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有的老人说骡子不分公母?
骡子是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在以前的农村地区,骡子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家畜,它集驴和马的优点于一身,不挑食、力气大、耐性强。不过,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即使在农村地区,骡子也变得凤毛麟角了。作为杂交的产物,有人说骡子是不分公母的。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骡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骡子是如何产生的?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动物都有生殖隔离的约束,在生殖隔离的约束下,即使亲缘关系接近的两种物种也很少会发生杂交的行为,比如非洲的平原斑马和山斑马虽然在分布上有较大的重合,但是二者之间不会杂交。
对于马和驴来说也是一样的,驴属于马科马属驴种,而马属于马科马属马种,二者是同科同属不同种的两种动物,在野生环境下,二者是不会交配的。但是,在人工饲养下,如果在发情期将异性的马和驴放到一起,它们也会交配,此时,骡子就产生了。
有人说:驴和马不是有生殖隔离吗?为什么还能产下后代?
首先,生殖隔离是指两种亲缘关系接近的物种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交配后没有后代,亦或者是有后代但后代不具备生育能力。以上这三种情况都属于生殖隔离,而骡子就符合第三种情况:马和驴交配后有后代,但后代不具备生育能力。
骡子的产生主要还是得益于驴和马属于近亲,就像狮子和老虎能够产下狮虎兽一样。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在马和驴有着共同的祖先-始祖马。只不过,在漫长的进化中,二者的生存环境和进化方向不同,基因才慢慢的发生了改变。这是它们有几率产下后代的原因。
而且,马的染色体为32对,驴的染色体为31对,在结合时,染色体做减数分裂,就形成了具有32+31等于63条染色体的骡子。由于骡子的染色体不成对,所以在繁殖时无法正常的进行减数分裂,故骡子不具备生育能力。
骡子的种类和性别骡子与狮虎兽一样,它们同样是继承了来自于亲一代父系和母系各一半的染色体,因此,它们在出生时就已经有性别了,只不过无论是雌雄它们的精卵细胞没有足够的激素促使它们成熟,再加上染色体不成对,所以无论雌雄骡子都是不具备生育能力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骡子只有一种,其实,骡子也是有区别的。首先,我们以前常见的骡子大都是马骡,马骡是公驴与母马产生的后代,而公马与母驴产生的后代叫驴骡。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公驴与母马的基因更容易结合,因此,马骡的数量要远大于驴骡。同样的我们上面说的狮子与老虎的后代,也有两种:狮虎兽和虎狮兽。
从体型上看,马骡也比驴骡更大一些,与马更加接近,这是因为马骡是在母马的体内发育的,受马的基因影响较大,而驴骡则是在母驴体内发育的,所以它的体型和形态更接近于驴。其次,从耐力上看,马骡也比驴骡的耐力更加的持久,并且相比较而言,马骡的寿命比马、驴、驴骡都要长一些。
▲驴骡
▲马骡
骡子有什么优缺点?骡子是人工干预下的产物,因为在自然环境下驴和马对彼此无感,当然,人之所以会干预它们的繁殖也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相对来说,马比驴要高大,奔跑能力强,但是驴比马的耐力要强,抗病能力强,而且对食物不挑剔,因此,在人工干预下,具有耐力、奔跑能力以及抗病能力强、能吃粗食的骡子就产生了。
在以前,甚至是现在的一些山区内,交通工具还不发达之时,骡子就是极佳的交通工具,它们不仅能跑还能负重,关键是骡子的蹄子介于马和驴之间,因此它在走一些陡峭的山路时,有较好的稳定性。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这种交通工具出现之后,现在的农村地区,骡子已经非常少见了。
虽然骡子的优点非常的明显,但是缺点也是如此。骡子的产生最大的缺点就是它们没有生育能力,在人的饲养下,它们劳累一生,最终不会留下一个后代。而且如果不是人为干预的杂交,它们能够正常的产下可以继续繁殖的后代。就像狮虎兽一样,狮虎兽也不具备生育能力,它们只是利益的工具,而算上亲一代结合耗费的机会,原本的狮子和老虎也可以正常的与同类繁衍。当然,一头狮子或者老虎对人的吸引力远不及一头狮虎兽。
总结有人说骡子不分公母,这个说法是不严谨的,所以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骡子都不会像正常的动物那样生育,但是它们依然是有性别的,只不过是由于染色体不成对和缺少让精卵细胞成熟的激素,让它们丧失了生育能力而已。
为什么农村有的老人说骡子不分公母?
对于农村有的老人说“骡子不分公母”,是因为骡子没有生育能力故而得出的结论,显然是不准确的!其实对于骡子来说,是马和驴交配后产下的后代,是有公母之分的,只是不能生育后代而已!下面就简单聊一下!
骡子是分公和母的,但很难怀孕成功要知道,骡子其实就是个“杂交儿”,是马和驴的产物,虽然也会分母骡子和公骡子,但却没有生育能力!
由于是马和驴结合产下的后代,其染色体却只有63个,无法全部配对,也就会造成生殖细胞无法进行分裂,也就没法交配了!不过,对于母骡子来说,是有交配意识也可以进行怀胎的,但公骡子却似乎没能力让母骡子怀上而已!故而很少看到骡子会有后代的情况!
而对于骡子来说,也会分为驴骡和马骡,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公马和母驴产下的后代,被称为“驴骡”
对于这种情况来说,因为长得更像驴,故而得起名“驴骡”,不过公马和母驴交配成功的机率比较低一些,往往这样的驴骡会数量比较少!有时候公马需要五六年才可能获得一次成功交配母驴的情况,可谓是交配率很低!
对于驴骡来说,会有驴的模样,但其高度和身材却更像是马!但主要还是继承了驴的特点,一般会耐力和力气还行、食量却一般,脾气温顺却也很倔强,一般农户可以使用30年左右吧!
公驴和母马产下的后代,被称为“马骡”
其实对于这种杂交的情况,公驴和母马更容易获得交配成功,往往也就马骡的数量会比较多一些!
对于这样的马骡,其实更像是头马的模样,一般食量比较大、力量和耐力更强、也非常聪明和善解人意,但性子会比较暴躁,容易伤及陌生人,另外寿命会相对短一些,只能使用20年左右吧!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继续补充观点看法!
为什么农村有的老人说骡子不分公母?
为什么农村有的老人说骡子不分公母?
骡子是种神奇的动物,力量大,吃得还少,性格还很温顺,智商还挺高,这种看起来全是优点的动物,西北地区饲养非常普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畜力,但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没有后代,骡子老死了事,因为它是马和驴的杂交种!
公马和母驴配还是公驴和母马配?
西北农村的朋友应该知道,骡子就是驴和马的杂交的产物,这个跨物种杂交的产物不会有后代,人们就是利用了马和骡子各自的优点,杂交出了骡子这个人造物种!
骡子为什么没有生殖能力?
马的染色体是32对,驴的染色体是是31对,两者结合生成的骡子染色体是63条,正常情况下骡子的染色体无法配对,因此骡子无法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因此骡子是无法生育的!
这个就是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生物学上的生殖隔离一般是通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亚种后导致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法进行繁殖。
幸亏有生殖隔离,要不然到处都是怪物,还拉低智商
一般这种隔离分为交配前隔离、交配后隔离,合子后隔离,理解起来挺简单,交配前隔离是指两种体型差异太大或者地域性差异,比如陆地生物和海洋生物,或者非洲象和美洲豹,甚至都不在一个区域,根本就不可能交配。
假如没有生殖隔离
交配后隔离是卵子无法受精或者受精卵无法分裂或者容易夭折,合子后隔离是繁殖出的亚种不具备生殖能力或者无法存活等,马和驴的骡子就时属于合子后隔离。
因为马和驴是同属不同种,可以交配但生出来的骡子是不育的,属于典型的合子后隔离。而且公马和母驴配和公驴和母马配生出来的叫法还不一样:
母马与公驴杂交的后代叫马骡
母驴和公马杂交的后代叫驴骡
一般都喜欢养马骡,因为驴骡体型比较小,不过华北地区也有养驴骡(其实母驴和公马也不容易繁殖)的,骡的出现还挺早,早在2400~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有骡,不过早期都是皇家专用,到了明代大量繁殖才作为役畜。特别是山东和陕西,骡子使用还是非常普遍的。
不过偶尔也有骡子生育的记录,比如最早的公元前600年左右的巴比仑就有骡子生育的记录,1992年,德国的《畜牧科技年鉴》也介绍了骡子母骡生下骡驹,和小马驹很相似。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院对此也有研究,并且还生育出了13匹之多。
母骡子是有生育能力的,但主要是合子前隔离,也就是很难让其受孕,而一旦受孕后也存在一定的繁殖能力,不过这除了科学研究外,其他没有意义,毕竟母马和公驴繁殖出的马骡就已经很优秀了,非得折腾什么骡子繁殖?
公骡和母骡体型上差不多,当然外观是有区别的,但基本都无法生育,因此把它们放一起也没啥事,因此老人才会说公母不分,但事实上两者生理结构是有差异的。和马骡和驴骡类似的是狮虎兽或者虎狮兽也是类似的交配方式。唯一不同的是虎狮兽生长基因失调,会一直长身体,最后导致身体无法承受为止。
马和驴可以杂交,黄牛和水牛能杂交吗?
听上去马和驴差别有点大,而黄牛和水牛则都是牛不是吗?但其实黄牛和水牛之间的差距,可比马和驴远多了!黄牛是牛科牛属黄牛种,水牛则是牛科水牛属水牛种,同科不同属,这个差距要比马驴高一个等级。
而且黄牛是24对染色体,水牛则有30对,两者在体型与基因层面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生殖障碍!有相关研究表明,体外受精的黄牛和水牛胚胎发育在分裂到8个细胞时即告失败。
而黄牛肉也明显要比水牛肉味道来得更好,而水牛肉则要柴一些,由此可见当年的恐龙肉味道应该不会太好,肌肉纤维太粗,估计根本就没发下口。
基因工程跨越物种生殖隔离
基因工程出现后,生殖隔离不再是障碍,因为可以使用生物技术直接超重改变有机体的基因组,改变细胞的DNA,可以在同一物种间或者跨物种之间完成基因转移,或者改良产生新的生物体!
比如使用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和复制需要的遗传物质以产生DNA序列,或通过合成DNA,然后插入宿主生物体,以此将新的遗传物质插入宿主基因组中。
比如可以将其他无法杂交的物种基因插入植物改良植物的抗旱或者营养成分等,比如美国先正达种子公司开发的黄金大米,通过基因工程使得稻米的食用部分胚乳含有维生素A的前体——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会转化成维生素A,可以缓解人体维生素A缺乏症。
对动物的基因工程则包括第一种转基因生物,1973年产生的细菌和1974年的转基因小鼠。另外利用细菌产生胰岛素在1982年开始商业化,这点确实有点出于意料之外,居然胰岛素还是转基因工程搞出来的,主要原因也是化学合成成本太高,而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植入到细菌(或真菌)的基因中,如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然后大量繁殖细菌,收集细菌所分泌的“人胰岛素”,就如酿酒,成本大大降低。
很多朋友对转基因有偏见,确实从技术角度来说,转基因看起来似乎是一项可怕的技术,但事实上被敌人掌握更可怕,比如原子弹和氢弹可怕不?这个能毁灭全世界的武器,我们就不能拥有吗?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安全的!
为什么农村有的老人说骡子不分公母?
骡子是人类社会最早利用生物一代杂种优势的产物!是马和驴杂交配种生产的后代,称为杂种一代。骡子又有马骡和驴骡之分,以马为母本驴为父本配种生产出的称为马骡,以驴为母本马为父本配种生产出的称为驴骡。
由于马和驴的染色体不同,其杂交后生产的骡子染色体不成倍数,因此骡子是不会繁殖后代的,所以农民说骡子不分公母。
马与驴杂交配种生产出的骡子,杂种一代优势明显,其体型大于双亲,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利用优势显著,是我国利用生物一代杂种优势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对农业生产贡献最大的一项技术。
现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杂种一代优势的品种很多,像大家最常见的玉米、水稻、大豆、白菜,猪、牛、羊等。
为什么农村有的老人说骡子不分公母?
农村老人所说的骡子不分公母,实指骡子无生育能力,公骡(二骡子)、母骡(骒骡)都当力畜使用。
过去关中农村有专门给马、驴配驹的场所,叫“桩”或“桩园子”,小说《白鹿原》中的白兴儿就是白鹿桩桩主。每逢春暖花开、动物发春之际,饲养母马(骒马)、母驴(草驴)的庄户都要牵上牲畜,到桩上配驹。因牲畜主要作为力畜使用,骡子又具有杂交优势,故桩上优先以公驴(叫驴)配骒马、公马(二马子)配草驴,实在杂交不成时,才二马子配骒马,叫驴配草驴。
叫驴配骒马所生为马骡,二马子配草驴所生为驴骡,统称骡子,均无生育能力,只能当力畜役使。公骡也叫二骡子,去势后性情温顺,利于生长、耕作;母骡也叫骒骡,一般不用阉割。
现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骡、马等牲畜已经很少见。
为什么农村有的老人说骡子不分公母?
在中国有一句歇后语叫作: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
大意是嘴上说得好听没有用,还是要靠真才实学。虽然骡子和马的体型相同,但它们的能力却有所不同。骡食量小,行走速度慢但负重好;而马食量大,负重小但奔跑速度快。衡量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最好的办法不是听其言,而是观其行。
骡,作为中国农村重要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现实际上是人为的,但它帮助我们的祖先做了很多农活。
乡下人说骡子无公母,这是片面的结论,农村把生育作为辨别公母的唯一标准,而骡子的生育力较差被误以为没有性别。
骡子如何而来?杂交不育,但杂交有优势,这就是生物学的规律。
驴子和马在自然条件下根本不交配。第一头骡子的诞生完全是无意中的产物,后来人们发现骡子在农业社会中比驴和马更具优势,于是开始人为地控制了大批“生产”。
驴子与马的优缺点是互补的,马相对高大、强壮,跑得更快。驴比马耐力强,抗病能力强,不挑吃住。两者结合,就能生产出专门用于干农活的动物。在西北地区、中原地区,地质条件较差,山路崎岖,靠骡子驮货能轻松不少。
图注:骡子特征
骡子分为驴骡和马骡,前者是公马与母驴的交配产物,后者是公驴和母马的交配产物。母亲是哪个动物,骡子就跟妈姓。虽然这两种骡都是骡子,但是他们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个体化差异。
马骡在形体上长得更像马,个头比驴骡要大,耐力更持久,食量大但是很聪明,交配成功率高,通常而言都会多培育一些马骡。驴骡长得像驴,由于母驴太小了,所以交配成功几率较低。四五年才交配成功一只,活早就干完了。但是驴骡也不是没有优点,它的食量比较小,温顺但也有倔驴的脾气,通常而言一头驴骡寿命长达30年。
骡子为什么不能生育?
骡是生殖隔离的产物,它是指由于种种原因,使两个亲近的类群在自然条件下不进行交配,或不能交配,另一种情况是后代没有生育能力。无论是马骡还是驴骡,它们的染色体数目都不太正常,而是否能生育跟染色体有必然的联系。
骡子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大部分骡子不能繁殖后代。由于生殖细胞不能正常分裂,所以他们的生殖能力有缺陷。母骡子虽有性功能,也有性器官。但马和驴的染色体对不上,马有32对染色体,驴只有31对,虽然两个物种比较接近,但一对多出的染色体还不能完全配对。所以骡子在受精时,染色体发生紊乱,不能形成胚胎。
通常而言,马骡个子大,驴骡个子小,但是驴骡能生育。公骡不能生育,母骡的子宫可以怀孕,但能顺利产下的几率非常小。在国外母骡怀孕产下“驹”的新闻还挺多的。
早在1913年在地中海的小岛上,母骡同公马交配产下一只公驹,外形酷似公马。1923年在摩洛哥,一匹母骡与公驴交配,产下了一只三不像的“小精灵”,并且一直都是母骡进行母乳喂养的;在1939年的美国,母骡与公驴交配产下一头外形酷似母亲骡子的白驹。
最后,
从古至今,骡对人类来说都至关重要,帮我们承担的很多劳作,我国山东、陕西的大型骡享誉世界。
不过在这里要辟谣下,在古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里,骡子只是王公贵族的宠儿,一度被视为“珍宝”。
图注:黄土高原上的非遗--骡抬轿
1985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当时全世界共有1489万匹骡,可见人类文明对骡的偏爱。
至于骡子为什么比驴干活更勤快?很可能是因为没有世俗的欲望。
没有发情期,没有喜好的骡子,不会迷失自己的事业,自然只会一股脑往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