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头大象北迁回归栖息地,为何会出现大象异常迁徙呢?

最近一段时间,奥运会的信息几乎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这让原本备受关注的亚洲象北迁受到了“冷落”,不过,在这段时间内,亚洲象群也没有闲着,就在我国奥运健儿屡屡取得佳绩时,它们悄悄的原路返回,目前已经回到了普洱市。对于此次象群迁徙,许多小伙伴有着诸多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就来复盘一下“亚洲象北迁”以及分析一下迁徙的原因。

亚洲象北迁

虽然,我国北迁的亚洲象群是在今年的4月份才在网络上走红的,但其实这群迁徙的亚洲象从去年的3月份就已经离开了原栖息地西双版纳,并且一路向北进入了普洱市。这群亚洲象中由于领头的母象鼻子比其他成年象明显短了20厘米,所以象群被命名为“断鼻家族”。

早在2020年的3月份,断鼻家族的16名成员从西双版纳一路向北进入了普洱市,并且在普洱市持续逗留了约9个月的时间,到了2020年的12月份,一头母象产下了一头小象,断鼻家族成员扩大到了17头。短暂的休整之后,象群继续北上,并且于2021年的4月份从普洱市迁徙到了玉溪市。也就是这个时候,各大媒体将焦点放到了这群大象上,而这群大象也成为了世界级的“网红”。

在迁徙的过程中,有两头成年公象脱离了队伍,虽然网传是它们“贪杯”(吃了村民的酒糟),但是从习性上看,成年公象离群是正常的,因为在非繁殖期,公象通常会单独行动,只在发情期短暂的加入象群。至此,17头亚洲象剩下了15头继续北上。

从4月16日开始,象群在玉溪市先后经过了红河州石屏县、玉溪市峨山县、红塔区,并于6月初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此时一头公象离群,象群成员变为14头。在7月7日,为了保障独象的安全,相关部门对独象进行了麻醉迁回。

剩下的象群开始自主地回迁,并且在8月8日象群安全渡过元江干流继续南返,4天后,象群由玉溪市元江县曼来镇进入普洱市墨江县境内。至此,北迁的象群终于回到了普洱。

亚洲象群为何要迁徙?

到现在为止,我国亚洲象群迁徙的确切原因依然没有找到,因为亚洲象本身就有迁徙的习性,而诱发它们迁徙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们来说两种可能诱发它们迁徙的情况:

第一种:太阳风暴

早在2020年的9月,美国多家权威机构就通过研究称:第25个太阳周期已经从2019年12月正式拉开了帷幕,而在太阳周期中太阳风暴是频发的,太阳风暴可能会影响地球磁场,造成地磁暴。而在2020年的2月中下旬,地球上就曾发生过一次中等规模的地磁暴,再集合象群是从2020年3月初离开的西双版纳,因此,有学者推断,可能是地磁暴激活了大象的迁徙记忆,从而诱发它们迁徙。但是,迁徙后,象群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所以才开始了长距离的迁徙。

第二种:生存空间

亚洲象在自然环境下本身就属于“逛吃型”的动物,它们在生存空间内,几乎是不停地移动觅食的。但是,在人口数量增加,人需要的栖息地更大的前提下,留给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本就有限。早在1978年,我国野生亚洲象的数量在150头左右,随着我国保护力度的加强,到了如今它们的数量已经翻倍,到了300头左右。栖息空间的有限,再加上数量的翻倍,原生环境势必无法满足亚洲象的生存需求,所以,亚洲象会有迁出原栖息地,寻找新的栖息地的举动,只不过,它们没有想到的是外面的世界已经很少有适合它们生存的地方了。

因此,数量的增加、栖息范围较小,可能是亚洲象迁徙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在这17头大象迁徙之后,6月份云南又有10头大象迁出,这就很说明问题。

还会发生亚洲象迁徙的情况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是肯定的,因此想要增加适合野生大象生存的栖息地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象的数量势必还会增加,这就会造成栖息地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野生象群势必会向栖息地四周扩散和迁徙。

而一旦野生象群扩散,势必会增加人象冲突,所以,如何让亚洲象尽可能少地扩散和迁徙是当下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是加强对亚洲象的管控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最重要的是要扩大它们的栖息范围。

总结

此时亚洲象群长达17个月的北迁之旅终于告一段落,虽然在这场迁徙中,人和大象都平安无事,但是大象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不容小觑的。从目前的情况看,它们之所以迁徙与原生环境空间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扩大栖息范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