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有乡村补助,县城没有,如果你有选择自由,你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城任教?

题主所言不尽然,是乡镇教师而非乡村教师,通俗易懂地讲,隶属于各乡、镇的中小学教师都有乡镇补助。

我所在的县城镇属学校,校址县城中心地段的xx第一中学、几所小学教师都有乡镇补助,而县属的高级中学、两所实验小学教师和新建在郊区的东城区、开发区九年制学校教师都没有乡镇补助这一块。离县城路途较远的,正宗在农村与偏僻的果园中小学、洋桥农场中小学的教师亦不享受乡镇补助,原因很简单,属于县属学校。

还有县城两家初级中学合并为实验教育集团,南校区县属、北校区镇属,两区教师互换交流都有难度,南区暂时换到北校的教师只好集团出钱,每位每月补贴300元,乡镇补助是省教育厅似定的,县教育局没有决定权,遭遇此类事情亦犯头疼……

乡村教师有乡村补助,县城没有,如果你有选择自由,你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城任教?

(教育领域创作者回答)

当年,乡村教师补贴政策出台前,教育部安排了全国大调研。我有幸参加了这个活动。可以说,这个政策的初衷就是为了吸引教师到农村去,至少给予在乡村工作的教师一定的经济补偿!说实话,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农村教师补贴标准不一样,真正能够吸引教师去农村的,好像全国也没有太多地方发到这个作用!但瑕不掩瑜,至少这个政策在实践上体现了对乡村教师的倾斜和补偿。至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

在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样,有的以行政所在地为标准,在区,街道的学校不享受,在乡镇村屯的学校享受,这就导致有的区街实际交通距离比乡村学校还要远!有的地方,按学校离县教育局遥远程度划分,最远的地方补贴最高,最近的地方补贴最少,让有些近距离的乡村学校不太满意!也有的地方被教师理解为交通补贴,认为连每天开车油钱都不够的,哪里有补偿作用?确实是。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难以满足所有老师的不同需求。

从根本上讲,我们也要回答,为什么为了吸引乡村教师就需要给他们发放津补贴。记得当时,开会时强调,就是因为乡村地区艰苦边远程度是制约教师去乡村的根本。说实话,也有交通距离不便的成本考虑,有不能每天都回家照顾家庭的损失,这也是有的地方给予交通补贴,建立农村教师周转房或宿舍的原因。当然,我们知道,仅仅这些也不能弥补以上的损失或者说达到吸引教师到农村工作的目标的。

我们就是觉得,如果能对乡村教师有一点贡献,有一点作用,也许我们这个政策调研论证以及退出本身就是对乡村的贡献,对乡村教师的致敬和崇尚。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地区教师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勤奋刻苦的工作和努力,就没有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全覆盖全纳教育,也就不会有亿万乡村儿童的受教育和发展机会。因此,推出这个政策,权且当做我们对乡村教育历史和未来贡献的肯定和寄托!希望乡村教师发展越来越好,乡村教育发展越来越好,乡村发展越来越好!

乡村教师有乡村补助,县城没有,如果你有选择自由,你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城任教?

我是乡村教师,如果有选择,我宁愿不要乡村教师补贴,选择到县城任教。

我们这里乡村教师补贴每个月200元,我每个月上下班开车,油费再怎么也要花400多元。

我们学校还有部分老师坐公交车上下班,每天10元,一个月200元的乡村补贴差不了多少。但坐公交车要花差不多1个小时,时间上又太不划算了。

如果进城任教,即使8点上课,我也不用6点就起床。我可以7点起床,吃了早饭,7点半骑个摩拜就去上班。既锻炼了身体又节约了钱,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进城了,再也不担心上晚自习了。即使上到9点半,骑个摩拜,在明亮的路灯下悠悠闲闲地回家。还可以不骑车,当散步一样走路回家。

如果进城了,我不用担心下大雨开车危险,也不用起大雾挂二档20码左右开车到学校。心情好我可以打把伞,把裤脚挽起来走路到学校,也可以奢侈点打个的到学校。

最重要的,如果进城了,我不用面对全班80%的留守儿童。城里的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肯定好得多。我不用每天利用课间休息和中午休息时间,把学生请到办公室补作业。

那样,我肯定会少生气。都知道生气伤害身体,少生气也有利于我的健康。尤其是对于我这种睡眠不太好的人,少生气,少思虑,我的睡眠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至于职称问题,我又不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比一直呆在城里的老师更舍得吃苦一些。已经习惯了一下课就给学生补课,相信进城后我会更努力些。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我这么敬业,教学成绩应该不会差的。即使评不上高级教师,中级职称肯定会评上的。每个月工资少几百元,但是城里别的福利待遇就补起来了。

有人愿意和我换吗?[捂脸][捂脸][捂脸]

乡村教师有乡村补助,县城没有,如果你有选择自由,你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城任教?

我是乡村教师,领着乡村补助,回答您的问题!

透过几个现象,您看该如何选择?

现象一:我们准备发乡镇补贴那年,县城各个街道的老师联合到局里去找,说不公平。领导说那调换一下吧,你们去农村,给你们发,他们来县城,顿时没人吱声了。

现象二:我每月领乡村补贴300元(有时还拖好几个月才发),每天往返县城,一月下来加油花近800元,只是缓解。

现象三:县直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一句话全员到,班里事家长抢着干;乡村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催三遍到一半,还大多是老人,或一片怨言。

现象四:县直老师努努力得个市优表彰,农村老师讲课大多是二等,得个县优顶了天。

现象五:违规的事不便谈了,是老师该明白。

所以,仅凭乡村补贴怎能犹豫了你的去留?

平台不一样,发展的空间就不一样!

个人浅见,欢迎探讨!

乡村教师有乡村补助,县城没有,如果你有选择自由,你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城任教?

我是乡村教师,现在领有乡村补助400元,明年涨价到600元,县城教师没有,如果我有选择的权利,我想进城任教!县城老师,有谁愿意跟我换一换?

目前我所知道的,都是乡村教师往城里跑,没有听说一个县城的老师,往农村跑,扎根农村的。即便是下到农村任教,也是一年的时间,听说有两万块钱补助!

最近,我和我的同事经常聊天,说到一件事:我们一起毕业的,在农村任教的老师,大多数都到县城教书去了,就剩我们几个窝囊的,没有关系的,没有本事的,在农村!

我已经在农村教了20多年书,对农村的教育水平和孩子有深刻的了解。

农村的教育相对资源少,教师也少,很多学校缺老师,课开不全。有的老师代五科课,啥都得会!啥都不精。

听说县城的某实验学校,教师超编60多人。

很多奖励和荣誉,对偏远农村的教师是忽略的!真不是几百块钱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困于自己的小圈子,接触不到资源,不求进步,固步自封,容易被社会和时代抛弃!

农村人在尊师重教方面,思想上有点落后,滑坡!农村老师不受重视,农村,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从来不辅导,全指望学校和老师!

农村老师自己的子女教育,也会受到影响。自己在农村教学,很少把孩子送到县城去,跟着老师自己学点。

以上种种原因吧!我倒是希望到县城去,可是没有人愿意给我换啊!朋友们,你怎么看?

我是毛毛虫666老师,朋友们,我愿意和你共探讨教育上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乡村教师有乡村补助,县城没有,如果你有选择自由,你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城任教?

同学孟祥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工作时,就回到了离家不远的小学参加工作。同事们在工作中,每一年都有调走的老师。孟祥刚开始还没有什么想法,乡村小学的津贴要比县城的高,想多攒点钱再做其它打算。可是,真正有了想法的时候,才发现要调进市里工作还真正难办。

孟祥在初中的时候,学习非常好,初三预选进入小中专考试的范围,毕业的时候顺利考入了师范学校。

当其他同学正在奋斗考上大学的时候,孟祥刚好从师范学校毕业参加了工作。

他父母当时在乡亲们面前特别有面子,十里八乡上学的孩子,没有几个能够像孟祥一样考上师范学校,早早进入当地的小学教书。

孟祥在在家乡的小学中认真地教书,等到其它同学参加工作的时候,他已经结婚成家了,似乎什么事情都要比一块长大的同伴们要早一点。

和孟祥一块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同学,也有分配到县里的,和孟祥聊天的时候,都觉得孟祥在乡村小学工作了也挺好,不但暂时不用到处找房子,而且由于有乡村补贴,工资收入还要比他们高一点。

孟祥觉得自己在学校已经是骨干教师,在乡村学校教书,夫妻二人同在一个学校工作,一边能够照顾父母,一边还能够多攒点钱,为以后的家里作点准备。

孟祥虽然这样打算,可是,每年在学校里总会有一些老师想方设法调离本校,到市里的学校或者是进入到区、市政部门去工作。

孟祥不得不向同事取经,怎样才能够调到市区的学校或者是政府部门?

几番打听下来,孟祥才知道,自己的学历首先就是一道门槛,好多学校或者部门可能就不会考虑他。

孟祥就向教育局的同学打听,有无函授本科的学历教育机会,自己也要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不能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

孟祥回家和妻子一商量,他先参加函授教育,获得本科文凭后,再想办法把自己调到市区学校或者部门,妻子因是体育老师,调动起来难度较大,以后再找机会。

孟祥一边工作,一边认真地学习、参加考试,用了四年的时间,终于把自己的函授本科文凭成功拿到手了。

学校的同事中,这几年连续成功调走的人太多了,孟祥一看和自己前后进入学校工作的人,已经留下的不多了,他也有点着急了。

那些没有调走的同事,现在都经常去市区看房子,想在城市里,买一套房子做好调入城市的准备。

孟祥夫妻一商量,也跟随同事经常去看房子,到城市才发现,房价高得吓人,他们家也没有那么多的钱,买一套房子还要向银行贷款。

孟祥觉得自己参加工作以来,什么事情都很顺利,怎么随着工作时间一长,稍有一点变化,就发现原来自己什么有利的条件也没有了。

孟祥才发现,自己以前安于现状,没有做过调动、买房的计划,现在似乎都有点晚了。

他们觉得即使调动工作难度大,买房子有困难,这一次他们也要努力了。

于是,孟祥遇到有招聘的机会,就去参加招聘考试、面试,遇到有调动的消息,到处去找人想办法。

终于在三年之后,在区档案局招聘人员的时候,孟祥成功进入了面试环节,最终调入了档案局工作。正好,他们前同的买下的房子也交了钥匙,孟祥于是忙完调动手续,就去忙着装修房子。

进入市区工作的孟祥才发现,自己在乡村学校教书,许多事情都没有办好,眼下儿子虽然转学到市区的学校上学,但是上了初中的儿子的学习跟不上城市里的孩子,这些是他从来没有发愁过的事情,现在去越来越觉得自己确实没有长远的计划。

孟祥和我们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说起他从乡村学校调入去市区工作经历。他觉得在乡村学校教书,工作环境和待遇也都不错,但是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不得不迫使自己考虑调动的事情。

自己在熟悉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容易使自己安于现状,可能会自感平庸,长时间没有调动的想法,不利于自己的成长。

如果不是想到调动,他可能从来不会想到去参加函授本科的学习与考试。

原来的许多同事都先后调离了学校,自己再不想办法离开,也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没有上进心。

虽然可以不用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但是不能让自己真正地安于平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