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歌曲催人泪下?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学校师生集中在篮球场整齐严肃地坐在板凳上,聆听主席台上一位老贫农作"忆苦思甜"报告会,痛说他家给地主老财当牛做马,受苦受难的往事,讲到悲伤处,老贫农就不能自拔,台上台下就声泪俱下,我们就挥动拳头高呼"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等振天响的口号……
自从那次大会后,多少年来,只要我再听到《不忘阶级苦》这首歌曲时,眼前就会出现当年给我们作报告那位老贫农饱尽苦难沧桑的那张"瘦得皮包骨"的脸,尤其那双无助与愤怒"累得吐血浆"的眼神,外加女声那凄婉的歌唱"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恨,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止不住的辛酸泪挂在胸"时,我就自然而然,热泪盈眶。
《不忘阶级苦》这首歌不但催人泪下,而且已经成了打开我泪泉锁的钥匙,每听一次,我就会动情地陪洒我那多愁善感的泪花……
为什么有的歌曲催人泪下?
谢邀请!我认为,因为它值得泪下!好的歌曲,不只是流泪,也有欢笑,关键是用心……
为什么有的歌曲催人泪下?
我还是喜欢老电影里面的插曲:铁道游击队,地道战,苦菜花,等太多了!永远怀念,不会忘记的。
为什么有的歌曲催人泪下?
用心创作,然后用去唱,观众听同時流泪悲伤。
为什么有的歌曲催人泪下?
我认为,歌曲是我们抒发感情,寄托感情的一种表达形式,也是宣泄情感的出口。
1.先说乐曲。音与音之间的连接而形成的乐曲产生了高低疏密与强弱起伏,是与人的感情起伏相关联的,是现实中发自内心的感觉,特别是对人的心理影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好的乐曲非常有渲染力,能够把歌词的内容从头到尾展现出来。
2.再说歌词。歌词的本身画面感极强,是现实生活的浓缩, 好的歌词应该是走心而能与他人引起共鸣的,他可以把你带入画面中,让你像身临其境一样,而感慨良多,可以说歌词是一首歌曲的灵魂。
3.演唱者的演唱水平也很重要。演唱者本身要有坚实的功底,声音穿透力极强,而带有磁性,听众粘合力就越强,随着演唱者的真情流露,听众的心情也会随着感觉走,所以眼泪会不由自主的掉下来了。
4.听歌者的欣赏水平。一首好的歌曲是极有带入感的,让你不由自主地就陶醉在歌曲的意境当中,欢乐的歌曲让你心情愉快,伤感的歌曲,让你泪流满面。
我喜欢音乐,从少儿时开始一直是音乐伴随着我长大的。有些音乐好像就是在唱自己,经常是深深地沉溺在歌曲和旋律当中,偷偷的试擦着眼泪,也经常地随着音乐高兴的手足舞蹈。
最近流行的歌曲《一壶老酒》很多人都喜欢唱。
《一壶老酒》让我挥挥手,回首望见妈妈的泪在流,每一次离家后,妈妈就站在大门口,儿子远走他乡壮志未酬,儿行千里母担忧,一壶老酒解忧愁。
我见过一个演员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最后是跪在舞台上,已经泪流满面了,感动了台下无无数观众眼泪打湿衣襟,赢得了雷呜般的掌声,台上演员和台下的观众形成了共鸣,可见歌曲的震撼力有多强。
为什么有的歌曲催人泪下?
李健唱的《父亲写的散文诗》引出的感人故事
《父亲写的散文诗》是音乐人李健在2017年的《歌手》第8期比赛中演唱的,是翻唱许飞的歌。李健的演绎,无疑让这首原本相当低调的一首歌,被更多人所认识和喜爱。
相信喜欢这首歌的人都有一段关于父亲的感人故事。本文分享一些听众的留言,看看是否能引发你的共鸣?
以下内容摘自听众留言:
1、身为较早一批90后,我也很明白这首歌的意义,甚至听一次哭一次。想忍着不听,但皮痒还是听了,而且还循环地听。
2、这首歌唱出了个体在时代变迁下的挣扎,特别动人。同时,也感慨,会不会有一天时代变迁得让人们再难对这样的散文诗产生共情。也许将来的人,因为物质生活条件太好,无法对这首歌产生共鸣,但它依旧可以为后来的人了解过去时代的钥匙。这是经典文学、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3、虽然一早就知道这是一首催泪弹式的歌曲,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如果你是70后80后,如果你在异乡良久,如果你在1984年家里还恰好真的有一亩三分地,而刚好日常的衣服都是妈妈用脚踏式缝纫机做的......告诉我,怎么才能对这首歌免疫!
作为受众,对于这样的歌曲本身就没有抵抗力,何况李健还有那么好听的声音,尤其穿上具有80年代典型特征的本白毛衣。真正的好作品,就是这样直接侵略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勾起人的回忆。父亲这张旧报纸就在眼前,让你一版又一版翻阅,报纸上的文字再幻化成影像挥之不去。
4、父亲已经得了老年痴呆,如今什么也记不住,视频时,他常常问我妈”这是谁呀“。隔三岔五就把这首歌找出来听一听,每次都禁不住流泪,但又忍不住一次次特意翻找。每次听歌,就让我回忆起他抱着我,偷偷避开家里其他人,去最贵的水果店,买那个年代北方很少见到的南方水果,比如荔枝和红毛丹。那是小时候最最幸福的时刻了.....
5、“这是那一辈人留下的足迹,几场风雨后就要抹去了痕迹。这片土地曾让我泪流不止,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 最这几句是李健自己写的,把原作关于一个个体家庭的故事升华到时代的表述。
李健唱的《异乡人》、《父亲写的散文诗》、《十点半的地铁》、《陀螺》、《月光》、《故乡山川》、《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等,都是描述在这个巨变的时代中普通人的亲情、乡愁、挣扎、无奈。这既不同于应景的“时代颂歌”,从格局上也高于一般的小情小爱。
6、李健唱了时代,就会和时代绑定留下痕迹,感动现在的人,也值得未来回望!
7、又一首催人泪下的歌,特别是目前40岁左右的70后,和李健同代人,特别有共鸣。歌中写的就是那一代的童年记忆,一个父亲的故事,和那个年代生活的无奈。每一句歌词,都像锥子扎在游子的心中,寥寥几刀刻在骨上,却像版画一样形神具备,把游子心声诠释得淋漓尽致。听这首歌的时候,不由得想起小学课本里朱自清的《背景》。
李健在演唱中,依然是他一贯的哀而不伤,感情的释放饱满而又克制,刘卓的编曲很棒,小号一出,温暖得令人心醉。现场伴奏中,拉小提琴的靳海音老师都是哭着演奏的,我想,身处表演现场的人,没有不动容的吧。
8、喜欢听李健这样安静地唱歌,慢慢地诉说着对父亲的感情,没有过多的情绪感染,很好很好!
大家是否也喜欢这首歌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和感受。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