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过年贴的那些样板戏剧照吗?回忆是不是很幸福的感觉?

孩时每逢过年,家中买年画几乎都是我去新华书店精挑细选,堂屋中央贴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三大伟人像那是必须的,此外就是年年要更换新的样板戏剧照画了。

样板戏正能量人物中,我偏爱和喜欢《红灯记》中的李铁梅、《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杜鹃山》中的柯湘、《白毛女》中的喜儿、《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华等,他们在剧中的典型画面,家中都张贴过。难忘的还有样板戏"学英雄见行动"的系列年画,好像有十多张,此外亦有工农兵学唱样板戏的画画……

样板戏是我们这代人难以割舍的情怀,亦是我们这代人津津乐道,永不厌倦的终生记忆,更是我们这代人幸运与幸福并存的事儿!

还记得过年贴的那些样板戏剧照吗?回忆是不是很幸福的感觉?

我来说两句!

怎么可能忘呀。

在七十年代的那个年月,家家几乎都一样,小崽子们盼着过年,家大人采、买、做……。

而年画基本上是每家每户必买的,因为那个年代,谁家要是有台电匣子或半导体,就了不起了。

年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象现在的彩电。

不仅好看,而且年画里还有故事,在记忆里,家里曾贴过八个样板戏年画,还贴过《江姐》的一套年画,还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画……还有好多就记不起来了!

等到初一拜年时,对每家的年画总是要看看,非常喜欢。

年画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在那个物质生活缺乏的年代,给人一种欣欣向荣正气向上的感觉。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对年画的喜欢始终没变,家里在厨房贴满年画了,厕所也贴满年画了。

怎么看都不腻,天天看也不烦,就是爱看!

谢谢!

祝大家新春快乐!

还记得过年贴的那些样板戏剧照吗?回忆是不是很幸福的感觉?

是啊。那些年月多好,纯清、温馨、向上,多么让人留恋,看见这些年画,就想起了那如痴如画的年代。

还记得过年贴的那些样板戏剧照吗?回忆是不是很幸福的感觉?

在文革六、七十年代那时我也十几岁,我家六口人住在不到十八平方的瓦房里,家里没有什么家俱,几条四腿长凳子架着两块木板那是床,床上铺的是破席片,被里子是用白面口袋拆开做的。

在文革期间没什么文化娱乐,电影院每天上映的是八个革命现代样板戏,在开演之前先放几部(新闻简报)都是毛主席接见外宾和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之类的革命提材。要说家里贴年画,那时我记的在墙两边用图钉钉画,左边贴的是(红灯记)李玉和、李奶奶丶李铁梅痛说革命家史一幕;右边是(智取威虎山)杨子荣打虎上山一幕,在画中央上方是单位每家给装的喇叭匣子,每天早六点开播放(东方红)晚上九点半结束放(国际歌)整整播放了十几年,这是一段了去不了的人生记意。

还记得过年贴的那些样板戏剧照吗?回忆是不是很幸福的感觉?

贴样板年画的人现在都己过半百了,那个年代虽然日子过的I比较穷,但年味特浓,亲情特浓,每当进入腊月,杀猪蒸粘豆包,做豆付买年画,爆竹,新衣服,等等是真有意思。尤其买几张样板戏的年画,贴在墙上,给过年增添许多年味。怀念那个年Ill。

还记得过年贴的那些样板戏剧照吗?回忆是不是很幸福的感觉?

是的,我们的文艺修养来自于样板戏,样板戏是中国近代以来达到的艺术巅峰,终结了才子佳人占据中国舞台的历史。是中国文艺史上的里程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