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的汗水有什么功能?
河马是现存陆地上体型第三大的哺乳动物,仅次于大象和犀牛,它们是非洲独有的动物。不过奇怪的是,在炎热的非洲,河马作为一种大型的动物,全身几乎没有毛发,而没有毛发的保护,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必然会晒裂。那么,河马是如何防晒的呢?答案就藏在河马的习性和“汗水”中,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说一下河马“防晒的秘诀”。
河马的“防晒秘诀”两种河马
河马是哺乳纲偶蹄目河马科下动物的总称,在现存的河马科下一共有2属2种,它们是倭河马属下的倭河马以及河马属下的河马。由于河马大家都比较熟悉,所以我们着重地来说一下倭河马。倭河马又称侏儒河马,相比较它的近亲,倭河马比较少为人所知,这是因为倭河马的数量稀少(不足3000头),而且它们均分布在西非的热带雨林中,很少“抛头露面”。从体型上看,倭河马与幼年河马体型差不多,只有1.6米左右的体长、80厘米左右的肩高以及220公斤左右的平均体重。从整体上看,河马的体型是倭河马的8-10倍。
除了体型大小,倭河马的形态和习性也与常见的河马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倭河马虽然也喜欢水,但是更喜欢在雨林中闲庭信步,而且相比较喜欢群居的河马,倭河马更喜欢独来独往;其次,倭河马的腿部、脖子比例相比较河马来说要长一些,而且倭河马的眼眶和鼻子不像河马那样凸出,所以在水中,它只能露出整个头部来呼吸,不能像河马那样只露出鼻孔和眼睛。
河马的“防晒秘诀”
由于倭河马生活在植被茂盛的热带雨林中,高大且密集的树木是它们天然的“防晒伞”,所以它们虽然也喜欢待在水中,但更喜欢在雨林的陆地上行走觅食,也就没有了防晒的说法。
而河马就不同了,它们栖息在非洲大草原上有水域的地带,一旦上岸没有任何的遮挡,所以,河马想到了三个办法来防晒:
第一,“昼伏夜出”。河马虽然是陆生动物,但是它的习性已经与两栖动物差不多了,整个的白天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一会说),它们都是待在水中的,只露出眼睛和鼻孔来,这样它的皮肤就不会被晒伤了,到了晚上,它们再上岸活动或者觅食。刚才说得极个别的情况是在旱季,河马可能会因为原栖息的水位下降,去寻找新的水源。这样的河马是最虚弱的,长时间的暴晒,让它脱水严重,此时如果被狮群盯上,那就变成“挨啃小天使”了。
第二:“涂泥”。“涂泥”是大多数动物防蚊虫和防晒的方法,比如大象、野猪都喜欢泥地打滚来将湿润的泥粘到自己身上,形成一层保护。河马也是如此,它们遇到泥坑,也会进去畅快地打个滚,涂上一层天然的“防晒”。
第三:分泌“汗水”。这就来到我们今天说的重点了,首先河马的皮肤确实会分泌一些液体,但是河马是没有汗腺的,所以它分泌的液体不能称之为汗水,而且河马分泌出的液体虽然呈红色,但是这也不是它的血,而是一种叫做河马汗酸的物质。
河马汗酸究竟是啥?有什么作用?根据科学家们的分析发现,河马汗酸是由河马的皮下腺体分泌的一种粘稠状物质。起初河马汗酸是无色的,但是随着暴露在空气中,它里面的色素分子不断地聚合,此时河马汗酸的颜色慢慢转为粉红色,再转为红色,最后变成棕褐色与身体的颜色融为一体。
根据2004年日本的一个研究团队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看,河马分泌的黏液同时具备两个功效:第一是防晒,由于河马汗酸非常的黏稠,当包裹住体表后,这些黏液会反射太阳光,起到防晒的作用;第二是抗菌、防蚊虫。由于河马的体表几乎无毛(只有尾部有少量刚毛),所以它们也会受蚊虫叮咬的困扰,而黏稠的河马汗酸就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表示河马汗酸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抗菌剂,能够保护河马的皮肤不受细菌的侵扰
总结河马流的“汗水”其实不是汗液,而是一种皮下腺体分泌的粘稠状液体,称为“河马汗酸”,这可是河马防晒的妙招,当然,河马汗酸的作用不止是防晒,所以,无论有没有烈日,当河马的皮肤大面积暴露在空气中时,它的皮下腺体就会分泌河马汗酸。
不过,分泌河马汗酸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即使有“汗血”护体,河马也不能在烈日下长时间离水。
河马的汗水有什么功能?
河马其实是“汗血宝马”,它们有红色汗液,看起来像血一样。这种红色色素像天然防晒霜一样保护它们免受阳光照射。
河马使古希腊人迷惑不解,因为它看起来会出红色的汗。虽然河马确实会出汗,但那不是血。河马分泌一种粘性液体,起到防晒霜和局部抗生素作用。
最初,河马汗水没有颜色。当粘性液体聚合时,它会变成红色,最终变成棕色。汗液滴类似于血滴,尽管红色的汗会在水中被冲走,而在岸上河马的汗液会粘在潮湿的皮肤上。
日本京都药科大学的专家将河马汗液中的橙色和红色色素分子确定为非苯类芳香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酸性的,可以防止感染,保护河马免受污水的影响。红色色素,称为“希波苏酸”,橙色色素被称为“去甲海马体酸”,似乎是氨基酸代谢物。这两种色素都能吸收紫外线,而红色色素也起抗生素的作用。人类通过研究河马汗液,有助于开发新型防晒霜和护肤用品。
河马的汗水有什么功能?
河马的汗水并不是真正的汗水,因为河马没有汗腺,产生类似汗液的腺体比在人和其他动物身上产生汗液的汗液腺更大、更深。液体从很容易看到的皮肤洞中流出,这种液体最初会为无色粘稠的分泌物,几分钟后才会变成红色,几小时后逐渐变成棕色,许多人把这种现象误认为是河马的血汗。
河马的汗液具有防晒和抗菌的作用科学家通过收集河马的汗液样本,提取其中化学成分,发现河马汗液的两种重要成分,分别是红色的河马汗酸和橙色的去河马汗酸。这两种都是不稳定的高酸性化合物,似乎为氨基酸代谢物。黏液可以河马皮肤上变干变硬,并在皮肤上吸附数小时,因此,这种粘稠的混合物足够坚固保证在河马一整天水中浸泡时一直存在。科学家发现这两种色素都可以吸收紫外线和可见光范围内的阳光,对河马起到防晒霜的作用,但可能无法作为人类防晒霜使用,因为它真的很臭。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河马体酸也是一种强大的抗生素,在浓度甚至低于河马皮肤上的浓度下,由于河马体酸的强酸性(比醋酸强数百倍),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海马体酸的抗生素特性有助于保证河马不受感染,雄性河马经常用长牙互相伤害。
河马的汗水有什么功能?
防晒防蚊 保湿保温
河马的汗水有什么功能?
防晒 对于河马来说,若不在水中御热,也不在泥沼里舒服地纳凉避暑,它们在赤热的阳光下会使用自制的“防晒霜”来防御太阳的暴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