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巨大的发行量,现在收藏邮票还有价值吗?
收藏邮票没有价值,纯属个人爱好,现在对邮票的感情心中甚是复杂,大张旗鼓集邮,前景明摆在那,投入大量金钱犯不着,舍之可惜,彻底收手又于心不忍,无奈每年订一本年册作自我安慰,实在闲来取出欣赏欣赏,陶醉一番。
家里的孙辈,从小我就有意培养他们对集邮兴趣,无奈个个忙于作业与上家教补课班,可想而知,集邮后继乏人,前景不容乐观。
面对巨大的发行量,现在收藏邮票还有价值吗?
中国的集邮想做成一个产业,但是学习对象却是某些袖珍小国或者岛国的做法。能一样吗?集邮早已进入一个死胡同。
第一,邮票是什么?概念是基本问题。邮票是我们支付邮资费用的凭证,这是它最根本的属性。如果脱离这个基本概念和根本属性谈什么文化的话那它应该叫文化票。在通讯、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在邮寄不断被各种快递公司蚕食的背景下,有几个人还会选择邮局?即便是那么少人去邮局寄个信件或者物品,邮局的人还不乐意让你贴邮票,直接给钱盖个邮资戳多省事?原来邮票的使用价值连邮局自己已经都不认可了。
第二,邮票为什么具有收藏价值?说起邮票的收藏价值,全国山河一片红,金猴,大家如数家珍。可是这些邮票为什么具有收藏价值?因为存世量少,物以稀为贵到什么时候都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一分为二的看,过去的老邮票仍然具有收藏价值。但是今日邮局捂着盖着惜售的新邮票,在越来越没有使用价值的情况下发行量还这么大,可以说已经越来越沦为废纸。不要说什么文化价值,朋友送我得挂历比邮票的文化多的多了,你要不要收藏?
第三,集邮行业怎么发展?每一枚邮票上都印着中国邮政,而实际决定邮票发行的是中国集邮总公司。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的集邮事业走的是一些岛国和小国的路子,而且这些国家是大家在地图上不太容易找到的,就是因为小。现在的基本套路就是一套邮票初期发行时惜售,几个庄家配合着总公司把价格炒上去,然后集邮总公司再不断的把邮票投入市场,此时大庄家已经转战下一套邮票。邮票,新发行的邮票,这种本应该在邮局窗口购买的东西,你到邮局居然买不到。只有加价从集邮市场里买,别跟我说邮局里卖各种集邮册子的柜台,那早已沦为集邮市场的一部分。中国邮政的短视行为让集邮早已变质,所以随之而来的就是贬值。
第四,邮票的通货膨胀。邮票也会通货膨胀?绝对有!集邮的资深人士肯定知道,1992年邮票从中国人民邮政到中国邮政的变化。老百姓哪管你这个,不就差两个字吗?区别可大了,中国人民邮政这个名字跟中国人民银行是不是特别像?没错,不但名字像,属性也像。学过经济学或者金融的都明白,中国人民银行其实不是银行,它是银行的银行,是国际机关,中国人民邮政也是一样。但中国邮政就不一样了,它可不是国家机关,是公司,全称是中国邮政什么什么鸟公司,名字太长我记不住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查一下。
邮票发行国家化到公司化,它就自由多了,印邮票就等于印钱啊,一张花纸我印多少面值就是多少钱啊!我们都知道国家印钱不是随便印的,印多少,怎么印有国家政策指挥着。好嘛,邮政可不一样了,我一个公司就决定了邮票印多少,印多少面额,那还不可劲儿印?所以1992年以后邮票的发行量特别大,动不动就过亿。而且雕版都少了,都是胶印,省事嘛。所以之后的邮票沦为打折票的特别多。当然,这个折在邮局它是不会给你打的,你到邮票市场绝对买的到。这也是邮局为什么不喜欢你寄东西贴邮票的原因,因为那邮资是打折的,而盖邮资戳它可以收到足额的邮资。
有人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邮票发行一直是公司化嘛,为什么也有很多珍邮?除去国情的因素,其实他们和我们面临的问题差不多,你到欧洲去还有多少人集邮?在德国的时候问了下身边的老外朋友,想买些邮票带回去,结果他茫然。最后我买到的是电子邮票,一张小卡纸,上面打印的金额。
第五,集邮市场的恶化。市场的基础是集邮爱好者,但和股市一样,集邮爱好者成了散户,主力庄在邮市里腥风血雨啊,因为每套邮票的盘子太小了,每天的交易量也小的很,总市值才几个亿。有集邮总公司配合着(集邮总公司本身就是最大的庄家),庄家几乎为所欲为,邮票价格被炒的程度绝对比股票刺激多了。但是国家也不管这一块,本来就是被赶出家门的私生子嘛,至于后来搞出来的各种文交所,就是庄家为了名正言顺的坑你钱的。
1990年开始集邮,2009年左右开始放弃。纯粹自己的一点看法,不吝赐教,欢迎批评指正。
面对巨大的发行量,现在收藏邮票还有价值吗?
集邮和寄信贴邮票的票量消耗没有什么联系。
邮票大体上分为三类:
1.普通邮票,也就是日常寄信和通过邮政局邮寄非快递物品所贴的邮票。面值包括.0.01元、0.08元、0.8/1.0/1.5/1.8/2.0/5.0/10.0元等等,集邮者很少有人收藏普通票,升值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2. 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票面日期前大写字母为J和T,就是为了纪念某个人、某事件、某节日而发型的邮票。收藏者入手的主要也就是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
邮票的升值因素包括:发行量、存市量、市场热度、成套性、票面质量与完整度等。集邮首先不能盲目,有爱好、有资金基础支持,初入者建议分类集比较实惠,比如人物类、节日类、体育类、植物类、动物类、区域类、纪事类、国外类等等。
面对巨大的发行量,现在收藏邮票还有价值吗?
我70年生人,小学四,五年级就集邮了!就邮票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谈一点个人的想法供参考!
80年前的老票,民国,解放,文革,些老票肯定有收藏和投资价值,毕竟物以稀为贵吗!这里面还有些属集邮范畴的,小型张,首曰封,实寄封。。。都不可忽视,它们的价值有时远超邮票!90年后邮政部门看到印邮票发财的契机,大量印刷,推出年册,泛滥成灾!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旦为投资买邮品积压真是损失惨重,也不可能去把积压的票寄信用着!谁还写信寄信啊!我们这集邮公司在北京邮票有个市场好几年前就撒柜了,基本上就买不动!
再谈谈远景也不容乐观!象我女儿这辈年轻人根本对这集邮都提不起兴趣!这种情况令人担忧啊!
你再好的邮品他们不感兴趣,那有什么市场,有什么价值?就象戏剧一样,年青人不感兴趣,你说它的前景什么的有可能吗?
所以我说你作为个兴趣玩玩可以,作为一种投资要谨慎,作为一种传家宝往下传!不要到那代子孙手上拿去当废品卖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面对巨大的发行量,现在收藏邮票还有价值吗?
收藏鉴赏有价值,投资升值就算了。
首先说收藏鉴赏,纯粹集邮更看重的是一枚邮票的质而不是量,通过了解一枚邮票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等等,鉴赏票面印刷设计的工艺美术等,这才是真正的爱邮赏邮吧。
如果是投资升值,短期内还不如玩人民币藏品,起码不会贬值到票面价值以下吧。毕竟近几年邮市持续低迷,目前还看不到抬头的希望。究其原因,不外乎邮政发行量巨大,而消耗基本没有(已基本失去寄信邮资凭证的主要作用)。
如果入手80年代以前的老票(早期的大清龙票,民国珍稀邮票,解放区以及建国后早期邮票)还是可以的,起码只要别被黑,基本升值还是有保证的的。80年以后的基本没啥升值空间。
最后惯例上图
面对巨大的发行量,现在收藏邮票还有价值吗?
改革开放前的邮票,不但有收藏价值,而且还有较高的升值空间。首先,改革开发前,中国与外面世界交往机会较少,经贸活动不多,因此寄出的信件很少,国外能够收集到的中国邮票不多。其次,在没有网络电商平台前,国外邮票收藏爱好者也没有渠道买卖中国邮票,因此,以eBay成立日期为一条分割线,在此之前发行的中国邮票,理论上说应该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建议集邮爱好者常常到eBay上查看一下自己手中同类邮票价格,特别是1980年前的中国邮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