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有哪些笑话?

生产队召开社员大会,传达落实公社三干会议精神,队长掏出纪录小本本,照本宣科:国际国内形势一片大好,而且越来越好…我们要牢牢地抓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不松手,两手都要过硬…

还有生产队夏季开妇女会议,生产队长看到开会时间马上就要到,而到场的女同志并不多,他就拿起扩音喇叭,催促地大声喊:大批的妇女没有来,怕热就到会场来,我们准备好了凉茶和蒲扇…

生产队有哪些笑话?

上个世纪七十年实行生产队时有过许多笑话,现举五例,与条友分享。

(1)某村有个叫由来的男社员是生产队的饲养员。当时牲口屋里有一头母牛正处于发情期。生产队长用扩音器大喇叭广播通知:“由来,听到广播后赶紧去跟牛配种!……。”

(2)某村一社员向生产队长举报,有人偷队里的麦秸垛里的麦秸。队长回应说,偷麦秸的事为什么就你知道、别人不知道?于是扣了举报人3天的工分。其实队里麦秸被偷好多社员都知道,小偷就是队长的弟弟!

(3)某村有一瞎眼高个男子,名叫“安”,人称“瞎安”。地主成分,生产队常常罚他推磨――为牲口磨饲料。队长故意让磨棚搭得很低。瞎安每圈转到最低处时,头就不由自主地向下勾一下。当时我们这些小学生放学回家路过生产队磨棚时必看瞎安推磨。

(4)当时村里有人给一男子说媒后相亲。见面后姑娘问男孩:“你觉得俺人(长得)咋样?”男孩很爽快地回答:“只要你愿意,哪个鳖孙不愿意!”

(5)某村有一个叫“平”的青年,缴公粮时趁公社粮所工作人员不注意,将过了磅的一袋麦子又偷搬下来又过了一次磅,后被工作人员发现。结果在1983年“严打”时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罪名是“盗窃国家皇粮罪。”

……

生产队有哪些笑话?

我们公社有一个大队书记是大老粗,讲话时好说半截语,闹出了不少笑话。一次他在妇女大会发表讲话:“婶子大娘们,姐姐妹妹们,我们大队吗——形势一片大好,农业生产吗——接连取得大丰收!可以说吗——我们是吃不愁,穿不愁。现在吗——我们又有了新的盼头啦——那就是吗——嗯,”他停顿了一下,喝了口水,接着说:“马见线,高压电,娘们姊妹们——往南看吧!到秋后吗——每人给你们按一个!”他讲话的同时,还往南伸着胳膊,打着手势。听了他的讲话,大家都摸不着头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弄不清到秋后给按个什么东西。有个年龄大的妇女站起来说:“他二哥来,你说的这些话,我们怎么听不明白?到了秋后你给我们这些人都按一个啥玩意?我这个岁数了,不能生养了,你们也得给按一个吗?”书记听了哈哈地笑了一阵子,叹了口气说:“唉,大婶子来,你老人家想哪里去了,我还没有把话说完吗!那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吧:马见线吗,我们队里的母马啊,就要怀小马驹了;高压电吗,大家也都看到了,我们村南正在架线;到秋后吗,我们队里的棉花,红麻都收上来了。卖了钱以后,我们大队吗,把电线扯到各家各户去,给你们吗,都按个电灯泡。我说的这些都是好消息吧!嗯——”他说到这里,大家都转忧为喜,会场上响起了一片掌声。

生产队有哪些笑话?

答:我们村有一个笑话一直流传。

那是干集体时,有次村里开群众大会,开春了,农忙开始了。生产队长说:马上春耕了,队里缺少耕牛,决定派两个人外出买头牛。这时社员廖xx发话了:队长,买牛这件事不能马虎,不能花钱买老牛,牛买回来一定要能干活,要买年轻力壮的,别买回来一头老牛,一累就趴下,不能好好干活,损失钱事小,别耽误春耕。队长和群众听了连连点头,认为廖××讲的有理,事关重大,派出去买牛的人债任重大,可不能随便派两个人出去,一定要有经验懂牛的人才行。队长也犹豫,不知派哪两个人出去买牛。

正在队长和群众议论该派谁出去买牛时,廖XX又发话了:队长,买牛一定要看牙口,才能知道是老牛还是年轻力壮的,一定要派两个聊将(liaojiang)一点的人去。你看派我一个,还派哪个和我一起去。(聊将人在我们那里指办事能干,会说话会办事的人),队长和群众一听,哄然大笑。大家对廖XX自称聊将人感到非常好笑。

从此,廖xx成了我们村有名的聊将人。好多年过去了,就是廖xx都死了几十年了,廖XX的名字在我们村仍耳熟能详,只要称某人能说会道会办事,就会说廖xx来了。只要说某个人是廖xx,大家就都知道这个人办事很能干,可以信任。

生产队有哪些笑话?

我上山下乡时到了一个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这是一个位于城市近郊的生产蔬菜供应市场的菜农生产队。

生产队每天凌晨就採摘各种蔬菜,运到指定市场交售。然后上午就挑担不仃地担水浇菜,用鋤头翻地后再平整,下午就给生长中的蔬菜施肥水(人糞尿),部分人在平整好的土地上一棵一棵地种上,中午只有一个半小时休息,食飯,就一直工作至晚上六,七点钟(冬六夏七),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月工分收益只有四元。

平时工作想休息一下,仃仃手,唯一的办法就是抽口烟,蹲到一旁。一人抽烟,其它人都跟上,为了拖延时间,拿出烟丝,东张西望一下,说几句闲话,互相打趣一翻,然后再用小玉扣纸卷烟,手卷烟头大尾小,俗称:棺材釘,慢慢卷,卷好后並不急着打火吸,先咋呼一下,东拉西扯,然后再点上烟,一口一口地断断续续地吸,尽量拖延时间,争取多点时间仃手,多点时间休息,因为菜农一天比鸡叫早起床工作,比狗睡得还晚,实在太辛苦劳累了。

有一个老者,大约将近六十岁左右吧,抽烟时双手一齐捂着嘴吧,生怕有一丝一毫的浮烟从嘴巴里逸出漏掉,烟吸入后将呼吸压迫,尽量使烟霧在体内肺中仃留长一点时间,这样吸烟法,真的是少見,也是唯一所见的奇葩了。只是因为太穷了!

生产队有哪些笑话?

生产队时期会有笑话吗?

我的邻居真的闹过一岀笑话,原因是:,两个字搞混了,搞岀了绝对的笑料!

邻居养了一头公驴,专门从事配种。为了招徕客户,所以,用红纸写了一张告示:驴配种。

谁知邻居一个不小心,竞写成了:驴配神!

学生们放学路过告示牌,发现了上面的错别字,大家一起到这户人家,提醒他字写错了。

这位邻居站在告示旁,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

学生们七嘴八舌,讲解错字的笔划顺序,邻居终于明白过来了!

邻居哭笑不得,只好苦笑着自我解嘲:七尺男儿,不如三尺顽童。

为什么生产队时期,七尺男儿不如三尺顽童,会闹岀如此低级笑话呢?

你知道吗,生产队时节,当时的青壮年劳动力,是生产队的主力军!

生产队的主力军,绝大多数是由旧社会走过来的。

旧社会过来的人,绝大多数是文盲。

文盲产生些许笑话,是旧社会遗留问题导致的。

生产队主力军,生在旧社会,根本上不起学,自然是文盲。

从旧社会过渡到新社会以后,经过扫盲,大部分人还是脱盲的。

有些家庭累赘大的社员,上年纪记性不好的社员,真有闹出笑话的!

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热播时节,剧中主角吴琼华,多次逃岀南霸天的控制,反复被抓了回来,所以有句台词:四次抓回我五次跑!

当时,生产队社员正在割麦子,听到大喇叭播送的京剧,有社员不解地问道:抓四次怎么跑五次?

有社员放下手中的镰刀,提过五捆麦捆,为他比划:这第一捆,是你从这里跑那里。再把你放回原处,算是跑一次,抓一次。跑四次抓回四次,第五次跑出去,没有被抓回来,这就是:四次抓回五次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