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被称为“海陆空”的小昆虫,听说一斤能卖上百块钱,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么贵?
“海陆空”的小昆虫又叫土狗子,是我们儿时最常见的一种昆虫,它能在天上飞,能在地上跑,还能在水里游,妥妥的“海陆空”的全能,正是因为这样,许多小伙伴小时候都玩过这种昆虫。
这种昆虫的学名是蝼蛄,由于它们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所以不同地区对它的叫法不同,比如蝲蝲蛄、蝼狗、地蝲蛄、蛄族、水狗等等,它是直翅目蝼蛄科下的昆虫。记得小时候,一到了夏天,在院子里乘凉,只要开着灯,很快就会有蝼蛄来报道,上去一把摁住之后,就开始玩了,先把它攥在手里,此时就能感觉到它的前面的一对足在用力的蹬,力气虽然不小,但伤不到人,而且手心里还痒痒的。
之后,把它们放进水里,看它们游一会,玩够了之后,再放在地上一脚踩死或者扔进鸡笼子里喂鸡。不过,如今的蝼蛄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常见了,而且听说它们已经成了一种“紧俏货”,一斤能卖几十甚至上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关于蝼蛄蝼蛄是蟋蟀总科下的昆虫,所以它与蟋蟀一样,雄性都会叫,这是它们吸引异性和警告其他同性的一种方式,蝼蛄的叫声与蟋蟀有着很大的差异,听起来就像是远处不间断的蛙鸣声,但是声音比蛙鸣要小的多,与蟋蟀一样,它们也是通过摩擦前翅产生的。
不过,大多数小伙伴可能没听过它的叫声,因为它们主要在夜间的田野里活动,即使出现在我们的院子里,也很少会发出叫声。
蝼蛄科下一共有110多种不同的种类,在我国分布着11种,但是从整体上看,以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最为常见,其中东方蝼蛄虽然全国范围内都有分布,但主要的分布区在我国南方,而华北蝼蛄仅分布在我国北方,这两种蝼蛄最大的差异在体色上,华北蝼蛄的体色以黄褐色和暗褐色为主,而东方蝼蛄则以茶褐色为主(颜色比较浅)。
除了体色以外,它们的栖息环境也有一定的差异,东方蝼蛄常见于稻田中,所以,稻田跑水,不是黄鳝,就是蝼蛄搞的鬼,而华北蝼蛄相对潮湿的农田之中。
东方蝼蛄
从食性上看,所有的蝼蛄都是杂食偏植食性的,它们平时待在潮湿的土壤下方,一旦到了晚上就出来啃食各种植物的根茎叶,因此,无论在稻田还是北方的农田中,蝼蛄都是一种危害农作物的害虫。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5-6月份,我都会跟着父母去田里抓蝼蛄,所以对它们还是比较了解的。首先,蝼蛄具有趋光性,它们在晚上看到灯光后会聚集,所以以前在地里放几个打开的手电筒,半个小时候就能诱到一群蝼蛄。
其次,蝼蛄比较喜欢牛等家畜的粪便,以前施肥都是农家肥,而且在施肥前会先将肥运到地里,放几天后再散开,当把农家肥运到地里之后的当天晚上是抓蝼蛄的好机会,因为它们几乎都会飞到粪堆附近。此时,拿个小桶,很快就能捡满一小桶,可见以前的蝼蛄确实非常的多。
蝼蛄为何少了?蝼蛄是一种繁殖能力比较强的昆虫,一只雌性蝼蛄一年至少能产下100-200枚卵,由于这些卵深入地下,成活率是非常高的。而且蝼蛄的抗寒能力也非常强,在北方到了冬天,天寒地冻,许多昆虫都冻死了,但是却冻不死蝼蛄,因为此时的蝼蛄会用自己的挖掘足不断的向更深的地方挖,一直到离开冻土层,在这种环境中,它们能安然过冬。
既然它们繁殖能力不弱,生存能力也很强,为何现在少了呢?这就与我们如今的农业种植有关了。首先,蝼蛄虽然强悍,但是对农药、化肥是没有抵抗力的,而如今的农药、化肥使用,让大部分的昆虫都绝迹了,比如我们儿时在田野里常见的各种蚂蚱,当然也包括蝼蛄了。
其次,以前的耕田都是用牛拉犁或者干脆用锄头翻地,这两种方法翻地的深度是很有限的,况且春耕时,它们都躲在土壤的深层,所以对它们没有太大的威胁,而如今用机械化,不但快捷了,翻土的深度也增加了,在这双重打击下,蝼蛄已经越来越少了,不过从农业的角度看,它们属于害虫,这是件好事。
作为害虫,为何蝼蛄一斤能卖上几十、百元?蝼蛄值钱在以前是很少人知道的,不过在前些年,我曾经在老家遇到过一个收购蝼蛄的,当时给的价格是120元一公斤,也就是说一斤蝼蛄60元左右,时至今日,笔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蝼蛄的价格依然在80-90元一公斤左右。那么,作为害虫蝼蛄为何比较值钱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吃。关于蝼蛄能吃,我还是前几年听南方的一位朋友说的,当时聊起常见的昆虫,就聊到了蝼蛄,我说以前我们都是抓来喂鸡鸭的,他听了之后大呼“暴殄天物”,因为油炸蝼蛄在他们当地属于一种难得的美食,味道比蝉都要好,而且尤其是在7-8月份,用灯光诱捕的蝼蛄基本上都是雌性的,腹中满籽,比蚂蚱强多了,所以蝼蛄的价格较高可能与一些人收去油炸下酒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是入药。蝼蛄虽然是种害虫,但其实它在我国入药的记载由来已久,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这样的记载:主难产,出肉中刺,溃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同样在《本草纲目》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利水,通便。治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恶疮。
显然,蝼蛄还是一种中药材,而这恰恰是有人大量收购的原因。不过,想要靠这玩意发财是不太可能的,一方面是因为已经有了养殖业,而且从价格在逐渐降低的角度看,养殖业已经饱和,一方面是因为收购入药的蝼蛄是要干体,虽然蝼蛄活体比较重,但干体至少要几百只才能凑够一斤吧。
写在最后蝼蛄曾是我们常见的昆虫,而且是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不过,小时候没有电视、玩具时,蝼蛄、蝉、蚂蚱等昆虫还是带给我们了很多的快乐。其实换个角度看,这些昆虫并不是农业诞生后才出现的,而是一直都有,它们原本在自然界中,属于生态链的一环,只是后来我们把土地变成了农田,它们依然生存在这里而已。
至于它们能卖几十上百元,这个看看就可以了,因为如今去野外抓已经很少了,况且养殖也饱和了。
农村被称为“海陆空”的小昆虫,听说一斤能卖上百块钱,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么贵?
“海陆空”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很多读者比较陌生,不过看图片儿大家应该都认识。这种虫子官方名叫蝼蛄,在地方有一些俗名如耕狗、拉蛄、扒扒狗、土狗崽等!是农村夏季最常见的虫子之一。
蝼蛄,在很多农村人眼里是一种地下害虫,在种植花生,土豆,红薯时,如果蝼蛄比较多,就会啃食地下果实,造成减产,农民在管理田地是每年都要进行药剂防治。
但是这几年,蝼蛄的药用价值也逐渐被农户所知道,蝼蛄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可以利尿、消肿解毒,对于大腹水肿、大小便不通等,效果明显。因为在治病方面价值的开发,这几年蝼蛄药用量逐年提升,因此在在国内形成了蝼蛄产业链,目前网上报价干货根据品质价位大概在20-50元/斤不等!
所以楼主这里说的1斤能卖上百元,我个人认为有点夸张的成分,在中国药材集散基地亳州地区,最优质的蝼蛄价位在50元/斤左右!
尽管蝼蛄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且用量在国内,逐年上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户就可以纯粹靠蝼蛄去挣钱,这个东西在国内的整体需求量并不是很大,许多药材经营者都有固定的收购渠道,因此,农户不应当盲目的去从事此行业。
农村被称为“海陆空”的小昆虫,听说一斤能卖上百块钱,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么贵?
“海陆空”多霸气的名字呀,不过在流芳这边都把这种虫子叫做“土狗子”,是不是非常接地气。在很多地方也把这种“土狗子”叫做蝼蛄,相信很多农村长大的朋友小时候在地里都是抓过这个东西玩的,两只大钳子长的是非常“霸道”,大家对这个东西肯定也不陌生吧。
❶:“土狗子”是可以吃的,现在有一些大城市的饭店也有推出过这么一道菜,在部分地区吃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根据这么一个现象来说,流芳肤浅的认为“土狗子”肯定是是可以吃的。
而且,流芳看头条上的朋友说,吃过的人都觉得味道不错,吃的人也很多,还说吃这个很养生,味道很不错很特别,做法一般就是油炸,煎比较多。和蝗虫,金蝉这一类的做法是比较相似的。
❷:“土狗子”的主要是在土里活动,带有泥土的腥味,流芳没有吃过这个,估计很多朋友也吃不惯吧,听朋友说只要是处理好的话,是没有味道的,吃起来就和蝗虫、竹虫这一类是差不多的。
随着最近几年的昆虫热,各种各样的昆虫都是被人发现可以吃了,其实很多昆虫在一些地方早就有食用的习俗,只不过以前信息不便,所以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❸: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些地方吃各种各样的昆虫的习俗也就被人发到网上了,瞬间也就火起来了,比如说吃竹虫在云南那边很多人吃,但是在别的地方就很少看到。
还有吃“丑屁虫”的,以前我是真的不知道这个可以吃。所以,现在也是很多人都开始想着养殖这些昆虫了。现在“土狗子”也是有人在尝试了。
❹:目前还没有听说有人大规模养殖成功的,当然这个药材方面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如果想养殖的话,只能是在食用方面下文章了,因为中国人吃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养殖技术的话,目前也没有特别成熟的。
“土狗子”本来就是一种药材,是可以入药的,具有利尿消肿、解毒的功效。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现在养生观念的崛起,现在很多虫子都是被人食用,因为这些虫子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而且又有药效。
农村被称为“海陆空”的小昆虫,听说一斤能卖上百块钱,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么贵?
看到题主的照片,我就开始流口水了,不过也隐约感到手好疼。这不就是小时候我们在田地里抓的蝼蛄吗,蝼蛄确实也有“海陆空”三栖的能力,有短翅膀会飞翔,有坚硬的脑袋能钻进土里,在水中还可以忽闪忽闪的游泳,不过蝼蛄是害虫无疑,对庄稼的破坏力还挺大。我小时候在小麦地里浇地,放渠之后让水自己流,我自己闲着无聊就会在田埂上挖小坑玩泥巴,在水渠里摸啊摸的,有好几次都被蝼蛄咬到手指,猛的一抽手将蝼蛄带了出来,手指隐隐的疼。
不过那时候我们还不会去吃蝼蛄,毕竟这家伙长得丑陋,不是我们的菜,至少要长成知了那样子才会引起我们的食欲。
蝼蛄小时候我们叫它“土狗子”,因为它白天总是在土里拱着不出来,晚上了才出来行动,最让我们讨厌的是蝼蛄喜欢吃庄稼的嫩茎,对庄稼的危害挺大的,好在这玩意数量并不像蚂蚱蝗虫那么多。说起来蝼蛄其实就是蟋蟀科的一种,我老家在河北,土地里经常见到蝼蛄。
要说这玩意现在一斤能卖上百块,其实主要得益于它的药用价值,以及一些胆子大的人在夏季会烤着吃、炸着吃,据说富含高蛋白。
先说它的药用价值,蝼蛄在我们那里就是一味中药材,小时候发小父亲是一名中药医生,经常见他骑着自行车沿街收购蝼蛄的,最好是晒干的蝼蛄,所以我们小孩子平时就在地里挖蝼蛄晒干了卖给他,然后买冰棍吃。
蝼蛄这位中药材主要体现在对水肿、通便利尿有效果,经常和其他中药一起煎熬,我姥姥以前开的中药里就见到过蝼蛄干。
也正是这个简单的药用价值,让蝼蛄有了一定的估价水平。
再就是它的食用价值,蝼蛄没毒,吃植物嫩茎,有时候也在土里吃一些东西,总之就是高蛋白的东西,我也吃过几次,村里人做蝼蛄一般就是串成串烤着吃,要不就盐腌制一晚上第二天油煎着吃,味道和知了猴、蚂蚱差不多,反正很好吃就对了。尤其在夏季专门收购蝼蛄的人比较多。
综合来看,蝼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药用和食用两个方面,而且蝼蛄被人开发出食用价值后,野生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价格高点不难理解。
(文/阿冰)
农村被称为“海陆空”的小昆虫,听说一斤能卖上百块钱,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么贵?
过去农村野外很多不被注意的一些毫不起眼的,现在都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像过去的蚂蚱、知了猴,都成了餐馆之中的佳肴,而且价格越来越高,野外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少,像知了猴也就是金蝉,更是身价倍增,过去都是晚上捕捉自己食用,现在早已经成为每天都有人前来专门的收购,一个从五毛钱慢慢的涨到六毛甚至更高的价格,知了猴味道鲜美异常,是很多人喜爱的野味,除了熟知的知了猴,农村野外还有一种被叫做海陆空的小虫子,面目狰狞,携带着钢牙利爪,身披厚重的铠甲,这种被视为害虫的海陆空,现在也是价格不菲,炙手可热,这是啥虫子呢?
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海陆空,哪自然是能够具有飞的本领,能够入地,还的具有游泳的强项,只有拥有这三项全能才能够称之为海陆空,而大多数的昆虫是没有这项本领的,而只有一种小虫子能够完美的做到这些功能,那就是我们农田里面的一种害虫,也是一种经常见到的农田害虫,经常啃食我们的植物根茎,对于植物生长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而且还有句俗语叫做,听见蝲蝲蛄叫,难道就不种庄稼了?这里说的蝲蝲蛄说的就是我们的海陆空,也就是农村农田里面常见的害虫,蝼蛄,也叫做蝲蝲蛄、土狗,这种相貌丑陋的小昆虫,现在可是抢手货,价格一路飙升。
这种长的难看,但却是一道美味的蝼蛄,现在是一种美食,可以制作成为各种各样的菜肴,可以爆炒,油炸,烧烤,等等诸多的食用方法可以享用,味道咸香异常,不但味道颇佳,而且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这也是蝼蛄现在越来越被青睐的主要原因,这种田地里的害虫也成为了一种可以利用的美味,价格越来越高涨,不但是野外的蝼蛄越来越吃香,人工养殖这种虫子的也开始了进行,蝼蛄上能入天,下能入地,水面也能够游泳,这种毫不起眼的虫子,可谓是神通广大,具有很多虫子都不具备的本领。
蝼蛄这货还非常喜爱在晚上出来活动,在农村夏季的晚上,经常使用黄灯作为引诱,就能够捕捉到很多的蝼蛄,蝼蛄在白天出现的较少,所以白天出现了蝼蛄,也被认为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反常举动,也被认为是白天蝼蛄出现乱跑,也被认为是要下雨的情况要发生,这货不但称之为是海陆空,而且在民间还被称之为天气预报员,虽然说不是百分百的灵验,但有时候也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农村这种常见的海陆空蝼蛄,你敢吃吗,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农村被称为“海陆空”的小昆虫,听说一斤能卖上百块钱,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么贵?
我这有很多,你来收啊,这虫害死我了,种什么都给破坏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