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能读专科大多是尖子生,后来生源质量啥时候起急剧下降
40年前,能读专科,大多,大多是尖子生。
后来一般学生也能上,再后来学渣、庸才都能上。
是什么时候开始,生源质量急剧下降?
那时候,大中专生上学皆免费,毕业后包分配。那时候,农村城镇,家家小孩子多,户户生活拮据,而专科生学制短,早毕业早有城镇户口,又早工作早拿工资,贴补家用或者给弟妹交学费。
那时候,人们普遍恋家情结重,都不想在外地工作。那时候,专科毕业生分配工作实行社来社去,而大学毕业生实行得是全国统配,就是说上海北京大城市的毕业生能分配到小县城工作。
所以大城市的学生为保住户籍纷纷放弃大学而报考专科,所以专科竞争激烈不容易考上,所以40年前,能读专科大多是尖子生。
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的学生不再包分配工作,在校的大中专学生的学费不再免费,外加允许私人办高校与公立高校大规模扩招,从此专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急剧下降,一落千丈,而且招生难,难招生……
40年前,能读专科大多是尖子生,后来生源质量啥时候起急剧下降
国家大规模扩招后生源质量就下降了,并且还都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