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喜欢在水库的什么地方?

上小学的时候,每次从学校回家都要路过一个大水池,这个水池宽约有10米,长约有50米左右,由于当时学校里没有食堂,每天中午都要步行回家吃饭(大约有3里地远)。

每当走到水池时,我都会蹑手蹑脚的,因为在水池的岸边经常有甲鱼晒太阳,当时天真的意味蹑手蹑脚就能抓只甲鱼吃。事实上,每次当我们看到甲鱼时,它就遁入水中,只在水面上留下一长串密集的气泡了。

虽然甲鱼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各大水体中都有分布,但是野生甲鱼主要还是喜欢栖息在一些水流缓慢的池塘、湖泊、水库以及河流之中,其中水库是它主要的栖息地之一。那么,在水库中,甲鱼喜欢待在什么地方呢?这还要从甲鱼的习性说起。

关于甲鱼

甲鱼学名鳖,是龟鳖目鳖科下动物的统称,而在鳖科下一共有2个亚科约30个不同的物种,其中最大的鳖是极危物种斑鳖,全世界范围内仅剩下了3只,而且由于只剩下了雄性,所以它们极有可能会灭绝。

而我们最常见的鳖就是中华鳖了,它们广泛地分布在全国各地,我们在一些江河湖泊看到的鳖基本上都是中华鳖。

中华鳖又称团鱼,它有着近似圆形的背甲,背甲的颜色通常是黄褐色或者暗绿色,吻部突出,酷似猪鼻,全身都被革质皮肤包裹,最关键的是中华鳖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大补之物”,所以,在上千年的捕杀下,如今的中华鳖数量也比较稀少了,以至于它也成为了“三有保护动物”的一种。

中华鳖的习性可以用六个字来总结“三喜三怕”,其中三喜是指中华鳖对栖息环境的选择,一喜是指中华鳖喜欢无人打扰的静水,二喜是指中华鳖所处的环境中必须要有适合晒太阳的地方,因为只要不冬眠,阳光比较好,中华鳖每天都是要晒太阳的;三喜是指中华鳖虽然会在淤泥中越冬,但是它们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一旦有污染,它们就很难存活了。

至于“三怕”则恰恰与三喜相反,所以才有了中华鳖喜静怕惊、喜阳怕阴、喜净怕污的说法。

另外,中华鳖虽然是用肺呼吸的动物,但是它们在冬季冬眠时会潜藏在水底底部的泥沙之中,此时它们呼吸主要是靠腋窝来进行气体交换的,所以,我们看到中华鳖露头后久久不浮上来并不会憋死。

其次,中华鳖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用嘴排泄,多年前,科学家们通过对中华鳖的研究发现,在水中它们的泄殖腔只会排出体内约6%的尿液,剩下的尿液都通过一种神秘的方式排出的,几年前,新加坡的科研团队通过对中华鳖细致的研究发现,那个神秘的方式就是嘴巴,没错,中华鳖约有94%的尿液是嘴里排出来的,这是科学家们发现的第一种可以用嘴排泄尿液的动物。

水库中的中华鳖

水库由于水体流动缓慢,属于静水,而且水库中有着丰富的食物,比如鱼虾、水生昆虫以及水生植物等等,所以,水库是中华鳖的主要栖息地之一。不过,尽管在水库之中,不同季节的中华鳖待的地方也不同。

首先是春季,中华鳖最喜欢的温度在17-28℃之间,当水温持续高于10℃时开始活动,此时正值春季,由于中华鳖属于变温动物,无法自己调节体温,所以在春季,它们晒太阳的频率是非常高的,此时的它们通常是栖息在离水库岸边比较近的水中,方便随时的晒太阳。

其次是夏季。夏季的水温较高,尤其是浅水层的水温甚至能超过30℃,而且即便是底层的水温也相对较高,所以,此时中华鳖晒太阳的频率降低,更喜欢在深水区活动。

当然这也绝对,如果是在一些比较浅的水库中,它们更倾向于待在岸边且有树木遮挡的水体中,不过它们依然是待在水底,毕竟水上层的温度较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夏日炎炎柳荫潜”。

第三是秋季。秋季气温转凉,此时中华鳖的晒太阳频率会再次增加,不过,通常只会在中午,而且随着气温的降低,水的温度也在逐渐地降低,尤其是水上层的温度,所以,此时的中华鳖更倾向于在水底活动。

而且由于马上要冬眠,此时的中华鳖进食欲也比较强,所以,严格来说这个季节,中华鳖可以出现在水体的任何一个位置,只不过更倾向于水底而已。

最后就是冬季。作为一种变温动物,除了分布在热带地区的甲鱼,其他的都需要进行冬眠,毕竟对于变温动物来说,零下的温度是致命的。每年的11月份前后,就是中华鳖们陆续进入冬眠期的时候,此时的中华鳖主要在两个地方:

一个就是浅水区的水底的淤泥之中,它们会藏身其中,一动不动,一个就是岸边的淤泥之下,不过,这两个地点的差异很大,前者只需要在水下的淤泥浅层就可以,而后者是深入淤泥之下,而且后者会在淤泥的上方留下一个呼吸孔,用来呼吸。

野生甲鱼为何越来越少了?

野生甲鱼在许多小伙伴的儿时是最常见的一种爬行动物,它们在河滩、水库边、湖边经常晒太阳,但是如今,野生甲鱼已经非常少见了,这除了人为捕杀的因素外,还与什么有关系呢?

首先是天敌。甲鱼的繁殖能力比较强,通常一年它们能够产下约20枚卵,再加上野生甲鱼的寿命在30-60年,所以一只甲鱼一辈子还是挺能生的。但是,甲鱼也是有天敌的,由于它们会将卵产在岸边的沙土之中简单地掩埋,所以小到蚂蚁、昆虫,大到老鼠、蛇类都会将这些卵吃掉,因此真正能孵化的甲鱼卵其实是比较少的。

在这个前提下,人为的介入捕杀,就显得伤害性非常的大。

其次就是污染了。甲鱼的冬眠环境(淤泥)虽然看起来很脏,但其实它们耐污染的能力是很差的,而随着工业和生活对水体的污染,导致了许多水体已经不适合野生甲鱼生存了。

而且人对鱼虾的过度捕捞也是甲鱼的一大杀手,电鱼、绝户网的使用,使得水体中的鱼虾越来越少,这使得许多野生甲鱼无食可捕。

写在最后

如今有野生甲鱼的地方通常都是远离人类的活动区,并且水质较好的水体,比如大山中的小溪、一些无人打扰的野塘等等,可见人类的活动对野生甲鱼的影响是很大的。

水库中也是如此,如今许多的水库都成了灌溉、垂钓、养鱼的地方,这对于喜静怕惊的甲鱼来说显然是不适合生存的。

甲鱼喜欢在水库的什么地方?

甲鱼喜欢在水库的什么地方?

甲鱼又名水鱼、团鱼、脚鱼其学名为鳖,以前在我国是很常见的一类生物,小时记得经常可以在稻田里抓到甲鱼,但是从上世纪末开始野生甲鱼的数量出现了急剧的下降,在很多地方都成为了人们的回忆。自然环境下甲鱼一般喜欢栖息在水草多、小鱼小虾多的地方,那么在水库中甲鱼又喜欢在什么地方呢?

记得上世纪8年代末90年代初时,那时的野生甲鱼特别值钱,所以我们那很多人都去外面捕甲鱼,我们那有一个小的水库那时据说一天有几十起捕甲鱼的人从那里过。因为那里甲鱼是最多、最大个的,那时踏火的外公也喜欢去捕甲鱼,有时会带上我一快去(离外公家近),那时外公常说的一句是:桃花水发爬上滩,夏日炎炎歇树间,九月重阳入水底,寒冬腊月钻深潭。

这四句话足以概括甲鱼的生活习性了,我们只需按这习性去找就会很容易了,桃花水发爬上滩,是说在每年的春季桃花开了之后甲鱼开始出来活动,春雨过后这时甲鱼开始产卵繁殖,这种季节的甲鱼一般都是生活在有沙滩的地方,或是沙砂多的地方;而到了夏天高温季节后则会跑到水凉的地方了,这时一般是向阴的地方活动的较多,到秋季之后天气好时会转到向阳的一方活动,而水温一低侧钻水底过冬去了。

另外,在同一水体中,一般在水流稍缓、水草丰富或是小鱼、小虾的地方更易有甲鱼活动,但是个人感觉这生物不太喜欢死水的地方,一般有点水流的地方才行,因些在水库中一般在有沙石、周边有水草且坡面较缓的地方都是甲鱼比较理想的活动区域。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甲鱼喜欢在水库的什么地方?

甲鱼喜欢在水库的什么地方?我老爸以前养过仿野生甲鱼,我来说说。

野生甲鱼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喜欢安静的环境,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潜入水中。而且喜欢在浅水区活动,特别是带点沙的或有石头的地方,所以去人烟稀少的地方,水浅带沙的地方,可能会有收获。

我们老家的水库里,有一个叫乌龟山的地方,山的两边各有一条小河流,周边都是沙土,由于在水库中央,鲜有人去,以前专业抓鳖人士都会去那溜达,经常会有所收获。据抓鳖人讲,现在的甲鱼藏的非常的隐蔽,很少能见到整个身体爬出来在石头上直接晒太阳的甲鱼了,现在主要就是躲草丛中伸出个头来,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即潜逃。正是由于甲鱼少了,隐藏的更好了,导致以前许多的捕甲鱼能手失业了。

总之,甲鱼喜欢比较安静的环境,另一个就是浅水沙滩,水草丛中或石头旁边。这些地方都是甲鱼的最爱。真正要想抓到甲,就应该多去这些地方,慢慢观察,或许会有所收获。但是现在甲鱼的野生种群急剧减少,建议大家想吃还是吃养殖的吧!让野生甲鱼能更安全的生活,尽量多的繁殖下一代,别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绝迹了。

甲鱼喜欢在水库的什么地方?

甲鱼喜欢在水库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在前几个月还真难倒我了,虽然本人对野生甲鱼习性,特征,颜色等了如指掌,那只是针对河流,湖泊里的野生甲鱼,我们家乡没有山,仅有的一座山是挨着湖北的我们这边也叫“黄山”,别名黄山头,山不大高,山上有一几座庙,湖南湖北分别管辖,因为我们这边都是平原河流众多,所以对山很稀奇,那个时候空气很好,平时天晴就可以远远望到“黄山”,那个时候一到春天,学校组织春游就是去到那里,还是骑自行车去的,一到山脚下,听到号令,我们几个男生就一口气爬到山顶,站在山巅俯瞰湖南湖北星罗棋布的稻田绿色,公里都成了羊肠小道了,真是心旷神怡,渴了就捧几口山泉水喝,饿了就吃学校发的馒头,现在想想,那个时候就简单成这样,照样兴高采烈甚至流连忘返……

前几个月我一个专门给我供货的朋友(他和其他几个伙伴都是组团打野生甲鱼为生的专业打甲鱼高手)微信给我留言,让我去到我们常德桃源(桃源就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之地)桃花源现在搞的真漂亮,除了游览桃花源景区,过秦人洞豁然开朗,忽见桃花林,遍地桃花盛开非常美丽,景区外现在是桃花源古城,非常壮观和热闹,可以吃桃源土鸡,野生竹鼠,品尝一下桃源特有的桃源擂茶,非常值得一来。他告诉我在桃源夷望溪水库那里打野生甲鱼,我知道那里,那里真是山清水秀,景色非常迷人虽然还没有怎么开发,来往的游人还是络绎不绝,基本都是自驾游,或者三五好友相约来这里感受一下自然美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他们在一个水库里,需要渡船去到那里,听说收获可观,甲鱼质量非常好,才答应驱车到了那里,渡船过河后在水库边隐约见到他们,又不敢大声喊,怕惊动野生甲鱼不冒头,才小心翼翼沿水库边接近他们,一看他们的收获,非常棒的几只大货,每只都在三斤以上,,过了一段时间陆续又打了几只,时近中午,为了犒劳他们,找了一户农家,和户主商量能否宰一只他家土鸡,弄几个小菜,搞点自己酿的玉米高粱酒就行,山里农民非常善良也非常好客,看到我们是安乡老远来的是稀客,还不准备收我们钱,我再三说不收钱我们就不吃了,幸苦弄一桌菜,还把他家生蛋的土鸡宰了,太不过意了,等了个把小时见菜饭都弄好了,我去到水库边喊他们过来吃饭,我才发现他们今天来了六个人,看着满满一桌农家饭真的是口水都掉下来了,香喷喷的土鸡,河里的野生鱼,自己家的小菜,辣椒炒肉,户主亲自作陪,几个人真是大快朵颐啊,酒过三巡时,话题就转到,水库里甲鱼喜欢呆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他们一来就能够准确找到甲鱼冒头的地方,进而打到甲鱼,他们才是真正的内行,也许是酒精的作用,他们才侃侃而谈,告诉我,水库一般甲鱼喜欢呆在哪里?在陌生的水库你首先观察哪里是缓坡,哪里是陡峭的地方,一般陡峭的地方水深还没什么小杂鱼,也没有螺丝蚌壳之类的甲鱼食物,更没有什么甲鱼偶尔食用的嫩草,一般水库里甲鱼会在浅水区附近,一是甲鱼喜爱晒太阳,晒太阳有两种好处,一是靠晒太阳紫外线杀死身上寄生虫及各种细菌和恢复甲鱼外伤。二是野生甲鱼是冷血动物它靠晒太阳提升及平衡体温。

二是浅滩多小杂鱼及各种螺丝蚌壳和水草,物质极为丰富,方便它就近捕食

三是浅水区岩石多,水草丰富,野生甲鱼很多时候是用守株待兔的捕食方法,因为在水里它是不可能游的过鱼的,敏捷度也不会有鱼高,往往它会多重岩石底下或者缝隙里,及水草茂盛的里面,等猎物靠近再迅猛一击,就会把猎物包进嘴里了,这里还有一个小常识告诉大家,纯野生甲鱼在有岩石的地方生活无论是河流湖泊还是水库,有一个显具的特征就是它背上有一道深深的凹痕,这就是它长年累月趴在岩石底下捕食,久而久之压迫成那样的。这种辨识发非常靠谱。

野生甲鱼在水库里哪里?一般它集中在浅水区岩石,水草茂盛的地方。欢迎各位朋友我们一起来探讨野生甲鱼相关咨询,同时也欢迎全国野生甲鱼爱好者您如果有需要可以私信亦或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甲鱼喜欢在水库的什么地方?

首先谢谢邀请回答

甲鱼大多藏在水库的北岸,北岸座北朝南,避风向阳。甲鱼大多藏在细砂与粗砂参半的地方。粘土处不藏甲鱼。

甲鱼大多藏在水库边石头稀疏的地方。

甲鱼大多藏在深潭、回湾、暗流段的岸边。

甲鱼爱栖息在岸边坡度既不太陡,也不太平的地段。在涨水季节,涨水后,如果滩长500米,甲鱼在滩的两端,如果滩长10米,甲鱼在滩的中间。

如果河中间有岛屿,甲鱼在岛的周边。晚上甲鱼一般藏在水深在10-40厘米的岸边。

这些大体是甲鱼喜欢在水库的地方。希望能帮到你,谢谢邀请。

打字不容易,喜欢可以关注我。谢谢。

甲鱼喜欢在水库的什么地方?

我们老家的水库里,有一个叫乌龟山的地方,山的两边各有一条小河流,周边都是沙土,由于在水库中央,鲜有人去,以前专业抓鳖人士都会去那溜达,经常会有所收获。据抓鳖人讲,现在的甲鱼藏的非常的隐蔽,很少能见到整个身体爬出来在石头上直接晒太阳的甲鱼了,现在主要就是躲草藏中伸出个头来,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即潜逃。正是由于甲鱼少了,隐藏的更好了,导致以前许多的捕甲鱼能手失业了。甲鱼是比较喜欢晒自己的背壳的,而且在阳光充足,气温较高的时候,甲鱼换气的频率也比较高,所以在晴天的时候对于钓点要选择在石头边上。那是甲鱼经常活动和觅食的地方,而且还方便甲鱼换气,所以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里,要选择在石头边上进行钓甲鱼。甲鱼视觉、嗅觉、听觉都是十分的灵敏,它本身还比价胆小,所以在有风的时候甲鱼一般是不会出现的,这时就要选择在背风的环境下去钓甲鱼。只有在背风的水面当中,甲鱼才会感觉有安全感,这时它才会出来觅食和活动。稍有风吹草动,立即潜入水中。在温暖季节,每到气压低的阴雨天,鳖也纷纷游到水面呼吸,有时全身露出水面。尤其在阴云密布、大雨滂沱、江河涨水、惊涛拍岸时,常有几十公斤的老鳖探颈张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