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为什么反手就把鲁智深的信息告诉了差拨?
这是《水浒传》中的一个梗,好多人都喜欢拿它说事,有的甚至还说林冲出卖了鲁智深。其实这纯属是个误会。
一、林冲没有理由出卖鲁智深。
林冲被高俅陷害剌配沧州,而且要在中途杀害林冲。鲁智深事先埋伏在野猪林,救出了林冲。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鲁智深不远千里护送林冲到沧州。
鲁智深对林冲既有救命之恩,又有护送之情,林冲怎么可能会出卖鲁智深呢。无论是从感情上,道义上,动机上,逻辑上,这种说法都是不成立的。
二、林冲是无意中暴露了鲁智深的行踪。
只要细读《水浒传》都可以看出,之所以出现林冲出卖鲁智深的说法,都是缘于无意之中的一句话。
鲁智深把林冲送到沧州地界后,为了防止董超薜霸这两个家伙再生歹意,他抢起禅仗把一颗碗口粗的柳树拦腰斩断,借此警告两个差人,如果他们再生坏心,就让他们像这颗树一样。吓得两个差人吐着舌头连连点头。
鲁智深离开后,两个差人才回过神来,说:好个莽和尚,真厉害,一禅竟然打断了一颗树!
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林冲脱口说道:这算什么,大相国寺的柳树,师兄照样能连根拔起。
也正是这一句话,暴露了鲁智深的住处。董超薜霸回去后,由于没有完成杀害林冲的任务,受到高俅的严厉斥责。他们为了减轻罪责,主动向高俅供出了鲁智深在大相国寺的线索。
于是,高俅立刻派人去大相国寺抓捕鲁智深,致使鲁智深不得不再次流落江湖。
三、林鲁二人并没有因此事产生纠葛。
实事求是讲,鲁智深再次逃亡,确实是因为林冲暴露了他的行踪。但林冲也确实是无意中说出了那句话。鲁智深是他的救命恩人,他怎么可能出卖恩人呢,充其量能算作口误而已。
事后,当林鲁二人在梁山相遇的时候,鲁智深第一句话问的就是:阿嫂可好?林冲回答:都已经被高俅给逼死了。
所以,林鲁二人并没有因此产生隔膜。所谓林冲出卖鲁智深的说法,纯属于后人的凭空猜想罢了。
《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为什么反手就把鲁智深的信息告诉了差拨?
情节回放
《水浒传》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写到:董超,薛霸两个差官,收受了陆虞侯的贿赂(实际是高俅有话),想要在野猪林中,置林冲于死地。
他们两个趁林冲不备,把林教头结结实实地捆在树上,薛霸提起水火棍,就要往林冲脑袋上狠命砸。说时迟,那时快,一条禅杖飞将出来,打飞水火棍,搭救了林教头性命。
这搭救林冲性命的,正是他的拜把子兄弟,花和尚鲁智深。
这两个差官,只是听说过“倒拔垂杨柳”的大相国寺的鲁智深的威名,并没有见过“花和尚”的真容。所以,他们只是猜测,此人就是鲁智深。却不料林冲给他们交了实底——“……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起来。”
原因剖析那么,为什么林冲不是去想办法隐瞒鲁智深的信息,而是把实情都告诉了两个差拨呢?我认为,原因有三:
一,林冲为人忠厚老实。
林冲其人,是个老实人。每天,老老实实地打卡上班,老老实实地照顾家庭,不招惹是非,也不招摇过市,属于体制内的模范人物,他其实不太懂江湖的险恶,不太明白世道的凶险,对待好人,比如鲁智深,对待坏人,比如陆虞侯,高俅等,他的心里都不设防。这一点,从他受小人误导,“误入白虎节堂”也能看出来。
所以,他对董超,薛霸,心里也不设防,实话实说。
这不能不说,是林冲性格上的弱点和硬伤,也间接地导致了林冲悲剧的形成。
二,林冲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
林冲在封建官场混迹已久。虽然他属于中下级武官,但好赖也是“官”。正是这个职业,让他衣食无忧,家庭幸福,他也因此养成了“以官为尊,以官为荣”的思想。所以,他对官场内的人员,想当然地亲切,想当然地信任——我们同是官场中人,我们就应该和别人有所区别。
虽然董超,薛霸有杀害林冲的心思和行动,但这都没有引起他的充分重视他认为自己是官家人,他们也是公差,自己和他俩搞好关系,对自己是大有好处的。他认为他们也是无心的,责任不应该由他们俩承担。或许,林冲还想着以后和他们打交道呢!
这种“官本位”思想,直接导致林冲对自己目前的危险处境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三,林冲心存幻想。
林冲天真地认为,自己给他们掏心掏肺,或许他们俩还能回到衙门,给自己添几句好话。然后,自己或许不用多久,就能被朝廷重新启用。可他万万没想到,高俅已经把他上了“黑名单”,必须除之而后快!
这种错误的幻想,这种不可能实现的憧憬,让他对两个官差的态度有了根本的不同:一直唯唯诺诺,一直友好有加。孰不知,自己已经身处险境,随时可能没了卿卿性命!
结语综上所述,林冲之所以对两位差官实话实说,是因为他为人真诚,是因为他心存幻想。
如果林冲也像鲁智深一样,不瞻前顾后,能果断出手,也许,他的人生会更加波澜壮阔,他的人生会少一些悲情,多一些亮丽色彩。
可叹!八十万禁军林教头,隐忍,甚至是屈辱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闲话到此,请君指教!
我是头条号创作者“登攀”。欢迎您关注,留言,点赞,评论!
《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为什么反手就把鲁智深的信息告诉了差拨?
这绝不是林冲要故意泄露鲁智深的信息,而是得意之中话赶话的一时口误。
林冲在野猪林遇害的关健时刻,鲁智深瞬间出现救了林冲性命,使高俅杀林冲于发配路上的阴谋彻底没戏。
押解林冲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犯了难,临来己收了陆谦十两金子的好处费,好呆在路上要结果林冲性命,如今让这个胖和尚搅了局,太尉怪罪下来,如何交待呢?
薛霸说:“我听得说大相国寺菜园廨宇里新来了僧人,唤作鲁智深,想来必是他。回去实说,俺要在野猪林结果他,被这和尚救了,一路护送到沧州,因此下手不得,舍着还了他十两金子,着陆谦自去寻这和尚便了,我和你只要躲得身上干净。”这段话说明董超,薛霸二人己经揣摸到了鲁智深的底细。
林冲赞扬鲁智深的话是脱口而出,並没考虑后果。鲁智深护送林冲到了安全地界,看着两个公人说;“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吗?”抡起禅杖,只一下打的树齐齐的折了,喝一声:“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似这树一般!”董超,薛霸都惊得吐出舌头,半响缩不回去,说“好个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树!林冲道:“这个值得什么;相国寺一株树连根也拨将起来。”二人方才得知是实。
林冲的接话,是为有鲁智深这样的朋友自豪,有很大的炫耀意思。从而提高自己在二个公人心中的地位,使他们不敢再造次。
所以林冲不存在故意泄露鲁智深信息的意思。只能说林冲太实诚了,否则也不会傻到买宝刀误入白虎节堂,上了高俅的当了。
- ‘
《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为什么反手就把鲁智深的信息告诉了差拨?
不要用现在的社会逻辑推究古代的人,当时的人心思没有现在这么复杂,就《水浒传》来说,就是表达一个个快意恩仇的故事而已!
《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为什么反手就把鲁智深的信息告诉了差拨?
我觉得这件事情林冲确实是欠缺考虑了,但更像是无心之过,其中没有什么阴谋。以林冲的品质和为人断然不会去陷害自己的救命恩人鲁智深的,没有理由啊!在当时的情况下林冲脱口而出鲁智深的相关信息,本意应该是称赞鲁智深,但又实实在在的给鲁智深招惹了麻烦。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薛超董霸受到高太尉指使要在押解林冲的半路上将其杀害,两个人选在了野猪林。没想到林冲的结义兄弟鲁智深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将林冲救下并要干掉两个公差,林冲怕罪上加罪劝阻了鲁智深。薛超、董霸当面问过鲁智深的来路,但鲁智深并未透露自己的身份:
两个公人道:“不敢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从对话中可以看出,鲁智深是非常警惕的,他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也是担心两个公人回到东京后向高俅告密,给自己招惹祸端。
但毕竟东京大相国寺就在皇城脚下,薛超、董霸对鲁智深的大名也是早有耳闻,这俩人对鲁智深基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假如鲁智深真要把林冲救走,他们已经盘算好了要向高太尉报告,把责任推到鲁智深身上。
薛霸道:“我听得大相国寺菜园廨宇里新来了个僧人,唤做鲁智深,想来必是他。回去实说,俺要在野猪林结果他,被这和尚救了,,一路护送到沧州,因此下手不得。舍得还了他十两金子,着陆谦自去寻这和尚便了。我和你只要躲得身子干净。”当鲁智深一路护送林冲到沧州地接即将分别的时候,鲁智深为了警告薛超董霸,抡起禅杖将一棵松树打折,惊得两个公人目瞪口呆。这时候林冲结过话茬:
林冲道:“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 二人只把头来摇,方才得知是实。林冲这一句话确实给鲁智深惹下大麻烦了,也帮助薛超董霸证实了刚才对鲁智深底细的猜测。那么林冲究竟给鲁智深惹来哪些麻烦呢?《水浒传》原著第十六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有所交代。鲁智深在二龙山下树林里与杨志相逢说了自己的遭遇,谈起大闹了野猪林的事:
鲁智深道:“一言难尽!洒家在大相国寺管菜园,遇着那豹子头林冲被高太尉要陷害他性命。俺却路见不平,直送他到沧州,救了他一命。不想那两个防送公人回来对高俅那厮说道‘正要在野猪林里结果林冲,却被大相国寺鲁智深救了。那和尚直送到沧州,因此害他不得。’这直娘贼恨杀洒家。分付寺里长老不许俺挂搭;又差人来捉洒家,却得一伙泼皮通报,不曾着了那厮的了;吃俺一把火烧了那菜园里廨字,逃走在江湖上,东又不着,西又不着……薛超董霸回到东京后果然向高俅报告了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事,高俅四处缉拿,鲁智深无奈东躲西藏,流落江湖。他的境遇确实跟林冲当着薛超董霸的面说出鲁智深的底细有很大的关系,林冲确实是有责任的。
结语:林冲的无心之过对鲁智深被高俅通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林冲确实不是刻意陷害鲁智深。因为即便林冲没有说出鲁智深的信息,薛超董霸也已经猜出差不多了,而且已经决定向高俅报告大闹野猪林的就是鲁智深了。但不管怎么说,林冲当时说那一番话确实不应该,太不谨慎太随意了。
《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为什么反手就把鲁智深的信息告诉了差拨?
《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可林冲反手就把鲁智深的信息告诉了差拔。对于林冲此举,确实很难将林冲定性为是有意?还是无心?
但“大海泛舟客”认为:不管林冲此举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都证明了一点,林冲就是个薄情寡义的人!
一、如果说林冲是有意为之,则说明他的薄情寡义!薄情寡义的人都是自私的。你看他处理自己娘子被高衙内调戏一事的举措,就能明了林冲的薄情寡义:
且不说他第一次不敢痛揍高衙内,第二次故意放跑高衙内,就看他最后当众休妻的举动,将妻子狠心推开,直教人心寒。对此,老丈人不答应,众人也在一旁劝阻,你再看林冲的态度:
林冲道:“若不依允小人之时,林冲便挣扎得回来,誓不与娘子相聚!”
谁看了不寒心?一日夫妻百日恩啊!这是一个有担当的丈夫该做的吗?
此举,林冲不是薄情寡义又是什么?
二、如果说林冲是无心之失,则说明他从不为他人着想!只想自己不为他人着想的人就是薄情寡义的人。当初,鲁智深好心,从野猪林救得林冲性命,并热心地一路跟随护送林冲直到沧州地界。
这一路上走来,四人共处有十七八日。在这些日子里,两个公差(董超薛霸)为了探知鲁智深的来路,也曾拿话试问过:
酒保一面把酒来筛。两个公人道:“不敢拜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
这一番交锋,林冲就在身边。
公差一开口,鲁智深便识破了他们的伎俩。对此,林冲不可能不知道二个公差的心思吧?
可是鲁智深转身一离开,这林冲被公差拿话一激,就把鲁智深的驻地信息给坐实了。
你林冲心里但凡存有一点感激鲁智深救命之恩的心意,又怎么会如此草率的出卖恩人的信息?
所以后来,鲁智深与林冲在梁山再聚首后,鲁智深也就不再对林冲称“兄弟”了,而管林冲叫“林教头”了。
鲁智深为何要改称呼?这不值得玩味么?
后来,林冲上了梁山,又恩将仇报地杀了王伦。列位看官,这林冲不是薄情寡义之人又是什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