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生殖这么慢这么费劲,却没有灭绝?

从表面上看,人类二十多岁才结婚,之后一生最多生1-2个孩子,相比较自然界中那些一次就能生下5只以上后代,比如猪,以及哪些1-2年就生一胎直到老年的动物来说,确实繁殖能力差了点意思。但是,凡事不能太片面,因为物种的繁殖节奏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简单的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人类的繁殖能力真的很差吗?

凡事我们不能只看表象,应该看本质。从本质上说,人的繁殖能力并不差。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现在人大都是20-30岁才结婚生子,但是,这只是现代,在古代,十几岁就结婚生子的一抓一大把,甚至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女性满18岁就可以登记结婚。从生育的角度看,女性从排卵开始就已经具备了生育能力(13岁左右),而男性虽然比女性的青春期晚一些,但是一般14岁以上即可具有生育能力,并且男性从青春期开始一直到老都具有生育能力。虽然女性大约45-55岁开始就不具备生育能力了,但是从开始到结束也至少有30年的时间处于有生育能力的年龄段。而大多数动物的寿命还不到30年。所以,从生育的年龄时长上看,人类的繁殖能力真的不差。

古代的童养媳

其次是妊娠期。许多人之所以有“人类繁殖能力差”的主观印象主要是因为人的妊娠期相对较长。一般情况下,人从怀孕到生子需要280天左右,也就是9-10个月的时间。相比较老鼠(妊娠期20天左右)来说,时间确实长了不止一点。但是,纵观大多数大型的哺乳动物,它们的妊娠期都不短,比如大象需要22个月左右的妊娠期、牛需要9-10个月左右的妊娠期,即便是妊娠期较短的羊也需要5-6个月的妊娠期。

因此,相比较其他的大型哺乳动物来说,人的妊娠期也不算太长的。所以,这也不是人类繁殖能力差的表现。

最后是人类的生育次数。在当下,一个家庭一般都会选择生育1-2胎,而且这1-2胎是一个家庭一生的繁殖数量。而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它们一旦将自己的后代带到1-2岁左右后,会继续繁殖。比如狮子的繁殖周期大都在18-26个月左右。我们来粗略的算一下,一头母狮在3-4岁是成年,每两年生育一次,一次生2-4个幼崽,而一头母狮的寿命平均在12年左右,也就是说,它从4岁开始产仔,一生能够产下10-20个幼崽,是人类一生繁育后代数量的10倍之多。

从这个数据看,人类的生育次数确实比较的少。但是,这也不是人类繁殖能力差的表现,因为,人类的生育次数是根据大量的数据得出的。首先,在古代,女性生孩子的数量没有一个定数,一个人一生生十几个孩子都是正常的。就算是到了我们的爷爷奶奶那一辈,他们生孩子的数量也是比较多的。

但是,关键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人类降低了自己的生育次数,而野生动物并没有呢?

野生动物的生存是非常残酷的,即便是食物链最顶端的食肉动物,它们的后代也不是全部都能健康长大的。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狮子的后代夭折率在50%左右,而且即便是能够成年的狮子,它们在捕猎或者流浪时(年前的雄狮会被驱逐出狮群过上流浪的生活)死亡率也是很高的。其次是食草动物,食草动物面临着不同食肉动物的捕杀,只有不断的繁衍才能够保证自己的种群数量。

而人类就不同了。人类早已经站在了“统治者”的位置上,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野生动物几乎很难威胁到人类的安全,而且随着医疗的进步,人类疾病死亡率也在不断的降低。这就导致了人口数量的剧增。人口数量的增加就意味着对资源的消耗加剧,反而不利于人类的发展。因此,在缺少天敌,有限的资源面前,人类主动的降低了自己的生育次数,以此来达到平衡。

人类如此低的繁殖频率,为什么没有灭绝?

其实,这个问题上面我们就已经说了一大半了。野生动物繁殖频率降低会导致灭绝,主要是因为它们在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中,而这个生态链是由各种动物稳定的数量维持的。一旦一个物种的数量开始大幅降低,它们就有灭绝的危险。而人类并不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能够以人类为食的动物都已经被消灭,或者含泪躲到了离人类活动区域远远的地方。所以,能够制约人类数量的外界因素就很少。因此,如果人还保持古代的繁殖频率,资源会加速枯竭,人满为患下,也不利于人类的发展和生存。

因此,人类找到了一个可以维持自己种群数量的方法,那就是降低繁殖频率,也就是“计划生育”。

总结

其实,人类的繁殖能力并不差,只是人类自己降低了繁殖频率而已,这就是因为人类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且没有任何的其他生物可以制约人类的发展才会有的改变。而这个改变大多数人都遵循着,所以人类自然就不会灭绝。

不过,现在养娃的压力较大,许多人再次降低了繁殖频率,如果长此以往,这必然会对人类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这恰恰也是西方许多国家鼓励生育,我国推行“二胎政策”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人类生殖这么慢这么费劲,却没有灭绝?

简单说,就是人类的生命力很强大啊。

在这个答案中,我不想说什么会用工具,会发达的大脑这些事儿。其实地球上聪明的动物绝对不止人类,比如说海豚,乌鸦都有极高的智力,可以解决复杂的问题,但是它们没能统治地球哈。人类有很多自身的强大能力,支持我们这个物种走到了今天。

1.对食物强大的利用能力

毫不夸张的说,世界上比人类食谱还广的生物,大概也只有蟑螂了。我们不妨来想一下,地球上任何可以利用的食物,还有那些不能被人类吃的。

从人类祖先开始就已经是这样的,滩涂泥沙里的贝壳,已经不新鲜的动物腐肉,嘎嘣儿脆的昆虫,坚硬的禾草种子,树叶草叶,还有树的汁液。

后来加工技术发展起来之后,动物植物,真菌蘑菇,甚至是细菌。只要能提供营养素的,人类似乎都不抗拒。这样强大的食物利用能力,保证了人类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足够的食物,这可不是什么动物都能做到的。

2.良好的长距离奔跑运动的能力

这个能力看起来平平无奇,但确实是人类的天赋技能。说猎豹不是更能跑吗?错!猎豹只能短时间加速,跑不过10秒就歇菜了,然而人类可以一直跑。跑到猎物认输为止。马拉松不是什么动物都能跑的。

当然跑并不是只对捕猎有好处,更重要的是能去很远的地方啊,一路迁徙占领每一个角落。

3.强大的繁殖能力

谁说人类的繁殖能力弱的,其实在灵长类动物中,我们的繁殖能力一点都不低下。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食物资源,人类从性成熟之后就能一年一胎生育。而且随时都能进入繁殖期。这种强大的能力,有几个物种能有?

当然,囿于人类的特殊直立方式,骨盆结构的变化,人类幼崽是没能完全成熟就生出来了,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来缓慢发育。

4.人类幼崽的强大生命力

人类幼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首先说储存能量可以让新生儿两三天之内不吃不喝也没问题。还有从母体继承来的免疫系统,在6个月里,几乎是不会感染生病,你说这样的动物幼崽又有几种?

4.群体协作的社会性能力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社会性生物,比其他独自活动的动物有太多优势了。看看狼群和老虎的争斗就明白了。况且,人类还是拥有这么强大个人能力的社会性动物。分工协作,互相交流,高效的组织,这都是强大的基础。蜜蜂和蚂蚁这些社会性动物的强大,足以让我们理解社会组织的强大力量。

人类的强大是生理特性和社会行为的结合,把这么多优势结合在一起的物种也没谁了。以至于有人怀疑,人类就是外星人实验的产物,你觉得呢?

为什么人类生殖这么慢这么费劲,却没有灭绝?

其实,认真一点来说,并不止有人类每胎只生一个(多胞胎例外),所有的灵长目动物也都是每胎只生一个的,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其它的动物的时候,我们也是不难发现这样子的一个事实:越是高级的动物,呆在娘胎里面的时间也相对要比其它动物长得多,并且都是每胎只生一个的。

每胎只生一个对于人类而言,也是一种大自然所选择的结果。在人类早期的进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意味着那一些怀孕的母亲会比那一些多胎的哺乳动物们更加地安全。

当然,人类的进化之所以选择了每胎只生一个的原因也是可以从人类的身体构造上寻找到一些端倪的:由于人类在早期的进化中,解放了前肢进化成双手,直立起来站着走路,因此人类女性的骨盆也就不再允许着一胎多生了。这样子的一种生理构造直接地造成了人类进化出一次只生一胎的现象。

现在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为什么人类生殖这么慢这么费劲,却没有灭绝。

那是因为我们人类是社会社的高级动物,比起别的动物来,人类的协同性更强。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拥有了比其它动物更高的智慧,我们懂得如何去照顾孕妇,如何治疗种种疾病,我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比起动物来,都不知要高出多少倍来…

为什么人类生殖这么慢这么费劲,却没有灭绝?

人类的生殖年起来困难重重,没毛病,对个体来说确实很困难 。

但人类的其它优势却是其它物种无法企及的:

第一:人类的生殖周期很密集,一年中一个适龄女性有十多次排卵机会,而男性则不用说了,适龄男性随时都在备孕状态,这点极大保证了受孕机会。而且人类的孕妇会得到绝大部分人的关心和照顾,这极大保证了成功妊娠的机会(别告诉我,你从来不给孕妇让座哈)。孕妇对营养的需求也能得到极大保证。

而多数野生动物,一年一般只有一次或几次受孕的机会,一旦错过,再怎么努力也白费。而妊娠中的雌性个体大都也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一旦遇到肉食猛兽的袭击,只能凭自己本事了。有时食物不足还得饿肚子。

第二:人类新生儿的降生虽然困难重重,但出生后生存率极高,除非先天缺陷导致无法存活,这得益于发达的医疗技术、社会保障体系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机制。比如疫苗让幼儿提前对一些致命疾病产生抗体,消除了一些致命疾病的威胁,提高人类整体的素质。绝大多父母也会对孩子的成长尽心尽责。失去双亲的儿童也会有社会机构代为扶养。

反观野生动物们的幼体,就没这么好运了,基本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稍受点皮外伤一旦感染,则有很大的风险。如母亲在狩猎中受伤甚至死亡,幼崽的生存将面临极大威胁。

第三:人类的知识体系让儿童在生长过程中就学习到了前辈们的生存、生活经验知识,让他们有能力去识别潜在的危险,比如远离电气设备、攀爬没有安全保证的设施、和不友好的动物保持安全距离等(当然个别教育没到位的,或教了没长记性的只能看运气了),这些让大多数儿童有能力识别部分危险,提高生存概率。此外成年人们也会尽量的让儿童的生活环境变得安全甚至舒适可能我们无法做到特别舒适,但安全是都能做到的。(个别监护人自行反省)。

反观动物们,除了与生俱来的危险识别能力,其它的东西都需要自己去尝试,而有些尝试是危险而致命的。比如小狼崽去袭击一条从来没见过的蛇,万一是一条毒蛇,就凉凉了。

综述,人类个体生殖的劣势确实很明显,然而人类种群、科技、文化等因素都在全力为新生儿的孕育、降生和成长提保驾护航。反而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概率、生存质量。所以看似脆弱的生殖过程,并不能算人类的弱点,更不会导致人类的灭绝。

为什么人类生殖这么慢这么费劲,却没有灭绝?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谢邀。

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越高级的生物,生殖越费劲。

其实仔细想想,很容易想通。高级的生物,消耗的资源就会多,如果生殖还像老鼠似的,一生十几个,俩月就能生好几次。那么世界早就毁灭了。

也就是说,题目可以这么反过来说。地球还没毁灭、资源还没耗尽,是不是感谢人类生殖的缓慢和费劲。

是的,可以这么说。

而且人类基数大,加上迁徙、寿命长、死亡率低、医学进步迅速等等情况。

人类没有灭绝是理所当然的,人这样也在逐步增多当中。

只是,现在人们生殖的欲望越来越低,特别是年轻一代,更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不想被下一代所绑架。

生育率大幅下降,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减少、国家养老压力大。这些,或许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毕竟,我辣么萌~

为什么人类生殖这么慢这么费劲,却没有灭绝?

为什么人类生殖这么慢这么费劲,但是没有因此灭绝?因为我们以生殖困难换来了优势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带来了更多的好处。

图注:人类演化史就是站起来的历史,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狭窄的骨盆却要通过越来越大的婴儿,真是不容易,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女性生产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先来简单说说为什么人类生殖能力下降吧,这与我们的祖先学会直立行走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人类开始直立,我们的腿部和屁股附着了大量肌肉,于此同时我们的骨盆开始变得又扁又窄。变窄的骨盆使得女性产道跟着变窄,但是胎儿却一点也不小,而且是越来越大。在生产过程中,女性必须经历从羊水流出到骨缝十指全开的过程,其疼痛是常人无法忍受的。顺利的话,产妇在经历这一切之后能够顺利生下宝宝,如果不顺利就要改剖腹产了。经过了怀孕的人都知道,从怀孕那一刻到生下孩子,产妇一直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之中。在现代医学,特别是产科建立成熟之前,生孩子一直是造成女性死亡最高的原因。

图注:怀孕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生下孩子真的不容易,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人类的生殖困难只是直立行走带来的众多问题之一,但是却换来了很多优势,特别是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直立行走不仅让我们能够看得更远,而且还促进了大脑的演化,智力的发展让人类变成了现在的人,智力的发展创造了文明。回首人类的历史,我们虽然曾经被生殖困难困扰,但是随着经验、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但解决了生殖困难的问题,而且使得人类的生殖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成为所有高级物种之中最高的,要不今天地球上怎么会超过70亿呢?

图注:生孩子的画风,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普大帝视察俄罗斯医院妇产科,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这么多人可都是生出来的啊,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