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的食肉动物中为什么只有猫和狗被驯化为宠物?

其他的食肉动物为什么就不行?猫和狗和其他食肉动物相比有哪些优势更容易被人类驯化?人类当初是采取什么具体方式把猫和狗逐渐驯化而来的?猫和狗的祖先具体是哪种动物?

确实,猫和狗的祖先都是野生食肉动物,其中猫的祖先是生活在新月沃土的野猫,而狗的祖先是狼。其中狼是人类第一种驯化的动物,时间大约在距今1.5万年前,而猫的驯化比狗晚了至少5000年(距今约9500年前)。纵观所有人类驯化的动物,只有猫和狗的祖先是真正的食肉动物,其他动物的祖先要么是食草动物,要么是杂食性动物。

那么,为何在食肉动物中,只有野猫和狼被驯化了呢?它们又是如何被驯化的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两个问题。

为何食肉动物中只有狼和野猫被驯化了?

在人类驯化的家禽和家畜中,食肉动物的占比是最小的,而人类之所以只驯化了这两种动物,是有主观的考虑的,我们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说一下,为何人类没有驯化其他食肉动物?

第一:危险性。食肉动物在自然界中都属于猎食者,尤其是食肉目下的动物,它们有着尖利的犬齿以及强大的咬合力。人类是从茹毛饮血的时代一步步通过进化走到了今天的,在狼被驯化时,人类还处于石器时代,面对猛兽,受伤的几率是很大的,所以,如果非要选择一种食肉动物驯化的话(下一个章节我们说一下必要性),那肯定是中小型的食肉动物,毕竟大型的食肉动物一旦暴走,对人就是致命的。

因此,危险性的大小是人类没有选择驯化其他食肉动物的原因之一。

第二:饲养成本。你有没有想过:为何人类驯养的动物大多数是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答案就藏在饲养成本上,食草动物吃的草是最容易获取的,而杂食性动物(猪)是不挑食的,这样饲养成本是很低的。

但是,食肉动物吃的是肉,在几千、上万年前,人类自己吃的肉都不能保证,显然是没有多余的肉来喂养食肉动物。

而猫和狗就不同了,虽然它们的祖先都是纯正的食肉动物,但是猫被驯化后,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有大量的老鼠,猫可以自己捕猎,所以以前养猫几乎是没有成本的。而狗则是因为其唾液淀粉酶活性增强,让它们有了可以吃大部分人类食物的能力(偏杂食),这样人吃什么,它跟着吃点剩下的,照样活得很好。

因此,饲养成本是人类只选择了猫和狗,而不是其他食肉动物驯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数量和分布。野猫和狼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有着庞大的野生种群数量,而且几乎是全球性分布的食肉动物,这意味着狼和野猫的适应能力强,毕竟只有什么环境也能适应,才能世界性分布,而这正是它们能够成为我们主流的宠物的原因。

而大多数的食肉动物的分布都比较的局限,比如狮子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仅分布在印度)、老虎仅分布在亚洲等等,而且它们的数量是无法与猫和狼相提并论的。

因此,野猫和狼的分布广、数量多,也是它们能成为人类驯化目标的主要原因。

第四:必要性。人类驯化野猫和狼是有着必要性的,首先人类驯化狼时能力还很弱,也没有固定的住所,肉食的获取靠的是原始的打猎,这是一种风险较高的食物获取方式,而狼是凶猛的食肉动物,驯化了它们后,能够辅助人们打猎。

而且狼是有领地意识且昼伏夜出的动物,一旦有陌生动物靠近,它们会用嚎叫来互换同伴,人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夜晚是人类休息的时间,在以前休息时很容易被猛兽吃掉,有了驯化后的狼(狗)之后,人类终于可以睡个踏实觉了。

而猫的驯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时间上看,人类从一万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农业种植,随着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和面积的增大,老鼠开始大面积的像人类的居住地迁移。老鼠的增加不但会让粮食减少,还能传播疾病,此时人们看到了与老鼠一起牵来的野猫的灭鼠潜力,所以,猫也就被驯化了。

反观其他食肉动物,它们能给人带来的帮助基本上猫和狗都能满足了,所以人类也就不需要驯化其他食肉动物来增加危险性和饲养成本了。

猫和狗是如何被驯化的?

狗是人类第一种驯化的动物,在此之前,人类只有驯化植物的经验,对于动物的驯化是空白的,但是当时的人类所处的环境和能力是需要一种助力的,此时人类把目光投向了狼。

根据目前的研究,科学家们认为狼的驯化其实是从自我驯化开始的,简单地说就是在距今一万多年前,一部分狼来到了人类的居住地附近捡食人类的生活垃圾,随着不断的捡食人类高淀粉的食物,它们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开始增强,有了能够消化淀粉的能力。

这些基因突变的狼对人没有表现出攻击性,之后人类开始尝试着投喂,就这样慢慢的人与狼彼此都放下了戒备,之后,狼慢慢的成为了人类的帮手-狗。关于狼的驯化,目前最权威的研究来自于2005年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小组,他们对来自于世界各地的12只狼和60只不同品种的狗进行了全基因分析,结果证实了狗比狼具备更强的拷贝唾液淀粉酶的基因,这是它们被驯化的第一步。

其次,研究小组分析了目前最早的狗残骸,时间也在1.5-1万年前,因此,上面说到的狗的驯化并不是推断。

至于猫的驯化比狗要更简单一些,因为家猫与野猫的食性没有发生变化,而且它们驯化的时间也恰好是人类农耕时代有了储存粮食习惯后的时间段,也就是说野猫是跟着老鼠一起来到人类居住地的。

当人类发现了野猫的灭鼠能力后,出于奖励,也出于留住猫在自己的家中,人类开始对猫的投喂和示好,这样野猫逐渐的以某一户人家以及其附近为领地范围,这才有了家猫。当然,如今的宠物猫是在圈养下,人为的杂交和筛选后出现的猫品种,它们的特点是比原始的家猫(比如狸花猫)要温顺很多,与此同时,它们的捕猎能力也基本丧失了,也就是说宠物猫正在步狗的后尘(完全依赖于人类)。

写在最后

人类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驯化动物,但是狼的驯化却是个例外,因为狼是先完成了自我驯化,才进一步被人驯化的,而在当时狼有着它的不可替代性,主要体现在它们可以吃高淀粉的食物以及帮助人类狩猎和生存(警惕)上,至于猫的驯化就相对简单一些了,这是互相帮助的一个过程。

其他食肉动物之所以没有被人类驯化,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个我们在开始已经说过了,其实最关键的就是投入产出比和必要性。

那么多的食肉动物中为什么只有猫和狗被驯化为宠物?

我们必须承认,驯化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的,是一种功利主义行为,被驯化的动物生物可能长得千差万别,但必然有两个共同点——易于驯化,对人类有用。

人类早期试图驯化的物种很多,尤其是当时非常重要的肉食来源——鹿,但是鹿的应激反应非常强烈,在圈养环境下会猛烈撞击围栏,并且不愿采食,也不能正常繁殖,偶尔受孕成功的也很容易因为人的靠近而受惊流产。但欧洲盘羊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它是群居生物,喜欢抱团获得安全感,只要有头羊在,其他羊就不太在乎外界环境的变化。这就是易于驯化的意思——这种生物对人工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不会因此影响它的正常生理。

对人类有用就更好理解,猪和鸡鸭的驯化显然可以解决肉类供应问题,羊除了供应肉,还可以提供毛皮和奶制品,牛可以提供劳动力,驴、马和骆驼可以驮。

那么回到猫和狗这两者来看。

狗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生物,它本质上是灰狼。在早期的时候,一些灰狼自己产生了突变,唾液可以产生消化淀粉的淀粉酶,这就使得它们可以从人类聚居地附近的厨余垃圾里获取足够的食物,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狼的驯化可能是人工选育+灰狼自主迎合的共同作用。而且灰狼是一种社会结构完善的、有着足够等级观念的生物,在与人类相处的过程中,它们更能融入到这种关系里,早期的灰狼可能一方面到人类村落旁找吃的,一面和人类协作捕猎,最终驯化为狗。而且在驯化之后,狼的领地意识转化为狗的警戒功能,当然到了现在,许多狗已经不再承担看家护院的任务,而是变成了一种陪伴动物。

猫的驯化也是一种主动驯化,在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之后,富余的粮食被堆积储存,这就吸引了许多啮齿动物——比如老鼠。而一些小型猫科动物就追逐这些啮齿动物来到人类社会,后来逐渐被驯化为家猫。实际上,几十年之前人们饲养家猫的主要作用还是抓老鼠,但是到现在更多的也是成为了陪伴动物。

但是其他大型肉食动物,要么就是不太适于驯化——比如虎豹之类的,另一方面,驯化它们可能也可以帮助狩猎,但经济性太差了,毕竟它日常消耗的肉食量也非常大,驯化它们是不经济的。

还有一些经济性很好的动物也没被驯化,比如美洲野牛,各种鹿(除了驯鹿之外,其他鹿都没有被驯化,人工饲养的梅花鹿、狍子都只能算特种养殖,和驯化还是不太一样),就更多的是它们本身的应激反应导致的驯化障碍。

那么多的食肉动物中为什么只有猫和狗被驯化为宠物?

我当兵的时候训练过一匹狼,一开始特别暴躁,给我咬坏了,我也给它打坏了,我软硬兼施,后来基本算驯化服了,但是只有我可以控制,后来自卫反击战的时候,不幸触雷,气的我,那段时间特别疯狂,看见越南人就想杀

那么多的食肉动物中为什么只有猫和狗被驯化为宠物?

相对而言,猫和狗的体型利于驯化。食肉动物通常比较凶猛,现代也有人把狮子老虎当宠物养,结果是它们一个不小心人类就要受伤,发狂咬死主人的案例也并不少,大猫约等于危险。

人类驯化动物其实有着很强的功利性,那就是用得着的、没危险的、智力比较高能接受驯化的,这个条件已经将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筛出了,这两类动物由于在地球上出现得比较早,脑子很原始,很难在人类驯化下形成条件反射,那些养另类宠物不被咬都只是冷血动物适应了人的气息,实际上仍然会被攻击。人类驯化的动物主要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鸟类虽然不聪明,但是对人类没什么威胁,而且生殖力比较顽强,生长发育迅速,产蛋产肉效率高哺乳动物比较聪明,在人类的驯话中可以掌握很多的技能,能够帮助人类,当然另一个主要的目的也是可以吃。

人类对狗的驯化要早于猫,狗的祖先和现代的狼一样,都是北美灰狼,因为地理隔离狼种群分化,有些狼的体型比较小,以食腐为主。狗的祖先就是活跃在人类周边的狼,人类走到哪哪里的动物就遭殃,跟着人类屁股后,狗的祖先可以获得较为充足的食物,天生地对人类比较亲和,就像如今非洲的一些地区,家里可以养几只鬣狗一样,动物们“有奶便是娘”。随着人类的定居,人类逐渐捕捉狗,驯化狗用于捕猎或者看守家门,不过早期的狗也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人类为备不时之需,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也会吃它们。

对猫的驯化稍微晚一些,猫科动物性格执拗喜欢独行,且捕食能力强,不亲近人类。人类捉猫养猫可能是已经有了初级的农业,不过农业产量肯定很低,所以保护谷物十分重要,人类或许是认识到了猫喜欢捕食这类小型的啮齿动物,于是捉一些放在粮仓中防备老鼠。对猫的驯化不像狗那么彻底,采取半放养的状态,直到如今农村很多养猫都是这样,猫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会留在家里晒暖养膘,吃饱喝足之后就喜欢出去溜达,有时候几个月都不回家,可能是忘记了家,或者是猫自己在外成了家,甚至有时候母猫在外下崽了,主人家都不知道。

其它的肉食动物人类或许也尝试过驯化,不过因为危险性的问题,不可能成为主流,狮子老虎豹子猞猁等猛兽对于一般的小家庭,一是养不起,纯吃肉,而且食量巨大;二是过于凶猛,一位内它们的体型都比较大,就算从小养大,不咬主人,也依然有很强的危险性,一个玩闹就可能把人搞死搞残,所以古代有驯兽师的职业,就是帮助君主之类的人驯养猛兽。在古代的壁画或者记载中就有君王养猛兽为宠物的例子,好像还不算少。猫科猛兽也比较聪明,在训练下也可以产生很多条件反射,但是依从性不是很好,走不进普通人的家里。如今养狮子老虎玩的,一般都家底殷厚。

如今动物园的狮子老虎一定程度上也算是被驯化了,它们的野生习惯在慢慢丧失,本身老虎在野外都是独行,可是在动物园中几只成年老虎也可能常呆在一块而不争斗,已经比较习惯人类在它们周围。堂堂的丛林之王,如今只是成了观赏的玩物,还是挺悲哀的。

那么多的食肉动物中为什么只有猫和狗被驯化为宠物?

不对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

我首先要纠正一下,狗是犬科,但它属于食腐动物。猫是猫科动物,也是食腐的!

同样的,大家最熟悉的猪,它是杂食性的!杂食性动物!猪也是吃肉的,而且小块的骨头也吃,你没看错,它吃骨头!

历数一下,人类驯化的动物主要是狗🐶猪🐷猫,马🐴牛🐮羊,这六种动物的驯化历史比较长,而其中的猫和狗,它们本身不是人类驯化的,而是和人类形成寄生关系的,然后才驯化的。

那么多的食肉动物中为什么只有猫和狗被驯化为宠物?

错了,宠物多了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