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树上鸟窝里的小鸟掉下来,鸟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会在一些大树下捡到小鸟,有的全身一根羽毛都没有,有的已经有了黑黑的绒毛,还有的已经可以看到大部分羽毛了,遇到这些小鸟,我通常会捡回家自己养,当然,大多数的小鸟养个一两天就死掉了。

那么,原本在树上窝里的鸟为何会掉落在地上呢?面对掉在地上的小鸟,鸟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树上的小鸟为何会掉在地上?

鸟窝对于大多数鸟类来说并不算是家,最多是一个繁殖的场所而已,这是因为大多数的鸟类只有在繁殖期才会有回巢的习性,其他的时候都是“四海为家”的。

不过,在繁殖期,鸟儿不但以巢为家,还会频繁地出入,对于那些雌雄共同孵化后代的还好一点,它们可以轮流外出觅食,对于单独孵化后代的鸟类来说,它们就比较辛苦了,因为它们要快去快回,一方面是因为孵化率的温度要比较恒定,一方面要防止一些具有巢寄生性的鸟类来“偷梁换柱”,比如布谷鸟就喜欢趁一些鸟类外出时,将自己的卵产在其他鸟的巢里,然后把鸟原本的卵给吃掉或者扔出巢外。(布谷鸟的卵总是比其他鸟的卵早孵化,刚孵化的布谷鸟就已经成为了“小恶魔”,它们会将未孵化的卵推出巢外)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小鸟之所以会从窝里掉在地上有五种常见的原因:

第一:鸟妈妈所为。杀死自己的孩子,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自然界中,却是常见的行为,尤其是在食物匮乏的时候,由于鸟的繁殖策略通常是多生,所以靠一己之力养活多只后代是非常吃力的。

当食物匮乏时,鸟妈妈通常就会做出选择,它们会将瘦弱的后代扔出巢外,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让更强壮的后代活下来,比如白鹳、黑鹳就经常会出现这种行为。(下图为白鹳妈妈正在挑选瘦弱的个体,准备扔出巢)

第二:同类相残。自然界向来遵循着优胜劣汰的法则,而且优胜劣汰往往从繁殖的那一刻就开始了,精细胞需要通过竞争来获得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当胚胎发育完成后,一些动物甚至在妈妈的腹中就开始了厮杀,比如大白鲨的幼鲨在母亲腹中就会手足相残。

对于鸟类来说也是一样的,当鸟妈妈带着食物回来,谁站得高,嘴巴张开的大,显然就更容易获取食物,除了这种明面上的竞争,一些鸟类的雏鸟还会“窝里斗”:将一些相对较弱的个体推出巢,保证自己的存活率

第三:失足。在鸟类中,除了戴胜等喜欢在树干中筑巢的鸟类会直接在窝里吃喝拉撒外,其他的鸟类排泄通常是排在巢外的,当然这需要小鸟具备一定的生长时间,起初它们的粪便都是鸟妈妈帮忙衔出去的。

当雏鸟的腿部有一定的支撑力后,它们就需要站在巢的边缘上排泄了,这是我们能在一些树下的地面上看到鸟粪便的原因,这不是成年鸟的粪便,而是雏鸟的。雏鸟排泄的行为是有一定的风险性的,一旦失足就会掉落到地面上。

第四:飞行。当雏鸟羽翼丰满后,就要学习飞翔了,但是飞行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对于初次飞行的鸟儿来说,一旦掌握不好,就会掉落在地上,由于此时的鸟刚刚学习飞行,需要从高处跳落,翅膀的挥动和腿部的力量也不足以让它们从地面上飞起来,所以,此时的鸟就只能在地面上蹦跶。

有的雏鸟可以跳到附近的石头或者木头等高处上,再次飞起来,但大多数的鸟只有死路一条,或被猫、老鼠、蛇吃掉,或活活饿死。

第五:外力。外力使得鸟从窝里掉出来,通常发生了大风大雨的天气,我多次捡到雏鸟就是在风雨过后,推测鸟窝可能是建在比较细小的树枝上,树枝被刮断或者是窝在风雨中不停的摇晃,而鸟妈妈又因为急雨没能快速的回巢,所以雏鸟就掉落了下来。

因此,小鸟从窝里掉下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优胜劣汰。

面对掉在地上的小鸟,鸟妈妈会怎么做?

由于小鸟掉落地上的原因不同,所以鸟妈妈的反应通常也不一样,首先如果是鸟妈妈自己将瘦弱的后代扔出去的话,它对雏鸟的死活是不闻不问的。

其次,如果是兄弟之间的竞争的话,通常鸟妈妈也是不管的,因为同类竞争往往也是出现在成年提供的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

剩下的三种情况鸟妈妈的反应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鸟妈妈会守在地面上雏鸟的身边,但是对于鸟妈妈来说,它们是没有力气叼着雏鸟飞回窝里的,而且从高处掉落的雏鸟,除了羽翼已经长的差不多的鸟,其他的基本上内脏都受到了影响,这也是我们捡到的从树上掉下来的鸟不容易养活的原因。

不过,鸟妈妈并不会在雏鸟身边待太长的时间,毕竟鸟妈妈虽然着急,但毫无办法,而且在地面上待久了,对鸟妈妈自己也是种威胁,毕竟猫、蛇等动物可不会手下留情。

如何判断小鸟是如何掉在地上的?

判断小鸟是如何掉落在地面上的,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那就是把小鸟再次放回去,我小时候曾经不止一次这么做过,而且放完之后,还观察了很久。我发现当鸟妈妈回来后,小鸟接着会掉出来的,通常都是瘦弱的个体,它们原本就是鸟妈妈淘汰掉或者是鸟妈妈默许淘汰掉的(手足竞争)个体。

当把小鸟放回去后,如果小鸟没有再次掉出来,那么大概率就是意外了(失足、飞行以及外力),此时的鸟妈妈依然会照顾小鸟,如果它没有因为跌落受伤的话,是能够长大的。

最后,我们说一下喂养雏鸟,野生的鸟类雏鸟喂养是非常难的,死亡率太高了,根据我小时候的一次成功经验来看,要从两个角度下手:第一,要注意雏鸟的保暖,雏鸟由于羽毛较少,体温流失很严重,所以尤其是在晚上,最好给它盖上一层棉花,底下也要铺上一层棉花,这样能保证它们的温度恒定,毕竟雏鸟在晚上是躲在成年的羽翼之下的。

第二是食物,雏鸟的食物要以流质和软体食物为主,我曾经喂的那只麻雀就是用蚂蚱的幼虫喂活的(还没有长翅膀,身体比较柔软),但是喂蚂蚱时起初要只喂腹部,其他的腿头胸部还是太坚硬了,不容易消化,还会划伤它的消化道。如果能够挖到一些蠕虫或者其他昆虫的幼虫(软体)就更好了。

总结

树上鸟窝里掉下来的小鸟并不一定是失足,极有可能是优胜劣汰,这种雏鸟其实是很难存活的,一方面身体较弱,一方面经过了摔打,而其他情况下的雏鸟如果懂得方法的话,还是可以喂活的。

至于鸟妈妈的反应是因小鸟跌落的原因不同而不同的,不过,不管哪种反应,鸟妈妈都没有救自己孩子的能力了。

农村树上鸟窝里的小鸟掉下来,鸟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农村树上鸟窝的小鸟掉下来,鸟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在我们这边常见的鸟类就是麻雀、燕子、喜鹊以及啄木鸟、野鸽子等小型禽类,一般这类小体格的鸟类是无法将掉落地面雏鸟弄回鸟巢的,而对于小鸟从树上掉下来,往往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就是树上的雏鸟太多而被挤掉落到地面的,或者是因为大风因素导致不慎落地的情况!由于树木往往很高,一般雏鸟掉下来后很多就会摔死的,但也有一些掉落地面的雏鸟会安然无恙,这时往往对于鸟妈妈来说,却往往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放弃!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会经常遇到这类情况,记得小时候走在小树林里就会遇到跌落的小鸟,一般就会抓回来玩耍,最后就会死掉了!另外,即便没有被人们发现,也会被猫狗、黄鼬、蛇等动物看到吃掉的!因此,放弃掉落的雏鸟或许是鸟妈妈的唯一选择!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小鸟羽翼丰满开始学习飞行时掉落地面的,如果跌落的小鸟安然无恙时或许会得到鸟妈妈的帮助我,例如帮其抓虫子吃,或者是快点助它学会飞行的本领!如果遇到威胁时往往只能放弃了!就像生活中小孩系绳万的麻雀很多是刚学会飞行的,一般飞行能力差,就会容易被人们或其他动物抓到!这时只能听天由命了,如果遇到心善的人就会养着,例如家里的小燕子掉下来后,人们看到时会再放回燕窝里,但往往大多情况下还是会面临死掉的遭遇!

不过,对于猫头鹰、老鹰等中大型交流群,因为他们的爪子很厉害,往往是可以将掉落地面的鸟宝宝抓回鸟窝里!因此我们生活中往往是无法看到掉落的雏鹰!以上仅为个人见解,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欢迎留言互动!

农村树上鸟窝里的小鸟掉下来,鸟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农村树上鸟窝里的小鸟掉下来,鸟妈妈是怎么办的?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弱女子来说确实不好回答,因为没有掏过鸟蛋,也没有上过大树,不过确实看到过小鸟掉出鸟窝。

在农村庄稼树木比较多,各种小动物也多,猫狗鸟禽有的是,对于刚孵化出的小鸟,因为它们都羽翼未丰,再加上窝里统共就那么点地方,经常会有倒霉的小鸟被挤掉出窝,那被从“天上”挤到“凡间”后咋办呢?鸟妈妈们都是怎么做的?

首先鸟妈妈们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跌在地上不管。如果小鸟掉在地上,那么像一些个头大、翅膀硬的鸟可以将小鸟抓起来,重新放回窝里,当然这是指那些有能力的“父母”。如果是一些体型比较小的鸟,连自己飞都有些费劲,它们又怎么能做到再抓起一只鸟来呢,那么它们就会教孩子们飞,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里应该说是“抓着你飞不如带你一起飞”,所以这种情况下,它们就会尽量教小鸟飞,这样就可以带它们一起飞回窝里。

还有最惨的一种情况,就是鸟妈妈既无力抓起小鸟重新放回,又没能教会它飞,那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幸运的话遇到人能帮忙放回窝里,不幸的话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还有种说法是被人类帮助重新放回窝里的小鸟会被鸟妈妈放弃,说实话我没听说过,不知大家那里是否有这种说法。

农村树上鸟窝里的小鸟掉下来,鸟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农村树上鸟巢里小鸟会掉下来,城市里的树上,墙洞里小鸟也会掉下来的。那鸟妈妈的做法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小鸟在窝里不小心掉下来。这时的小鸟刚长羽毛,个头大了,窝内鸟互相挤挤,挤出寓,或排泄时往窝外抬屁股过大,摔下去,到地面有草摔不死,但不会起飞,不会走。这种情况最多,我们人们见的也多,这种情况鸟妈妈无能为力,这小鸟下场不测。或被人,主要是小朋友捡走喂养,玩耍,但很少能养活,只有小燕子幸运,会被人们捡起来送到窝里。有负责任的鸟妈妈会围着小鸟叫,但无可奈何,我曾在今年采草药时走到一草丛旁,被一大喜鹊大叫着攻击,见一小喜鹊在草里滚动,就知道有小喜鹊摔树下了,赶快离开就没事了。但小鸟回不去的,老鸟最后只有放弃。而小鸟的下场被猫,鼠,蚂蚁吃掉,或冻(下雨刮风)饿死。

二,被寄居鸟类挤出窝的,比如斑鸠,杜鹃类,它们产卵就偷偷产到别的鸟巢里,让别鸟代孵化,代喂养,有成语叫鸠占雀巢。这种寄居鸟比养父母的小鸟长的快,块头大,到时就把其他小鸟全推出巢外,而鸟妈妈不知为何还养这些不仁不义不厚道的寄居鸟,自己的亲生鸟不是摔死就是回不到自己巢中。还有的鸟类有大鸟独霸鸟巢的习性,比如鹰类,强壮的大鸟会把自己的弟弟妹妹全从窝里用屁股挤出去,末孵化的卵也挤出去,有这种习性的鸟类,鸟妈妈是对挤出去的亲鸟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只养这个狠心的独生子。

三,当小鸟会飞时,有小鸟好动,对外面精彩世界好奇,飞出窝,飞不上来的情况,或大鸟带着飞,飞不回去的情况,这时大鸟会很负责地继续喂养,当有人,或天敌来了,小鸟会躲到角落安全地方,或飞到高处,能躲避灾害,当没事时鸟妈妈打回食来一叫,小鸟就出现,吃鸟妈妈打的食,这种小鸟很短时间就会学会自理了。

也就这几种情况,人们碰到这种小鸟时,不要干涉,你管小鸟大鸟不管了,这小鸟就夭折了。不管可让小鸟自生自灭。

农村树上鸟窝里的小鸟掉下来,鸟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农村树上鸟窝里的小鸟掉下来,鸟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在农村的树上或者是屋檐之下,都爱住着一些小鸟,鸟儿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和朋友,每天有着鸟儿的鸣叫陪伴,心情也是大好,鸟语花香是我们向往的生活,鸟儿在繁殖的季节也会非常的忙碌,亲鸟每天忙忙碌碌的寻找食物,来回穿梭的喂养自己的小宝宝,那么鸟窝都那么高,小鸟如果不小心掉下来怎么办呢?

鸟窝、鸟巢大都是凹形,这样的造型也就是避免了小鸟的掉落,小鸟会在亲鸟飞回来的时候,伸出脑袋张开大嘴去等待喂食,很难掉落下去的,但什么也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也会有小鸟不小心掉落下来,其实很小的雏鸟是不会掉下来的,每天会老老实实地待着等待喂食,只要是掉落的小鸟,绝大部分都是要学习飞翔或者将要学习飞翔的小鸟,因为技术生疏和爱动,会出现掉落的情况。

那么这些掉落之后的小鸟,鸟妈妈会怎么办呢?很多时候鸟妈妈会拼命的去寻找掉落的小鸟,鸟妈妈的体型是决计做不到将小鸟带回窝里的,很多时候是就地喂养,让它学会飞翔之后,自己飞回去,其实这时候的小鸟,大都已经属于快出窝的鸟儿,对于飞翔其实也就是差那么一丢丢,很快的时间就能够自己飞翔独自的生存。

记得在院子里面上午掉落一只小麻雀,也是正学习飞翔的时候,掉下来飞不回去了,在大门底下鸣叫,这时候老麻雀飞回来,找寻到小鸟,还是继续喂养小鸟,下午小鸟已然看不到了,也有人会将不小心掉落的小燕子,送回鸟巢,大燕子会在一旁跟着不停的叫,燕子是懂得感恩的鸟儿,这样的举动,燕子是非常感激,而且还会年复一年的来这里筑巢繁衍。善待小动物,善待鸟儿,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农村树上鸟窝里的小鸟掉下来,鸟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雏鸟从树上掉下来,一般的都会摔死。如果,没摔死的话,鸟妈妈会给雏鸟带来点食物。由于它们不会爬树,不能再次回到自己的鸟窝。雏鸟的生死,也只能是看自己的造化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