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问题该重视吗?
笔者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对于田野里的昆虫是最熟悉不过了,在这些昆虫中,接触最多的无疑就是蝗虫了。小时候,每年的夏末开始,我们几个小伙伴就会结伴去田野里抓蝗虫,玉米地里比较常见的是中华稻蝗、双母夹(中华剑角蝗)、花生地(收获完之后)里最常见的就是土蚂蚱(土蝗)和青头郎(东亚飞蝗),矮小的槐树通常能抓到蹬倒山(棉蝗)等等。
一个秋天,我和弟弟就能抓个十几斤,那个时候没有冰箱,拿回家后,我妈都是将它们蒸熟后晾晒再保存起来,到了过年的时候,炸一盘就是待客的好菜。(下面配三张常见的蝗虫图,你们叫什么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
蹬倒山(棉蝗)
青头郎(东亚飞蝗)
双母夹(中华剑角蝗)
在以前,蝗虫的种类和数量非常的多,而且这些蝗虫大都是农业害虫,所以让人头疼不已。随着农药的使用,现在的田野里,许多蝗虫种类已经销声匿迹,而且从整体上看,蝗虫也已经不太常见了。那么,这是不是就代表蝗虫的问题不应该被重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蝗虫少了,为何还要被重视?
广义上说,蝗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蚂蚱,它是直翅目下蚱总科、蝗总科以及蜢总科下所有昆虫的统称,总共有超过一万种不同的种类。不过,狭义上说,蝗虫是可以引发蝗灾的昆虫,主要是蝗总科下的几种蝗虫,比如飞蝗和沙漠蝗。
而其他的蝗虫多为一年生且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存在,它们只能算是农业害虫,很难形成蝗灾,所以,蝗虫应该重视的角度要分两种情况:普通蝗虫和蝗灾蝗虫。
普通蝗虫我们常见的蝗虫基本上都是普通蝗虫,它们很难成气候,而且也不会集中的爆发,比如土蝗,它们的飞行能力相对较弱。这一类蝗虫其实也是应该重视的,因为由于农药的使用,普通蝗虫已经越来越少,虽然这对于农业来说是件好事,但是对于自然生态来说却是件坏事。
因为,这些普通蝗虫很难成灾,所以对于农业的危害是有限的,但是,在整个的食物链中,蝗虫以其数量和种类多,成为了许多鸟类的主要食物之一。
而且普通蝗虫通常是在夏秋两季出现,而此时恰好是许多鸟类的繁殖期,在繁殖期,它们需要更多的食物来积攒能量和喂养雏鸟,其中蝗虫就是占比最大的能量来源。
但是,随着蝗虫的越来越少,鸟类在繁殖期可以捕捉的食物也越来越少,所以这必然会影响鸟类的生存。同样的,单纯地依靠农药来灭虫害,对于以粮食为食的我们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因此,重视普通蝗虫逐渐消失的问题,也是在探讨科学和尽量遵循自然法则种植的方法,这对于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蛙类)和人类都是有利的。
蝗灾蝗虫1875年,一个长度达到2900公里,宽度达到了180公里、覆盖面积高达51万平方公里的巨大蝗虫群在美国西部爆发,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过的最大的生物集群。
据科学家们估计,这才蝗灾一共约有12.5万亿只蝗虫,总重量重达2750万吨,比全世界的蓝鲸加起来的体重都要重。如此大的蝗虫群遮天蔽日,将美国西部的绿植啃食一空,甚至由于蝗虫太多,没吃到绿植的蝗虫啃起了树皮、衣服、动物尸体,给当时的美国造成了1160亿的经济损失。
2019年,东非沙漠边缘的飞蝗们也在悄悄地集结,最终形成了数量可达3600亿只的超级蝗群从东非一路飞到了西亚,它们的所经之处也是寸草不生,给东非多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受灾的国家一直从东非到了西亚。
除了以上两个比较大的蝗灾外,我国自古就有“旱极必蝗”的说法,所以这些可以造成蝗灾的蝗虫确实也是值得被重视的。那么,这些蝗虫是如何形成蝗灾的呢?有两个主要的成因:
第一:旱极。我们以上面说到的最大的蝗灾为例,那次泛滥的蝗虫为落基山岩蝗,是一种生活在落基山河谷地带的一种飞蝗。它们喜欢相对潮湿的土地产卵,因此,产卵地都集中在河流两岸。
但是,从19世纪开始,这里不断地涌入人口,对这里的土地进行开垦,使得落基山岩蝗的栖息地进一步缩小。直到19世纪70年代,连续的干旱使得大量的河床裸露出来,而原本就被迫聚集的岩蝗有了足够的繁殖地。
满足了岩蝗的繁殖需求,再加上产卵地的集中性,使得岩蝗们开始集群,由于大量的岩蝗出现,食物短缺,它们开始集结起来向其他地方进发,于是形成了巨大的蝗灾。
因此,古人说的“旱极必蝗”是有道理的,因为大多数的飞蝗就喜欢在河岸两侧相对潮湿的土壤中产卵,而干旱会让河床大面积裸露,为飞蝗们提供足够的繁殖地。
第二:“涝极必蝗”
我们以东非的蝗灾为例,东非蝗灾的主角是沙漠飞蝗,这是一种栖息在东非沙漠边缘的蝗虫,由于长期处于干旱的环境中以及环境中植被的集中性,它们原本在孵化期就比较会聚集。但是,干旱使得它们的孵化率并不高,所以一直没有成灾。
但是从2019年10月开始,这个地区开始了反常的多次降雨,这使得沙漠飞蝗卵的孵化率大大地提高,最终形成了比较大规模的蝗灾。
总结蝗虫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农业害虫,不过,大部分的蝗虫是无法形成蝗灾的(聚集性、产卵量、飞行能力等等的约束),反而这些蝗虫在食物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而农药的使用已经让这些普通蝗虫岌岌可危,所以这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而对于一些飞蝗来说,它们是蝗灾的“主角”,造成蝗灾的原因要么是干旱地区的反常降雨,要么是湿润地区的连续干旱,总之都与反常的天气有关,这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蝗虫问题该重视吗?
蝗虫(Locust)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蝗虫会发生周期性种群大爆发,并能长距离迁飞。蝗虫泛滥时,铺天盖地、遮阳避日,所到之处庄稼遭殃,颗粒无收。“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宋代诗人苏东坡在诗中有着精准的描述。蝗虫灾害,给各个国家的经济和农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各个国家高度重视。
最近,肆虐的蝗虫正在威胁着整个东部非洲。在肯尼亚,面临着7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蝗虫入侵。绝望的警察使用了催泪瓦斯甚至向蝗虫群开枪扫射。蝗灾直接导致粮食短缺,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存问题,这已成为粮食安全的国际问题。世界各国科研人员正在深入研究对策,积极采取灭虫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杜绝蝗灾,避免侵害![祈祷][祈祷][祈祷]
蝗虫问题该重视吗?
蝗虫当然要重视和提前做好防范预防、防患于未然,蝗虫会给农作物和所有动植物比如蔬菜瓜果造成威害,会是农作物的产量大大降低。
蝗虫问题该重视吗?
蝗虫问题该重视吗?
对于蝗虫的防治,我们国家一直都很重视。
前段时间,巴基斯坦因为受到蝗虫灾害,整个国家的经济受到巨大影响。我国及时采取措施,派专家去帮助巴基斯坦治理蝗虫。
蝗虫会产生以下危害:
1,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呑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
2,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3,蝗虫喜欢群聚生活,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对农业造成极大的损害。
我们不管遇到什么灾难,要有科学系统的应急预案。只要是威胁到农业安全、国家安全、生命安全等,我们都要高度重视,引以为戒。从武汉肺炎群防群控工作中汲取教训,以便做好各项工作。
蝗虫问题该重视吗?
蝗虫是农作物的害虫,蝗虫泛滥,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业收成。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应该重视和关心蝗虫问题。
蝗虫问题该重视吗?
在国外并不知道 在中国 一定要重视 多少天没有吃肉了 只要它敢来 油炸 火烤 解解馋[大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