需要的时候,利用一下而已。如果武松也是一个小人,对西门庆之类竭尽效力,可能会成为他的一个打手。
武松轻易也不会去碰西门庆,二股道上跑的车,混身不搭界。武松不傻,他也知道西门庆不好惹。若不是西门庆奸他嫂嫂,杀他哥哥,他是决不会去演出一场血杀西门庆的戏剧来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