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大山中遇到一只老虎,该怎么做才能保命?

怎么做?

近日一条“70岁老人拿镰刀吓退东北虎”的新闻上了热搜,这个事件背后的一些原因,我们在下面慢慢的分析。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这个事件找到在野外遇到老虎的应对方法呢?这个方法的可行度究竟有多高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关于上面事件的始末相信小伙伴们都通过报道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里我们就不复述了,以免有凑字数之嫌。在这里我们只说一下当时那头东北虎的一些情况,动物学家通过现场留下的东北虎脚印的测量推断出了它的大体体型和年龄,通过测量现场的老虎脚印,专家发现该东北虎的脚掌长约10厘米,宽约12厘米,前后脚的步幅在1.2米左右,根据这些数据,专家推测这头东北虎的体重应该在500斤上下,属于一头成年的东北虎。

而成年东北虎在其栖息环境中,除了成年的雄性乌苏里棕熊之外是没有对手的,在它们的食谱中,一头200公斤的野猪拿下也不在话下。

那么,为什么东北虎会害怕一个老人呢?

虽然东北虎是食物链最顶端的食肉动物,但是人并不是老虎的常规猎物,而对于野生食肉动物来说,除了像斑鬣狗这样的机会主义者(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吃肉的机会),其他动物的食谱相对固定,对于陌生的动物,它们通常是不会主动的攻击的。

其次,从战斗力的角度看,人在自然界中属于“弱鸡”级别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既然人这么弱,人类祖先是如何生存至今的?在距今约300万年的南方古猿,它们还不具备制造工具的能力,连石器都不会制作,但是它们依然是少数被食肉动物捕杀(恐猫),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直立行走。野生动物捕猎通常会权衡对手的实力,其中身高(肩高)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而人的直立行走,让人的身高远远凌驾于老虎之上(成年老虎的肩高也就在1米左右)。在老虎的眼中,人是高大的(它看不到你背后的长度),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老虎很少主动发起攻击。

第三,事件中的老人,手上有武器,且一直在大喊,这一定程度上震慑住了老虎,所以才出现了老虎与之对视几秒后,转身离开的一幕。

尽管这样,我还是认为老人吓退老虎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东北虎是一位“刺客”,它的捕猎主要靠的是偷袭,简单地说就是在猎物没发现自己时,就将猎物扑倒了。而东北虎没有选择扑倒人,而是选择出现在了人的视野中(并非偶遇,因为东北虎的嗅觉和听觉非常灵敏),目的极有可能只是查看“入侵者”。不然,以东北虎的习性,它不会给人对视的机会。

其次,东北虎没有选择攻击,极有可能是一头饱腹状态下的老虎。东北虎除了冬季,极少“存粮”,它不像猞猁这样的猫科动物一样有“存粮”的习惯,因此,东北虎很少在吃饱的状态下再次猎杀动物。

第三,大喊大叫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许多小伙伴对非洲大草原有极大的兴趣,因为这里有着自然奇观-东非动物大迁徙,甚至有些小伙伴已经去亲眼见过了。不过,据新华社的报道,记者采访了当地的一些导游,他们对我国游客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特别喜欢大喊大叫,尤其是看到野生动物时。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在非洲的许多动物保护区内,都是禁止大声喧哗的,因为人的大喊大叫会一定程度上激怒野生动物,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

那么,野外遇到老虎该如何正确的应对呢?

我们还是以与老虎打照面的前提下进行分析,从习性上看,老虎既然让你看到了它,多半它是没有恶意的,或者出于好奇,或者是像威慑人离开自己的领地。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大喊大叫,也不要试图吓退老虎,因为你不确定你的哪一个行为会激怒老虎,一旦激怒了野生老虎,跑也跑不过,跳水。爬树、单挑统统无望。

所以,此时需要做的就是慢慢的向后退,逐渐的离开老虎的视线,这样做是最为稳妥的。因为,老虎让你看到它,就已经表现出了非主动攻击性。

总结一下

老虎作为凶猛的食肉动物,确实有袭击人的报道,不过,老虎吃人大都集中在19世纪到21世纪以前,因为这段时期,是人与虎关系最为紧张的时期,人口的不断增加,栖息地的不断扩张以及数次的打虎热都是诱因。但是,随着老虎数量的急剧减少以及国家的保护,现在的东北虎在其栖息地内已经有了足够的食物和相对的生存空间,所以,老虎(野生)伤人的报道越来越少。但是,要记住,它不是变成了“病猫”,它依然有秒杀成年人的能力,所以,在野外遇到老虎,最好的方式就是慢慢的离开它的视线,尽量不要想着吓跑它。

如果在大山中遇到一只老虎,该怎么做才能保命?

老虎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因为人在直立行走甚至是张开双臂时在老虎的眼里是非常高大有威慑力的动物,所以,老虎遇到人类时,一般不会主动发起攻击。但是,这并不是说老虎不会攻击人类。我们知道,猫科动物都是穴居动物,它们会选择在比较隐蔽而且人迹罕至的洞穴中居住,会用尿液标记自已的领地,老虎也是如此。当我们不小心闯入老虎的领地甚至是靠近老虎居住的洞穴时,我们就有可能与老虎不期而遇。那么,当我们遇到老虎时,该如何做才能保住自已的性命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虎的一些特性。老虎在行走时都是蹑手蹑脚,动作沉稳,眼睛注视前方。当它发现猎物时,会更加放慢脚步,眼睛一直盯着猎物,然后匍匐或慢慢靠近猎物,寻找达到攻击猎物的最佳距离和时机,当一切就绪后,老虎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猎物发起攻击,而老虎攻击猎物的部位首先是猎物的脖子,它长可达7公分的獠牙和巨大的咬合力,能够一下咬穿猎物的喉管同时阻断猎物的呼吸直致猎物死亡。因此,我们在大山中遇到老虎时,要根据老虎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才能保住自已的性命。

第一,停下脚步,直立,面向老虎,眼睛直视,保持镇静。当我们发现老虎时,实际上老虎已经先发现了我们,并且显示它并没有攻击我们的姿态,此时,我们如果慌张或蹲下或转身而逃,都会向老虎传达我们害怕它的信息,从而激起老虎攻击人的欲望。

第二,沉着缓慢向后向下退至安全距离后走开。对视一定时间(一般10秒左右)后,慢慢向后向下(老虎不喜欢猎物从其下方向上穿越自已的领地),逐渐退到老虎的视线之外,当达到安全距离(一般是看不到老虎的位置与老虎所在位置的距离)后,迅速走开。

第三,当处于岩崖或坡坎无法大距离后退时,我们应慢慢后退至有大石头或石壁或大树的地方,然后将背靠在大石头或石壁或大树上(老虎喜欢在猎物移动、空旷障碍较少和从背后或侧面攻击猎物),双臂张开静止不动,眼睛睁大,嘴巴张开,做出怒目眦牙的神态,也可以同时发出摸仿老虎低沉的怒吼声,直至老虎自行离开。

第四,如果碰到饿虎直接扑向我们时怎么办?我们要眼睛紧盯老虎,在它将要接近时,迅即往横向避开。当老虎再次袭来时,我们如果手里有刀或木棍之类的话,可瞧准机会击打它的鼻子或眼睛,持别是鼻子,重击之下可致其昏死过去。但是,一般情况下能做到这招的机率是相当低的。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听天由命了。

避免老虎伤人,最好的办法是,不要随便进入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不要单独一人进山,若有必要进入大山,也要结伴而行,要携带必要的防卫器械,如刀、棍、电棒等,时间尽可能不要太久。

老虎是国家保护动物,只要我们不擅闯它的领地,不破坏它的生存环境,人和老虎是可以和平相处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