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上学不带水杯,大家渴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

小时候上学都没有带过水杯,我渴了就去学校食堂喝水

我小时候上学是没有水杯可带的,大家渴了要么就向班里带军用水壶的同学要几囗喝喝,要么就去校门旁茶水摊上,买带颜色的茶水喝,一分钱两大杯。

那个年代,人家都是吃井水和大河里的水,平时家里喝得白开水,一般都是自己提着带瓶胆的水壶,去附近居委会办的茶炉房,花钱冲来的…

小时候上学不带水杯,大家渴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

那时还真没带过水杯,不论冬夏渴了都是学校自来水管子喝,只是夏天喝的多冬天喝的少而已,而且从来没有生病闹肚子一说。还有口罩前半辈子根本就没戴过口罩(后来有雾霾时也没戴过),这两年把口罩一辈子的时间都戴够了。还是以前好,现在活得太累太累了……

小时候上学不带水杯,大家渴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

印象中,我从没有带过水。不是不渴,是没有水壶。

记得那会见过带军用水壶的孩子,一个学校几百上千人,找不到十个。

不带水,要是渴了怎么办?一个字:熬。

所以上学前喝好。那会早餐通常白粥,喝一大碗。下午上学前,家里喝好水。什么事习惯就好。

夏天的时候,很多男孩子渴了喝自来水,打开水龙头,头歪着,把嘴对着笼头,一次喝个够。女孩子怕水不干净,都不太敢喝 ,润润嗓子又吐了。

如今的孩子,保温杯成了必不可少的上学用品。有时在学校门口,还看到家长因为孩子忘记带水杯特地送到学校的。

小时候上学不带水杯,大家渴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

看到这个问题 自己也陷入了思考🤔

真的哈 小时候渴了是咋喝水的?那会上学好像不知道渴似的🤣🤣

小学那会是上半天 中午回家吃饭

到了上中学 离家远了 中午在学校🏫吃 好像是在家找个瓶子装的水 经常性的盖子拧不紧 水会撒书包里 唉 书本会湿😓😓

再就是去水龙头那 直接喝了

[我想静静]

[我想静静]

好多小伙伴都是这样子过来的吧[抠鼻]

小时候上学不带水杯,大家渴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

我出生在七零年代,那时候,家乡的条件不好,土地才刚下放到户,没有化肥,农作物长得很慢,除去上交国家,余下就少得可怜,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父母节衣缩食,辛苦劳作。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了,看见邻居家孩子去上学,我们非常羡慕,也缠着父母,我们也要去上学。

学校离家有几里路,不管天晴下雨,孩子们都是自己走路去上学,那时,我和妹妹最小,每次都是走在后面,天晴还好,遇见下雨就恼火得很,经常摔跤,满身泥浆,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对知识的渴望。

上学的日子可是最开心的日子,上学放学,和小伙伴一路上打打闹闹,挖野菜,下田摸鱼,上山坡上摘野果,每天玩得可开心了。

我们那时候,中午都是回家吃饭,春季天气逐渐热起来,从家到学校,小伙伴们一路上蹦蹦跳跳,渴了,就爬在水井边上喝水,热了,找到大一点的树叶,用草把树叶缝起来做成帽子,戴在头上遮太阳。

在学校附近,有两口水井。可是正宗的山泉水,夏天,井水特别凉,我们经常带上瓶子,摘一些薄荷叶放在里面,利用课间休息去打水,井很深,小孩子打水有危险,老师会安排高年级的同学陪同。

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家,外出打工挣钱,他们带走了家人,孩子。学校早已人去楼空,当年读书的情景再也回不去了,后来听同学们说,自从学校关闭以后,水井边再也没有孩子们去打水了。水井也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孤零零的立在那里。

自从离开学校后,我再也没有回去过,但童年记忆却在心里扎下了根。难忘故乡山水,难忘故乡的水井。

小时候上学不带水杯,大家渴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

唉,还真没有带水杯这一说。现在的孩子幸福啊,每天上学家里都给喂饱饱的。还有吃不完的零食,水壶里总是有热乎乎的水。再不济,花上三五块钱随时随地可以买一瓶自己喜欢的饮料。

我们上学就在离家五百米的地方。一个土坯围起来的院子,进了大门,就可以看到正前方一个高高的戏台,连接戏台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子,应该是一个礼堂吧。礼堂两边是两排土坯房,那就是我们的教室。我刚刚上学那会,礼堂被隔出一部分养蚕,经常看到村长老婆或者乡里领导的家眷被安排在里面上班。我们口渴就去她们那要水喝,进去自己拿水瓢从缸里面舀水喝,顺便看看时时刻刻都在进食的蚕宝宝。白白胖胖的蚕宝宝们被装进大大的长方形簸箕里面,然后一层一层安置在铁架子上。我们好羡慕它们天天啥也不用干,不用愁不用上学还有人伺候,光知道吃。蚕宝宝吃桑叶真的像课文里面说的,像春天绵绵细雨,沙沙沙沙,沙沙沙沙……她们每天精心伺候蚕宝宝们,给它们喂桑叶,给它们收拾卫生,待它们抽丝作茧的时候又把它们弄稻草扎成的“山上”。扎成长龙一样的稻草节,上面粘着一个个洁白无瑕的蚕茧,拿起来摇一摇,还能感觉里面在晃动。她们还每天要把生病或者品质不好的蚕倒外面,看它们满地爬,怪可怜的。我们光着脚跑来跑去,一不留神,一脚踩上去,凉凉的、肉乎乎的还在蠕动的生命戛然而止,看着脚底一堆恶心的东西,赶紧双手合十,不停的祷告:对不起,蚕宝宝,我不是故意的……为了赎罪,我们把饥寒交迫,无家可归的蚕宝宝捡起来,装进针水盒里面,给它们采来鲜嫩的桑叶。课余时间,看它们一点点长大,听它们沙沙作曲,想象着它们吐出来丝织成轻巧漂亮的衣裳,想象着它们破茧成蛾的美丽蜕变……

印象中的学校,那才叫一个脏乱差!大门外面有一个大污水坑,夏天蚊蝇成群,恶臭不堪,因为周边的村民把地里收上来的玉米杆,稻草都堆在那。他们还见哪有野草臭蒿就割回来扔进坑,说是堆肥。天晴还好,下雨天,污水横流,都流进大坑。八十年代刚刚上学的我们,下雨天就索性不穿鞋,为了赶时间,经常赤着脚从那臭水坑边上一步三滑的抄近路。现在想想,真是胆子大,可还没听说谁掉进臭水坑。

路上要是口渴了,随便去哪个同学家,轻车熟路的从灶跟前的大桶里舀水喝。那会都没有不喝生水的概念,即便小河小沟里面的水,都可以捧起来就喝。那个时候的我们没有什么零食,可是架不住嘴馋啊,实在没什么吃的,就把家里做的豆腐乳用纸包起来,路上摘一节树枝,边走边挑着吃,交换着吃,看看谁的妈妈手巧,豆腐乳做得好吃。上课吃,下课也吃,最讨厌的是,你越是口渴想喝水,老师高高坐那,捧着茶杯不紧不慢大声喝水,还不忘咂吧嘴,然后头一扭,噗的一声把茶叶吐好远!有一次上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我偷偷溜回教室,实在口渴得不行,抱着老师的茶杯,一饮而尽,哇!好苦!不过慢慢回味起来,口舌生津,还有点甘甜清香,从此我学会了喝茶!

夏天口渴难耐,如果能吃个冰棒也是件幸福的事情,一分钱两分钱的冰棒,硬得咬不动,放嘴里满满咂摸,还有点苦味,后来才知道,那是加了糖精的。尽管不是那么好吃,可在那炎炎夏日,也让我们梦寐以求心心念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