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人说“被甲鱼咬了打雷才能放开”?
2015年1月7日,北京八里桥一个农贸市场中,一位大哥去买甲鱼,正当大哥双手抱起甲鱼来准确仔细端详一番时,甲鱼突然伸长了脖子一口咬住了大哥的嘴巴,上演了一幕“吻鳖”。
听到男子的惨叫后,周围的商户和来买菜的人纷纷赶来帮助,结果在尝试了各种方法后,甲鱼就是死不松口,最终在被咬十几分钟后,可能甲鱼自己都累了就松开了嘴,男子逃过一劫。
无独有偶,在这位北京大哥被咬之前,已经有位网友亲身试验过了,不过他的实验对象是个“狠角色”,因为这是一只大鳄龟,这位网友也是拿起鳄龟准备端详一番时被鳄龟突然咬住的,最终也是尝试了各种方法无果后,鳄龟自己松开了嘴,第二天,这位网友的嘴巴肿成了“腊肠嘴”。
有一句老话说“被甲鱼咬了,打雷它才能放开”,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显然有点不靠谱,因为如果在晴空万里时被甲鱼咬住,等到打雷,可能被咬的部位都已经化脓了,而且在此期间的痛苦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了的,而且事实上甲鱼的感官中,听觉和视觉都是比较差劲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甲鱼怕打雷,而是被甲鱼咬到了,是很难让它松口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小心被甲鱼咬住,该怎么办呢?我们不妨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甲鱼咬住东西为何不松口?甲鱼就是我们常说的鳖,但是鳖不是甲鱼的俗称,而是学名,它泛指鳖科下的爬行动物,在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就是鳖科鳖属下的中华鳖了。
中华鳖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大江南北的淡水水体中,当然也不是所有水体中都有鳖,它们比较喜欢静水,一些流速较快的河流,它们的数量往往比较的少。
中华鳖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它们的食物主要来自于水中,无论是鱼虾还是水草,它们统统来者不拒,而且鳖也喜欢食腐,它的的嗅觉非常灵敏,能够闻离自己很远的动物尸体的味道,从而前去觅食。
虽然鳖咬人很疼,但其实它们没有牙齿,只有类似于小孩那样的牙板,不过也别小看它的牙板,由于它们咬合的速度很快,所以瞬间咬合力能够达到100公斤以上,像鳄龟这种狠角色,其咬合力甚至能够达到200公斤以上(与狼的咬合力差不多)。
甲鱼咬住东西不放开的基础就是它强大的咬合力,在如此大的咬合力下,被咬的东西想要挣脱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它没有牙齿,完全不用担心用力过猛导致牙齿松动或者脱落的情况。其次,甲鱼在进食时,如果是小型的猎物,它会咬住然后直接吞咽,如果是较大的食物,它会通过咬合力将其切开,对于鳖来说,大型的食物通常是腐肉,所以切割相对容易一些。
所以,甲鱼咬住人不放松其实就是把人的身体某个部位当成了食物,在咬住后,它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咽下去,一个是切断,第一个选择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它要使劲的咬住,企图切断,然后吞咽,但奈何人的嘴巴和手指(通常被甲鱼咬就是这两个位置)是它的咬合力所无法切断的,所以它就只能咬住不放了。
被鳖咬住了该怎么办?以前听老人说被鳖咬住了不要慌,也不要生拉硬拽,可以用根细树枝戳它的鼻孔,如果不松开,就使劲地敲打它的背部,这样由于害怕,鳖就会松口。这两个方法看起来比较的可信,第一种方法可能会使鳖感到氧,或者堵住它的鼻孔让它无法呼吸,从而松开嘴巴。
但是这些方法在网上已经有人试验过了,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第一种方法失败的原因是鼻孔(彝孔)虽然是鳖的进气器官,但只是进气器官的其中一个,事实上鳖主要的呼吸器官是嘴巴,而咬住人时,嘴巴属于张开状态,它不会缺氧,而且作为一种冷血爬行动物,鳖对痛痒的感知能力本身就比较的差。
至于第二种惊吓法失败的原因是鳖在受到惊吓后会本能地缩脑袋,而不是松口,所以结果就是它依然咬着人,还往回缩,更疼。
那么,被鳖咬住什么办法更有效呢?有三个主要的方法,下面我们具体来说一下,顺便说一下原理。
第一种:放水。当被鳖咬住时,可以尝试着将鳖放回水中,很快它就会松开嘴了。当然这并不是因为鳖回到水中安全感爆棚,而是因为鳖呼吸是需要用肺的,当把它完全按到水里后,由于缺氧,它会松开嘴巴,浮上来换气。
第二种:火烧。这个方法许多农村的老人都知道,属于代代相传的一个小技巧,当然火烧并不是把鳖架在火上烤,这样我们被咬的部位岂不是也熟了。具体的方法就是用烟头或者打火机(以前是火柴)烧鳖的尾部。
虽然龟可以将四肢、头部和尾巴完全缩进壳里,但是鳖的“缩功”就比较差劲了,所以在火烧到它的尾巴时,即便向壳里缩,也会有一段留在外面。
作为变温动物,鳖对温度变化的感应能力非常的强,而烟头的表面温度都高达200-300℃,焰心的温度更是高达700-800℃,面对高温的灼烧,鳖会立即松开嘴,然后逃走,这是本能的反应。其实不光是尾巴,如果将烟头靠近它的鼻子,它也是会松开嘴巴的,不过,这个方法不推荐,一方面鼻孔离我们被咬的部位较近,容易烫伤我们,一方面是一旦烟头靠近,鳖会先缩脖子,此时会拉扯着我们被咬的部位,很疼。
第三种:一刀切。这一招比较的狠,不过,如果是养殖的甲鱼买回来本来就准备吃的,就不需要犹豫了,对着它长长的脖子(远离口鼻部,以免误伤)手起刀落,这样甲鱼的头虽然还停留在我们身上,但是已经失去了力气,轻轻一掰就可以掰开了。
写在最后“被甲鱼咬了,打雷才能放开”其实是说被甲鱼咬住后,它不容易松口,事实上不用说打雷,只要是不被雷击,就算是渡个雷劫它也不带松口的,想要让甲鱼松口,比较快速的方法就是放入水中或者是火烧尾部。
当然,我们只是说不小心被养殖的甲鱼咬伤,如果是野生甲鱼,就张张记性吧,由于我国食用甲鱼的历史悠久,所以捕捞量较大,再加上如今环境变差,现在的甲鱼(中华鳖)已经成为了三有保护动物,而像其他的甲鱼,比如鼋、斑鳖都已经成为了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了,所以,不要去打野生甲鱼的主意了。
为什么大人说“被甲鱼咬了打雷才能放开”?
被甲鱼咬了打雷才能放开,这是形容甲鱼咬人不会轻易松口。
另外农村老人吓唬孩子,告诉孩子不能随便捉甲鱼,也特意编造出这样的善意谎言。
甲鱼咬人以后确实不会轻易松口,它们有保护自己的本能。被甲鱼咬了,可以把它放进水里,让它以为自己已经安全了,就会松口。
另外可以用牙签扎进它的鼻孔,它们就会松口。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甲鱼具有神器的滋补功能。其实是被商家炒作神话了而已。
甲鱼的肉质并不是很鲜美,而且土腥味很重,需要用鸡汤来增味。
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欢迎补充讨论。
感谢您的关注!
为什么大人说“被甲鱼咬了打雷才能放开”?
“被甲鱼咬了打雷才能放开”,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从另外一方面说明被甲鱼咬到很难放开,而且甲鱼咬东西确实够凶狠。
我小时候跟着叔叔辈的去河里抓鱼,我记得那时是个夏天,刚刚下过一阵暴雨,河里原来不深的水此刻变得非常混浊,有些地方水草随着水流四处飘动,这样的天气确实适合抓鱼,当时下到小河里四个人,正好把小河的河宽把完,四人手里都有一个我们当地人用的捕网,当天收获非常大,各种鱼都有,其中我三叔抓了一只约二斤多重的野王八,可算是当天最大的惊喜了。
三叔当时一高兴,就把它拿到手里把玩,这王八非常肥壮,肚皮是黄的,盖是黝黑的,在当时就是拿到市场上卖也得不少钱,也是因为高兴,三叔一手拿着,另一手去逗它,谁知道这家伙比我们想像的猛得多,头一伸,“咔嚓”一口正好咬到三叔的食指,当时三叔的手就流血了,痛得他真叫唤,大热天直出冷汗,而且还不敢动,一动感觉它咬得越狠,当时在场的几个人都不知道怎么办,还有人让三叔把它放到水里,说放到水里就松开了,以前听说过这样可以,但三叔觉得抓到很不易,现在咬了自己再放了它,那怎么可能,最后是一个大伯过来,用它抽的旱烟锅子,使劲烫了一下王八的屁股那里,这家伙才放口,而三叔的手那王八的牙印处还在不停冒血。最后这只王八被三叔卖到了饭店。
因为这,我到现在看到王八它伸头时就有点怕,而且不喜欢吃它,现在大家也看到很多的视频,被甲鱼咬到真不是闹着玩的,那种感觉非常痛,如果遇到被咬的情况,小打小闹是不行的,必须给它很大的刺激,比如说用打火机烧它的屁股,还有就是它的头部鼻子处是非常敏感的,可以用尖物去戳它这个部位也非常有效,当然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避免被它咬到,因为咬到一次一定会让你有刻骨铭心的感觉。
为什么大人说“被甲鱼咬了打雷才能放开”?
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自我保护能力很强,没事少让它接近人体就行了!
为什么大人说“被甲鱼咬了打雷才能放开”?
农村里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被甲鱼咬了,要等打雷才会松口,这个说法为什么会存在呢?这到底是不是真正如此呢?作为一个经常钓鱼的人,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其实钓鱼的过程当中,很多钓友都遇见过甲鱼。甲鱼这种玩意儿,平常如果出大太阳的时候,就喜欢窝在草丛里面晒太阳。如果是平时就喜欢待在泥潭或者石头缝里面,很难被发现。当然也有一些钓友喜欢用一些鸡肝,来垂钓甲鱼,有些时候一天就能钓上不少甲鱼,野生甲鱼的价格大家也都知道的,每天都能赚上不少钱。
如果不幸被甲鱼咬住,那也是真的很疼,而且甲鱼这东西,也是个死脑筋,咬住东西就不会松口。所以很多时候,要杀甲鱼都会用一根筷子让它一口咬住,将其头扯出来,一刀剁下去完事儿。
大概就是甲鱼咬住东西就不松口这个原因,所以才会被人称为,被甲鱼咬了,除非打雷,否则不会松开口。这其实来讲,是有一定的生活依据的。
那如果真的被甲鱼咬了,该怎么办呢?这里有三个方法,你可以依次试一下。
第一种方法就是用烟头烫它的尾巴和屁股,甲鱼在吃痛的时候,就会习惯性的将四肢以及脑袋缩回壳里面,这时候就会将嘴巴松开,毕竟保命要紧。
第二种方法就是将甲鱼放回水中,然后放在水草边上。甲鱼回到水中之后就会增加很多安全感,看到草丛以后就会想要往草丛里钻,因此,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将嘴松开往草丛里跑。
第三种方法就是往甲鱼的鼻子上滴辣椒水或者抹烟灰。这种刺激性方法,有时候可以很快让甲鱼松口。但是有时候,也会将它激怒,很可能咬得更紧。所以,这个方法完全是凭运气。
最后,野外遇见甲鱼,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现在,野生甲鱼越来越少了,我们遇见以后还是尽量不要伤害它们,最好还是将它们放归大自然吧。毕竟,它们也属于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为了口腹之欲去破坏大自然的平衡,也不太适合,大家觉得呢?
为什么大人说“被甲鱼咬了打雷才能放开”?
被甲鱼咬了,打雷才能放开。这话我小时候听大人们说过,但没有验证过,也没有听说具体的实例。
我认为,甲鱼咬人纯粹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因为感到了人类的危险,要脱离危险,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可以让人畏而远之。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天我们家买回一条甲鱼,在家人观看过中,甲鱼咬住了我奶奶的手指头,奶奶立即把手和甲鱼全部放进了门前的小水沟,甲鱼立马就松口逃跑,它一松口又被我奶奶抓住了。
被甲鱼咬了,等天打雷是很不现实的,应该把它放到水里,比如水池、水沟、大水缸,让它感受到有逃脱的机会,这样它才会松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