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熊经常被老虎猎杀?
1997年7月,“传奇虎王”Dale(戴尔,编号M20)以一头成年雌性棕熊发生了激烈的搏斗,这场打斗导致了现场2*10米范围内的灌木丛被破坏殆尽,而且在打斗现场30米的范围内,地上散落着熊毛和虎毛,树上发现了大量的血迹,可见这场打斗之惨烈。
这是来自于阿穆尔虎工程文献《第19章·阿穆尔虎与棕熊、亚洲黑熊的种间关系》(2005文献)中关于“虎杀棕熊”的记载,显然可信度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官方的工程文献是经过了现场的仔细勘查才会被记录的。
除此之外,在2005年的文献资料中,还记载了三次虎杀熊,其中有两次现场没有明显的打斗痕迹,另外一次也比较惨烈,一虎一熊在一个斜坡上发生了冲突,从斜坡上的血迹和被明显压过的草看,它们在搏斗时应该是双双滚下了斜坡,最终老虎成功杀死了棕熊。
不过,在现存工作人员发现了一组小的棕熊脚印,因此这头被杀的棕熊是雌性带着幼崽,最终幼崽成功地逃脱。(下图为文献的截图)
除了虎杀棕熊外,在文献中,虎更多的是猎杀黑熊,而且在文献的原文中,还有一句话:熊是阿穆尔虎(东北虎)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仅次于野猪和鹿,而且成年雄虎有能力经常捕杀熊。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成年雄虎能够经常猎杀熊呢?同样是独居动物,为何雌虎不具备这个能力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成年雄虎为何有能力经常杀熊?在开始之前,我们先要说明一点,那就是在现存的虎亚种中与熊冲突最多的只有东北虎,所以下面的分析就以东北虎为主角。既然我们在上文中用了戴尔,那么我们还是以戴尔为例来说一下它如何能够杀熊?
首先是体型。
关于戴尔的体型,网上有许多卫星数据,比如260公斤,甚至有300多公斤,显然这些数据是没有依据的,关于戴尔的体型其实阿穆尔虎工程官方文献中就有记载,而且是有巅峰体重和成年后平均体重两个数据,分别为:200公斤和193公斤。
而与东北虎同域分布的熊有两种:乌苏里棕熊以及东北黑熊,其中东北虎从未有过杀死成年雄性棕熊的记录,都是雌性,而雌性乌苏里棕熊的平均体重在170公斤左右(秋冬季节的数据,其他季节不贴秋膘时,体重还要轻很多),仅仅是从体重上看,成年雄性东北虎就占了至少20公斤的优势,这是雄虎能杀雌性棕熊的主要原因。
而在东北虎捕杀的黑熊中,雌雄都有,这是因为成年的雌性东北黑熊比雄性要小30%,而成年雄性东北黑熊平均才有140公斤的体重,比成年雄性东北虎小了100斤以上,所以这种体型差是雄性东北虎能够经常杀熊的原因。
其次是方式。
在东北虎捕猎熊(包括黑熊)的记录中,超过一半的都是现场没有太明显的打斗痕迹,这证明了东北虎会埋伏在熊的必经之路上,利用遮挡隐藏自己偷袭对方。
对于偷袭,东北虎是轻车熟路的,毕竟这是东北虎惯用的捕猎方式,只要是偷袭成功,东北虎会用尖利的犬齿直接咬穿猎物的颈部或者是脊椎做到一击必杀。
在体型优势的情况下,利用偷袭捕杀熊,这就是雄性东北虎的猎熊策略。
最后是灵活性。
在虎熊的冲突中,即使东北虎没有偷袭成功,发生了正面冲突,最终的胜者也是东北虎,这除了与体型优势有关外,还与灵活性有很大的关系。
在食肉目下,比灵活性,猫科从未输给过其他科的动物,在体型相近的情况下,猫科的灵活性优势更加明显,而熊在食肉目下灵活性是最差的,这是因为它们四肢相对较短较粗,身体也相对臃肿导致的。
最后成年的雄性东北虎确实有能力经常捕杀熊,只不过它们捕杀的是雌性棕熊和黑熊,至于成年雄性棕熊,即使再强壮的东北虎也很少会打它的注意,这是因为成年雄性棕熊体型已经远超正常的东北虎了(平均250公斤以上),当然还有灵活性的优势以及偷袭手段的功劳。
而雌性东北虎到目前为止只观测到过两起捕杀熊的记录,这两起中的熊均为黑熊的雌性,这也是体型差异导致的(雌性东北虎平均130公斤,雌性黑熊只有平均90公斤左右的体重),当雌性东北虎面对任意性别的棕熊和雄性黑熊时,这种体型优势会反转,所以它们不会铤而走险。
为什么熊经常被老虎猎杀?
1992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头400斤的黑熊趁母虎产子之际,对它发动了偷袭,身体虚弱的母虎被黑熊打的节节败退,最终只能丢下幼虎,仓皇逃命。
一个月后,“虎王”戴尔为替死去的幼崽报仇,来到黑熊的领地,打算将它生吞活剥,不过戴尔并没有选择正面战斗,而是躲在岩石后面,模仿母熊发情的声音,以此扰乱黑熊的神志。
不出所料,听到母熊的声音后,黑熊顿时方寸大乱,被迷的神魂颠倒,几乎毫无防备的就跑到“虎王”戴尔的伏击点,结果被暴怒的戴尔偷袭得手,直接锁喉,最后撕成了碎片,然后旁若无人的大口吞食起来。
然而,这并不是“虎王”戴尔杀的第一头熊,根据俄罗斯“阿穆尔虎工程计划”,戴尔一生中总共杀死了4头棕熊和1头公黑熊,而且它在每次战斗中都毫发无伤,简直就是熊类天生的克星。那么为什么熊总是被老虎捕杀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老虎和熊的战斗力对比
其实,老虎和熊经常为了食物在野外厮杀,而且它们之间也存在频繁互食的情况,可以说天生就是一对死敌,但要对比两者之间的战力,就要综合考量它们的体重、速度、必杀技等手段,这样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具体战斗力对比如下。
1.老虎的力量比熊小很多对食肉动物来说,体型越大,力量越强,而老虎和熊都是食肉动物中的巨无霸,它们的体型非常大,据统计一头成年棕熊的体重大约为1000斤,而老虎则在350-600斤之间。
如此庞大的重量,自然赋予了它们强大的力量,据说棕熊全力一击的力量,可以达到1吨,能轻松拍碎一块钢化玻璃,发起飙来就连狼群都不敢轻易挑衅,是陆地上无敌的存在。
与之相比,老虎的体型就小多了,就算体型最大的东北虎体重也很难超过600斤,不过老虎的身体结构更适合战斗,它们灵活的身体可以弥补力量的差距,所以在体重差不多的情况下,老虎比熊的战斗力更强。
而熊想要打败老虎,体重最少要超过老虎的30%,不然面对同等级的老虎,即便是棕熊也不过是送死罢了,根本没有必胜的实力。
2.老虎依靠速度掌握战斗的主动权熊是一种力大无穷的动物,杀伤力非常强,所以正面和老虎搏斗是不会吃亏的,但熊也有一个很明显的弱点,那就是它们的移动速度太慢了,它们无法像老虎一样凭借速度直接杀死猎物。
据动物学家计算,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熊是亚洲黑熊,平均速度可达每小时56千米,而作为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老虎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轻松秒杀黑熊。
所以在熊与老虎的战斗中,老虎完全可以依靠速度优势,掌握战斗的主动权,简单说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进退自如,天生就立于不败之地。
除此之外,熊的冬眠属性也让它失去了战斗的主动,有记录表明,成年西伯利亚虎在缺少食物时,就会在冬季钻入熊的巢穴,捕杀冬眠的熊,不过基本上捕食的都是母熊和小熊。
3.老虎的攻击力手段比熊丰富根据动物学家研究发现,西伯利亚虎的食谱中一直有熊,占它们进食总量的7%,其中棕熊占比1.4%,要知道老虎最喜欢捕食的是大型食草动物,所以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熊的攻击力也很强,它们拥有强大的咬合力和脸盘大的熊掌,但可惜的是,熊的攻击手段比较单一,而且它们的爪子弯曲且钝,这样的构造更适合挖掘,而不适合搏斗。
反观老虎,作为猫科动物的顶点,它们拥有最锋利的爪子和最尖锐的牙齿,咬合力超过了500斤,可以轻易撕开猎物的皮肤,而且老虎的捕食技巧也碾压熊。
它们即善于跳高、爬树,也善于扑击、掌击,对许多动物都能做到一击必杀,虽说熊也可以凭借力量直接将猎物击杀,但远没有老虎那样的轻松写意。
4.熊的防御力远胜老虎据俄罗斯“阿穆尔虎工程计划”记录,自90年代起,一共发生了9起虎捕杀熊的事件,包括6头棕熊和3头黑熊,但是其中并没有成年公棕熊,也就是说老虎几乎不可能杀死成年公棕熊。
这是因为成年公棕熊的防御力实在过于强悍,首先它们的毛发非常茂盛、粗密,尤其是冬天的时候,毛发还会快速生长,能够达到10厘米,在面对敌人的进攻时,完全可以当做铠甲使用。
不仅如此,棕熊的皮肤下层还积累大量的脂肪,据说厚度超过了5厘米,所以就算敌人可以攻破棕熊皮肤,也很难击穿它们皮下的脂肪,这样强大的防御力,让成年棕熊可以肆无忌惮的在森林中横行。
而老虎的防御力可就差远了,老虎更像是一名威武的战士,它们把所有的技能都加到了攻击上,所以身体的防御力相对较差,如果被棕熊拍上一爪子,肯定会受重伤。
熊的战斗力要比老虎强一点,为什么还经常被老虎捕杀?
事实上,在老虎和熊的战斗中,一般都是老虎去猎熊,因为熊的速度慢,所以老虎的可操作性非常大,毕竟老虎败了还可以逃走,而熊败了大概率就是死亡。
1.老虎喜欢偷袭熊作为猫科动物,老虎的十分擅长使用偷袭战术,它们喜欢利用潜行靠近对手,然后利用出色的爆发力,快速出击,直接将猎物锁喉,一击毙命。
而老虎对熊发动攻击最多的方式就是偷袭,毕竟在体型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偷袭是最理想的进攻方式,毕竟猫科动物都是偷袭战术的大师,而且老虎的条纹皮肤,也能让它们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
虽然老虎的攻击力并不能将熊一击毙命,但它们将近500斤的挥击力,以及11厘米深的咬合深度,依旧可以将熊牢牢的锁死,从而慢慢消耗熊的体力,直到胜利为止。
值得一提的是,老虎其实很怕受伤,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它们是不会主动攻击体型比它们大的熊,毕竟这种战斗会耗费很大的力气,而且还可能受种伤,极其不划算。
2.被老虎杀死的大部分都是母熊和小熊其实地球上的熊有很多种,既有体重超过1200斤的“冰山巨无霸”白极熊,也有体重只有200多斤的马来熊,它们的体型差距十分大,因为战斗力天差地别。
而不同种类的老虎,体型相差并不是很多,最重要的是,与熊类相比,老虎的战斗技能完胜,所以老虎对一些体型比它们小的熊是毫不客气的,一旦遇到就会把它们当成猎物,直接捕食。
不过对于成年公棕熊,老虎就很少招惹了,因为以老虎的行为习惯,它们更想把母熊和小熊当成食物,而不是脾气暴躁、战斗力强悍大棕熊。
3.老虎逃命技能强,打不过可以逃命作为猫科动物的顶点,老虎的感知力十分强大,这让它们可以随时察觉到危险,然后选择撤退,老虎的听力极其敏感,它们的耳朵很灵敏,就算在树林中也可以听到两公里以外的声音。
而且老虎的视力也非常出色,它们的动态视力极佳,可以在奔跑时准确观察猎物的动向,不仅如此,老虎的夜视能力也很强大,它们可以轻松看见夜间活动的猎物。
除此之外,老虎还是一个天生的游泳健将,它们喜欢在水里活动,这样可以隐藏身体的气味,躲开对手的追踪,而且老虎还是一个爬树高手,尤其是小老虎,经常依靠爬树就能躲避敌人的攻击。
那么,老虎和熊为什么会战斗呢?
其实老虎和熊两大霸主级的战斗,输赢只是在毫厘之间,尤其是在野外,在各种条件的干扰下,胜负很难预料,一旦不小心就会命丧黄泉,那么为什么它们还要进行战斗,原因主要有以下2点。
1.老虎和熊的领地重叠对于野生动物而言,领地就是生存的依靠,没有领地就无法捕捉猎物,所以越是强大的动物,领地意识就越强,而老虎和熊在领地方面存在广泛的重叠,所以相互之间经常会有纷争。
最重要的是,熊为了冬眠会在秋季时频繁捕食,这会在森林里弄出很大动静,这让以偷袭为主要捕猎方式的老虎十分恼火,所以有时候就会把矛头指向熊。
此外,领地的重合也会增加老虎和熊碰面的机会,这也会引起两者直接的战斗,毕竟能活动的地方是有限的,所以为了领地,它们经常产生矛盾。
2.老虎和熊会争夺食物我们都知道,熊的食量非常惊人,一头成年棕熊一天要吃50斤的食物,而野外的食物却是有限的,熊一旦吃多了,老虎就没得吃了,这让老虎和熊经常发生战斗。
而且两者还经常互相抢夺对方的食物,比如老虎就经常潜伏在一些母熊旁边,一旦母熊捕食成功,它们就会展开进攻,抢夺母熊嘴里的食物,当然这种情况都是在食物紧缺的时候发生的。
此外无论是老虎还是熊,都会给对方的幼崽带来威胁,所以出于为后代的考虑,它们之间也会相互战斗。
总之:熊之所以会被老虎捕杀,是因为老虎的速度快,能掌握战斗的主动权,而且老虎的攻击手段丰富,可以给熊持续性打击,最重要的是,老虎的智商比熊高,它们不会和体重比自己大的熊死战,而是喜欢攻击母熊和小熊,而且逃命技能强,打不过还能跑,而熊就不一样了,打不过老虎,就只能成为老虎的食物了。
那么,你们认为老虎和熊谁更强呢?
为什么熊经常被老虎猎杀?
一只东北虎大战黑熊,火星四射,满地狼藉,鲜血洒落一地,最终黑熊倒在血泊当中,成为了东北虎的“盘中餐”。这件事发生在2020年黑龙江省的太平沟自然保护区
这是中国首例老虎捕杀黑熊真实案例,当工作人员发现的时候,黑熊身体还冒着热气,剩下支离破碎的躯体,周边还散落着老虎的毛发,这里发生过激烈的打斗痕迹,工作人员小心翼翼沿着老虎的足迹寻去,不远处发现一只体格健硕的老虎吃饱喝足躺在树下憨憨入睡,它们同为陆地的霸主,黑熊却倒在了血泊当中。
黑熊被老虎捕杀屡见不鲜,在动物世界里,黑熊成为别人的“美味佳肴”每年都在上演,
杀熊“专业户”戴尔,可谓是战绩辉煌,一己之力碾杀四只棕熊,一只黑熊,这样的战绩可以笑傲江湖,绝对是老虎界杀熊最多的角色。作为“捕熊高手”,戴尔可谓是出身名门,可谓是“虎父无犬子”,戴尔的父亲也是捕熊高手,戴尔不过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战绩更加辉煌与其父。
大家伙看到这里肯定认为熊是“软柿子”任人宰割,如果是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熊的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十类,排行第一的就是我们憨憨可爱的大熊猫,大家伙肯定认为大熊猫实力为“青铜”,其实它才是真正的王者,作为上古神兽蚩尤的坐骑,它的实力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它能霸占熊坐第一名的宝座,绝对是实至名归。
我们就已常见的棕熊为例,实力绝对爆表,成年棕熊如一座移动的山丘,老虎见到体格健壮的成年公熊,都要退避三舍,一只老虎恐怕也无法承受棕熊的“降龙十八掌”,成年棕熊一掌相当于一吨的货物撞击,一只成年虎能承受了这愤怒的一击吗?成年棕熊体重可达到800公斤左右,而一直成年东北虎体重可达到400公斤,不一个数量级别的对比,胜负自有定论。别看熊体格庞大,奔跑起来如离弦之箭,奔跑速度可达56千米每小时,如此庞大的体格,加上这样的速度,即使一辆越野车在棕熊面前也要生生撞倒在地。
老虎的体格在棕熊面前就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一只成年的东北雄虎体重可达400公斤,雌虎体重有300公斤左右。没有对比没有伤害,老虎看到体格庞大的棕熊恐怕要绕道而行,毕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对决。
太平沟的熊为什么会命丧虎口?
老虎也是捡软柿子捏,东北虎一般袭击体格娇小的黑熊,黑熊体格娇小,成年公熊130公斤、雌性有83公斤,这样的实力与东北虎旗鼓相当55,同为森林的霸主,作为食物链顶端的存在,会出现食物短缺问题,彼此之间才会发生电光火石的激烈争斗。
前面我们说到东北虎大战黑熊,我们看看事情的发生的缘由,黑熊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
沿着东北虎拖拽黑熊尸体的痕迹走去,发现了黑熊冬眠仓时候,黑熊自以为是,冬眠的仓口太大,把自己完全暴露在老虎猎杀范围之内。
黑熊在选择冬眠仓的时候,会非常谨慎,尽量选择入口比较小的地仓(或石仓),或者入口在树上部的树仓,体型较大而不擅爬树的老虎进不去,只能干瞪眼。
太平沟的这只黑熊选择在地仓内冬眠,且仓口比较大,在黑熊冬眠的时候,黑熊被老虎生生的从洞口给拽出来的,这是它惨遭老虎捕杀的重要原因。这只黑熊之死完全是自以为是,咎由自取。
大家伙肯定认为东北虎捕杀黑熊是趁黑熊冬眠,趁其不备,才会频频得手,结果却是恰恰相反,老虎捕杀熊在熊苏醒的季节更普遍,而其中秋季最为频繁。它们此时多在旱生林中吃橡果和松果,弄出的动静很大,比其他季节更容易被虎发现;它们这个时候忙于“抓秋膘”为冬眠进行储备,进食非常专注,比其他季节更容易被偷袭。
东北虎作为亚洲最大食肉猫科动物身长可达3米,体重接近400千克,行动非常敏捷,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是个实实在在的的丛林之王。东北虎可以称陆地最强的存在:擅长夜间偷袭,感官敏锐行动迅速性格凶猛,擅长游泳偶尔爬树,简直就是动物界的大哥大。见到体态娇小的黑熊,饿急眼了怎么也的一决高下。
近观动物学家的研究,21年里有八只熊葬身虎口,多半数也体格娇小的黑熊,还有未成年的小熊,要么就是拖家带口的母性熊,他们才有可能葬身虎口,这其中还有一只未成年棕熊被成年老虎猎杀。老虎也是专挑老弱病残的角色猎杀,这也是这些年黑熊频频落入虎口的原因。
为什么熊经常被老虎猎杀?
呵呵,大型熊碾压虎一点悬念都没有,没错,一点悬念都没有。
你拿个二百公斤的孟虎杀个一百公斤出头的懒熊很有成就感?尼泊尔的懒熊测量平均才114公斤,尼泊尔孟虎有平均215的版本,有可比性?虎中老二杀个倒数的懒熊也有优越感?
看看猫科老大西虎和乌苏里棕熊的对比
这俩是有过接触的,乌苏里棕熊冬季经常抢夺西虎的食物,即使公虎面对特大号成年公熊也保护不了食物,而成年雄性的冲突中棕熊是占上风的。
264公斤的乌苏里棕熊都占上风,那熊类老大北极熊呢??完全是碾压好吧
平均过450公斤的北极熊是西虎的两倍多,264公斤的棕熊对西虎占有上风,力量更强,骨架更大,四肢更长,咬合力更强的400多公斤的北极熊不是碾压是什么?
看看孟虎和熊类颅骨的对比
左孟虎右棕熊
左熊猫右孟虎
这是北极熊的
有人说熊牙齿退化,爪子不锋利,没伤害力,下面的海象驼鹿野牛明显不赞同啊以上
为什么熊经常被老虎猎杀?
2017年10月俄罗斯远东泰加森林一头400公斤的大棕熊被一头185公斤的老虎猎杀了,人们在现场发现了棕熊遗留下的血迹,通过化验老虎的粪便发现棕熊确实是“葬身虎腹”了!
这只雄性棕熊生活的森林中有一雄一雌两只老虎,本来它们可以井水不犯河水,但是棕熊却并不安分,它自认为自己身强体壮,经常跑到老虎的领地寻衅滋事。
事发当天,棕熊再次跟踪了外出觅食的雌虎,雌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猎得一头小鹿,它正准备享用美食时,棕熊趁其不备把鹿抢夺过来。
气愤的雌虎和棕熊展开了搏斗,但棕熊的体型实在太庞大,雌虎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心有不甘的雌虎开始大声咆哮,它用这样的方式向附近的雄虎求援。
听到咆哮声的雄虎,立刻心领神会,它极速奔跑,赶来英雄救美。不得不说这头雄虎是非常机智的,它知道棕熊体型庞大,自己和它硬刚怕是会落下风。当它跑到距离棕熊几十米远的地方时,便停下了脚步,它找了一块岩石悄悄躲藏起来,一双锐利的眼睛死死盯住不远处的棕熊。
棕熊把抢夺来的鹿肉吃得一干二净,然后挑衅似的看着雌虎,像是在炫耀自己的胜利。随后它转过身,慢慢离开,然而它不知道的是这将是它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餐。
当棕熊走到岩石附近时,在那里埋伏多时的雄虎飞身跳起,它精准地落在棕熊的背部,死死抓住棕熊的皮毛,然后张开血盆大口狠狠咬住了棕熊的脖颈……
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的棕熊痛苦呻吟着轰然倒地,它再也没有起来。不一会儿雌虎也赶了过来,它们把棕熊撕成碎片,随后开始大快朵颐。
两只老虎用了几天时间把棕熊吃得干干净净。俄罗斯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巴塔洛夫之前一直在观察这头棕熊,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森林里寻找这头棕熊,拍摄它的照片,观察它的生活状况。但2017年10月下旬当他再次前往森林时却找不到这头熊了。
亚历山大·巴塔洛夫意识到棕熊可能出事了,在俄罗斯远东泰加森林能够和棕熊对抗的应该只有老虎了,他和助手来到老虎的领地,在那里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他们在岩石附近发现大量血迹,同时巴塔洛夫观察到两只老虎的肚子异常鼓胀,显然它们吃了很多东西,随后他化验了雄虎的粪便,发现它这几天进食了大量的熊肉。
巴塔洛夫觉得棕熊被老虎猎杀实在可惜,不过这也怨不得别人,只怪它自己太猖狂。此前这头棕熊就经常抢夺雌虎的食物,并且导致它的两只幼虎因饥饿死亡。
我们都知道熊体型庞大,但和老虎叫板却只能自食其果,熊和虎同属于大型动物,为什么熊经常被老虎猎杀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
熊体型庞大,与老虎对抗时不够灵活熊的种类很多,体型大小也不尽相同。棕熊是陆地上食肉目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它的体长可达1.5-2.8米,肩高0.9-1.5米,雄性棕熊体重可达135-545千克,雌性棕熊体重略轻,但也有80-250千克。
北极熊体重约为540千克,美洲黑熊体重约450千克,亚洲黑熊体重约150千克,懒熊体重约为140千克,眼镜熊体重约175千克,体型最小的是马来熊,体重只有45千克左右。
老虎可分为9个亚种,包括孟加拉虎、东北虎、印支虎、华南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
不同种类的老虎体型也不同,一般来说雄性虎的体长可达3.3米,体重可达300公斤,而雌性虎体型稍小,体长约2.6米,体重约167公斤。
从熊和虎在体型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雄性棕熊、北极熊、美洲黑熊的体重要远大于虎,这几种体型庞大的熊也是性情相对凶猛的熊。
动物世界,弱肉强食,拥有庞大的体型显然会在与对手的激烈对抗中占尽先机,所以棕熊面对老虎时才敢于上前挑衅。不过这样的体型也让熊在与老虎的对抗中显得有些笨拙,闪躲腾挪等动作都不够灵活,所以才会经常被老虎猎杀。
熊的奔跑速度比老虎慢许多人认为熊体型庞大,奔跑起来速度一定不会太快,但事实并非如此,熊的奔跑速度一点儿也不慢。
比如体型庞大的棕熊,奔跑速度可达56千米/时,这个速度有多快?我们可以与“飞人”博尔特的奔跑速度做一下比较:
牙买加短跑运动员乌塞恩·博尔特在2009年德国柏林举行的一场100米的比赛中,跑出了9秒58的成绩,他的奔跑速度相当于44.7千米/时。
这样的奔跑速度堪称人类极限,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但这样的速度与棕熊的奔跑速度相比却慢得多。况且博尔特进行的是短跑比赛,如果是长距离奔跑,他的速度会大大降低,而棕熊却可以用40-50千米/时的速度奔跑一个多小时。
其他种类的熊奔跑速度同样不慢,北美黑熊奔跑速度可达48千米/小时,亚洲黑熊的奔跑速度约为40千米/小时,北极熊的奔跑速度可达45千米/小时。
再来看看老虎的奔跑速度,老虎是最擅长奔跑的动物之一,它们长期生活在山林,以捕猎为生,所以练就了极速奔跑的技能。老虎的奔跑速度可达70千米/时,最快可达80千米/时,这样的速度可与飞驰的汽车相比了,老虎凭借着这“必杀技”在捕捉猎物时频频得手。
在速度方面,虽然棕熊、黑熊的奔跑速度也不慢,但显然还是不能与老虎相比,一旦狭路相逢并且展开搏斗后落败很难逃生。
熊的猎杀技能不如老虎很多时候熊是温和的,它们的攻击性比老虎要差得多。
老虎是肉食性动物,它们以捕食其他动物为生,想要生存它们就必须学会进攻。
而熊是杂食动物,它们可以吃蜂蜜、青草、嫩枝芽、浆果和坚果,也可以吃鱼、蛙、蟹、鼠类、鸟卵、蚂蚁。熊想得到这些食物,不用费太大力气,觅食过程中也不会展现出过多的攻击性,不过当食物匮乏时可就不一样了,有资料显示饥饿的熊会袭击小型马、鹿、羊。
熊在捕食鹿、羊等动物时,会暴露出自己的猎杀技能,它们的熊掌非常有力,国外的一位摄影师曾经拍摄到一头灰熊用熊掌猛拍一只鹿的头部的画面,它只拍了三两下,鹿就倒地不起了。
熊掌的五指上有长达10厘米的锋利爪子,这爪子甚至可以将树皮扯下来,捕捉到猎物后,熊会用利爪将猎物撕成碎片;它们颚部的牙齿长达5厘米,咬合力惊人,一头棕熊可以咬穿20厘米厚的松树。
老虎的捕食技能主要有“跟踪”“猛追”“伏擒”“偷袭”等。
老虎非常擅长跟踪猎物,它们的嗅觉相当灵敏,可以迅速发现猎物,而且它们跟踪猎物时极其有耐性,绝不轻易放弃。
老虎的脚上长有很厚的肉垫,这使得它们在行走时声响很小,不易被猎物发现。在追踪猎物过程中它们会利用草丛、树木等各种掩体来遮挡自己,它们甚至会缓慢地在草丛里匍匐前进。
当猎物距离它仅有十几米的距离时,老虎会飞身跃起,它们的跳跃高度可达5-6米,加上老虎的体重较大,它的猛扑会让猎物瞬间失去平衡,接着它会用爪子死死抓住猎物,尖利的牙齿刺入猎物后颈,猎物会被咬断脊髓,刺穿气管,瞬间毙命。
所以,老虎是动物世界里天生的猎手,“百兽之王”的名号真的是当之无愧。熊与老虎比较起来,虽然力量不小,但猎杀技能稍差一些,主要输在谋略和爆发力方面。
熊的防御力很强,但不足以对抗老虎动物世界,危机四伏,每天都是险象环生,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具有超强的防御能力。
熊的嗅觉非常灵敏,北极熊甚至可以闻到8公里以外的海豹的气味,这样的嗅觉不仅可以帮助熊觅食,也可以帮助它们躲避自己的对手。
熊还有厚厚的皮毛和脂肪,北极熊拥有厚达10厘米的皮毛和脂肪,有了这“铜墙铁壁”,熊的防御指数大大提升。
虽然熊的防御力已经很强了,但仍然不是老虎的对手,老虎凭借着前面提到的追踪、伏击、锁喉的技能可以瞬间击碎老虎的防线,而且老虎专门攻击熊最薄弱的颈部,老虎的咬合力可以达到900斤,颚部的球形肌肉非常发达,两对粗壮的犬牙可以轻易刺穿熊的皮肉,熊与这样的老虎对抗自然要甘拜下风。
熊闯入老虎的领地,才会被其猎杀老虎的领地意识很强,当有其他同类或者其他动物侵犯自己的领地时,它们立刻会保持警惕,并且上前与入侵者对峙,不断嘶吼恐吓对方,有时甚至会上前与之搏斗,誓要将其赶出领地。
而有些熊和老虎的领地有重叠,熊有时会进入老虎的领地并因此招来杀身之祸。
写在后面的话熊和老虎因为都属于大型动物,常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很多时候它们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熊被老虎猎杀的情况并不太多,因为老虎很聪明,如果不是逼不得已,它不会去招惹体型比它还要庞大的熊。
自然界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它们的生存权,不打扰,不干涉,与它们和谐相处。
为什么熊经常被老虎猎杀?
熊从来都不在老虎的食谱中占据主要位置,老虎的食物主要是马鹿、野猪这些有蹄动物。根据伊万·塞里奥金先生的2017论文《阿穆尔虎与棕熊、亚洲黑熊的种间关系》,统计了1992年至2013年老虎猎杀的763个猎物,熊只在老虎的食谱中占比2.2%,也就是763个猎物中只有17个是熊。这样的猎杀频率根本构不成“经常”。
这个题目还可以换成另外一种说法, “为什么熊不经常猎杀虎?”
根本原因在于虎与熊的食性差异,而不是谁比谁更强!生存竞争不是机械斗兽。
老虎作为纯肉食的积极掠食者,当虎遇到比自己弱的熊时会紧紧抓住这个宝贵的猎食机会,虎通常会主动发起进攻。
然而,棕熊和亚洲黑熊均以素食为主,两种熊的素食比例分别达到了78.4% 和 94.1%。熊最喜欢的食物是坚果、橡果,而不是老虎。常规年份里,熊会尾随老虎,随时准备清理、盗抢老虎的猎物。但在饥荒年份,棕熊会变得凶狠好斗,导致的后果就是棕熊会主动攻击老虎。
论文内容:“在45例棕熊与虎的冲突中,虎主动攻击是13例,棕熊主动攻击是8例,在 51.1%的例子中,虎获胜,在26.7%的例子中,熊获胜,在22.2%的例子中,未分胜负。”
这时候,有人提出了45例棕熊与虎的冲突当中,虎的胜率高,虎捕杀棕熊的数量更多,所以虎比棕熊更强。但虎是纯肉食的积极掠食者,棕熊却是个素食占比78.4%的食腐强盗,棕熊的掠食积极性比虎差得多。高度素食的棕熊对虎主动发起8例攻击的含金量已经相当高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例子当中都没有指出双方的体征数据和年龄数据。在没有双方体征数据的情况下单纯比数量都是在耍流氓,以10公斤级别的棕熊宝宝为例,再多的数量也不会是一个成年人的对手,更不用提什么老虎了。
接下来,本文将重点解答以下几个延伸出的问题:1、熊是否能杀死老虎?2、熊与虎关系当中,熊是否拥有主动权?3、虎是否在熊的食谱当中?4、虎能够捕杀冬眠的成年公棕熊吗?5、老虎戴尔的事迹真相!
以上列出的这几个问题长期遭受某群体和营销号的造谣和误导,那么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呢?下面我们逐一解答各个问题。
在俄远东南部地区的泰加林、阔叶林和落叶林里生活着森林生态系统独有的物种——“东北虎”,又叫“西伯利亚虎”或“阿穆尔虎”,在东北虎的生境内同时生活着两种熊,分别是乌苏里棕熊和亚洲黑熊。由于这三个物种拥有共同的栖息地,老虎和熊开始互相接触,在这些物种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关系。
本文中所引用的内容均来自于科考论文,其真实性、可靠性绝非某群体崇拜的社交账号推文、媒体网文、地摊爽文、拼音读物可比。
一、熊是否能杀死老虎?阿穆尔虎工程专著《第11章:在锡霍特-阿林生物圈保护区和附近的阿穆尔虎的存活率和死亡原因》中表示:黑熊也是老虎幼崽的潜在捕食者之一。但黑熊通常是比老虎弱小得多的物种,不具备杀死成年虎的能力。黑熊捕杀老虎从未见于报道,黑熊可能吃死虎的尸体。
在2010年科考论文《锡霍特-阿林地区棕熊种间关系的基本类型》中写道:
“哺乳动物经常被棕熊捕杀。这种掠食者能捕获其生存范围内的任何动物,即使是老虎。”
论文中也配了一张被棕熊吃过的老虎骨架(下图)。这是科考论文给出的结论,其真实性、可靠性绝非阿穆尔虎中心在社交账号随便发的推文就可以与之相比的。
说起阿穆尔虎中心的媒体账号推文,被国内群体改造成了“虎可胜任意熊”。阿穆尔虎中心后来出版的读物《东北虎:泰加林的无冕之王》中,陈述的内容也只是:
“When meeting a large adult tiger, the bear already has fewer chances.”
根本就没有“虎可胜任意熊”之意,完全是某群体脑补的结果。说完了推文的事情,我们继续看科考论文呈现出来的真相。
在2005年论文阿穆尔虎工程专著《第19章:阿穆尔虎与棕熊、黑熊的关系》、2006年论文《锡霍特-阿林的棕熊:生态、行为、保护和经济利用》、2017年论文《阿穆尔虎与棕熊、亚洲黑熊的种间关系》中均指出:
“老虎会成为熊的食物”。“棕熊杀死虎的例子有12例,其中6例是成年虎,4例幼虎,另外2例没有交代年龄。”
棕熊有能力杀死老虎已经有充分的科考文献证实,并有具体的实例支撑。这个肯定的答案是毫无疑问的。
论文内容:“在老虎总数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一些个体的死亡会显著影响种群状况。然而,在与棕熊的争斗中更有可能导致一些年老、受伤或虚弱的个体死亡;因此,棕熊将有助于消除对人类有潜在危险的老虎(Kostoglod,1981)。棕熊的捕食是造成幼虎死亡的原因之一。Gorokhov(1977)统计的1951-1972年死亡的14只幼虎,有3只是被棕熊杀死的。”
二、熊与虎关系当中,熊是否拥有主动权?网络上盛传的观点认为:“在熊与老虎的战斗中,老虎完全可以依靠速度优势,掌握战斗的主动权,简单说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进退自如,天生就立于不败之地。”
实际上,这种观点都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是想当然的,是脱离实际的。终究逃不出老虎速度论,老虎灵活论和老虎技巧论。
这些观点认为老虎速度快,掌握着战场的绝对控制权,打得过就打,打不过能跑,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在科考论文中早已经给出了真实的答案。真相远比拍脑袋得出来的结论更恐怖。
论文内容:“在某些情况下,棕熊可以长时间追捕老虎并取得成功。”
棕熊可以长时间追捕老虎并取得成功,而在下面的论文当中则给出了具体的两个事例。
论文内容:“Kostoglod(1981)描述了一起大棕熊追捕雄虎的事件(该虎的前垫宽是10.5厘米,应属于年轻雄虎),熊连续跟踪虎超过14公里。最后虎穿过了上面有很多人类脚印的冰封河道,熊才停止了追捕。在另一起事件中,发现了虎被熊吃掉的残骸(Kostoglod,1981),几英里的河滩上布满了掠食者的脚印,老虎环行,并转了一个圈,试图逃脱追捕,但最后仍然被抓住并撕碎了。”
这两个例子将棕熊的可怕之处展现的得淋漓尽致,它们面对老虎是拥有主动权的,其中一例给出了棕熊追捕老虎长达14公里的路程,可见棕熊强悍的耐力和执着。
棕熊在自己的全部活跃期肉食比例为21.6%,素食占比78.4%。但当饥荒年份来临,棕熊最喜欢的坚果和橡果歉收了,有蹄动物减少了,生存危机已迫在眉睫,饥饿迫使“西伯利亚大仓鼠”摇身变成“泰加林里的大恶魔”,此时的它们也会毫不客气地向“泰加林的无冕之王”——老虎痛下杀手。尽管虎是某群体的至高信仰,但在饥饿的棕熊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冒犯的。
三、虎是否在熊的食谱当中?在网络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棕熊在老虎的食谱里”、“棕熊只是老虎的食物而已”等等,中心思想就是“老虎吃了棕熊,所以老虎无敌”。根据科考研究,熊的确在虎的食谱当中占据了一定比例。但出现在食谱中,既不等于虎杀死了它所食用的熊,更不能得出谁比谁强的结论!食腐是一个更广泛的食物来源。注意,吃了不等于杀了。
如果说吃过就等于在食谱当中,那么虎肯定也在棕熊的食谱当中,不仅如此,根据科考研究,老虎也在棕熊的食谱中占据一定比例。同理,老虎也在棕熊的食谱当中,但并不等于棕熊杀死了它所食用的老虎!
根据2015年论文《中锡霍特-阿林地区棕熊和亚洲黑熊饮食组成的比较研究》,虎在棕熊春季的食谱里占到了1.7%,此时的棕熊肉食比例为32.4%,虎在棕熊的全部活跃期食谱中占到了0.4%,全部活跃期棕熊的肉食比例为21.6%。
四、虎能够捕杀冬眠的成年公棕熊吗?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虎可以捕杀冬眠中的成年公棕熊,实际上这又是一个想当然的说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熊的冬眠与冷血动物的冬眠是截然不同的,熊在冬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醒来。实际上,虎会捕杀冬眠中的熊,但不是所有冬眠的熊。
论文内容:“老虎遇到冬眠中的熊,并不总是敢于攻击。在边疆区观察到这样的事件:一只成年雌虎发现洞穴中睡着一只大公熊,没有尝试攻击,而是撤退了。一只虎路过看到在开放式洞穴里冬眠的大公熊,老虎在距离洞穴25米的地方突然转身,沿着他自己的足迹向相反的方向离开了(Yudakov, Nikolaev, 1987)。”
上文中交代了两例虎遇到冬眠中的成年公棕熊的表现。虎捕杀冬眠的熊,关键还是在于熊的大小,很大的成年公棕熊即使在冬眠,老虎也不敢发动袭击。
在阿穆尔虎工程专著《第19章:阿穆尔虎与棕熊、黑熊的关系》、《锡霍特-阿林的棕熊:生态、行为、保护和经济利用》均指出:
“老虎捕杀的棕熊中只有母棕熊和幼熊,没有成年公棕熊被捕杀。”
五、老虎戴尔的真相!1992年开始的阿穆尔虎工程当中观察到了一头非常强悍的虎,起名为戴尔,编号M20,为M20取名戴尔是为了纪念阿穆尔虎工程项目的组长戴尔·米奎尔(Dale·Miquelle)。戴尔的体重在202公斤左右,几乎是阿穆尔虎工程中发现的最大的虎。
在老虎戴尔的一生中,它杀死了5只熊(3只成年母棕熊、1只2岁棕熊和1只黑熊)。而且黑熊、成年母棕熊通常都比成年公虎要小,戴尔的一生中从没有确切的杀死同体重熊的记录。
戴尔是一只戴无线电项圈的老虎,研究人员对它的生平了解得非常详细,它持有的5只猎熊数量就已经被称为“非常强悍”,成为阿穆尔虎工程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老虎。
至于营销号的“戴尔为母虎报仇杀死熊”的狗血剧情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科考中从未记录。关于戴尔杀熊的过程在2005年阿穆尔虎工程专著《第19章:阿穆尔虎与棕熊、黑熊的关系》中有两例详细的描述。
论文内容:1997年7月,成年雄虎M20袭击了一只母棕熊,发生了激烈打斗,导致森林中10×2米范围内的灌木多数都被破坏了。打斗现场有掉落的大量熊毛碎片,也有不少虎毛碎片。整个打斗现场30米长的范围内,地上和树上都有血。
论文内容:没有发现熊在冬眠穴内被虎捕杀的。然而,1998年12月5日,一只雄虎(M20)在一颗桦树旁杀死了一只成年公黑熊。袭击发生时黑熊还很虚弱,只是暂时离开巢穴,黑熊试图爬上一颗白杨树逃走,老虎跳上树将他拖了下来。老虎将熊尸拖离了原地40米,吃了五天。
梳理了老虎戴尔的强悍战绩,不难发现,即便强如戴尔,也没有挑战过成年公棕熊,更没有战胜同体重或者比自己大的棕熊的确切记录。
据传,老虎戴尔已于2000年3月掉入冰河淹死了,一代传奇虎王竟以这样的结局离开了世界,不禁让人唏嘘感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