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动物那么傻,人类为什么不以它们为食?
如今的澳大利亚正是应了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是因为如今澳大利亚的生物量确实多的有点吓人,先是超过百亿只穴兔泛滥,经过一百多年的“人兔大战”好不容易压制到了6亿只左右,之后是超过100万头野化骆驼泛滥,在之后是25万条湾鳄泛滥,最后就连澳大利亚本土的袋鼠也以4500万只的数量在野外狂欢着。
所以,澳大利亚虽然生物多样性相对要差一些(有袋类动物一家独大),但是动物量却一点都不少。
在这些泛滥的物种中,有些动物很傻,傻到像狍子那样见到人都不跑,而且这些动物都能吃,那么,为什么澳大利亚的人不以它们为食来解决物种泛滥的问题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大部分泛滥的物种很难捕杀我们开始说了4种在澳大利亚数量极多的动物,在这四种动物中,有三种是极难捕杀的,它们是穴兔、野化骆驼和湾鳄。
首先是穴兔。穴兔与我们常见的野兔有两个最大的不同之处:第一,穴兔是兔科穴兔属下的动物,而野兔是兔科兔属下的动物,二者是同科不同属下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第二,野兔一般都是在地面上栖息,而穴兔擅长挖洞(我们的家兔就是由穴兔驯化而来的)。
正是因为在澳大利亚泛滥的是穴兔,才让这场“人兔大战”持续了上百年还没有结束。俗话说“狡兔三窟”,作为平原面积较大的澳大利亚,穴兔在这里挖洞简直如探囊取物,而且挖的洞非常的深还错综复杂。
这曾经让澳大利亚花了大量时间和资金修建的围栏毫无作用(为了阻挡穴兔扩张的步伐,但是没想到穴兔从围栏底下挖洞过去了),最终尝试了各种办法无果后,澳大利亚用上了穴兔的克星“粘液瘤病毒”(一种主要在兔子之间传播且高致死率的病毒)才将百亿只兔子控制在6亿只左右。
你可能会问了,为何不继续用“粘液瘤病毒”将剩下的兔子消灭干净?这个问题澳大利亚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剩下的6亿穴兔经过优胜劣汰后对该病毒已经产生了抗体,因此,澳方每年还是要通过各种方法来遏制它们的数量。
所以,这种狡猾擅长挖洞的兔子,并不是那么好抓的,这也是这里的人没有以它们为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野化骆驼。早在19世纪40年代以前,澳洲还一只骆驼都没有,但是由于本土物种的局限性,澳洲从原有的动物中很难找到一种能负重又耐旱(澳洲大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的气候)的动物。
于是,人们把目光放在了亚洲的骆驼上,之后他们数次从印度以及阿富汗地区引入了驯养的单峰驼,随着单峰驼的引入,它成为了曾经澳大利亚主要的畜力工具。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具被生产出来,而这些骆驼就逐渐地被抛弃了。不过,令人们没想到的是这些单峰驼在野外很好地生存了下来,并且成群成对的繁殖,导致了数量开始膨胀。
等到人们要猎杀它们时才发现,这些体型庞大的动物,警惕性非常的高,而且奔跑能力强,这让普通的枪都奈何不了它们。于是在21世纪,澳大利亚想到一个“好主意”-“犹大项圈”,这是一种带有定位作用的项圈,由于野化的单峰驼是群居的,所以人们会用麻醉枪麻醉一头单峰驼,然后给它戴上项圈,再放生。
这样通过犹大项圈就能准确地找到骆驼群的位置,然后通过直升机扫射方式将其“团灭”。因此,野化的单峰驼体型庞大、机警、奔跑速度快并不是普通的人和装备能够将其猎杀的。
最后是湾鳄。湾鳄是现存最大的鳄鱼,已知的最大的湾鳄体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1吨,而且湾鳄是唯一一种可以在淡水和海水中穿梭的鳄鱼。
湾鳄的成名是在二战时期的兰里岛之战,根据资料显示,二战时期日本与英国交手溃败后,日军数百人逃到了兰里岛上,结果遭到了该岛上大量湾鳄的猎杀。
对于这种皮肤非常坚硬且凶猛的动物来说,普通人见到它都得哆嗦,更不用说杀了吃肉了。
因此,动物并不是蘑菇,蘑菇能够老老实实地待在哪里让人捡,而动物是会逃而且具备很强的攻击性的,所以澳大利亚的生物量虽然大,但是穴兔和骆驼是难以捕杀,湾鳄是危险性太高,才导致了他们不吃这些动物。
袋鼠见人都不跑,而且还泛滥了,为何人们不吃?在整个澳大利亚,人们最常见且见到人也不会跑的动物只有袋鼠,这是因为澳大利亚是有袋类动物的天堂,由于有袋类动物大都是澳洲独有的物种,所以这里的许多有袋类动物是受保护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澳洲本土的食肉动物纷纷灭绝(比如袋狼)后,袋鼠失去了天敌得以泛滥到几千万只的数量。
如此多的袋鼠野外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它们的需求,所以袋鼠出现了人的院子里找吃的是件常事,而这恰恰就是许多人认为袋鼠“傻”的原因。
但其实,袋鼠一点都不傻,因为它敢频繁地出现在人类居住区是有恃无恐的。这是因为出现在人类居住区内的袋鼠都是一些体型较大的袋鼠种类,比如红大袋鼠,它们站立身高可达2米,体重平均75公斤,比成年男子都要大。
而且袋鼠的速度极快,可达70公里每小时,因此,如果遇到普通人对自己有敌意,它跳起来双腿一踹就能结束战斗,如果实在打不过,极快的速度也有利于它们及时的逃离。
在澳大利亚,每年都有多起袋鼠伤人的事件,曾经有报道在2018年,一只袋鼠进入人的后院寻找吃的,与一家三口展开了搏斗,其中男主人被踢翻在地,妻子和孩子也不同程度的受伤。所以,有恃无恐是袋鼠“傻”的原因。
其实,从袋鼠泛滥开始,澳洲每年都会定期定量地捕杀袋鼠,肉当然是售卖了,一般情况下,袋鼠肉的价格在10澳元1斤左右。
但是,定期定量的保护,只是让袋鼠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能使得它们减少,再加上袋鼠由于运动量大所以它身上的油脂少,肉柴还有膻味,所以不太受人喜欢。
总结澳大利亚的物种泛滥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其中既有入侵物种,也有本土物种,其中多数的物种因为难以捕杀才没有被人当成食物,至于既“傻”又“泛滥”的动物也只有袋鼠了,但是袋鼠其实并不傻,因为它们是有恃无恐,而且袋鼠澳大利亚人是吃的,因为每年都有捕杀量,只不过,它的肉不怎么符合当地人的口味,所以不太受欢迎而已(烹饪方法很关键)。
澳大利亚的动物那么傻,人类为什么不以它们为食?
澳大利亚是动物泛滥严重的国家,野兔袋鼠满地跑,鸽子遍地飞。然而曾经澳洲泛滥的野兔差点让澳大利亚亡国直到今天说起野兔还会谈兔色变,而因为袋鼠泛滥不容易控制,澳洲超市里已经开始买袋鼠肉了,和牛肉味道差不多,但吃的人比较少。
澳洲动物泛滥也是因为澳洲人比较保护动物,澳洲人尤其喜欢狗,对吃狗肉的朝鲜人嗤之以鼻,觉得简直不可思议。澳大利亚环境保护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动物才泛滥成灾。澳洲的蝙蝠更是大到让人毛骨悚然,蜘蛛和蛇也经常在丛林里,都已经成精了感觉,不过澳洲人一点都不怕,因为习惯了,这内心非常强大啊。
澳大利亚袋鼠问题更为严重。因为无限制繁殖,数量超出了环境可承载的最大数量。草场植被的大量侵蚀,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常跳出公路造成交通事故。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导致一系列的问题,过于保护动物也不一定是件好事,应该学习一下丹麦把长颈鹿电死给狮子吃,或者像美国一样每年都安乐死一些动物。动物和人都要计划生育的,要不世界就爆炸了。
澳大利亚的动物那么傻,人类为什么不以它们为食?
怎么不吃?羊肉是澳大利亚人的重要食材呀!
兔子肉也吃。不过是澳大利亚这个环境太适合兔子生长:食物充沛,没有天敌,以至于兔子数量是爆炸式的增长,最多时达到100亿只,现在控制得很好了,还有两亿只。而澳大利亚现在才两千多万人口。也就是说,如果兔子不生不养,只坐着等人吃,澳大利亚人也需要每人十只,才能把兔子吃完。
澳大利亚的袋鼠也很多。本来,袋鼠肉挺不好吃的,骚膻味特重,肉老得像树皮一样。但是现在烹饪水平提高了,有好几种袋鼠肉做的食物,最著名的就是袋鼠肉汤了。
其他的,鸸鹋啦,考拉啦,鸭嘴兽啦,也都有人吃。和袋鼠一样,做好了好吃,做不好就不好吃。
不过呢,什么东西也是反复实践才能成功的。澳大利亚人不多,香喷喷的羊肉就够吃了,谁会没事跟那些不好吃的东西较劲呢?实践得少了,成熟的菜品和烹饪方法也就不会多。
除了流落荒岛的探险者,大概只有咱种花家,喜欢不厌其烦地反复试验各种食材的烹饪方法了吧?
澳大利亚的动物那么傻,人类为什么不以它们为食?
题主有所不知,澳大利亚的动物时刻遭受着人类的威胁。只不过澳大利亚人在吃这方面能力欠缺没有遏制住动物泛滥。
就拿澳大利亚特有的袋鼠为例。目前澳大利亚有至少3400万只到5000万只袋鼠生活,远远超过了澳大利亚人口数量。
为了减少袋鼠数量,澳大利亚政府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吃袋鼠肉就是其中的一招。
吃袋鼠肉在澳大利亚历史上早已有之,早在西方殖民者来到这片大陆之前,当地的土著人就将袋鼠当成了食物来源。
据说袋鼠肉的味道和牛肉有点像,能hold住煎炒烹炸各种做法。而且袋鼠肉脂肪含量低,只有2%,很适合现代人食用,尤其适合那些喜欢健身的人。可是,当地人还是很少能够吃到袋鼠肉,因为在过去普通超市几乎见不到这种肉类出售。
虽然现在普通超市也能买到袋鼠肉,而且吃袋鼠肉被政府鼓励,但是人们仍然很少以这种动物为食,因为袋鼠肉过瘦,西方的传统烹饪技术不容易做出美味的菜来。
说实话,导致这种动物泛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人不会做饭。不说袋鼠肉,他们连兔子肉都炖不好!要是澳大利亚有2000万中国人,我相信他们肯定不会面临的野兔泛滥和袋鼠泛滥的局面!
澳大利亚的动物那么傻,人类为什么不以它们为食?
作为一名远洋海员,澳大利亚的纽克斯尔港是我们经常停靠的港口之一,我们船经常来这里拉煤炭。说实话澳大利亚对于动物的保护力度真的很大的,每次靠港,停落在我们船头上的各种鸟类是基本不怕人的,我从这些动物旁边路过,他们丝毫不会害怕,更不会飞走,这种情景在国内还是特别罕见的。包括港口里面类似于鸳鸯一样的生物,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着,即便你用石头扔进水里面,它们也只是回头看一看你,丝毫不会受到惊吓,在这里真正让我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其实澳大利亚的动物并不是傻子,只是因为当地人的保护力度太大了。我们船到达澳大利亚之前,需要在锚地里面抛锚等待靠港,海面上成群结队的鱼类真的很多,特别诱惑人。并且在澳大利亚的锚地里停着,你会发现海面上的巡逻小艇以及天上的飞机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巡逻着,如果发现你向海里面丢垃圾,会立马对你们船进行处罚,严重者甚至可以把整个公司罚破产,这就是他们对海洋生物的态度。也因为如此,澳大利亚当地的动物给人的感觉傻乎乎的,其实这就是不害怕人的表现,这就是对大自然保护力度强烈的直接证明。
我大概去过十几次澳大利亚港口,每次过去都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其中有一次我记忆犹新,因为我们船被扣留了一个星期,罚款了一百万美金,而理由就是我们对当地的海洋环境进行了破坏,具体怎么回事呢?我就给大家讲述一下。船员最常见的娱乐方式就是钓鱼,毕竟在船上钓鱼还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允许你钓鱼,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亚。第一次去澳大利亚,船长就给我们开会了,不允许我们在港池内钓鱼,当时我们都以为船长是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也没有多想,再说了当时我们是在锚地里面,并不是在港池。傍晚吃过饭,我们就在甲板上散步,远远望去,我们船四周的海面上有很多鱼类,甚至都能看到纯野生的海豚,一些大型的海龟在海面上漂浮着,悠然的晒着太阳。船上的生活本来就很无聊,当时在锚地手机信号也不好,于是我们就商量着钓鱼。因为之前在我国广州的锚地里,我们全船进行钓鱼,那种氛围真的特别开心。就这样我们找到了大厨,因为大厨管理着船上的库房,只有他有钥匙能够进入船舶的冷库,拿出一些小鱼小虾充当鱼饵。
就这样,我们找到了大厨要到了鱼饵。当时我们还不确定到底能不能钓鱼?于是我跑到驾驶台准备问一下船长,到达驾驶台之后,船长没有在,但是我通过驾驶台上面的望远镜观察,附近的船舶上确实有人在钓鱼,好几个人站在船尾的栏杆旁,鱼钩丢下去就能上鱼,于是我赶紧跑了下去,告诉大家“可以钓,附近有人再钓”!就这样我们拎着桶去甲板上钓鱼了,说实话在澳大利亚钓鱼真的特别过瘾,这里的鱼类资源真的特别丰富,即便你不用鱼饵,把鱼钩丢下去,甚至就能锚上一条鱼来。我还没有把渔具准备完毕呢,旁边的水手已经开始上鱼了,由于来不及装桶,整个甲板上都是我叫不上名字的海鱼,活蹦乱跳的。其中还有一个水手好像钓到了一个大物,那种力道,两个成年人都拉不动。好不容易拉到了水面,预估有七八十斤重,全船欢呼,准备放下舷梯,用安全网把它拉上来,就在下放舷梯的时候出事了。
当时我们都在特别激动地准备把这条鱼弄上了,谁也没有观察到海面的情况,一条白色的巡逻艇用探照灯照着我们几个,用高音喇叭一直在喊叫,我听的很清楚,让我们立即住手。就这样巡逻艇的几个人员来到了我们船上,此刻这个水手还不舍得松掉手里面被勾住的这条鱼呢,因为我们也不清楚他们来的具体原因。只见他们对着我们钓的鱼以及渔具开始拍照,特别是这条已经上钩还没有钓上来的大鱼,之后一个当地的官员就站着和船长聊天了,具体说了什么,我也没听清,但是通过船长的表情,我能感觉到船长很生气。到最后我们才知道,因为钓鱼我们被扣船了,还被开了一百万美金的高额罚单,听到这个数目,我们都傻了,连忙狡辩到“旁边的船上也有人再钓鱼”,其中一个当地的官员回答道“人家是澳大利亚的船舶,船员办理的有钓鱼证书,所以没问题,如果你们办理了,也可以钓鱼”!最后船长告诉我们,幸亏最后这条鱼你们没有拉上来,在澳大利亚,这种鱼属于特别保护动物,一旦钓上来,你们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就是澳大利亚对于海洋生物的保护力度。
为什么感觉澳大利亚的动物都那么傻呢?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看到人之后完全就不害怕,其实这就是因为澳大利亚的当地对于海洋生物的保护力度特别大。那么他们都有哪些强劲的保护措施和手段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给大家科普一下。首先:澳大利亚对于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是非常大的,不管你是不是有意的,只要是你随便向大海里面倾倒塑料垃圾,一定要被做出严格的处罚。有一次我们港口装货,一个船员吃完方便面,方便面的外包装袋被海风吹进了海里面,被当地相关人员看到,上船之后直接开罚单,船员也比较聪明,说“不是我们丢的”!但是当地的相关责任人是这样处理的“你不承认没关系,塑料袋上面的包装有汉字,而附近只有你们一条中国籍船舶,必须要处罚你们,再不配合就要扣船”,没办法就因为海面上的一个塑料袋,我们船被罚了一万美金,当地人对于海洋环境的保护就是这么严格。有人说我扔一些食物去喂鱼总可以吧,并不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其实也是不允许的。就因为这种严格的保护手段,澳大利亚的海洋生物繁殖得非常快,也完全不害怕人类。
其次:很多人也许好奇,澳大利亚的海域那么大,他们怎么可能一点不露的全部在监视范围内呢?我刚开始也有这样的疑惑,后来船长告诉我们:澳大利亚对于海洋生物的保护力度是非常大的,他们会研究专门的设备仪器,甚至利用卫星手段,对海洋生物破坏者进行打击。另外还会有专门的执法部门,类似于我国的渔政单位,通过巡逻艇,直升机全天候地进行巡逻。不仅避免人类对海洋生物的破坏,他们还有专门的救助部门,每天在海洋里面巡逻,如果发现有些生物需要救治,比如鲸鱼身上布满藤虎,比如海龟被渔网缠绕,他们总会第一时间进行专业救治。在澳大利亚海域,不像是自然海域,其保护力度更像在动物园里面,对动物都特别细心的照料,因此当地的动物都不害怕人类,和人类特别和谐的相处。
最后:澳大利亚为了保护生物还成立比较完善的监督机制。比如当地的引航员就有这种责任,不管是什么船只要是靠港澳大利亚肯定要申请当地的引航员,引航员不仅帮我们开船,还对我们进行监督,如果发现任何破坏当地海洋生物的行为,他会立马举报的。等我们船舶靠港后,引航员也就下地了,但是这个时候码头的装卸货工人又承担起了这个责任,发现有人伤害动物,破坏海洋环境会第一时间举报,相关部门也会第一时间上船对其进行处罚。不仅如此澳大利亚也号召船员之间相互举报,如果你在船上看到其他人在钓鱼,拍照举报后,一旦核实属实,你可以获得罚金的百分之八十的奖励。其中菲律宾的船员就喜欢这样,在澳大利亚锚地里面,菲律宾船员喜欢拿着手机到处观望,就是拍下你丢垃圾,钓鱼的照片进行举报,以此来获得奖励。就是因为如此,澳大利亚的生物安全感特别强,所以它们不惧怕人类,也显得傻乎乎的了。
澳洲的鲍鱼,龙虾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美食,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拥有那么多的海洋生物,甚至很多都已经泛滥成灾了,为什么不想到用吃来解决问题呢?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具体原因如下:第一:不管是海里面的鲍鱼,龙虾,还是陆地上面的野兔,由于保护力度比较强,在澳大利亚都处于极度泛滥的程度,但是他们为什么不去吃呢?主要就是因为当地人对于生命的敬畏,他们对于生命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在当地人的思想里,动物也是有生命的,他们不愿意为了自己存活去伤害其他物种。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去吃,但是面对如此迅速的繁殖能力,即便少数人的食用也丝毫没有任何的缓和。
第二:澳大利亚的法律里面,有特别重要的一条“关于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其中有一条就是禁止捕杀动物,侵犯动物的生命严重者和侵犯人类的生命后果一样。因为法律的束缚,导致了现在各种生物的泛滥,也没有人敢去食用动物。曾经澳大利亚野兔的泛滥成灾,造成了粮食的大面积减产,当地有关部门组织消灭了一部分,虽然最后都被出口了,没有当地人真正去食用,但是这个行为还被当地居民认为不道德,被集体抗议了。所以在澳大利亚想要食用动物,那种社会的舆论压力是非常强烈的。
第三:由于饮食习惯的原因,当地人很少会自己烹饪野兔之类的野生动物。即便是龙虾和帝王蟹之类的美食,当地人认为有坚硬的外壳,并且肉质极少,他们也不会去食用。去过澳大利亚的人也许会知道,这里的海鲜是非常便宜的,并且全部都是野生的。近几年当地看到了动物泛滥的危害,任何人都被允许办证之后合理的捕捞了,但是由于没有人愿意吃,数量又比较庞大,所以价格很低,很大一部分都出口到我国了。并且澳大利亚的人口基数有限,动物数量比较多,即便大家去食用,其效率也远远跟不上动物繁殖的速度。
小时候家里面经常会看到黑色的乌鸦,晚上的叫声特别的凄凉,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在老家基本上看不到这种鸟类了,但是在澳大利亚我曾多次看到,并且它们不怕人,给人的感觉还是特别亲切的。另外小时候村子里的小河沟都能钓鱼,但是现在基本上被污染了,别说鱼了,连小蝌蚪都很少见了。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是多种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真的应该学习一下澳大利亚的保护力度。你们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澳大利亚的动物那么傻,人类为什么不以它们为食?
谁说不吃的?澳大利亚的国兽——袋鼠,可是到澳大利亚必吃的本土风味!大家都知道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国兽,就像在国际上中国的代表性动物是大熊猫一样!可是国兽命运各不相同啊!不是说袋鼠命不好,是袋鼠的命太好了!因为大熊猫是极度濒危动物可是袋鼠却在澳大利亚肆虐成灾了!因为袋鼠的天敌野狼在澳大利亚逐渐销声匿迹,所以袋鼠的数量逐渐失控了,大家都知道袋鼠的攻击力的强大,这就造成了澳大利亚80%的车祸都是袋鼠搞的。所以同国兽不同命,袋鼠在澳大利亚是日常的美食。在澳大利亚吃袋鼠肉,就像在中国吃猪肉牛肉一样。可能很多人都很意外吧,袋鼠的形象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钞票、飞机、舰船上,还以为袋鼠在澳大利亚也是很珍贵的动物呢?很多人去澳大利亚旅游,看袋鼠就是主要目的之一,没想到还没看见袋鼠,先看见超市里一堆一堆的袋鼠肉了!不过虽然到澳大利亚,都要尝一尝澳大利亚的国兽肉,可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袋鼠肉的味道还是不太好接受啊!因为袋鼠肉的口感虽然和牛肉差不多,可是却有一股特别重的膻味。澳大利亚本土的烹饪做法可能就不被中国人喜欢了。不过袋鼠肉经过咱们中国厨师们的烹饪还是很好吃的。不过虽然澳大利亚的袋鼠杀的都赶不上生的快,在澳大利亚捕杀袋鼠还是需要许可证的。而且中国进口的量很少,在中国买袋鼠肉还是不太容易啊,所以大家到了澳大利亚可以带点回来。看,各种各样的袋鼠肉,保证你能吃够。在澳大利亚袋鼠肉实在是太普通了,甚至盒饭小吃里都有,这也是澳大利亚治理袋鼠成灾的主要手段。不过澳大利亚的吃货水准实在太低了,吃了这么多年,袋鼠反而越来越多了,还是赶紧想办法送到中国来吧,有中国吃货们的帮助,保证帮你们把袋鼠吃成国兽该有的数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