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村搞集体总是要加夜班,真的需要加夜班吗?
我就记得,农村大集体时每逢麦收期间,全县各机关单位,各行各业,还有驻军部队,都要抽派人力,自带工具,到农村一线帮助农民抢收抢种,确保收获的粮食颗粒归仓。
就连我们学生都要冒着炎热,去郊外的生产队学农,参加义务劳动,肩扛手抱地将田间地头的堆堆麦捆搬运到社场,给社员伯伯脱粒打粮。农民种庄稼是靠天吃粮,还有季节不等人,不是总加夜班,而是麦收大忙,正逢雷雨季节,不能眼睁睁看着到场的粮食被雨水冲走,你说需不需要加夜班…
过去农村搞集体总是要加夜班,真的需要加夜班吗?
看来题主是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经历,更是不了解农村和农业。无论是过去的农村搞集体,还是现在的农村搞单打独斗,农忙时加班加点非常正常,也很有必要。说加夜班是言过其实,说是起早带晚比较恰当。我更想告诉你,农村的加夜班(其实是起早带晚)与是不是集体时代无关,望你不要有什么都想抹的企图!
俗话说,季节不等人,春秋两季的农作物的播种,特别是夏季的插秧,若耽误个几天,就会影响农作物的长势和产量。我所知道的所谓农村加夜班,主要是干以下几种农活:
1、秧池起苗:一般是少数几个年轻人,凌晨三四点起床,到秧池起苗,并在天亮之前把秧苗运送到待插秧的水田……。
2、收麦收稻季节,如天气预报未来会有连续阴雨,是必须要加晚班收割,保证颗粒归仓的……。
3、种麦子季节,如遇连续阴雨,是要加晚班抢种的,种下去以后再下雨,有利于麦种发芽……。
4、高温季节的灌地,一般也是夜间进行,必须要等到地表温度不高的时候才能浇水、灌地……。
农业生产具有其特殊性,是与季节、天气、高温、严寒等密切相关,抢收抢种加班加点很正常。农民兄弟们的劳作有起早带晚加夜班的时候,也有阴雨天气不出工的时候,也有避高温迟出工、晚收工的时候,我只想说:关心农业、关爱农民是我们的全社会责任。
过去农村搞集体总是要加夜班,真的需要加夜班吗?
六七十年代,农村以生产队为基础搞集体农业生产。那时由于缺乏电力、机械等设备,土地、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较为滞后。农业生产为了抢季节、不误农时、多打粮食,每年在夏秋两季收种“双抢”时,基本上都要打夜班。
农谚说“蚕老麦熟一伏时”时。夏季,麦子一旦成熟即要“抢晴天、战阴天”,农村所有劳力都要投入到抢收抢种中去。这个季节,白天要抢收抢种,晚上所有劳力,男女老少齐上阵、“挑灯夜战”,分上下半夜、打夜班脱粒,确保小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不霉烂变质。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那时上级对夏收夏种抓得特别紧。提出“早上一片黄、中午一片白、晚上一片绿”的任务囗号。因此,会插秧的男女劳力,在东方呈“鱼肚白”时,就要下田拔秧,起早摸黑抢栽秧,力争在夏至前要将水稻全部栽插完成,确保秋粮作物增产丰收。
秋收秋种,同夏季收种一样。为了抢季节、争农时,不种立冬麦,为来年粮食增产打好坚实基础。同样所有劳力也都要全员出动,白天忙收种、晚上分上下半夜,息人不息机,打晚工脱粒扬场。确保粮食丰产丰收、晒干扬净、颗粒归仓。
过去农村生产队集体劳动时,除了以上两季“双抢”打夜工外。在水稻“田管”抗旱时,还要打夜班脚蹬水车翻水灌溉,确保水稻水桨管理、正常生长。有时在兴修水利、格田成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为了赶进度、提前完成任务,生产队也都要安排劳力,艰苦奋斗、加班加点、起早抹黑、“挑灯夜战”、“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农业生产条件。
总之,过去农村集体生产,因没有像当今拥有电器化、机械化、科技化生产条件。也没有良好的水利、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基本上都是依靠人工生产劳作。为了不耽误农时、抢季节,确保全年粮食增产丰收、完成国家征购任务,能使自己吃饱饭。因此,基本上每年夏秋两季都需要勤奋劳累的打夜工!
据我所知,以上是我地过去农村集体生产,为何总是加班打夜工的真实情况,绝无半点虚构。希望农村年轻人,要珍惜当今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优越条件,多种粮、种好粮。为全面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作出应有奉献。城市人也不要忘记过去农民,艰苦奋斗、忍饥挨饿、确保城市粮食供应、以农补工、以工代赈,义务参加城市基础建设等方面,曾为国家作出过重要贡献。从各个方面多给他们一些尊重、关心和关爱!
(原创)
过去农村搞集体总是要加夜班,真的需要加夜班吗?
这问题提得真是离奇,这简直是胡说八道,一派胡言,你是真不知情,还是想借题发挥,污蔑农村的集体主义,丑化农村的集体思想,歪曲农村集体形象,说什么过去农村搞集体生产总是要加夜班,还说什么真的需要加班吗?
为什么总是要加夜班,真的需要加夜班吗?按你的说法,农村人岂不是都是傻瓜,有福不享,有事没事总是加夜班,在你眼中农村集体时代就没必要加夜班。
农村集体时代的农民伯伯们个个都是好样的,充满着社会主义集体思想,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决不是有些人所说农村集体是在养懒汉。
过去农村搞集体总是要加夜班,真的需要加夜班吗?
谢谢邀请!
我在农村七八年,感觉到农村集体化时加夜班时间并不多,如偶然需加夜班那也是必须的,如浇地,成百上千亩地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浇完,分成诺干个小组,一个组三四个人,每天一个组,晚上一个组连着干,浇完后就恢复正常了。还有收下的小麦使用脱粒机脱粒时,需在晒谷场上分三班连抽转,脱粒完了也就结束了。这些工作最多也不过十几天。
如天天需上夜班的,也只有牛马白天干活夜间需按排人员喂草喂料。
过去农村搞集体总是要加夜班,真的需要加夜班吗?
我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亲眼见过以前和现在一直以来,农民都有加班的现象。
以前搞集体时,从插秧说起:那时候为了响应上级号召,不栽五一禾,因为那时是栽二季水稻,要尽早插秧才能赶上季节。开始气温低,秧苗没有长出来,等秧苗稍微长长一点就要尽快栽到田里去,所以,人们五更头就要起床扯秧,这叫加倒夜班。到了收割稻谷时,也是为了要赶上季节栽插晚稻,所以要把早稻尽快收割整理田好插秧。那时晚上通宵割禾,白天打谷,我家里就是。只有这样才不耽误晚稻的生长时间。看到那时候家家户户的人们都是忙得水深火热,没有喘口气歇息的时间。
就是当今,住在农村的人也还有加班加点的时候。就像前些时,田野晚稻金黄,天气预报说要好长一段时间阴雨,人们怕辛苦一年的稻谷受损失,就连夜收割,不然,一年的辛劳就会毁于一旦,人们不辞劳苦都要把稻谷收回家才能安心。常听人们说:想口吃的是真不容易哟。城里人您信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