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保定,你首先想到哪个历史名人?
提起保定,我首先想到那里的名人为二十二位中国两院院士:
王迎军 院士,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1954年7月31日出生于保定市唐县,197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1997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树深 院士,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1963年3月出生于保定市,198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李术才 院士,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灾害防控专家。1965年12月23日出生于保定市涞水县,1983年进入山东矿业学院土木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所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康 乐 院士,昆虫与生态学家。1959年4月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原籍保定市唐县,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河北大学校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20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2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卢春房 院士,铁路工程技术和建设管理专家。1956年5月15日出生于保定市蠡县,198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曾任铁道部副部长,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铁总指挥部指挥长,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志标 院士,草业科学专家。1951年10月5日出生于保定市曲阳县,1974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1989年获得新西兰梅西大学博士学位,现仼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名誉院长,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学术院长,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学术院长,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学术院长,《草地研究》主编,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玉奎 院士,分析化学家。1942年9月13日出生于保定市,196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汤鸿霄 院士,环境工程与环境水质专家。1931年10月4日出生于保定市徐水县,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仲奇 院士,热力叶轮机械专家。1932年6月29日出生于保定市唐县,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62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国瑜 院士,地质学家。1931年9月18日出生于保定市高阳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9年获得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学位,曾担任过中国地震局副局长,现为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王哲荣 院士 (1935-2022.5.31) 生于保定市高阳县,坦克车辆设计专家。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生前曾任中国兵器工业第201研究所三代主战坦克副总设计师兼总体组组长,中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双聘院士、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董玉琛 院士 (1926-2011) 生于保定市高阳县,作物种质资源专家。1950年毕业于河北省立农学院,1959年获得前苏联哈尔科夫农学院副博士学位,生前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文昭 院士 (1886-1965) 生于保定市,组织学家、医学教育家。1915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前曾任北京医学院教授、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何作霖 院士 (1900-1967) 生于保定市蠡县,矿物学家。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9年获得奥利地利茵城大学岩石矿物系博士学位,生前曾仼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特级研究员、矿物室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梁应辰 院士 (1928-2016) 生于保定市,水道与港口工程专家。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前曾任国家交通运输部技术顾问。1994年首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宗祜 院士 (1926-2014) 生于保定市满城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55年获得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部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生前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首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金科 院士 (1906-1987) 生于保定市曲阳县,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生前曾仼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靳树梁 院士 (1899-1964) 生于保定市徐水县,冶金学家、炼铁专家、冶金教育家。192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生前曾任东北工学院院士、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师昌绪 院士 (1918-2014) 生于保定市徐水县,金属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1945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52年获得欧特丹大学博士学位,生前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刘仙洲 院士 (1890-1975) 生于保定市顺平县,机械工程专家。191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生前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阎逊初 院士 (1912-1994) 生于保定市高阳县,微生物学家。1934年毕业于北京中法大学经济系,1949年获得法国国家生物学博士学位,生前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崔尔杰 院士 (1935-2010) 保定市高阳人,生于山东济南,空气动力学家。195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生前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高级顾问。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提起保定,你首先想到哪个历史名人?
感谢邀请,保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在历史长河里保定出现了了许多的历史名人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3.1415926的数学家祖冲之,历史课本上的郦道元,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张飞,宋太祖赵匡胤。
不过要说起来知名度最高的应该就是三国里的刘备张飞了,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刘关张的故事大家都在看都在听。
保定市区内的刘关张雕塑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妇孺皆知,可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呢?不少人却感到模糊。其实,这个故事发生在古代张飞故里的桃园子里,就是现今的河北省保定涿州城南的忠义店村,而不是发生在三义宫,更不是别的地方。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又是桃园三结义中的大哥,所以说刘备是保定最有名的古人也不足为过。
提起保定,你首先想到哪个历史名人?
介绍几位河北省保定的开国少将,他们都是共和国的功臣,他们是:
△白志文(1903.10-1986.4.3),河北省易县人,满族,1929年参加湖北大冶暴动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河北省军区石门军分区司令员。1957年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傅继泽(1918—1991),
河北省博野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第四海军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部部长,海军副参谋长,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等职。
△孟庆山(1906年-1969年),河北省蠡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宁都起义。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北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少将军衔,同时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王之平(1902.00.00---1965.05.29),河北满城大册营镇王辛庄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察哈尔军区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军事法院院长。1959年任河北军区副政委兼天津警备区第二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马卫华(1919—1985.8.24),开国少将,河北唐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1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逊之(1909年-1986年),河北省蠡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志愿军第三十七军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后勤工程学院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提起保定,你首先想到哪个历史名人?
保定,中国的文化古城,河北省举足轻重的城市,这座城市以及和它相关的故事即便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这座城市几乎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所有兴衰。
这当然也就包括那场历时十四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保定是日本人眼中的明珠,是日本铁蹄反复践踏的核心统治区,是日本人扶植的伪河北省公署所在地,更是日本第一军的组建初期的驻防地和司令部所在地。
日本人入保定城仪式
然而保定不是日本人的福地,而是让日本人让头疼的所在,他们为了自我麻痹,跟是为了鼓舞士气,更是为了瓦解中国人的抗拒心理,不断玩弄着文字游戏,把所谓的扫荡、讨伐、清乡甚至是屠杀都称之为“治安强化”,还把管辖不到的地区称之为“非治安区”,仿佛他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真的是帮助中国人建设未来似的。
但你以为这就是结束了?
当然不是。
日本人的《华北治安战》中记载了如下战报——日军亡9人,伤34人,皇协军伤亡95人。
与这条战报相关的战斗官方说法叫做“北岳区1939年冬季反扫荡”,从如此之小的伤亡来看,显然我军的反扫荡并不成功。
而在2012年前后,这样类似的战报可谓满天飞,某些别有用心之人还会把所谓我军的统计数字同时列出,毕竟那些年日本人还不善于鞠躬,他们的造假经历还没有被一一揭露,于是就出现了“敌后一次反扫荡号称歼敌几千,敌人实则伤亡几个,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主力”的各种舆论。
某些中国人说起这样的话滔滔不绝,那口气像极了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日本人。
然而可惜的是,这场规模不小的“北岳区1939年冬季反扫荡”是由多次战斗组成,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战斗就发生在黄土岭,它之所以著名,就因为我军在此击毙了一个著名人物,日本陆军中将阿部规秀!
死的9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将,这是多大的概率?
既然如此,那么你是相信日本人的总结,还是相信我军“毙伤日伪军3600余人”的统计数字?
黄土岭在涞源,在保定城区以北的崇山之中,今天依旧是保定的地界,作为一个地形不便,交通不便的山区,一个中将能够亲临前线,确实能够证明日本人为了对抗敌后八路军已经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因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保定都是日本人统治的核心地区之一,是地地地道道的“敌后”。
而更让某些精日和日本人难以启齿的是,阿部规秀,其实是死于指挥部队后撤之时。他当时面临的局面已经十分严峻,他的先头部队已经在雁宿崖被全部歼灭,虽然不少精日都对这一战斗日军所受伤亡的数字“表示怀疑”,但是“生俘日军13人,缴获大炮六门,机枪十三挺”的相关记载,却实在能够证明日本人的损失,就算是日本人的战报,也写下了“损失山炮两门,步兵炮两门,重机枪三挺,轻机枪六挺”。
著名电影《太行山上》阿部规秀火焚的那个日本兵就是之前雁宿崖战斗被八路军俘获的13个日本兵之一。
而那几门大炮,乖乖,抗战中八路能缴到日军的大炮十分不容易,赤血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写过,1942年太行三分区司令员刘昌毅缴了鬼子一门山炮,竟然引得日军旅团长正儿八经地写信来要求八路归还!
正是因为先头部队损失如此巨大,才让阿部规秀恼羞成怒,以至于亲自带队进行报复,结果闯入黄土岭之后却又觉得草木皆兵,惶惶之中得到身后已经出现八路军的情报,他不是刚愎自负的张灵甫,身负“名将之花”声望的阿部规秀不是简单之人,日军在扫荡中的接连失利让他根本没有“中心开花”的信心,他随之开始部署撤退。
到底是什么样的敌人能让日本人在自己的占领区内“撤退”?能让“名将之花”失去了作战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当然是骁勇善战的八路军,以及八路军背后的人们。
他们又是谁?
他们就是无数精日和果粉瞧不起也不承认的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的双枪李向阳、儿女英雄传的牛大水、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杨晓东、烈火金刚中的史更新还有地下交通站的蔡水根……
这些英雄儿女都出身于保定所在的冀中,他们虽然是文字小说中的角色,但他们的原型却都出自于这个英雄的地方,他们的雁翎队神出鬼没,他们的游击队在保定城内如幽灵般的存在着,甚至经常制造袭击火车站、偷袭日军征粮队的大战斗。
精日瞧不起的“小人物”,身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却深刻了解这些人的战斗力,他深刻了解这些“小人物”能够造成什么样的战争局势。别说小小的保定了,就算是北平,鬼子依旧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今天的北京延庆龙庆峡,就是当年的“平北抗日根据地”;今天的北京房山十渡,就是当年的“平西抗日根据地”;而今天的大兴,同样是“平南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的英雄人民和冀中抗日军民一道并肩作战,在敌人的心脏地区与日本法西斯的兽兵浴血奋战。
某些东西,你们凭什么瞧不起这些顽强到底,绝不投降的抗日志士?
中国人民的不屈,让无数人为之侧目,这其中就有一个加拿大人,就在阿部规秀的先锋在雁宿崖几近全军覆没之时,这位加大拿人正在战场不远的地方为八路军的伤员做手术。
他就是白求恩,一个被中国革命吸引又被无数中国人铭记的加拿大医生。
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这是黄土岭需要记住的两个外国人之一。
论对中国的了解,白求恩甚至不如阿部规秀,他刚到根据地的时候,他总是不能理解敌后根据地的物资匮乏,不理解凭什么不给伤员准备足够的夹板和纱布,不理解为什么八路军的医院总是用未必那么安全的自制药品,他甚至为根据地百姓一听说“鲜血”就惊恐的眼神感到不满。
白求恩和阿部规秀都是执着的人,阿部规秀明明可以以回国履新的名义远离这场战争,然而他留下了;白求恩明明可以在西方享受美好的生活,享受着当时中国远远无法给予他的生活水平,然而他来了,就像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一样,接受了艰苦的生活,学会了对中国的理解与现实的妥协,那张他躬身在一个简陋的破庙里实施手术的照片,成为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白求恩形象的写照。那个地方做手术肯定不符合西方医学要求,但又恰恰是这张照片,活生生展现了这位外国专家献身中国革命的感人情景,也成为白求恩一生中最动人的形象之一。
阿部规秀和白求恩都是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来到保定山区的黄土岭,一个为了中国人民的正义战争,另一个则是为了奴役中国人民。
冥冥之中,两个人都被火热的抗日前线所吸引,最终走向了一个战场,参加了同一场战斗。
中国人把他们两个人都记录进了历史。
今天的涞源县以及保定都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北方的狂风依旧在黄土岭的山区呼啸而过,当年的战斗遗迹都已经难寻其踪,曾经深入脑海的记忆似乎也在不断松动,很多的人似乎也都忘记了那些让阿部规秀谈之色变的民族英雄,甚至把他们当成段子调侃,当成“游而不击”的证明,甚至把他们拿来的“德械师”对比借以说明敌后战场的“微不足道”。
1939年11月7日,阿部规秀在率队撤退途中被八路军炮毙于河北保定涞源黄土岭,临死之前,他留下遗书,要求身边之人加入战斗,完成“大东亚共荣”的“壮举”,并指控共同出兵的日军110师团师团长桑木崇明见死不救——阿部规秀死后一个月,桑木崇明被贬回国内编入预备役,一直到日本战败再未带兵。
阿部规秀不了解这场战争,他以为努力让别人代替他的位置,努力清除军内的不作为分子,这场战争就能继续,就能有获胜的希望。
1939年10月下旬,在河北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最终于11月12日凌晨医治无效死亡,临终之前,白求恩亲书遗言,一直强调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是“快乐的日子”。
白求恩终于了解了中国人民,他知道,在这个民族波澜壮阔的求生之路上,失去一两个“白求恩”不会让这个民族继续沉沦,他对这个民族有着充足的信心。
但是如果我们这个民族真的遗忘了白求恩,我们还能走得更远吗?
2018年11月12日,世界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人在讨论剁手党。
但是,请别忘记曾在这一天去世的白求恩,还有所有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共同奋战的国际友人。
提起保定,你首先想到哪个历史名人?
提到保定,首先会想到的是尧帝、宋太祖赵匡胤、刘备张飞祖冲之、荆轲、关汉卿、单田芳、阎肃。
提起保定,你首先想到哪个历史名人?
作为顺平人,首先想起曾创禅让制的先古五帝之一尧,尧城有尧王庙,可惜已毁。其他诸如祖冲之,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机械工程专家刘仙洲,顺平县城有条街就叫仙洲路!可惜至今未读过《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保定名人》一书,希望以后能找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