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部分家庭都比较富有嘛?
我听在沪打工几十年的亲戚说过,上海大部分有钱的家庭都移居国外了,而比较富有的人家是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出租房屋给小商小贩和打工的外地人,家有田地房产被开发征用拆迁。另外是全国各地来沪定居的肉头户与暴发户。
而更多上海人家是普通的上班族,靠工资和退休金在维持生活,只不过上海是一线大都市薪水定得高罢了,反之消费水平亦同步一样高……
上海大部分家庭都比较富有嘛?
上海大部分家庭不是比较富有,恰恰相反,是比较贫穷!
先看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预计在7万元左右。按平均每户2.8人计算,家庭平均收入约20万/年,名列全国第一,大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倍。如果纯粹从数据看,貌似可以得出“大部分上海家庭都比较富裕”这个结论。
如果把中位数、基尼系数考虑在内分析,上海市有超过六成的家庭是达不到这个收入标准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一个三口之家上海家庭的消费情况:房贷(房租),按每套房400万计算,30年按揭,每年房贷本息20万元!等于说买了房子,过日子的钱就没了。那房子小点,地段偏点,总价控制在300万,每年房贷支出也不会低于15万。剩下5万,谁来告诉我们,怎么在上海活一年?
众所周知,上海人是最重视子女教育的。穷人不谈精英学校(每年十几万的学校有的是),我们只谈收费最低的义务制学校。书籍、学习用品、小课、补习、兴趣班...,一年再少也得2~3万。20万收入只剩下不足3万,穿衣穿鞋,交通费、水电费、物业费、人情世故...。还有钱吃饭吗?
我在上海有许多朋友,在我看来,家庭年收入在50万以上,3、4口人,可以算比较富有;30~50万之间,就要精打细算了,好在上海人天生会过日子,所以这部分家庭虽算不上富裕,但也算不上穷人;低于30万,不管几口人,这日子就过得很紧了。买房子的话,总价一定不能超过400万,孩子上学费用也得严格控制;低于20万年收入的家庭,拿出来讨论的资格都没有,他们离富有差得太远。
如此看,上海至少有六成以上的家庭是贫穷家庭!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看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我们得看上海人实际的生存状况。
实话实说,在上海过日子,不容易!
上海大部分家庭都比较富有嘛?
我就是普通的上海郊区人,富有算不上,贫穷也不至于。夫妻俩一年收入二十多万,有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无贷款,两个女儿,大女儿上大学一年花销五万左右,小女儿小学,基本不花钱,乡下两套自建房。我父母有退休工资时常贴补我们,老公只有父亲,也有退休金,虽较少,也够他自己用。只要不去市区买房,绝对没有经济问题。有道是市区买一套房,家里要穷三代[偷笑]
上海大部分家庭都比较富有嘛?
上海大部分人吃得饱,穿的暖。若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小病无灾,则略有小余,而不是富有。
上海人的节约是出了名的,以前草纸用半张。用粮票时,有半两粮票…为什么这么节俭呢?因为在上海生活是很不容易的,住过的人都知道。上海各个时期的生活均有很多不容易,富余的话,就少了很多计算了。随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上海人的生活也有了很大变化,一部分旧城区改造,旧貌换新颜。老上海人搬到郊区新房内。市内高楼大厦,十多万一平米,由新富起来的全国各地方来的人居住,称之为:“新上海人”。
大部分上海人,都是工薪阶层,工资负担小孩读书,日常生活,若家没病人,不下岗,生活尚可。但决不是富有。若养儿子,也难买商品房。待儿子28足岁,够具体规定的条件,可购买共有产权房。大部分在郊区。贷款和分期付款。上海人大部分富有吗?共有产权房也不是所有上海人都买得起的。
上海是个金融城市,灯光灿烂,有“不夜城”之称。但上海是个大气的城市,时刻不忘与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所以有积余就上交国库,有积余就去帮助贫困地区,大部分上海人过的生活和全国大部分人差不多。
上海大部分家庭都比较富有嘛?
在上海十几年,我觉得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公公是知情返城,所以也有一些上海亲戚接触过。
1.如果说物质,上海本地人肯定是不缺的,比如我老公的叔叔,年轻时候游手好闲,但是退休后又走上人生巅峰,每个月的退休金让他一个单身汉活的相当滋润,毕竟还有一套老公房。
但是说物质很富有,也没有,这种类型的人还很多,而且在上海也有很多为了争房产,亲兄弟姐妹都翻脸不然,不来往的也大多是这一类,年轻的时候都混得不是很好,老了靠着退休金还能到处旅旅游。
这类型是物质一般,精神贫乏的上海人,这类型还有一些特点,如在外面抽中华,回家就是一些便宜烟;给狗喝牛奶却会在菜摊为了几毛钱吵半天;在家随便穿穿,出门必定拾掇的光鲜亮丽。
2.非常有钱的土著,认识一个嘉定的朋友90后,以前在大众厂里上班,现在自己开了个剧本杀的工作室,早些年在大众上班在嘉定可是铁饭碗级别,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嘉定建新城,松江应该也有很多这类土著,他家之前是农民,地多,房子分了好几套就,还有一套别墅,他家里爷爷还会种点菜卖,就他爸爸一个儿子,爸爸妈妈也是工人,还有收入,他是独子,他亲口跟我说,三层的别墅一家四口住,洪德路上的几套商品房都租出去了,当时我是他的直线汇报人,是看他工作散漫要谈心打鸡血让他好好工作的,听他那么一说,我都接不下话了,我好不容易考个大学,努力工作,要达到这个财富,还不大现实,所以投胎真的是技术活呀。
这类属于物质不缺,的也算不上富豪,当然我也不认识啥富豪,这一类土著上海郊区其实很多,但是精神贫乏,没有啥奋斗目标和理想,得过且过,开心就好。
3.以前有个客户,L小姐非常洋气,在业务沟通中我们慢慢变成朋友,比我大一岁,那是去2009年吧,她经常开着一辆黑色大奔到我们厂里来,什么型号我也记不得,她说是她爸爸送给她的工作礼物,代步用的,她家住在七宝,她公司在漕河泾,几站路,人家都没坐过地铁,但是她很有素质,也不炫富。
我其实挺欣赏这类人的,很有大家闺秀风范,也认识几个这种类型的男孩子,都很有教养,也很努力,努力起来一点不属于我们这些沪漂,我觉得他们是物质精神都非常富足之人。
整体上如果在上海有自己房子,住的还舒适的,基本物质过得去,精神上就各有不同。
上海大部分家庭都比较富有嘛?
早几年,有一电视节目巜梦想改造家》,见识了上海老城区,一些老上海人家的住房情况,可用"可怕"两字形容。
最近的新闻节目中,看到上海老城区的旧房改造,其中一口号:解决倒马桶的日子。多可怕啊,堂堂的大上海,还有这么多人,每早上还得拎着马桶⋯这是多么遥远的记忆啊。
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它有很多全国第一,甚至亚洲第一,世界第一。但这并不代表,大部分家庭都比较富有。过去"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的浦东,倒是有钱人聚集的地方,反之过去的老城区,由于有较多企业退休人员,生活水平就会相对低些。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但上海人的优点是:不管贫富,精神不穷,因为"阿拉是上海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