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教师因推销课辅资料被开除辞退,校长被免职,你怎么看?
曹县教育局对6名教师因推销课辅资料被开除辞退,校长被免职的处理决定,有凭有据,合理合法,没毛病,并给予点赞。
现在市面上,课辅资料十分混乱,泛滥成灾,家长无所适从,在选书上很是犯头疼,老师指点一下并非坏事,但个别老师不洁身自好,沾上了铜腥味这就不厚道了,有失为人师表的尊称。
不可否认的是,一本好的课辅资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成绩是有所帮助和提高的,但过多过滥,甚至千篇一律,既花费学生精力又浪费学生时间,也加重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荷,同时也增添学生家长经济负担,得不尝失,不用也罢。
6名教师被处理之事,在教育界应该反响很大,任何事情按规矩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歪门邪道决不可取,终究会顾此失彼……
6名教师因推销课辅资料被开除辞退,校长被免职,你怎么看?
谢邀。
作为一个老师,我今天评论这个问题只站在一个公立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6名教师因推销课辅资料,被解除聘用合同,校长被免职,教委分管副主任王彥首戒免处理,教委主任陈文仪全县通报批评。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此件事,3月6日,曹县信息港发布了一条题为《曹县某小学让学生到指定书店买学习资料,书店人群爆满!》信息,此文章迅速在朋友圈广泛转载,持续发酵,引起群众强烈不满,随后曹县教育局开展调查,并发布红头文件宣布处理结果。
这件事我想把他拆分为两点分析。
1,老师为了学生教材统一,可能是为了方便教学,布置作业等,让学生统一购买教辅。现在教辅市场各类教辅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好坏难辨。我说句实话,如果情况是这样的,我认为处罚未免太重了。
2,这其中却有利益关系,老师为了书店给的一点回扣,让学生到指定书店买书,这的确是一件违反规定的事件,触碰到了教育的红线,这样受到处罚真的没有什么好辩解的,但这次处罚的确很重,也是给所有老师一个警告,一是因为教育越抓越严,凡是违规都会处理。二是因为事件造成社会影响太大,群众强烈不满,教育局必定会严肃处理。
我有些话想对我们所有教师同仁们说,以后所有教辅材料我们告诉学生和家长名字,版本,作者就好,不要提及在哪里买。明令禁止的红线不要触碰到。
当然我也希望有些媒体可以报道报道一些老师好的事情,没有哪个行业没有老鼠屎,但那些把青春奉献到支教的人,那些事例除了主流媒体,很少见到一些公众号什么发布这些文章,难道只有这种话题才能吸引人关注?才能作为讨论?
每个人都有监督权,大家可以监督老师,老师做错了可以批评,但也恳请大家对老师多点信任,毕竟好的是多数。
6名教师因推销课辅资料被开除辞退,校长被免职,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非常火爆,回答六七百,收藏近二百。该说的话大家都已经说了,各种答案都有,我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一下。
第一、从这个处理中,我们可以看到曹县教育局治理滥订、推荐教辅材料的决心。其实事情很小,但影响很大。这六名老师推荐资料,违反了教辅材料征订、购买、推荐的相关规定,应该处理,对相关领导的处理是恰当的,但6名老师的处理的有点重了。
第二、我注意到,这个处理,并不是如网上所说的那样“开除”,而是“解除聘用合同”,这是不同的概念。“开除”了,是要报编制部门核销编制的,这6名教师也就不再是编制内的老师了,而且,开除后,接着会撤销教师资格,连做教师的资格都没有了。“解除聘用合同”是解除了聘用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解除,也是可以重新聘用的。这主要看当事人的态度,改正错误的行到等各个方面。这6位老师,还是有重庆聘用的机会的。
第三、曹县教育局本次用重典顶格处理,就是要警告那些顶风违规者,不要拿自己的前程和饭碗开玩笑。教辅材料是一个热点,有偿补课是另一个热点,在职老师,就不要在这两个热点上犯时髦错误了。风头上可不是好玩的。
6名教师因推销课辅资料被开除辞退,校长被免职,你怎么看?
老师医生在德,若违规应和子女捆绑,孩子不应参加任何形式考核或工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