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奇,几十年前刚生下来的婴儿是靠什么喂活的?

现在的准妈妈们生完孩子后,有的在家过月子,有的住月子中心,鸡鱼肉蛋应吃尽吃。有的母乳喂养,有的给孩子喂得几百元一罐的奶粉,大人和孩子太幸福了。那几十年以前的产妇,没吃没喝,营养不良,如果奶水不够,新生儿吃什么呢?

我们60后的同龄人,老母亲都会有意无意提及我们婴儿时期喂养的艰辛和不容易。

那时候,国家困难,人们的生活十分拮据,听母亲讲,生大姐做月子没有奶水,只能熬粥,用米汁一小勺一小勺慢慢地喂,待母亲怀孕二姐后,家中早就饲养了两只小母奶羊,往后出生的我们姊妹,就是靠喝羊奶喂养长大,所以,父母和大姐戏称我们几个为小洋(羊)人…

令我痛心的是,做月子里的母亲,寒冬腊月下床替我洗尿布,落下月子病,老人家的几个手指始终有些弯曲抻不直…

很好奇,几十年前刚生下来的婴儿是靠什么喂活的?

一个小女婴两个月没了母亲 ,她的阿婆用大米摻一点晒干的淮山片,还放一点黑芝麻,用石磨磨成细粉,然后用很小的锅放点芝麻淮山米粉 ,再放点水,放点白糖,烧火把它搅成米糕,米糕其实就是广西白话人的说法,其实就是米糊。用这样的米糕,有时也喂稀饭,喂几个月后,这个小女婴长的挺好,小脸蛋红扑扑的。她长出几颗牙齿后 ,就喂大人吃的米饭和稀饭了。

这位阿婆有时会很自豪,因为她用大米淮山芝麻糊搭米粥,喂大了两个月的孩子。孩子那么小,没有奶吃,也让她喂大了。有时她就会跟别人说,我家的小妹,没有奶吃,我也把她养大了。

有时会给她蒸一个鸡蛋糕 ,不过,如果家里买了猪肉,小女婴的阿婆就会用菜刀垛一点瘦肉泥放点盐,煮米饭的时候用一只碗蒸点瘦肉泥。孩子最爱吃啦 ,香香的瘦肉搭米饭 ,孩子可以吃的很饱。

这个阿婆就是用大米淮山干还有芝麻磨成粉,喂自己两个月的孙女,有时孩子饿的哇哇哭,没来得及做米糕,就让她喝稀饭。因为她家早上会做几盆稀饭,留到中午吃,家里人什么时候渴了饿了想喝点稀饭 ,家里都有。

如果家里没有淮山干片,就是光用石磨磨点大米放点芝麻的粉。做米糕喂孩子。

以前村里有一个女人生了双胞胎,奶水不够吃,她的家婆就用石磨磨一些大米摻芝麻的米粉,用一个跟饭碗那么小的小铝锅 ,放点白糖搅米糕,喂这两个双胞胎。

更多的人嫌麻烦,也不给孩子磨米粉,就是直接喂稀饭 ,和米饭。小一点的一般是喂稠一点的稀饭,煮一大锅稀饭,等稀饭刚熟,就用勺子先盛一碗稠的,留孩子吃 ,有的人家会放一点白糖,大一点的孩子,就放一点酱油。家里没有酱油的 ,就放一点油盐,孩子饿了,吃油盐粥,他们也觉得挺香。

生产队的时候,我们村一般的等孩子一岁就断奶了,大人吃什么,就让他们吃什么。有个别人家会优待孩子的,最多做点鸡蛋羹,买猪肉的时候,篜的瘦肉泥。那个瘦肉泥,家里如果有大一点的孩子,吃饭的时候也会分给其他孩子一点吃,不能让他吃独食。

我是广西一个山村的人,以前我们那,大多数都是用米粥喂孩子的 ,等孩子长牙后 ,什么菜都让小孩吃了,同时也让他们吃香喷喷的大米饭。

很好奇,几十年前刚生下来的婴儿是靠什么喂活的?

以前没有奶粉,小孩生下来,母亲一般都奶水不足。就是喂米汤,加糖。煮饭煮粥,多放一点水,取上面的米汤(我们叫米汤,不知道其他地方叫它什么)。

小孩奶不够,时时要喂,这就得多留一点米汤。用一个盛器装着,孩子哭了要喂,就把米汤加热一下。那时候没有现在这种奶瓶,有奶嘴。就是勺子(汤匙)喂,一勺一勺地喂。没有办法,就是这样子。

我女儿那时候,我印象中,可以买到“乳儿糕”(婴儿糕?名字记不清了)。像扑克牌大小的盒子,是一块长方形的,一格一格的。一次一格或几格,掰下来,用开水泡化。就用乳儿糕喂。

我同学,他小孩也是奶水不够,全靠喂。买的方片糕,见上图。以前的方片糕,没有这么细嫩,很粗糙。就用方片糕,用水泡开。因为这个方片糕,容易泡开,还有甜味。

小孩稍微大一点,就会喂稀粥(有少许米粒)。这样耐饥一点,纯是水的,小孩一会儿就饿,就吵闹。所以,那个时候小孩子,喂粥饭早。一个明显区别,喂奶水的小孩,大便不臭。喂方片糕,喂米汤,喂粥饭的小孩,大便臭。经过的人都知道。

很好奇,几十年前刚生下来的婴儿是靠什么喂活的?

芳草是六零后。我清楚地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每个妇女都会生很多孩子。少的三四个,多的八九个,甚至10个以上的都有。

那个时代,物资匮乏,生活贫穷,一天到晚主食只有玉米、红薯,大米白面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蔬菜就是萝卜、白菜,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生吃,没柴烧啊!

因此,孕妇从怀孕到生小孩,都是这样的粗茶淡饭,月子里吃点米面鸡蛋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条件差的家庭,妇女生产后,产妇根本没有足够的奶水给小孩吃。那怎么办呢?

一是向别人求助。那时生小孩的妇女特别多,加上邻居关系和睦友善,于是没奶的妈妈就抱着婴儿四处找有奶的大娘大婶借奶,有时一天要借好几家,那是的很多婴儿都吃过“百家饭”。

二是喂馍馍米汤。条件好的家庭,蒸几个白馍放在家里,一旦孩子饿哭了,就放在大人嘴里嚼碎,像鸟雀喂雏那样,吐到婴儿嘴里;再让婴儿喝点米汤面汤就可以了。

三是烧红薯救命。有的家庭实在可怜,孩子没有吃的,就把家里的红薯放在火里烤熟烤透,剥掉硬壳,用筷子一点一点地喂食婴儿;实在喂不起,有的干脆把孩子送人或溺死。

现在的社会和条件太好了。不管生男生女,准妈妈和婴儿们吃什么有什么,大人孩子讲究饮食营养,科学育儿,所以孩子们个个体胖肤亮,超级可爱。你相信吗?

很好奇,几十年前刚生下来的婴儿是靠什么喂活的?

我二舅妈意外怀孕了,当时家里已经有了一儿一女,而且单位不允许超生就打算打掉。小舅家生了两个女儿,外公就叫二舅把孩子留下来如果是儿子给小舅家养。后来果真生了儿子,但是小舅妈自己又怀孕了不想领养那个娃。那时我十几岁,去外婆家几次看到那个孩子实在可怜:外婆已经去世几年了,外公一个上了年纪的老男人带着那个小孙子,满身满脸都是蚊子咬的红疙瘩。吃的则是米汤,或者外公嚼过的稀饭,偶尔母鸡下蛋给娃蒸碗鸡蛋羹。那时没有尿不湿,大小便拉了随便旧衣服垫着。也很奇怪,那孩子也很顽强地活下来了。后来二舅从外省的单位回老家看了直哭,直接把孩子抱走送人了。听说养父母后来又生了儿子就不疼他,二舅偶尔会去看他。再后来二舅也从单位辞职下海了,赚了点钱几次把那个儿子接过来,但是那个男孩来了跟父母哥哥亲不起来,跟姐姐关系还好一点偶尔有联系。现在那个应该算是我表弟的男孩也有30多岁了,希望他过得幸福。

很好奇,几十年前刚生下来的婴儿是靠什么喂活的?

提问的这份好奇挺可爱,因为真的存在这种情况……

阿姨是70后,在东北的农村长大,我真的知道这种事情,因为亲姑姑就是这样长大的……

我亲姑姑比我大五岁,姑姑出生以后,奶奶因为年岁大,得了一场病还伴有严重的风湿,所以导致姑姑出生就没有奶水!那么,那个时候孩子,至少东北农村,我的居住地辽宁锦州周边,都是给婴儿喂高粱米面糊糊……就是把高粱米用水来回洗几遍,然后磨面,这样的面细腻,然后回家把面晒干,防止坏掉……然后用几块砖围成窑状,点几根玉米杆,作为烧火的柴火。用一个碗,把面调成糊糊,加热!放少许白糖,晾至温热,这样喂出来的婴儿就可以长大啦……

解释一下:高粱米和玉米的区别,高粱米面细腻,禁饿!而玉米就不行,不禁饿!他俩是两码回事!在东北我的老家,都是用高粱米面糊糊喂大孩子的,玉米肯定是不行的!

图片是玉米糊糊,找不到高粱米面糊糊的图片,大同小异,高粱米面糊糊的颜色是偏深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