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公司在招聘,签合同签的是第三方劳务派遣合同,该不该去这个公司上班?
年轻人的路很漫长,职业机会多得是,对待劳务派遣工自有主张和高见,年龄大的我就不便多言。
我有一位曾经的同事,当年在厂里小车班年年先进,还入了党,下岗失业后,劳务派遣在隔壁一个县电力公司开抢修施工车辆,那年他45岁。尽管工作较辛苦劳累,工资不高,但所在单位的福利和发钱发物颇高蛮多,逢年过节和平时常发福利,老规矩,如果是分发现金派遣工得一半,摊物品分发一视同仁,用同事的话来讲:这是良心单位,在此上班很不孬了,心满意足。
好景不长,去年同事50周岁,公司就解聘不再与他签合同,劳务派遣公司称:用人单位50周岁一道杠。
上天在苏果超市遇到这位同事,得知现在他回来开公交车,上有老下有小不打工挣钱不行……
一个大公司在招聘,签合同签的是第三方劳务派遣合同,该不该去这个公司上班?
劳务派遣就是国内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一个怪胎,就算是一个好东西,也被歪嘴和尚念外了经。首先告诉你,如果你有其他途径,就坚决不要做劳务派遣,从短期看,没有归属感;从长期看,职业发展不利;从现实看,待遇差距大。
第一:劳务派遣就是一个人力资源机制的怪胎。国内的人力资源政策就像面团,随便被人捏来捏去,也不要责怪企业,有些就是政策多变造成的。比如,劳务派遣这个怪胎吧,前些年,为了给企业减少人工成本,大力推广劳务派遣政策。这就造成了,体制内和编外的巨大差别。
这个许多人都深有体会,比如,同样的柜员,劳务派遣的2000元月薪,正式编制就是20000万元,差十倍的真的有。更可恶的就是,大公司把脏累苦的活计,都交给了劳务派遣的人干了,正式编制的人坐在空凋房里喝茶。
还记得一幕一幕的镜头吧,在街道上钻下水道的,一定是劳务工,站在路上瞎指挥的,一定是正式工。烈日下,爬电线杆的一定是劳务工,坐在树底下打牌的,一定是正式工。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第二:比劳务派遣还怪的就是,近年来兴起的业务外包,一个比一个差劲。由于劳务派遣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同工不同酬,社会上人人抨击,这个政策就像过街老鼠一样。怎么办呢?某些部门又出不靠谱的点子了,推行了业务外包,这个政策比劳务派遣更差劲。
因为有关规定,劳务派遣人数不能超过职工的10%,且只能是警消门卫保洁等低层次的通用岗位才能用劳务派遣。这下子,大企业就慌了。招了这么多劳务工,怎么办?远远超过10%了,有的劳务工还坐进了办公室,成了白领,怎么办?
有些有良心的企业,就将劳务派遣转为了合同制员工。有些企业,就采取了业务外包,就是把这些人(附着的业务)外包给外包公司,连劳务工都不如了,与企业毫无关系。什么意思呢,就是企业把这块业务,整体包给外包公司。外包公司为了承揽业务,招聘的人员,就是业务外包工,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大企业,就这样金蝉脱壳了。
第三:劳务工、外包工,看似同工同酬,但绝对没有归属感。比如,一些大型国企,正式工有各种待遇,劳务工和外包工,表面上看,同工同酬,但在“实质”上还是“外人”,比如说,住房公积金,就不一样;比如提租补贴,就没有。比如说最近实行的企业年金,劳务工和外包工就没有。同在一个屋檐下,人与人就是不一样。
综上,劳务工和外包工,除非万不得已,原则上不要签。目前,就是没有归属感,现在就没有成长性,现在待遇就有差距,将来有一天,企业要精简,第一批肯定又是拿劳务工和外包工先开刀。这是有许多教训的。
一个大公司在招聘,签合同签的是第三方劳务派遣合同,该不该去这个公司上班?
想想大公司的招聘,确实挺吸引人,但假如是劳务派遣公司牵头和你签劳动合同,那最好还是三思,或者干脆别去。既然都是在大公司工作,为何有劳务派遣这么一说呢?有啥猫腻呢?
作为人力资源行业的老同志,马菠萝就和大家扒一扒,为什么大公司总喜欢用劳务派遣公司来招人?这其中的两点秘密,你还是早点儿知道为妙。
第一,为了规避劳动风险与劳务纠纷,以及高额的赔偿。很多大企业往往在一些基础岗位需要成百上千的员工,比如家政企业的阿姨,物流企业的快递员,以及大家经常接触的司机和送餐员等等。由于这些基础岗位人员多,数量大,而且经常会遇到一些频繁发生的劳务纠纷,特别是在一些服务性行业,比如和客户之间发生一些摩擦,或者存在劳动保障方面的一些风险。出了事,到底这个风险和黑锅,由谁来背呢?毕竟大公司还是非常注重脸面和社会声誉的,就怕这点儿劳动纠纷闹得沸沸扬扬,影响了自己的口碑。
再加之大公司往往有较高的离职赔偿和劳动赔付,他们也希望少出事少赔钱。所以会将大量的基础劳务人员,交由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招聘,另行签署劳动合同。你想,一旦出事儿,这些大公司就会说出事的员工不是自己的正式编制,都是有其他劳务公司派遣过来的,由此来规避相应的风险、纠纷,以及高额的赔付。
第二,福利和待遇难以和正式员工相比。大公司对外宣传的各种薪资待遇往往都比较诱人,但那通常是吸引人才加入的重要筹码,不过这仅仅是为正式员工准备的。大公司为了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岗位省去综合成本,比如社保、奖金、补贴和福利,就会找第三方劳务公司来出面签合同。假如你和劳务派遣公司签署劳动合同,被派到大公司,坐着同样的办公室,干着同样的活,吃着同样的午餐,但其他相关的福利待遇可就差距甚远啦。若有机会去银行的技术部门,你会看到一层楼坐满了软件开发工程师,可一问你才发现,这上百人都是第三方外包公司派来的,哎~面对银行这样的福利天堂企业,而今就连高科技的工程师,也难逃劳务派遣的命运。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当你每天看着身边充满优越感的正式工,作为一个被派来的小苦力,心中的不爽,还是挺折磨人的。
【你敢问我敢答】马菠萝扎心问答网友tedy:想进大公司,但只有通过劳务派遣才能进去,我该去吗?
马菠萝:假如你非常想从事相关工作,并且愿意坚持和拼搏一段时间,那可以考虑通过外包派遣方式先接触这份岗位,历练相关能力,并积累经验。因为在一些大企业,对于特别优秀的外包人员,也会向你抛出橄榄枝,邀请你以正式员工的方式加入,但这样的比例通常会非常小。没办法,正常方式进不去,这样的曲线救国也是可以参考一下的,您说是吗?
欢迎大家与职场大咖“马菠萝”一起扒开职场真相,探究职场攻略,同修进阶秘技!任何平台搜索【马菠萝扒职场】都能找到马菠萝哦~期盼您的关注与评论交流,快来加入吧~一个大公司在招聘,签合同签的是第三方劳务派遣合同,该不该去这个公司上班?
不要签! 不要签! 不要签!大公司为啥“劳务派遣”
以我所在的公司为例,是一家巨大的公司,生意规模也很大,但是员工并不是很多。以零售销售部门的一个销售代表(就是最基层的销售),负责的生意数额平均在2500万以上,有很多地方一个销售代表就负责5000万以上的生意(这么多生意就他一个人管)。这如果放在民营企业或者中小企业是不可想象的,但大公司基本都这样。
但是话说回来,负责这么大额的生意,一个人忙的过来吗?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是忙不过来啦!那为什么不多招几个人呢?多招人不但容易造成管理上的难度,而且更关键的是成本太高了(因为大企业的薪资、出差标准、各种隐性福利、招待费标准、解除合同时的补偿金等等都非常高)那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劳务派遣增添人手!
劳务派遣的员工是和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根本就不是和大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说白了,除了工作以外,派遣员工和大公司根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就相当于学籍A学校的学生,到B学校借读而已。说白了,不管大公司说的多好听,但派遣过来的员工根本就不是大公司的员工!
派遣员工容易“受歧视”
比如我们公司就给每个销售代表配备好几个“协销员”,这些“协销员”就全部是派遣员工,不但工资低很多很多,福利虽然看起来有一些,但其实不到正式员工的十分之一。再举个例子,出差时,比如正式员工可以住700一晚的酒店,派遣员工就只能住200的……等等;虽然大家都没有明说,但是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一起工作时,确确实实的会不舒服,会自然的感觉“同工不同酬”,会自然的感觉受到歧视。而且关键的是,派遣员工的工作内容基本都是千篇一律,都是重复性的毫无技术含量的常规性工作,对于个人提升意义不大。最可怕的是,所有大公司对派遣员工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签了派遣员工,基本上转为“大公司正式员工”的可能性就很低很低,大公司需要正式员工了,基本上他宁愿在外面招聘,也不愿意将派遣员工“扶正”。
所以,不建议去做派遣员工,因为实在是很难学习到东西,还要忍受“寄人篱下”的感觉,如果非要去的话,也不建议呆太久,一般一两年就可以撤了。
文/穿墙学院:资深企业培训和职场教育专家,穿墙而过的企业洞察者,竭尽全力助你升职加薪,喜欢我就点我吧!一个大公司在招聘,签合同签的是第三方劳务派遣合同,该不该去这个公司上班?
谢邀!
为什么会有劳务派遣合同?一种新的用工制度,目的是降低用人成本,择优录取,你信吗?反正,说美国不好的人都跑美国生活了。
说到劳务派遣不得不提一个词,体制。大型公司都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系统,为何要将业务分与第三方经营呢?难道是钱多人傻?当然不是,其实就是坑少人多,体制内没有位置,或者不愿意开放位置。为什么?当然是体制内外有别了。
劳务派遣顾名思义,劳务和派遣,有两个意思,首先你是劳动力,其次要服从派遣,劳动力要和员工放一起讲,派遣要和解散放一起讲。
员工是刚性需求,是构成公司的基本组成,当员工数量不足时,才会产生劳务,也就是说劳务是临时的,或者说临时的必需品。比如一个10人的工程公司不小心接了一个20人的工程项目,现有资源是无法完成的,那就需要扩充,但并不是每一年都能接到20人的项目,工程公司会想可不可以在我有项目的时候有人,没项目的时候没人,这时劳务公司就应运而生。
当然劳务公司不是慈善家,他的参与是要收费的,这个费用来自于你的劳务成本,本来你和员工一样可以拿一份工资的,现在一份工资分成两部分,发给你和劳务公司。一个公司都是劳务没有问题,一个公司要是有多重劳务制度就有问题了,不患寡而而患不均,没有归属感。虽然现在劳务薪酬待遇与员工基本想差无几,但这是表面的,短期的看你不能参与公司年终分红,长期看你背负外来人标签,除非特别优秀否则职业道路不通畅,工资差距也会慢慢开始产生差距。
我们刚才说劳务是临时必须品,既然有临时两个字,那就说明你的劳动合同没有保障,因为你没有与公司有任何合同关系,虽然你在这个公司上班,所有的人都认识,但你的性质是“租赁制”。当公司经营业状况出现问题,不再需要或者不能维持这么多人的时候,那么劳务将是第一批被解散的,这个时候没有人和你谈功劳。劳务合同的解散非常简单,程序是你和劳务公司的,公司不会和你谈赔偿。
说了这么多劳务合同的缺点,那么还要不要签劳务合同?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员工,那就不要签,因为不稳定也走不长,如果你是一名高级“打工仔”那就无所谓了,劳务公司是你涨薪的平台。当然了还有第三种,那就是体制内外虽然流动性差,但并非铁桶一般,如果你喜欢,也是可以有外到内的,前提是合同签订前要了解好公司的人力制度及近几年的人力流动情况。
一个大公司在招聘,签合同签的是第三方劳务派遣合同,该不该去这个公司上班?
这个问题首先得问你想在这家公司(通过这段工作)你想得到什么?
我就是在一家派遣公司上班,我们公司就是全资的国有企业,主要是给政府招聘不在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另外企业也只给像中石化、电信、中铁集团那样的国有企业做派遣,不敢说百分百维护员工利益,但是至少我们所知道的法定的应该给员工的所有权益,我们都会按劳动法执行,像什么经济补偿、生育、工伤、各种保险等等这些都是没有任何问题,总的来说如果是一家正规的派遣公司,是可以保证你现阶段收入(不用担心被坑蒙拐骗),当然也不妨碍你在此过程中学习的经验,也会有部分人(很少)直接转正的,甚至晋升的,关键还是看自己付出,相信这个世界,付出总有回报;
但是如果你是要一份铁饭碗,那你最好还称早打消念头,至少派遣合同给不了你这方便的保障!当然肯定也不是像网传的派遣员工就是零时工,很多时候、很多单位只是“上面”正编不批,没办法只能走派遣,对于一个用人单位来说责任基本是同等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