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高薪的国企留不住大学生了?

为什么有些高薪的国企留不住大学生了?你怎么看?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缺乏曲折感,过份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山巴那山高,其不知山外有山,遍地有高人,随着几次碰壁才能安下心来。

但这也是好事,青年人有股冲劲,不服输,向自己挑战,找到自己心宜的工作,充分施展自己一技之长和聪明智慧,这也在情理之中。

相反,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老顽固们思想保守,看不惯新时代的年轻人,往往还用旧思维旧想法,老了,落伍了,跟不上步伐了……

为什么有些高薪的国企留不住大学生了?

国企给应届生的工资都很低?那靠什么吸引人?

好不容易通过校园招聘进了某国企,工资条下来了才发现工资就这么一点,国企的实习期还很长。工资那么低,等待转正时间又那么长,如此熬人的岗位,靠什么吸引人工作下去呢?下面几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思考。

1、为什么国企给应届生工资那么低?

工资低是因为应届生刚工作属于实习期,见习工资只有这么一点,大概也就2000-3000。但是完全不用担心不够花,单位会给外地员工提供宿舍,当地人回家住。国企一般都有食堂,每天吃饭大概花10-15元,见习期除了工资低之外,其他补贴和福利与其它员工一样。一个月下来自己花的钱很少,也就是说,算上福利,国企收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

2、工资低不怕吸引不到人吗?

第一说实话,国企从来不怕招不到人,据了解,某国企的准入门槛是专业符合的专科生即可,但是最后录用的还是211院校的研究生。

第二,在国企成为实习生后转正是没问题的,不存在让你做几个月的免费劳动后又不要你的情况。当然只要你不在单位作死的话。

第三,国企从来都是靠相对来说的稳定工作,较好的福利以及较规范的制度(员工的休假,薪酬制度、五险一金)来吸引人的。如果要往上爬的话那就和稳定无关,是另一回事了,当然国企的平台也是优于其他的。

3、如此漫长的实习期,目的在哪里?

现在很多国企对本科毕业生有半年至一年见习期的要求,相信这个实习期在签订三方时自己已经考虑过了。毕竟就业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企业要在这时间内培养你观察你,你也要确认这里到底合不合适自己。

4、如果说“稳定”是国企吸引人的地方,对于应届生这样的年轻人,“稳定”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

其实即使是应届生,也有希望自己能够“稳定”的。工作环境、晋升通道、福利待遇以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都是国企稳定的本质。只想过平平淡的生活,不向往忙碌与是不是应届生并不冲突。有人大学一毕业就结婚,顺利进国企工作,家庭稳定工作也稳定,那也不是很好嘛。

在国企工作基本上班时间早9晚4,工作压力小,上班不会觉得痛苦,经常有愉快的心情。只要每个月花钱有详细的规划,一年下来加上公积金还是能稳稳地攒下一笔钱,几年下来还能付房子首付。综上,真的生活质量高,开销小。说句实话,国企工作女生超好嫁。

毕业就在眼前,你准备找工作了吗?

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国企招聘考试(gqzpks)

为什么有些高薪的国企留不住大学生了?

为什么有些高薪的国企留不住大学生?

★这种问题的确让人费解,国企虽然福利待遇好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拿高薪的;高薪职位一般轮到大学生几乎是凤毛麟角的事情。

国企里面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再者论资排辈是普遍存在的,大学生没有人脉关系,进去了也就是普通干活的工人;对于有能力的大学生至少得干个三五年,才会被慢慢提拔起来,可以拿高薪。

而现在的在国企的大学生受社会影响,急功近利,相互攀比一些同学收入,感觉格格不入,自己跳槽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并不是大学生进国企都可以拿高薪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属于正常现象;为什么国企啊只招生应届生,其实啊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国企跟央企的福利待遇是相当不错的,而且稳定几乎不存在失业风险,是稳稳当当的铁饭碗,但是,国企跟央企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少在社会上进行招聘,而是从学校里面直接校招招聘应届生。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国企跟央企不像社会招聘而直接招聘应届生应届生呢?

第1点啊是思想建设,国企也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在国企内部发展好的话,说不定就可以调到机关当领导了;而应届毕业生啊一直在学校里边接受思想教育,没有太多复杂的思想,更利于培养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2个是稳定就业,根据国家政策国企和央企,有稳定就业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责任。

第3点是因为应届生,受过良好的素质教育,容易接受新的环境与新的挑战;企业文化是确实是需要培养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而不是需求已经定了型的人才,应届生如同一张白纸,企业可以任意去引导他们的成长,让他们更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第4点是专业技术比较强,学校毕业的应届生,他们的专业水平比较高,有相当不错的理论知识,企业会把他们纳入培养的对象,使应届生成为既懂得技术骨干,又能够管理公司的业务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其实国企跟央企这样子的交易方式,能够最准确的找到专业的人才,又可以避开一些关系户和亲情户等这些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说是深受国企跟央企的喜好,这样又不得罪人,又能够把最好的人才挖到自己的企业里面,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国企和央企每年也有一定数量的社招,只是比较少。

为什么有些高薪的国企留不住大学生了?

国企不好混呢。如今的国企,并非之前传统意义上的那些了,像国企的下级股份公司、国企的下下游单位,合资公司啥的,反正有一点血缘的,都说自己是国企。

总结下(富得流油的不在此列)

优点:

1、比一般公司稳定些,但也不是绝对,还是看效益,也会裁员、优化甚至倒闭。

2、社保和公积金缴纳比例较高。

3、有一定的入党,评地方先进之类的渠道。

4、有一定的培训机会。

5、有一些常规福利比如:每年体检、年假、技能证书补贴等。

6、工资发放时间稳定。

缺点:

1、哪有多高的薪资,大部分都是噱头。企业在各种网站招聘启事以及对外的宣传都写得很好,对职位的薪资描述也很诱人,但实际去应聘之后,经过层层砍价,实际只能给出所写薪资的1/2或者1/3。为啥还有人会去呢,因为都被画饼了啊。套路无非是HR的说辞:

a、“年终奖并非一个月工资,根据绩效和业绩而定”。但实际可能啥都没有。

b、“每年有晋升机会和调薪政策”。

c、“正常薪资外的绩效”。这是最坑爹的,可谓神操作。每个月只发合同薪资的80%-90%,其他的半年一发,就是所谓的绩效,而且还有考核,通过了才会发。

2、各种审批流程又臭又长。一个简单的报销,可能要8个以上的领导审批。

3、对外巨能花钱,对员工巨抠。比如员工出差补助只有30元,但能投入几十上百万去参加一场展会,公益活动等。

4、等级观念森严。领导都是高高在上的。

5、中层领导啥事都拍不了板。哪怕招人,采购个小东西,这些都要层层走流程申请。

6、加班完全白干,啥都没有,饭也不管。

7、里面一堆关系户,啥好事都是别人的。

为什么有些高薪的国企留不住大学生了?

你的题目就错了:“高薪国企”留不住“大学生”了?大学生都这么有骨气了?!钱多稳定体面安逸,都不留不住了大学生?你说话真逗!马云说过辞职的两大原因,一是钱给少了,二是心委屈了。国企大学生流失率并不高,即使有离职,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工资低,好不好?咱们说话首先务实点。就像前几天,两位副县级跳槽,有些新闻就大呼小叫什么爆发“离职潮”,简直就是标题党中的标题党。

国企就像“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其实,任何一个行业也是这样,都是“无病呻吟”吧了,这样的句式可以套用许多地方:BAT的员工也写“围城”,连华为的员工也写“围城”,就连年薪四十万的云计算员工也说自己在“围城”里,我还见过年薪百万的传媒总监叹息“真不是人干的工作”。我看就农民从来不抱怨,只抱怨“老天”怎么不下雨。其他的行业,都感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一个人从没说自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

你们注意到没,原来叫“人才流失率”,现在叫“人才流动率”。这一字之差,可是天壤之别。说明人们对辞职跳槽的观念逐渐改变,对国家来说,人才流动都是“锅里的肉”,所以,鼓励人才和智力充分涌流。但在职场实践中,人才流动主要存在非国有经济体系内,国企和公职体系辞职率还是非常低的。所以,题主的这个提问,值得商榷。

一是虽然说国企薪酬总体来说,还是有竞争力的,但是说高薪也不言过其实。在地市以下的国企中,还有在传统行业的国企中,一线员工薪酬还是很低的。在一线员工中,辞职的还是比较多的。比如,电力操作工,在国企工资2300元,辞职到民企3500元,那么,辞职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二是国企进行了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实行了劳务派遣制和业务外包制。题主说的人员辞职,可能主要集中在这个用工群体。这个用工制度,说根本不是国企的用工。劳务派遣制是,劳务公司把人派遣到国企工作,与国企没有人事关系。业务外包,是外包公司承包了业务,人员的关系与国企完全没有关系。你认为从国企辞职的人,其实只是劳务或外包人员。

三是国企的薪酬制度,确实导致一些本事大的人辞职,但这一部分比例比较小。国企的薪酬制度,天花板效应明显,这是因为国企的工资总额制度造成的,每年度的工资总额是核定的,基本没有增量,也没有弹性,上升空间不大。举例,你学大数据的,你到国企升到中层,年薪30万基本到顶,为什么总经理才40万,你还能上天?但是到了BAT,起薪就是40万,升到技术总监,年薪可能200万。所以,特别牛的技术人才,容易辞职,主要还是被民企挖走。

综上,题主说的“国企高薪”,前提不对。有一部分薪酬比较高的国企,人才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呢。辞职也不是没有,一是在一线通用岗位,人员流动率高,这是因为他们到哪里都是这个钱,这一块员工本身就是高流动性的。二是劳务和外包工,辞职率高,但其实与国企没有人事关系。三是有本事的技术大牛,辞职率还是有的,主要是被高薪名企挖走。

最后说一句,国企有它的“大企业病”,但也有它的光荣使命。比如“三大责任”,其中就有社会责任,它要承担社会就业载体责任,比如在安全环保方面,也要承担引领责任。总体来说,在国企工作,有很大的干事创业的平台,比如,一些大型工程、大国重器,都是国企担当。有志气有能力的报国青年可以找到自己的奋斗空间。国企的薪酬虽然不算差,但肯定是有天花板的,有些年轻人不甘忍受清贫,所以到高薪名企工作。国家也是提倡的,所以,现在叫做人才流动,都是为振兴国家做贡献。

为什么有些高薪的国企留不住大学生了?

谢遵请,为什么有些高薪的国企留不住大学生了?这个问题说起复杂化,实际回答很简单,世间有固盆固瓮的,没有固人的,愿意离开跳槽是你的自由权,别人不会感涉,关健是收入不稳定,办起事来处处求人,没有多大实权,退休待遇也不理想,提干难跋的慢,和公务员退休金相比,天地之别,比如公务员有,車补过节费,降温费,取暖费,年终奖环卫奖等多种福利,加之金饭碗的缘故,是很多大学生羡慕不已,所以他们纷纷跳槽 , 挤破头 向公务员队伍里边钻 ,这也很正常,大家可以理解原凉,那个人不知瞎好,不分多少,嫌钱多扎手吗?从这多年企事业待遇比较,差距太大,一个事业单位处级退休金,比企业处级退休金相差两倍以上,一个是月养老金过万元,一个不足肄仟元,能说公平公正吗?企业高薪留不住大学生,也并不奇怪,谁叫你条件不如人,待遇不优越,难怪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