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年龄有两个不同,请问退休按哪个算?
我有位同事办理退休时也经历过,档案年龄有两个不同,最后以招工所填表格中的年龄为准,符合退休年龄,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
退休年龄以档案填表中的年龄作数,身份证上的年龄作参考,而档案年龄出现不同岁数的,又以招工填表中的出生年月日为依据。
档案年龄有两个不同,请问退休按哪个算?
适龄退休人员的年龄确认,以职工档案里记载的最早登记表填写的出生日期为准的法律依据。
参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8号文件《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其中第三条第二款规定:
“对于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
“当本人身份证与职工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职工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为什么这样规定呢?
1、职工档案诞生早于身份证;
2、以前,职工档案管理是由当地组织部门或者企业一般员工职工档案由劳资科或者人事科管理,根据级别不同,管理权限不同。比如:党委书记、厂长的职工档案由上一级组织部门管理。
3、当时,职工档案管理处于“保密级”状态,个人根本看不到自己职工档案。
那么,职工档案里存在二个以上登记表出生时间不同时,以职工档案里最早登记表填写的出生时间为准。适龄退休人员职工档案适用范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县级以上集体企业的“老人”、“中人”。
对于各种所有制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人”即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参加工作的群体,职工档案基本上与退休养老金核算不发生关系即“无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不包括特殊工种)!也只能以身份证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职工档案通过一段过渡期后,适龄退休人员全部是“新人”了,相对来说职工档案对于退休年龄没有实际意义!特例:
如果职工档案里最早登记表与身份证填写的出生时间相差3岁以上,适龄退休人员可以用“有效沟通”,向当地社保局提起复议。
“沟通有效”!社保局会成立社保专家组,对你的职工档案里各个时期填写的出生时间会审;会到你的原始户籍派出所调取你的原始户口本登记表;会调取你的兄弟姐妹的职工档案。
经过各种资料的汇集,综合分析,确定你的相对真实出生时间,形成报告,报上一级社保局批准。
也许你会按你的所谓“真实年龄”办理退休手续。
这种案例,在社保局每个月办理退休手续,都会时有发生,也有特事特办的案例!
档案年龄有两个不同,请问退休按哪个算?
《民法典》第十五条规定: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民法典》是国家最高权威的法律解释,由于长期执行的以档案年龄作为退休年龄,导致很多人利用档案年龄钻空子做手脚,出现了档案年龄与实际年龄误差很大,以致利用档案年龄骗取多领养老金,所以必须废除几十年来延用的档案年龄作为退休年龄过时做法,彻底打破一些人利用档案年龄弄虚作假骗取非法所得,当然档案年龄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很多不真实东西,唯有身份证是经过多次人口普查和日常使用的有效法律证明,应该实行与自由职业人员以身份证年龄作为退休年龄相一致原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