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应该保留吗?
教师节是国家尊师重教,充分对人民教师信任和肯定的体现。
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因此教师节要保留,更有必要。
教师节应该保留吗?
谢邀请,教师节的意义在于肯定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所作的重大贡献。确立教师节,能促进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提高,有利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有利于在社会中形成尊师重的社会风尚,让现有教师热爱并忠诚教育事业,让优秀人才向往教师职业,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教育基础。
自从一九八五年确立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以来,虽然波波折折,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有l目共赌,教师的待遇显著提高,不说别的,一,解决了民办教师的后顾之忧(全部转为公办教师);二,农村教师基础工资高于同级公务员l百分之十;三,近几年又为乡村教师实行人才津贴。等等,国家在实施人才战略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当然,与发达国家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也应当相信,国家不会忘记教育和教师的。
从现实意义上讲,教师、护土,记者,妇l女儿童处于弱示群体,为了整个民族利益,保留教师节很有必要。
教师节应该保留吗?
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会对教师节那么反感。
在365天里,给教师一个节日,提醒全社会重视教师的辛苦和奉献,有什么不对了?
身为一线青年教师,在教师节那天,我所工作的学校向各位老师提供了包括礼品、购物卡、自助午餐等各种节日福利,教师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来自教师节的温暖。
而学生也以各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教师的感谢,包括小礼品、贺卡、书信等等。
有人说,教师节是充满形式主义的作秀。
我觉得并不尽然。
很多学生确实是真情实意地送出他们对老师的感恩和祝福,那种诚挚的感情是装不出来的。
以及,或许包括表彰大会、集体表演等活动确实有形式主义之嫌,但是那也未必就应该被批评:
我们的生活需要仪式感。
而教师节里的这些仪式,确实是在唤醒社会各界对教师的重视和感恩,并提升了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
因此,我认为教师节应该保留。
毕竟,那可是365天里,唯一属于教师的那一个节日啊。
教师节应该保留吗?
我是一名教了快30年的老师,从工作的角度从教书育人的角度讲,不能取消教师节,国家设置教师节的主旨是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加大宣扬尊师重教。“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老师的作用,也是对老师工作的肯定。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9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教师总人数达到1300多万(民办学校教师未找到统计数):全国幼儿园共有专任教师258.14万人;全国普通小学共有专任教师609.19万人;全国初中共有专任教师363.90万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81.26万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67.28万人;成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2.19万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87万人。这么大一群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俯首改为孺子牛的老师,他们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是燃烧的蜡烛,他们一生甘于清平,乐于奉献乐于助人,为学生做嫁衣,教师节是他们奉献及付出的肯定,让人心安。“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看望北师大师生这样强调。可见国家在不断呼唤优秀的年轻人走上教师岗位,所以我认为应该让教师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教师节,在这一天里可以让老师放下所有的负担来接送学生和社会的祝贺(精神上,不是物质),让老师们确确实实体验到教师幸福感和成就感,让更优秀的人才能够且愿意走上教师工作岗位!
之所以有人提出取消教师节,实际与教育行政化与功利化有关。行政化导致过教师节劳民伤财,家长不堪重负,不管是评优秀教师,还是组织教师汇报演出、演讲,都给教师增加行政及心理压力,更不谈放假或发节日费(八项规定之后,每年工会发放的福利是一定的,没有因教师节增加一分钱),这不是教师自己过节,只是变为给领导展示教育政绩,体现所谓教育振兴的成果。功利化则导致每年教师节,都被给教师送礼的话题包围,都被教师有偿补课包围,都被反腐倡廉及相关规定所包围,不少家长对给教师送礼、有偿补课颇为不满,舆论也纷纷讨伐教师,教师节在教师看来,成了“教师劫”。而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5个教师节,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更要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加大宣扬尊师重教,教育兴则国家强,现在不能取消,将来觉得也没有必要取消。为庆祝第35个教师节,前几天,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开展好第35个教师节庆祝工作作出了部署。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现将教育部开展系列庆祝教师节活动介绍如下: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新时代教师形象在线宣传;乡村特岗教师巡回报告; 展播《一生只为一事来》《我是班主任》等教师题材影视片; 会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展“寻找最美教师”活动(教师节当晚播出)
各地各校也会根据教育部及各地方政府的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围绕教师节主题,精心部署安排,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历史纪念意义、师生广泛参与的宣传庆祝活动,以第35个教师节系列庆祝活动作为教育战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充分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和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动展示新时代人民教师良好精神风貌。达到弘扬高尚师德,广泛展示人民教师时代风采;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将尊师文化贯穿活动始终,引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关心关爱教师、理解支持教师,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力争加强服务保障,全面抓好强师惠师政策落实;坚持节俭务实,全力打造寓教于学的节庆活动,以活动育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
教师节应该保留吗?
当今社会,教师的言行举止状态,教师节必须永远存在!
国家设定的法定节日,不是让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们享受,而是通过庆祝节日活动教育提升自身素质,做到爱岗敬业。比如:三八妇女节就是教育广大妇女争做巾帼英雄,五四青年节,就是教育青年爱国,医生护士节,就是要教育医生护士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今年建国七十周年庆典的主旨就是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以上所述:哪个节日能够取消?同样,教师节能取消?不仅不能取消,而是要通过教师节,教育人民群众“尊师重教”,更重要的是教育人民教师如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每当教师节来临,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取消教师节”的杂音不断。是哪些人叫嚣的?确实值得深思。
我以为:越是狂嚎“取消教师节”的人多,越是要加大过教师节的力度。让社会形成尊师重教风气,让教师的教德教艺不断提升。
教师节应该保留吗?
本人认为教师节应该保留,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传承下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在中国古代,教师一直是备受尊重的职业,汉武帝便是一位尊师有礼的贤君。据《通鉴·汉纪三十九》载,有一天,汉武帝到东郡巡视,顺便去看望自己做太子时的老师,“丙辰,帝东巡,幸东郡,引及门生并郡县掾史并会庭中。帝先备弟子之仪,使讲《尚书》一篇,然后修君臣之礼。”之后, 就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便使得天下大化。尊师重教,孝亲友善,的风俗随即弥漫开去。蝴蝶效应,使得后汉前期,“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物价超便宜),牛羊被野。”由此可见,老师一职,由传道授业到改政移风,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好在中国社会历来对师者都极为敬重,自古以来就有“教师节”,只是日期不同于现代。
不过现在的教师节已经有了一些变味,教师节变成了家长们想方设法给老师塞红包送礼物的节日,甚至成了一小部分老师敛财的手段,尊师重道已经变了味。
经过和部分家长、老师聊天,笔者发现不管国家政策如何管控、不管礼品是否贵重,不管老师愿不愿意收,不管家长自身是否心甘情愿送,大部分家长最终还是会选择给老师送礼,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怕老师冷落了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不够关心,担心害了孩子。
老师们则觉得虽然有部分同行师德败坏,主动索要礼品,但这并不代表所有老师都这样,大部分老师都是兢兢业业,努力教书育人。不管家长送不送礼,老师们都会对学生一视同仁。可老师们却也无法摆脱中国人情社会的桎梏,担心不收礼物会伤了家长的自尊,担心不收礼物后学生出了问题,家长将所有责任怪到老师身上,从而得出是因为没有给老师送礼使孩子没有得到老师照顾的结论,陷入恶性循环。一旦收了礼物,事情会更多。
这一点中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等文件,对师德师风提出了硬性规定和刚性要求。针对教师节送礼问题,去年教育部还特别发布了《关于做好庆祝2016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强调,有针对性地开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有偿补课等专项治理,教育引导教师不忘初心、潜心育人。
希望在法治的把控下,我们的教师能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全国上下盛行尊师重道之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