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为泰迪断尾,几分钟后泰迪却死亡,到底该不该给狗狗断尾?

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只狗的尾巴像一个球一样,不要以为这是什么新的狗品种,这其实是给狗断尾后造成的。那么,为什么有许多人会给狗断尾呢?给狗断尾后,对狗又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断尾?

断尾简单地说就是人为的将狗的尾巴截断,目前给狗断尾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剪掉和勒断两种方法,其中剪掉最为的简单直接,通常是在小狗出生4天左右时,一手按住它的身体,一手去将其尾巴尽量的拉伸,然后在靠近臀部的地方剪一下。

第二个方法看起来要“温柔”一些,通常是在狗靠近臀部的尾部处用铁丝或者绳子使劲捆紧,让尾部的血液不再流通,这样时间一长,它的尾巴就逐渐的坏死,脱落了。

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通常不会出现狗死亡的现象,但是第一种就不一样了,由于是直接将其尾部间断,所以创口会有血液流出来,如果止血不及时或者伤口感染,就会造成小狗死亡。

为什么要给狗断尾

关于断尾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目前已经无证可考了,不过,有人说断尾最早是在柯基犬身上体现的,柯基犬虽然体型很小,但是起初它是最为一种牧羊犬存在的(其实最早是牧牛),柯基牧羊最早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威尔士,据说牧民为了让柯基犬牧羊(牛)时不被踩到尾巴,所以,牧民才发明了断尾这个方法。

但是,笔者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并没有找到这个说法,况且了解柯基犬的小伙伴都知道,它在奔跑时尾巴是翘起的,几乎垂直于自己的脊背,这种奔跑方法无论是牧牛还是牧羊时,都不会被踩到尾巴,因为一旦踩到了尾巴,整个脊椎就被踩断了。

而且如今的柯基早已经从“牧羊犬”变为了“宠物犬”,更是没有牛羊会踩它的尾巴,所以,柯基断尾并不是为了防止被牛羊踩住尾巴,而是人们看中了它那好看的臀部,而尾巴会影响人看,最终大多数柯基都被剪掉了尾巴。

除了牧羊犬,许多人也为猎犬断尾找了看似合理的借口,那就是猎犬要追逐猎物,如果摇晃着大尾巴容易被棘刺刮伤,而且摇晃的尾巴也容易被猎物发现。看来,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理由啊。

但显然这个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首先猎犬的作用主要是追逐猎物从而消耗对方的体力,这样会降低猎人受伤的风险和提高捕猎的成功率,它不是老虎,能够对猎物造成一击毙命的伤害,因此,尾巴暴露自己显然是扯淡。

其次,猎犬追逐猎物尾巴会被棘刺刮伤?这个说法更是无稽之谈,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狗的祖先狼,它们也需要追逐猎物,而且它们生活的山林中灌木丛更是随处可见,但是数百万年,我们也没有看到狼的尾巴退化掉。

事实上,尾巴对于狼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狼的尾部有气味浓烈的腺体,尾巴的遮盖能够尽可能少的留下自己的气味(非标记领地的状态下),其次狼的尾巴是重要的身体平衡器官,能够帮助狼在高速奔跑和转弯时更好的保持身体平衡,比如猎豹虽然体型不算很大,但是它的尾巴在猫科动物中是最长的。

而真正的猎犬是不断尾的,那些断尾的猎犬除了直线加速不受影响外,只要在高速奔跑下转向,大概率会摔倒。

其实,给狗断尾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的一己私欲罢了,它最早兴起于西方国家,这一点从以前西方国家举办的各种大赛的参赛要求就可以看出来了,那就是如果不断尾一些狗就无法参赛,这使得许多狗都被断了尾。

断了尾不说,人还找到了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至于我国一些人给狗断尾完全是受国外的影响,毕竟“外国的就是好的”,所以,在模仿下,断尾在我国也非常的常见,但是必须要说的是作为我国古老的纯种犬-中华田园犬从古至今都没有断尾的记载。

因此,断尾并不是为了狗好,而是为了狗在人眼中看着好,而且这种行为对狗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因为狗尾巴虽然看起来毛茸茸的,但是这是狗的尾椎,里面除了有21块尾椎骨外,还有大量的神经和血管。

所以无论是用哪种方法,狗都会痛,那种痛跟剪掉或者勒紧一根脚趾或者手指的差异并不大,而且作为狗社交的一个重要器官(遮挡气味、尾巴的翘起与否),一旦狗没有了尾巴,不但会影响它们的正常行动(奔跑转向),还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社交。

写在最后

从表面上看,狗是人养的宠物,人给它断尾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知道,就算是作为断尾发源地的西方国家目前也已经出台了禁止断尾的一些政策,而且这些国家中的反对虐待动物组织也在积极的推动这个事情。

而从根本上说,给狗断尾除了能满足人畸形的审美外,对狗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会增加痛苦,所以,狗不应该被断尾。

主人为泰迪断尾,几分钟后泰迪却死亡,到底该不该给狗狗断尾?

认为,泰迪狗就需要断尾,这是一种随波逐流,和一种非常错的误解!

你想想,若给你的一支手臂或是脚,弄断一截,你会开心不痛吗?

狗狗的尾巴,对狗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器官。

可是,很多人,只因为自己喜欢短尾巴的泰迪狗,觉得那样比较美观,就给它们断尾了。

这真不建议如此做,对泰迪来说是一种伤痛。

有些人,认为在泰迪小的时候弄断就不会痛了,这真是误区。

很早以前,人们真的喜欢小脚的,就给女人裹脚。在女孩子四五六岁就开始裹脚,那种疼痛,只有当时的人懂。

我比喻那么多,主要是想说,爱它们就真心的去爱,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做出一些伤害它们的事情。

给泰迪断尾,殊不知,太小的泰迪狗身体的承受能力还比较弱,有的甚至对麻醉药过敏。

甚至有些兽医也不是专业的,你这样轻易的断尾,就会造成一些泰迪承受不了而死亡。

还有,别老让泰迪学人走路,一样是有危害的。

喜欢的,请点右上角关注一下,也欢迎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主人为泰迪断尾,几分钟后泰迪却死亡,到底该不该给狗狗断尾?

断尾!死亡?两个毫不相干的词联系到了一起!断尾=死亡!

为什么要断尾,有的说是好看,有的说是怕牛踩尾巴,有的说是生存的需要,有的……

我的观点是,狗既然长了某种部件,就有其存在的理由!不必去人为的去干预它,自然的才是最美的,何必去雕琢!

泰迪为什么会死亡,原因有:

1.主人做手术,经验不足:

可能是泰迪养大了,看见别人家的泰迪尾巴很短,自己就给断尾,尾部止血带捆绑不坚实,造成尾动脉喷射出血死亡。

2.应激反应:

泰迪非常聪明,主人平时很和善,今天看见主人给做手术,泰迪生气造成严重的应激性反应,引起瞬间死亡,我觉得应该是这个原因!

到底该不该给泰迪断尾,请各位高人指点!

右上角关注“宠医宠爱”,欢迎评论留言!

主人为泰迪断尾,几分钟后泰迪却死亡,到底该不该给狗狗断尾?

像是小巧机敏的鹿犬、萌萌哒屁股大的柯基、可爱调皮的泰迪都是我们平常经常见到的会断尾的狗狗。这些狗狗大多数都是从小一出生就被医生或者主人剪掉了尾巴,可是为什么要给狗狗断尾呢?首先一类是柯基这类的狗狗,其实柯基最早是工作犬,被用来驱赶牛群。当牛群不听指挥的时候,柯基就会去咬牛的脚踝。可是牛群一但吃痛情绪激动起来,就有可能踩到柯基的尾巴,所以农场主们就会从小剪断柯基的尾巴,以防长大后受重伤。慢慢的柯基成为了受大家欢迎的宠物犬,柯基断尾的习惯也传承了下来。柯基圆滚滚的大屁股成为了它标志性的特点,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柯基其实是有尾巴的。而且最关键的是人们认为柯基短小的尾巴影响了它圆滚滚大屁股的审美性,所以几乎所有的柯基都会断尾,所以尽管柯基没有了断尾的必要性,但人们为了看好还是让柯基这一类的狗狗遭受断尾之痛。还有杜宾犬这种猎犬也会断尾,因为在狩猎过程中,杜宾犬在林中穿梭很容易划伤尾巴。而且它们兴奋时晃动的大尾巴也容易被猎物发现,所以一般猎人们会在杜宾犬小时候就剪短杜宾犬的尾巴,或者是用皮筋勒断。罗威纳也是这个情况,如果说工作犬的断尾也算得上实属无奈吧。

不过像是柯基、泰迪这种单纯为了人们的审美,为了好看,就让狗狗遭受断尾之痛,甚至付出生命的危险,我认为有点太不人道了。而且我认为这对狗狗来说是一种伤残一种缺陷,不算真的美,所以断尾我是不支持的,不知道你怎么看呢?

主人为泰迪断尾,几分钟后泰迪却死亡,到底该不该给狗狗断尾?

你好,我是兽医新同学,为您分享最权威的养宠知识!感谢关注!

主人给自己家泰迪断尾,几分钟后就死了,到底该不该给狗狗断尾?在小编我自己看来,现在的家庭宠物狗其实并不需要断尾,断尾的目的只是为了美观,就像一些狗狗做立耳手术,杜宾的裁耳手术等等,都是为了帅气好看。

那么就要思考主人养宠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炫耀还是为了找一个陪伴自己的“伴侣”,狗狗是很忠诚的朋友,它们并不在意自己美丑胖瘦,但是会根据主人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心情。断尾,说来似乎容易,但是一不小心就会危及生命。狗狗尾巴上有尾动脉,如果不结扎好,那么很容易大出血,很多人会选择在狗狗刚出生的时候用橡筋缠上等它自己脱落掉。这样做也有一定风险,如果脱落得不好,橡筋绑得地方就会和肉产生粘连,会引起感染。

所以断尾还是去宠物医院最保险,不要觉得是小事儿就自己动手,而且如果是大一点的狗狗,那么就需要手术断尾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会给自己家的狗狗断尾吗?欢迎留言!

主人为泰迪断尾,几分钟后泰迪却死亡,到底该不该给狗狗断尾?

泰迪生下来后,几乎都被主人断尾了,一方面是为了好看,另一方面是担心长大后尾巴太长,容易受伤,毕竟狗狗的尾巴连接着脊椎,断尾很有必要。

一般给狗狗断尾,刚生下来就要进行,用橡皮筋或者细线,在预留的地方扎紧,三五天后,末梢因为供血不足会坏死,就自然脱落。不能等到狗狗都长到一星期后再去给它扎尾,会让狗狗感觉到疼痛,甚至会发生出血和感染的情况,这时候断尾就要去医院手术进行了。

我家的三窝泰迪,总共有14个都是我们自己断尾的,没有一例感染,也没有出现什么病症,断尾的时间和方法一定要掌握好,才不会让狗狗受罪。

作为家养宠物犬,泰迪还是建议断尾,平时我们摸狗狗的尾巴时,就好似一根细骨头,如果不断尾,几乎就有一巴掌长,在我们抱它的时候,或者和它做游戏的时候,很容易把它的尾巴折伤,也担心会被什么东西夹伤。如果狗狗的尾巴受伤,对狗狗的身体是一种严重伤害。

所以,泰迪还是断尾的好,一定要在刚出生的时候断,自己断不了,就要去找医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