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虾是什么?

磷虾是海洋中最常见的生物之一,从名字上看,它应该是一种虾,但实际上,磷虾不是虾,就像鳄鱼不是鱼一样。那么,磷虾到底是什么物种呢?它在海洋生态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几个问题。

磷虾不是虾

要弄清楚磷虾是不是虾,就要先弄清楚什么是虾?从广义上说,虾是一大类身体细长的软甲纲生物,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是磷虾还是奇虾都是虾。但是,从生物学角度看,虾是软甲纲真夏总木十足目真虾下目下所有生物的总称,而磷虾属于软甲纲磷虾目。其次,所有的虾均有颚足和步足,而磷虾则没有。所以严格意义上说,磷虾、奇虾(奇虾目)、螳螂虾(口足目)都不是虾。

现存的磷虾目下一共分为两个科:磷虾科和深海磷虾科,其中磷虾科下有10个属共85种不同的磷虾,而深海磷虾科下仅有1属1种(深海磷虾)。磷虾目下属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其栖息的习性,比如磷虾科的物种大都每年往返于海底和海面之间,而深海磷虾则始终待在1000米以下的海域中。除了栖息环境不同外,磷虾科成员大都具备将浮游植物转化为荧光物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会发光,而深海磷虾则不具备这个能力。

磷虾是一种小型的无脊椎动物,大多数磷虾的体长都在2公分左右,就算是被称为大磷虾的南极磷虾的体长也不过只有5-6公分左右,体重平均在2克左右。从南极磷虾的体长和体重数据,我们不难想象,这是一种非常细小的生物。

所有的磷虾都主要以海洋中的浮游植物为食(藻类为主),它们有着高度的群居性,因此,只要在磷虾出没的地方必定是成群结队的,它们的密度甚至能够达到1m³超过20000只个体。

磷虾的分布是世界性的,无论是寒冷的南极海域还是其他温、热带海域都有不同的磷虾,不过生活在不同海域中的磷虾寿命有着很大的区别,总体来说生活的海域温度越低,磷虾的寿命 越长,反之亦然,比如生活在南冰洋的南极磷虾的平均寿命在6年左右,到了太平洋中的太平洋磷虾却只有平均2年的寿命。

总的来说,磷虾不是虾,而是一种具有滤足的小型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域中,数量庞大。

磷虾的生态位

磷虾被称为海洋中的“基石物种”,而所谓的基石物种其实就是说一个物种对保持生态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那么,磷虾有哪些关键性的作用呢?

首先,磷虾遍布各大海洋之中。它们以浮游植物为食,这就如同陆地上的食草动物一样。并且磷虾还是大多数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物,比如鲸类(蓝鲸一次就能吞下约200万只磷虾)、鱼类等等,尤其是南极磷虾,在南冰洋海域中的南极磷虾几乎成为了所有海洋生物的主食。

其次,磷虾的储备量大。现存的磷虾一共有86种,除了深海磷虾数量较少外,其他磷虾的数量都很庞大,其中以南极磷虾的储备量最大,达到了约5亿吨,每年仅仅是人类捕捞的南极磷虾就超过了25万吨,除此之外,海洋生物每年也要吃掉约一半的南极磷虾。除了南极磷虾以下,太平洋磷虾、北方磷虾等也是许多国家重要的渔业来源之一。

因此,在海洋中,许多海洋生物以磷虾为食,再加上磷虾庞大的储备量,所以让磷虾成为了海洋中的基石物种。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会问:磷虾的消耗量如此之大,为什么没有灭绝?

从上面的介绍看,磷虾每年的消耗量约占总数量的一半左右,按照这个比例,两年磷虾就会被海洋生物和人类捕杀殆尽。那么,为什么到目前为止,磷虾的数量还是趋于稳定呢?原因有三点:

01 基数

如果一个物种拥有众多的天敌,那么这个物种想要存活必须要有庞大的基数。而磷虾就是这样,它们不但遍布各大海域中,而且数量庞大。因此,即使每年被吃掉一半,还能剩下几亿吨的储备,而按照一只磷虾2克重算,每年就能剩下几亿亿只磷虾,这依然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02 繁殖

一个物种在有众多天敌的情况下,仅仅是有庞大的基数还是不够的,比如一只磷虾如果每年只能繁殖1只后代的话,那么按照这个消耗量,不出三年它就会灭绝。所以,磷虾除了有庞大的基数外,还有强大的繁殖能力。生活在不同海域中的磷虾繁殖期有着较大的区别,比如生活在温带海域的磷虾大都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繁殖,而生活在寒带海域的磷虾大都在每年的2月份左右繁殖。在繁殖期内,雌性磷虾可以数次排卵,而每一次就能排出上千颗卵,整个的一个繁殖期下来,一只雌性磷虾可以产下至少10000枚卵,除去被其他海洋生物吃掉的,至少有一半左右的能够存活。因此,强大的繁殖力也是磷虾在如此庞大的消耗量下依然数量稳定的主要原因。

03 人工

由于磷虾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所以是一种重金属污染最小的海洋生物之一,非常的安全,再加上其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人类对磷虾每年的需求量也是很大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除了在原生海域中捕捞外,已经开发了养殖业。并且磷虾的食性以及对海水的要求较低,所以养殖成本也很低。因此,在人工养殖下,野生磷虾的消耗会越来越少。

总结

磷虾是一种对海洋生态有着支撑作用的关键物种,但是它只是一种海洋浮游动物,并不是虾。它之所以被称为磷虾是因为它的形态与虾有些相似,再加上其发光器发出的光与磷化氢燃烧发出的光类似。

磷虾是什么?

磷虾是一种外观类似虾的小型甲壳类动物 ,它们存在于海洋中较冷的水域。磷虾主要是海洋中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例如鲸、海豹、企鹅、鱿鱼和鱼类。

磷虾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接近食物链的底部,因为它们以浮游植物和较小的浮游动物为食,将它们转化为适合许多大型动物食用的形式,磷虾在许多海洋动物的食物中占较大部分。在南半球大洋,南极磷虾这一物种的生物量估计约为379000000吨,是总生物量最大的物种之一。其中,每年有一半以上被鲸鱼、海豹、企鹅、鱿鱼和鱼类吃掉,但磷虾繁殖和生长很快,数量很快会恢复。大多数磷虾物种每天都有大量的垂直迁移,夜间在海洋表层附近和白天在深水中为捕食者提供食物。

磷虾在南极洲、加拿大附近海域和日本海中被发现。人类对磷虾的捕获量是有争议的。有些科学家和人士担心,商业大量捕捞磷虾用可能会威胁到以磷虾为食物的物种,包括鲸等动物的生存。所有磷虾都是从公海中收获的,扰乱了大型海洋动物食物供应的自然平衡,破坏了生态链。

磷虾的商业用途包括鲑鱼养殖、收获用于磷虾油胶囊、作为家庭水族馆的食物以及作为人类食物来源。磷虾,即平常所见的海虾米,自19世纪以来就被日本人作为食物,在韩国和中国台湾省也被作为食物来源。

磷虾是什么?

帝王蟹不是蟹,磷虾不是虾。磷虾虽然叫虾而且与虾很相似,但磷虾却属于独立物种并不是虾,是一种类似虾的浮游无脊椎动物。如果从生物质能角度来看,磷虾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其总质量比全人类都要多出几倍。

最早知道磷虾这种海洋生物,是了解鲸鱼的时候,体型庞大的须鲸有很多种都以磷虾为主食。的确,磷虾种群资源极度庞大且营养丰富,也被认为是未来的“海洋食品库”。全球磷虾共有85种,除了南极洲周围海域,世界其他海洋也是有磷虾分布的,比如中国近海就有约20种磷虾,最主要的就是太平洋磷虾。相对于南极磷虾,太平洋磷虾体型也比较大。

虽然磷虾的个体非常小,但其营养价值却丰富的经验惊人。磷虾肉中17.5%是蛋白质,脂肪含量2.1%,而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赖氨酸磷虾都有,与金枪鱼、牛肉、牛肉等相比的话,磷虾的赖氨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最高。另外,磷虾的虾青素含量是普通对虾的7倍,其眼球中海油丰富的胡萝卜素。小小一个磷虾并不起眼,但磷虾群是非常壮观的,南极磷虾群通常每立方米海水中会有1.5万到3万只磷虾。磷虾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洋中,以南大洋的磷虾资源最多。根据保守估计,南大洋磷虾总量在6亿吨左右,如果每年捕捞量在5000万吨以内,磷虾资源并不会受到破坏,会自行迅速恢复。

磷虾这个种群繁衍至今,种群量如此庞大,主要还是因为其繁殖能力惊人。通常磷虾怀卵时,平均每只怀卵在2100到14000枚不等。磷虾卵会沉入海下上千米孵化躲避天敌吞噬,孵化后再上浮生存。分布广泛种群数量庞大的磷虾是海洋中很多鱼类与其他生物的主要饵料,包括地球上体型最大的动物鲸鱼也以磷虾为主食。可以说,磷虾是海洋乃至地球生物链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对于蛋白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海洋中的鱼类资源大幅度锐减。在全球渔业资源普遍衰退的情况下,极具开发潜力的磷虾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南极磷虾在内,全球各地磷虾总量超过10亿吨,即便每年捕捞量1亿吨也不会破坏其种群延续,而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全世界每年鱼虾贝类等海产品捕捞总量。

磷虾是什么?

磷虾不是虾!不是虾!不是虾!

我们对于鳞虾并不陌生,因为它是世界最大的动物——蓝鲸的主要食物之一。

从分类上看,鳞虾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鳞虾目,整个鳞虾目之下又分为两科10属85种。鳞虾并不是我们熟悉的虾,而是像虾一样的海洋浮游动物。

鳞虾是全球分布性的浮游动物,不仅在南极周围的南大洋有,在中国的近海也有分布,大概有20多种呢。

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最为著名的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这种小动物的体长约6厘米,还不到我们平常用的水笔一半长,重量也只有2克。从外形上看,南极鳞虾与我们平时吃的虾差别大多,只不过脑袋更大,身体更细小,身体几乎是透明的。鳞虾的独有特征包括了:指状具有足鳃,具有发光器,胸肢没有分化、都为双肢型等。

尽管南极鳞虾非常小,但是它们的数量多得超乎你的想象,比地球上人类的数量还要多的多!根据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和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的调查,整个南大洋中南极磷虾大约在4至6亿吨之间,这个重量也比地球上所有人加在一起的重量还要重!

鳞虾对于海洋生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海洋生物链最重要的基础,仅仅是每年被其他动物吃掉的南极磷虾就有2.5亿多吨,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像蓝鲸、座头鲸、长须鲸等在内的大型鲸类(4000万吨),其他动物(鱼类、企鹅等)吃掉约2亿吨,我们人类每年也会海洋中捕捞约50万吨鳞虾,主要是用来食用(磷虾肉中17.5%是蛋白质,脂肪含量2.1%,我们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赖氨酸磷虾身上都有)。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鳞虾,海洋和地球会是什么样子?不起眼的小小鳞虾成就了地球最伟大的生态系统和最壮观的动物们!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磷虾是什么?

磷虾全部都为海生,共有两科十属85种,在全世界各个海域都有分布。磷虾是须鲸的的主要食物来源,它们要吃浮游生物,因此随着季节的变化在海中的垂直分布会有变化。

磷虾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可食用的海产品,它们是食物链中接近于最低端的一环,身体里不会留存有害物质或者一些例如汞类的重金属。磷虾是海洋生物食物链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因为它们的存在才将能量快速的转入生物体中。

在看纪录片的时候大家对于蓝鲸进食印象一定非常深刻,为了保证自身的正常活动成年蓝鲸每天需要进食400万只磷虾。除了海洋生物对于磷虾有依赖外,人类对于磷虾也是情有独钟。例如每家每户都会必备海虾米,它们就是磷虾制作而成的。磷虾中最丰富的属于南极磷虾,海洋学家估计南大洋有磷虾数亿吨,因此南极磷虾也被称为未来人类的食品库。磷虾都是以群集的方式生存进食,一般每立方米有将近两万多只磷虾,磷虾会快速的摄取微小浮游植物的能量,从而使能量传递到食物链上层动物,例如人类以及须鲸们。在南极洲磷虾是非常重要的物种,对于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例如须鲸、海豹、海狗、食蟹海豹、鱿鱼、冰鱼、企鹅、信天翁及其他的鸟类等都需要磷虾来提供食物来源,说句不夸张的话没有磷虾南极洲的食物链几乎就断开了。上层大型动物最终都将“饿死”。磷虾富含蛋白质并且低脂肪,它可以成为人类最好最安全的食物来源,磷虾中的蛋白质分解后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可以说磷虾的营养价值很高,是很好的食物来源。在我国海域常见的磷虾属于太平洋磷虾,一般主要在黄海和东海沿岸有分布。

磷虾是什么?

磷虾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小型无脊椎甲壳类小虾,虽然体积小平均约6厘米,但它代表着全球海洋食物链中一个重要环节,许多海洋物种如鱼、鱿鱼、企鹅和鲸鱼都依赖磷虾作为主要食物来源,磷虾本质上是地球海洋生态系统发动机燃料。

磷虾呈半透明的粉红色,当成群结队时,整个海面都会被染成粉红色。目前已知的磷虾约有85种,被分为两科——磷虾科和深海磷虾科。磷虾科经常被发现接近海洋表面,因此更容易研究,而更为原始的深海磷虾生活在更深的水域,一千米以下,而不太为人所知的。磷虾以浮游植物、桡足类、浮游动物、藻类和鱼苗为食,大多数磷虾物种是杂食性的,但也有少数物种以其他动物为食,如鱼苗和浮游动物,一些磷虾甚至被观察到吃其他磷虾。

磷虾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免受较小和较大捕食者的伤害。首先,磷虾具有坚硬的外骨骼,这使得较弱的猎物很难攻击和捕食它们;当被追逐时,一些磷虾会脱落外骨骼作为诱饵来分散追逐者的注意力;磷虾也会和成千上万的磷虾一起成群结队地旅行,密集而广泛,有时从太空中都能看到,大群磷虾是一种防御和迷惑较小猎物的方式;不幸的是,成群结队的磷虾群反而会使磷虾更容易受到更大的食肉动物的攻击,这些食肉动物以捕食成群磷虾为生,当受到鲸鱼、大型鱼类或海鸟的攻击时,磷虾可能会分散开来,以迷惑它们的攻击者。当成群结队的磷虾迁徙时,它们会利用垂直迁徙的方式将受到攻击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它们会迁移到3000英尺或更深的地方,磷虾会游到水面觅食和繁殖,并一起游回更深更安全的水域,

磷虾总的生物量巨大,据估计总数有8×10的14次方个体,即地球上70亿人口中每人对应有114000只磷虾,磷虾的生物量约为3.79亿吨,但是每年食肉动物消耗的磷虾量在3.42-5.36亿吨之间,每年消耗数量超过现有生物量的明显反常现象是磷虾快速繁殖的结果,磷虾在繁殖季节能够产卵多次,每次产卵数千颗,沉到深海孵化。

虽然现在存在商业上捕捞磷虾,主要用于水产养殖和水族馆饲料,也用于制药和保健食品工业,但是人类每年的收获量几十万吨相对太少不会影响磷虾种群。令人担忧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南极磷虾的数量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可能下降了80%,科学家们将这种下降归因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层减少,冰的流失使磷虾失去了主要的食物来源冰藻,磷虾数量的减少可能是某些企鹅物种数量减少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