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爷爷奶奶去世了,公婆要去吗?

娘家爷爷奶奶去世了,我们这里习俗公婆是要去的。

但公婆只是作为一般亲友的吊唁人员,去为逝者老人戴个膀孝、磕四个头,再出笔礼钱,然后慰问一下自己的亲家节哀顺变,寒宣几句而告辞。

这是公婆家应尽的理数,表示对亲家的尊重,对长辈过世的重视,如果亲家是独生子,公婆还得留下帮其一同料理丧事…

娘家爷爷奶奶去世了,公婆要去吗?

根据传统风俗,女方爷奶或爸妈去了,公婆是不去参加葬礼的。男方参加葬礼的主祭人应是女方的女婿或孙女婿,不能是公公。自古以来,只有女方爹到男方看女儿,男方婿到女方看岳丈,没有公公到儿媳娘家去的习俗。当然也包括丧葬白事。在过去公公去儿媳娘家被视为大忌。当然这习俗是受了男尊女卑陋习影响。但丧葬过后,如女方爷奶去世,公婆是可以去看望一下亲家的,以示安慰。但若只有女亲家还健在,公公也是不便去看望的。过去丧葬事被视为礼议大事,公公不能去为大事不糊涂;平时有灾病看望一下是平常事,这属小事不计较。当然,现在没这些规矩了,视各自情况具体处理就是好。

娘家爷爷奶奶去世了,公婆要去吗?

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公公婆婆带着整个家族的人去吊孝了,还上了60块钱的礼,(我们哪里礼少,60块钱算大礼了)

又给我爸爸妈妈带的吃的,他们到了我奶奶家的时候,我婆婆要带着家族的女人哭着进去,进去后坐到哪里,有准备好的凳子,然后我的父母,叔叔婶婶,还有姑姑们就开始一个一个的给她们磕头,

我公公带着他们家族的男人就在灵棚下三鞠躬,然后我爸和我叔叔哭着给他们一个一个的磕头,

我是河北邢台那边的,我们哪里的风俗就是这样的,不尽是爷爷奶奶去世要去,就是我大爷大娘,叔叔婶婶去世,我公公婆婆都得带着整个家族的人去吊孝,上礼,

反过来一样,如果我老公这边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去世,我的父母也会带着我们整个家族的人过来吊孝,上礼,

去年我老公的大爷去世了,我爸妈带着男男女女大概五十多口人去吊孝了,拿着吃的喝的,还上了二十的礼钱,我叔叔大爷他们都是十块的礼钱,

娘家爷爷奶奶去世了,公婆要去吗?

我们这边娘家爷爷奶奶去世,公婆是必须要去的。亲家的长辈也就是自己的长辈,去吊孝是对亲家的尊重,和对儿媳妇的重视。

娘家爷爷奶奶去世了,公婆要去吗?

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距,虽说各地的风俗千差万别,但是我觉得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妇的娘家人,她的长辈最亲近的人去世了。

作为公公婆婆知道了就要有所表示。

在我们这里,一旦儿媳妇娘家最至亲的去世了,这个儿媳妇从娘家穿了孝回来,首先要去给婆婆磕头,说谁谁怎么样了,这样婆婆就会准备殡埋当天去的东西。

公公婆婆以及自己的几个孩子,凡是成了家的兄弟们,人人有份。

一个整供25个圆馍,一捆烧纸,另外随上最少100元的礼金。人即使不去,东西也一样不少,会让这女儿捎过去,上了礼单。

这样证明了,自己的闺女在婆婆家混得不错,弟兄妯娌们搁合得都很好,有了事情相互来往捧了人场!

如果没有人跟着去,或者没有表示的礼节,是很丢面子的事情。

通过一件事,就能看出很多自己的为人处事是不是合适,从侧面教育家庭和谐,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人死了,哭哭不活,亲戚朋友来吊唁,凭吊什么?虽然都是凡夫俗子,谈不上啥丰功伟绩,但是在一个家庭、家族、亲戚之间的影响力,活着时候的那些做得让我们感动,应该继承,那些是错误的给我们启示,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葬礼的过程,是充满仪式感的过程。一个人走完了一生,为什么活着,如何活得更有意义,更幸福,从蹒跚学步幼年到问号满腹的少年,从豆蔻年华到风华正茂,从青春洒脱到中年、壮年、老年。

看着很长,回首很短。只要有一口气在,交流无处不在。

娘家爷爷奶奶去世了,公婆要去吗?

我是山东的。山东是儒家发祥地,是礼仪之邦。很多习俗与古代一脉相承。我们山东的习俗代表中国的礼仪文化。

娘家的爷爷奶奶去世了,你婆婆是不会也不能去吊唁的,但你公公一定要去。

娘家的爷爷奶奶去世,首先要给亲戚家"报丧"。接到消息的亲戚,至少和去世的人平辈以下的男亲戚带着吊礼去吊唁。有关的女亲戚要去陪灵、哭灵。所谓"有关的女亲戚"一般是指爷爷、奶奶的晚辈,像女儿、侄女、孙女及女儿、侄女、孙女的女儿、儿媳等,还有爷爷奶奶的姐妹及其后代等。

从这里来看,你娘家爷爷奶奶去世,你婆婆是不能去的。你公公、你对象及其近支的男人应一块去吊唁,并且要带吊礼,而你自己要去哭灵。

不但如此,事后你公公还应去看望你父亲,过行慰藉。如果你爷爷去世奶奶健在的话,丧礼过后你婆婆也应去慰问你奶奶,这是礼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