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不洗澡为什么还很干净?
对于我们人来说,几天不洗澡就会感到浑身不舒服,身上的味也会很难闻,尤其是夏天,很多小伙伴甚至会一天洗几次澡。但是,这只是人类拥有的“特权”,对于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野生动物来说,它们几乎一生都不会刻意的洗一次澡。那么问题来了,许多野生动物不洗澡为什么看起来还挺干净的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看不到的不一定是真相我们能够看到野生动物的机会很少,大都是从动物园或者是一些野生动物纪录片中,在这些载体中的野生动物看起来确实大都是“光鲜亮丽”的。但是,我们不要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因为所有带毛的野生动物都是寄生虫的“乐园”,除非是在动物园中有专人打理的动物,不然谁也逃不过被寄生的宿命。
像灵长类动物还好,它们能够通过互相帮忙的方式来解决掉一部分的寄生虫,但是像那些四肢不灵活的动物,它们就成了寄生虫的重灾区了。所以,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而野生动物实际上大都很脏。
其次,我们看到的野生动物大都是远距离观察,即使是一些纪录片也很少有特别近的特写。但是,如果镜头拉近,这些野生动物就会“原形毕露”,身上打结的毛发,泥块、血渍等等,都会让你对它们的“干净”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此,真实的野生动物其实细看都不干净,我们所说的干净只是从远处整体上看的视觉效果,这就好比我们在远处看到一个人,我们只会知道他的大体形态,但是我们无法看到他是否干净是一样的。
当然,野生动物们也不会对自己的脏熟视无睹的,所以大多数动物都有着自己的清洁方法虽然从细节上看,大多数陆地上的野生动物都比较脏,但是,面对打结的毛发和满身的寄生虫,它们也不会置之不理,所以,不同的动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清洁方式。下面我们简单的来说几种:
01 猫科动物
作为食肉目下的一个科,猫科动物是我们最熟悉的动物之一,印象中,猫科动物应该是野生动物中比较干净的一种了,因为即使与狗同样在人的饲养下,猫也比狗要干净。这是因为猫科动物大都有一个清洁的方式,那就是舔。首先,猫科动物身上缺少汗腺(汗主要靠脚步的肉垫、口鼻部、肛门等等排出),这就代表着它们不会像我们人类一样从毛孔里排汗,这样在毛发下面的皮肤就不容易累计脏东西。其次,猫科动物会通过用舌头舔毛发的方式来进行日常的清洁,在脚垫出汗时还会用来洗脸(猫就经常这么干)。
这样除去舔不到的,体表的毛发从远处看就比较的干净了。(如果这样你就以为很干净了的话,你让你家的猫靠这个方法自己清洁试试,再洗澡时你就会崩溃了)
02 大型食草动物
大型的食草动物,比如大象、犀牛、野牛等动物从远处看也不是很脏,原因是它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清洁系统。首先,这些动物要么毛发稀疏但是体色偏灰色或黑色,要么有毛发但是主要以土黄和黑色为主,这种体色本来就不太显脏。其次,这些动物没事就喜欢去到水边嬉戏,要么是在水中洗澡,要么是在泥里打滚,这两种方式都能有效的去除身体上的寄生虫,而当泥在体表干了之后,随着运动就会掉下来,这样看着就比较的干净了。
03 鸟类
鸟儿也是会给自己来个“SPA”的,只不过在不同环境中的鸟类清洁的方式不同而已,对于栖息环境内有充足水源的鸟类来说,它的食物大都来自于水中,而清洁的方式也与水有关,具体的方式就是将身体的一半放入水中,然后飞起,到岸边晒个日光浴。而对于那些栖息地附近水源较少的鸟类来说,最常见的清洁方式就是“沙浴”。所谓的沙浴其实就是在沙土堆里打滚、摩擦,这样能够有效的驱除身上的寄生虫,顺便“拍拍身上的灰尘”。
▲正在进行沙浴的戴胜
▲正在进行沙浴的柳雷鸟
总结野生动物其实并不像我们表面看起来那么干净,而且对于干净的定义,人与动物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人的视角中,干净不仅仅是身体没有污垢,还要求没有异味。但是,对于野生动物来说,仅仅是没有异味这一条,它们就没法办到,所以对于它们来说干净就是身上打结的地方不要太多,寄生虫尽量的少就可以了。
所以,从我们定义的干净上看,野生动物都不干净,但是在野生动物眼里,它们都挺干净的。
野生动物不洗澡为什么还很干净?
小时候看动物世界,觉得这些家伙特别帅,而且毛色好看,干净漂亮。后来去了动物园才知道,动物的干净只是表面的。
再去看动物相关的纪录片,发现动物们并不是特别喜欢干净,它们确实只是看上去干净而已。即使是这样,也比我见过的大多数流浪猫狗干净得多。同样是动物,差别怎么这么大?
你看在水里撒欢的大象,抢着泡温泉的猴子,午后在河里嬉戏的熊,哪个不是换着姿势洗澡讲卫生?
我本以为这是动物的生活的常态,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在非洲大草原,旱季没有雨水,动物也很干净吗?看看角马屁股上赶不走的苍蝇,犀牛耳朵旁的飞虫,肯定不是因为干净才被吸引来的
鬣狗的毛发多整齐,会让人觉得整洁,其实里面都是寄生虫。可能有人觉得是鬣狗毛发太旺盛,容易招虫子。再看看大象,身上没什么毛,看起来干净吧,其实身上满是细菌,只是你看不到而已。那狮子呢,整天互舔总该很干净吧?
狮子舔毛确实可以变干净点,但毛发里的寄生虫是舔不到的。在农村长大的人都闻到过牛粪味吧,有人觉得牛身上很干净吗?但是身上奇怪的味道又怎么解释,体味也太大了吧。
野生动物一辈子都在夹缝里求生,哪在乎什么干净不干净。有饭吃,别被杀已经很不容易了,形象能填饱肚子吗?
但是在人类世界里生活的动物也脏兮兮的,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我家里有一只小猫,前些日子刚洗了澡,马上玩得身上都是土,随手拍一下可以看见沙尘密密麻麻地扩散开来,真脏。
等我费事巴力再帮它洗澡,几天后又回到了原样。我不禁怀疑它是不是故意整我。如果它一开始就是流浪猫,那不得脏得黑乎乎,身上臭烘烘,身上爬满寄生虫了。
说到流浪猫狗,总让人想到一些亟待救助的小家伙。跟野生动物相比,它们确实看起来更脏点。归根结底,可能是生错了地方。
生活在野外的动物远离人类,周围的环境更加原生。那里没有高耸的烟囱没日没夜地吐出浓浓黑烟,没有随处可见的油质物品堆积在城市昏暗的角落,也没残留的啤酒,废弃的机油,廉价的化妆品。
当野生动物在日夜守护的草原上穿行时,雨水可以冲掉身上的灰尘,藏污纳后的毛发完全浸润,灰尘随着雨水滴落,野生动物自然能靠雨水保持相对干净。
而流浪的猫狗身上沾满油污,即使有雨水的冲刷也很难去掉,何况城市上空的云饱受有害气体的侵蚀,降下的雨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不但不能冲掉流浪猫狗身上的油污,甚至还可能对身体有害。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野生动物大多生活在水源地,即使不喜欢玩水的猫科动物,也会不定期下水清洁。原生的水也可以帮它们冲掉污垢。这些水不像城市里飘满垃圾袋跟饮料瓶的死水,而是经年流淌,新鲜而充满活力的水流。
相对于流浪猫狗,或许野生动物没有机会看看人类世界的真面目。但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反而会更加自由。
我曾经在路上发现过一条瘦骨嶙峋的流浪狗。它身上的毛一撮一撮地立着,僵硬,污黑,黏着沙粒跟碎木渣,显然身体虚弱,似乎快不行了。我慢慢靠近它,它只是动了动脑袋,眼睛已经睁不开了。它的身体开始颤抖,算是给我的唯一回应。
在那个烈日如炎的午后,水泥路都是烫的,行人从流浪狗身边经过,似乎没注意到它的存在。气温持续高涨,等我下班回来,发现那里多了一具干尸。好像长满刺的树枝。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流浪猫狗总是那么脏。是污染、疾病,还是退化的生存本能?好像都是,好像又都不是。
后来的某一天我跟朋友出去玩,脑海里终于浮现一些关键的东西。或许流浪猫狗满身污浊,甚至浑身发臭,是因为人类的抛弃,而失去了继续生活的希望吧。
野生动物不洗澡为什么还很干净?
野生动物不洗澡吗?!其实它们也是很讲究卫生的,它们只是在用它们自己独特的方式洗澡而已。
其中几种,我也是第一次见识![大笑][大笑]
一、水浴。
这种洗澡的方式很多动物都会采用,比如鸭、鹅、狗、一些鸟类、猴子……
日本温泉地区生活的猴子就酷爱温泉浴,集体跳进热气腾腾还富含矿物质的温泉里,边游泳边洗澡,边洗澡边互相翻动皮毛,别提多惬意了!
二、泥浆浴。
大象、犀牛、野猪、河马……很喜欢泥浆浴。在泥浆中打滚,等浑身糊满泥浆,再在阳光下懒洋洋地躺着晒干。等一层带着脏东西、寄生虫的硬壳剥落,身体也干净清爽了!
三、沙浴。
小时候在农村,我们经常看到一只鸡或一群鸡或大鸡带着小鸡,吃饱后就在房前屋后的沙堆里拱来拱去、抖来抖去。
没错,它们这就是在进行“沙浴”了!
四、雪浴。
有些动物和鸟类也喜欢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埋进雪堆里,滚上几滚再抖上几抖,浑身都洁净了。
五、蚂蚁浴。
有些鸟类会故意跳进蚂蚁窝中,让成群结队的蚂蚁攻击自己。蚂蚁攻击对手会分泌蚁酸,蚁酸又能杀死鸟类身上的寄生虫。别说,这些鸟儿也够聪明的!
六、口水浴。
养过猫猫的朋友都知道,猫猫最爱干的两件事就是睡觉和舔毛。
它们经常把爪子伸到嘴边舔湿,再用那爪子去洗脸、挠耳朵,还用舌头不断地舔舐身上的各个部位,有时还给同伴舔,给孩子舔。这就是它们在洗澡了。
别说,猫猫实在是比人还爱干净,整天只要闲着,就洗个没完。[大笑][大笑]
七、豪猪洗澡的方式很独特。
豪猪身上长满了又硬又长又尖的刺。它们过一段时间就会紧绷肌肉,让全身的刺尽量地舒展开来,然后突然地抖动身体,身上的污垢连同一些老化的刺就都被一起抖掉了。
就这样,浑身带刺的豪猪给自己来了一次快乐而彻底的“清洗”。[大笑][大笑]
野生动物不洗澡为什么还很干净?
野生动物有自己清洁身体的古老方式,除食腐禽兽外都是皮毛光鲜亮丽,人类对皮毛光鲜亮丽的野生动物猎杀占有它们皮毛导致它们数量减少灭绝,不要伤害它们,让它们永远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和谐相邻。
野生动物不洗澡为什么还很干净?
答:每一个生命都追求好好活着的常理,野生动物平时没事就会认真的打理自己!
野生动物不洗澡为什么还很干净?
野动物身上一般都有寄生虫,而不是很干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