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猪牛羊每天吃草、糠这些低热量没营养的东西还能长这么肥?

在我们眼中,吃糠咽菜的生活是清苦的,而且这种食物模式下的人通常是营养不良和消瘦的。但是,同样的食物给到猪、牛、羊这些家畜就完全不同了,它们几乎一生只吃糠咽菜就能长得各个膘肥体胖,而且像牛这样的动物甚至能够长一身结实的肌肉。那么,为什么猪牛羊这些家畜“吃糠咽菜”还能长这么肥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是进食量的问题

动物的体型其实与吃什么关系不大,不信你看大象、犀牛、河马都是食草动物,但是它们都是陆地上超大的动物,而猞猁、狞猫虽然吃肉,不过也只有几十公斤的体重,甚至最大的猫科动物东北虎也不过只有平均200公斤左右的体重,比起整天吃草的大象来,体重差了几十倍。所以,食性并不是决定动物体型的要素,而进食量才是关键。

小时候笔者家里就养过猪、养过牛。先说一下猪,猪一天至少喂一次,熬的饭(其实就是菜叶子加糠再加水,烧开)是用我们蒸馒头才用的大锅,一次煮的量大约是半锅,这半锅的饭需要用一个长一米多,宽半米的猪食槽子来装,就两三头猪,一次性得很快的就会将这些东西吃光,而且每次吃完,猪食槽子都非常的干净。

其次是牛。小时候家里养过牛的小伙伴都会放牛,猎奇君也不例外。记得小时候放学,拿上作业就牵着牛上山,找一块草地,拴上牛橛子就开始写作业。再看牛,几乎一两个小时不停的吃,这还不算白天大人们割的草。虽然当时没法计算一头牛吃多少,不过一头四五百公斤的牛,一天20公斤左右的草是完全能够吃得下的。

正是因为食量大、弥补了食物本身营养的缺憾,家畜就是通过大量的吃,来保证了自己的“膘肥体胖”。

其次是消化和吸收

如果单纯的一顿狂吃,吃的是自己本身很难消化的食物,那么只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并不能起到给身体提供生长所需能量的作用。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让一个人整天吃草,就算是不停的吃,他只会不断地拉稀,身体反而会愈加消瘦,并不会像家畜那样越吃越胖,所以消化和吸收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点猪、羊、牛等家畜就做得很好。在这三种动物中,虽然猪并不是纯正的食草动物,但是在人工的饲养下(尤其是以前缺衣少穿的年代),猪的食性不得不随着人能提供的食物发生一定的改变(饮食偏好)。一段时期内,人只能提供给猪素食,这让家猪的肠胃都产生了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将粗纤维的食物分解,并且转化为能量(猪肠胃中微生物分解纤维素得到大量的能量)。所以,即便是吃糠咽菜,只要是够量,猪就能够消化和吸收掉其中的营养(不过,以前只吃素食,猪长的比现在喂饲料慢很多)。

而牛羊等家畜就更厉害了,它们属于反刍动物,都具有4个胃,这4个胃将粗纤维的草中的营养更是压榨的只剩下残渣。在进食时,牛羊通常只是简单的咀嚼就会吞咽,用我们的话说就是狼吞虎咽。被吞下的草首先进入它们的第一个胃(瘤胃)中,储存起来,同时瘤胃中的微生物和消化液开始对草开始分解(没事的时候再反刍出一些来再次咀嚼,以减少瘤胃中食物向其他胃过渡的时间)。然后,再进入第二个胃(蜂巢胃),这个胃可以过滤掉很多对牛不好的物质(比如狼吞虎咽时吃进去的杂物),之后食物进入第三个胃部(瓣胃),瓣胃就将食物中的水分吸收,而且会进一步的磨碎食物。经过瓣胃的加工后,食物再进入最后一个胃(皱胃),这里才是牛真正的胃,皱胃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同时也会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将食物彻底的消化和吸收。这样牛羊虽然吃的是草,但是其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基本全部被吸收掉,再加上庞大的进食量,真是想不“胖”(壮)都不可能。

第三,较少的运动量

如果一种动物吃的多,但运动的多,那么,它也不会太胖,所以运动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猪作为一种家畜,它的一生几乎除了吃就是睡,即便是不睡,它也会趴在那里老老实实的。正是因为这个习性,它才能够在人只提供草这种低能量的食物时还能存活下来,几乎不活动就意味着身体能量的消耗较低,而这就是猪吃啥都胖的原因。

牛羊虽然比猪要活跃一些,但是自从牛从农业工具中解脱出来之后,几乎也很少运动了,它们即使是被放养的情况下,也大都是待在一个地方老老实实的啃草,而且一有时间就打个盹,与猪的生活基本相似了。

总结

从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食草动物(大象)就能看出,吃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习性,像我们常见的家畜一样,如果不是吃成本最低的东西就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它们也不会被我们的祖先选中被驯化。猪是比较典型的,它们吃的多,睡得多,活动少,自然只需要低能量的食物就能白白胖胖的。而牛羊都反刍动物之所以吃草就能胖(脂肪)或者壮(蛋白质),是因为它们强大的胃能够彻底分解进食的食物,并且在消化液和微生物的分解下,这些草依然可以生成糖、脂肪以及蛋白质供给身体。

为什么猪牛羊每天吃草、糠这些低热量没营养的东西还能长这么肥?

为什么猪牛羊每天吃草、糠这些低热量没营养的东西还能长这么肥?

这要从营养方面进行说明。以牛来叙述就可以了。牛羊每天吃草、糠这些粗饲料,能够快速地长肉,将人类不能利用的下脚料转化为营养丰富的肉类供人类享受。草、糠这些粗饲料里面仍然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水分等营养物质,只是含量低而已,猪牛羊能够充分消化吸收利用这些饲料中的营养素转化为猪牛羊肉。所以俗话说:“牛吃进去的是青草,产出来的是牛奶和肉”。农作物中能够被人类利用部分不多,大部分需要猪牛羊进行转化,如蔬菜的下脚料、农作物秸秆、米糠、麦麸、秕壳等。

牛是反刍动物,牛有四个胃,第一个胃瘤胃,第二个胃是网胃,第三个胃是瓣胃,第四个胃是皱胃,能够分泌消化液,与猪的胃功能一样。牛能够利用粗饲料,关键是牛主要是瘤胃中的微生物帮了大忙,这些微生物分解消化了草、糠中的粗纤维,转化为牛可以吸收的营养素被牛吸收利用。

这些粗饲料的消化主要在瘤胃中进行,瘤胃内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分为两类,细菌和原虫,这些微生物以饲料作为自己的营养源而生活、繁殖。在微生物的分解发酵下牛吃进去的粗饲料发生了各种变化,产生了大量的饲料本身原来不存在的化合物。多数情况下都伴随着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种现象称瘤胃发酵。在瘤胃内,瘤胃发酵产生的物质和微生物都可以被牛利用,这是牛羊和猪鸡所不同的地方。

瘤胃内的细菌数量非常大,这些细菌能够分解粗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和油脂,利用有机酸、产生甲烷,分解和合成蛋白质、合成维生素,瘤胃可以合成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叶酸、吡哆醇、泛酸、生物素、钴胺素等维生素。

牛吃进入瘤胃的青草、农作物秸秆等饲料与胃液充分混合,隔一段时间食物团又经过食道返回口腔进行咀嚼然后又吞咽进入瘤胃,这叫反刍。第二个胃协助瘤胃搅拌,然后送入第三个胃瓣胃,粗大的饲料就在这里进行磨碎,饲料磨碎后进入第四个胃皱胃接受各种消化酶的消化分解,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素和瘤胃中的微生物就在皱胃中被牛消化利用。

草、糠这些饲料经过猪牛羊采食后在口腔被磨碎,口腔分泌的唾液浸软了饲料,然后饲料进入胃,胃粘膜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蛋白酶、凝乳酶、脂肪酶、胃酸等,饲料速度胃液中各种酶的作用形成食糜,被送到小肠,小肠分泌淀粉酶、蛋白酶、麦芽糖酶、酯酶等、胰腺液及胆汁等作用就可以将饲料中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最后被小肠吸收。碳水化合物形成单糖被吸收后转化为脂肪蓄积在皮下。饲料中的脂肪转化为脂肪酸、甘油后也转化为脂肪蓄积在皮下。饲料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后在体内合成蛋白质,就是瘦肉。

猪牛羊采食这些粗饲料后,虽然营养价值不高,但是猪牛羊吃饱后就休息睡觉,很少活动,较少的营养素也会有效地全部转化为猪牛羊的肉、脂肪等,并且生长很肥胖。

为什么猪牛羊每天吃草、糠这些低热量没营养的东西还能长这么肥?

可能是因为被圈养吧,吃完就睡,睡饱又继续吃,不胖才怪了!人也一样的,有些重体力劳动者吃饭吃的超级多,不吃点肉还饿得特别快,但是看着还是瘦瘦的。比如像我,每天吃完就坐着办公的人,下班也不运动,就算食量再少,吃的再素,体重还是一百二三十下不去[捂脸][捂脸][捂脸]

为什么猪牛羊每天吃草、糠这些低热量没营养的东西还能长这么肥?

比如牛、羊、鹿,他们有很牛逼的胃。牛有四个胃,第一个胃叫瘤胃,这是反刍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武器。瘤胃很大,里面住着很多微生物,吃进来的草在这里发酵,微生物帮助分解纤维素,生成糖、脂类、蛋白质,然后送到第二个胃里,再吐回嘴里进一步咀嚼,再送到第三个胃里吸收水分,再送到第四个胃里,吸收营养物质,第四个胃里发生的事情就跟其他动物差不多了。

瘤胃里的微生物可以把草里的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和尿素,再利用这些尿素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进而生长繁殖。随着牛的进食,这些微生物会不断地被 “冲” 进后面的胃里,然后被杀死并消化掉。

物质总是守恒的,合成蛋白质总需要氮元素。因为草的蛋白质含量比肉低很多,所以氮元素对反刍动物就很重要。他们有特殊的尿素代谢系统,蛋白质代谢的尿素可以经唾液和瘤胃重新被瘤胃里的微生物利用。当然也可以直接给牛喂一点尿素。

牛的胃长这个样子,上面进下面出,最大的那个就是瘤胃,是不是很像一个大瘤子啊。

为什么猪牛羊每天吃草、糠这些低热量没营养的东西还能长这么肥?

重要的是消化吸统,吸收能力好才重要。低热量没有营养的东西并不是没有营养而是营养比例低,只要能充分吸收,加上大的食量都能保证营养需求。且不说动物就说人,人吃粗粮吃要能保证吃饱也可以吃的很胖,红薯都能维持人长胖。但这需要的是人本身的吸化能力强,这就是贫困年代人寿命不长的原因,吸收能力弱的人就会营养不良。有文章说中国人为什么胖子多,就是因为在经历饥荒时,吸收能力强的人就是易胖体质的才更容易活下来,吸收能力弱的人就营养不良死掉了,活下来的都是容易胖的。今天要努力减肥就是因为基因上不易胖的人已经在进化过程中消失了,能活到现在的都是容易胖的。吃粗粮都能活下来的人,生活水准一高立马就能胖起来,这很正常。

猪羊做为人类为了提供肉食而存在的,有了人工选择一项,人总是挑选吃得要求更低更容易胖的品种养,这是一种定向的选择,不容易胖的猪羊就没人养就绝种了。这对猪羊的进化起到和定向选择的作用,所以越来越容易长肥。猪羊依靠巨大的食量,吸取比例很低的营业成分长肥也就很正常了。

牛和猪羊不同,牛本身不是做为肉用的,能不能长得肥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干活,这是人工选择的方向,牛不是只吃草的,牛还是要吃很多营养丰宣的饲料,仅靠吃草牛不仅不能长肥,只怕很快就会病弱的。马、驴这类役用畜都是这样。牛能长得肥得益于自身条件,牛的胃很多,所以牛只有有东西吃就不停的吃,食量大,不挑检,实际上第一个胃并不是起到消化的作用,而是一个货仓,能吃的不能吃的东西都先存起来,有空就再吐出来嚼,这时才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牛下边的胃还会产生一些菌类,和草进行反应,类似于合成蛋白质效果,在牛的胃里完成草变成蛋白质的过程,简单的理解就是,牛吃的是草,但在胃里合成肉了,其实消化吸收的是肉啊,只要吃的够多,自身合成的营养就不少了,但这不足以让牛长肥,所以还要喂饲料,西方国家为了让牛长肉还要喂肉骨粉,直接让牛吃点肉,据说这是疯牛病产生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