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桉树产量全国第一,桉树真的会污染环境吗?

桉树叶是澳大利亚国宝树袋熊唯一的食物,所以桉树自然就成为了高度树栖的树袋熊的唯一家园了。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型植物,在世界范围内,约有一半的国家都有专门种植桉树,因为桉树本身就能够提炼出桉精油,而桉精油的用途比较多可以驱虫也可以医用,而且桉树本身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其本身就是世界公认的一种优质木材。

但是,正所谓凡事有利有弊,在桉树如此大的经济价值的背后,它也一直为人诟病,其中最主流的说法就是桉树会污染环境。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生几乎都在桉树上度过的树袋熊

首先,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桉树

桉树是一种常绿的乔木,从生物学分类上看,桉树属于双子叶植物纲桃金娘目桃金娘科桉属,目前已知的桉属植物约有700种(包含杂交种),它们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超过500种桉树的原产地都是澳大利亚)。大多数的桉树都是高大的乔木,长成后高可达20米,正是因为高大,没有攻击性和防御性的树袋熊才会选择在这种树上栖息,而且以桉树叶为食。

大多数的桉树喜欢热带的环境,但是有一些桉树则能适应温带的环境,相比较而言,在温带分布的桉树种类比热带的桉树要抗寒,比如二色桉和雪按就能适应-15℃以下的环境。并且桉树的生长速度很快,再加上其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因此,从19世纪开始,陆续有国家从澳大利亚引进桉树,从此,桉树成为了世界性的经济植物。

桉树真的会污染环境吗?

桉树污染环境大都来自两个说法:一个是说桉树有毒,一个是桉树对土壤破坏性较大。我们分别的来看一下这两个说法。

01 桉树有毒?

桉树有毒其实是一个谣言,这个谣言的来源是因为人们可以从桉树的枝叶中提取桉精油以及桉树林中很少见昆虫。首先,桉树提取的桉精油有着杀菌、消毒的作用,而且它还可以入药。其次,桉树林中确实昆虫比较的少,原因是桉树的枝叶可以散发出一种芳香油,而芳香油本身就有驱虫的效果。所以,说桉树有毒其实是不对的,相反的,它对人是有益的。如果它真的如传言中有毒性,树袋熊整天以桉树叶为食,在桉树上睡觉早就被毒死了。

02 桉树对土壤破坏性大?

我国早在19世纪就开始大面积引种桉树,因为桉树的生长周期很快,一般情况下,长到20米高,只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这是其他树木很难企及的。所以到了20世纪,我国从澳大利亚等过引进了超过100种桉树,并且广西成为了主要的种植区。截止到目前,广西约有超过3000多万亩的桉树,只少有9000多万立方米的活立木储备,成为了我国桉树产量最高的省份,没有之一。当然,大面积的桉树林也为广西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广西每年出产的桉树木材占全国木材总出产量的20%以上。同样的,桉树如此快的生长速度加上如此大的储备量,确实解决了我国森林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桉树过快的生长速度就意味着大量的养分消耗。所以,桉树被人们称为“抽水机”和“抽肥机”。

“抽水机”

桉树是有名的速生树,而速生就需要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尤其是水分。桉树的根系比较发达,而且它在年降水量250毫升以上的地区都能生存。不过,根据研究发现,如果地方的年降水量低于800毫升,那么桉树会汲取地下水,当大片桉树种植时,降水量又达不到桉树的生长需求时,它们就会过度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使得其他植物很难存活。

但是,在我国的广西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2700毫升之间,完全满足桉树对降水量的需求,因此,它们对于广西来说,并非“抽水机”,相反的,如果你去过广西的桉树林,你会发现,桉树林的地面上同样是杂草丛生的,如果真的是抽水机,那么,这里应该是沙化的,寸草不生的。

“抽肥机”

桉树的生长确实需要大量的养分,而且尤其是人工种植的桉树林,不施肥它们很难生长。所以,在广西的桉树林大都有人工施肥。人工施肥不但有利于桉树的快速生长,对于桉树林中的其他植物来说也是有利的。所以,桉树“抽肥机”的称号其实是人工种植密度较大时,为了让桉树快速生长而产生的一种行为而已。当然,如果大面积的桉树林不施肥,它们却是会过度消耗土壤中的养分,让土壤变得贫瘠。

桉树对生态的影响?

虽然桉树在雨水充足且人工施肥的环境下不会污染环境,但是,大面积种植桉树确实会影响生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01 对动物的影响

在桉树大面积种植以前,广西的野外原本也是郁郁葱葱的,而且这些植被都是我国本土的植被,这里有着完整的生态系统,大量的动物生存在这里,尤其是昆虫。但是,换成桉树之后,桉树本身就有驱虫的效果,这就造成了许多本土的昆虫无家可归。这是影响之一。

02 对植物的影响

由于桉树对水和养分的需求量大,所以本土的植物与它们相比就没有了竞争力,这也就造成了桉树林中高达的树木只有桉树一家独大。而区域性树木的单一化,并不是一件好事,许多本土植物也变得“无家可归”,这是第二个影响。

03 对土壤和水的影响

由于桉树需要养分较大,所以需要人工施肥,如果大面积的桉树林不施肥的话,势必会影响土壤,而且在施肥后,被雨水冲出来变成小溪的水也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毕竟里面掺杂了一些没有被吸收的肥料。

总结

凡事都有利弊两面,桉树也是如此,从它速生的习性和驱虫的效果看,它对本土的动植物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速生的桉树,按照我国对木材的需求,我国还有多少森林给人砍伐呢?所以,桉树林的大面积种植虽然一定程度的影响了本土的动植物,但是它同时也挽救了许多森林,许多动植物。

广西桉树产量全国第一,桉树真的会污染环境吗?

一、写在前面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及附近岛屿,与杨树、松树并称世界三大人工林树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

而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光、热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种植桉树,也是我国最早引种桉树的省(区)之一,大面积栽培桉树始于1965年。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区通过与澳大利亚等国合作,从8个国家引进170多个桉树种源,采取杂交等技术选育出桉树优良新品种和无性系100多个,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和我国最大的桉树良种生产基地,在全国率先实现桉树大面积人工造林无性系化,成为我国重要的桉树速丰林基地。

近10年来,广西桉树人工林发展速度很快,年均新增200万亩左右,桉树面积、生长量、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有“世界桉树看巴西,中国桉树看广西”的说法。目前,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占全国桉树总面积的一半;桉树活立木蓄积量9000多万立方米,占有广西森林总蓄积量的14%。木材产量超过1700万立方米,居全国第一位,广西桉树以占全国千分之六的林地面积,生产出占全国五分之一的木材。

二、桉树对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对桉树毁誉不一、争论不休,其中关于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霸王树”和“毒树”等说法盛行,大多言论人云亦云,对桉树缺乏全面客观的了解,缺乏事实依据和科学研究数据证明。那么,桉树到底是不是真的会污染环境吗?下面就一些权威机构大量的科学研究来回答几个关于桉树对环境影响的问题。

(一)桉树是不是“抽水机”?

从1999年到2003年,我国与澳大利亚专家曾在广东省遂溪和雷州开展了“桉树与水”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桉树生长耗水量并不很大,在雨季,桉树总用水量还不到降雨量的一半;在旱季,桉树耗水量与降雨量大致相近。桉树是浅根系树种,其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0.5米至1米,在年降雨量大于800毫米的情况下,桉树根系不吸收地下水。即使遇到干旱,桉树根系最多只吸收地下4米以内的土壤水分,不会对地下水位产生严重影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民胜指出,虽然桉树生长迅速,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用水量相对较多,但是以水分利用率为标准,桉树属于节约水分的树种,用水量比其它人工林少。据有关专家研究,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干重),桉树只需水510升,而针叶树需水1000升,相思、黄檀需水800升以上。

2016年3月,广西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保善指出,在较为缺水的区域,大面积桉树人工林可能会加剧干旱现象,例如在喀斯特地区的土山顶和半山坡,但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桉树人工林平均年蒸腾量只有雨量的1/3甚至更少,不会出现“桉树是抽水机”的现象。

(二)桉树是不是“吸肥机”?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首席专家徐大平指出,综合我国10多年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监测,目前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桉树具有很强的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可消耗较少的养分而生产较大的生物量。在贫瘠土壤上,桉树可以不施肥而生长。原来赤地千里、水土流失严重的广东省雷州半岛,营造桉树林数百万亩之后,现已经变为绿洲。表明桉树人工林在消灭荒山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桉树种植过程,确实存在地力衰退问题。导致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全垦整地、全树收获和早期种植的桉树品种不利于土壤肥力维持、施肥少和不能平衡施肥。目前的种植模式下,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得到了有效的维持,大部分桉树人工林多代经营后,土壤肥力没有下降,部分经营水平高的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还在不断提高。广西东门林场在50多年的桉树人工林经营过程中,由于科学经营,并未出现由于连栽引起的地力衰退和产量降低问题。

(三)桉树是不是“霸王树”?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谢耀坚指出,由于桉树林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又是集约经营的纯林,其生物多样性比自然生态系统肯定简单多了,但绝没有到“地上不长草”的程度。在雨量丰富和土壤肥沃的立地,桉树人工林下植被发育繁茂,需经常抚育割灌除草才能正常生长。广西植物所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及山下围堰积水中未检测出化感物质,就林底杂草和小灌木种类和数量而言,一般抚育的三年林龄桉树人工林与同区域二十年松树林没有明显区别,表明桉树没有光谱性的化感效应。

整体来说,广西桉树林的生物多样性总体不如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雨林,但优于马尾松等人工林、灌丛、草地和农业用地。个别情况下,桉树林下植被很少,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人工抚育强度过大,人工除草及时并施用除草剂,高度集约经营,导致没有杂草;二是桉树种植密度过大,林下无阳光,造成植被稀少;三是有些地方因土壤贫瘠,在造林前本身就没有植被,桉树长起来了,只能说明桉树适应性强。

(四)桉树是不是“毒树”?

经过国内外许多专家的科学论证,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桉树对土地、其他作物和人类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广西也没有发现因饮用桉树林中流出的水而中毒的案例,桉树“有毒”、桉树导致“胎儿畸形”等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根据对南宁市大王滩水库及其来源水域的长期监测结果,桉树人工林枯枝落叶不是水质变差的原因,主要是桉树人工林在抚育过程中因肥料流失进入水库导致的富营养化。澳大利亚90%以上的森林都是桉树,各大城市饮用水源的涵养林基本上都有桉树生长,其著名国宝动物“考拉”(树袋熊)也专吃桉树叶为生,也未见有人和动物因此中毒的报道。

三、结语

桉树毕竟是以生产木材、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商品林,也并非十全十美,虽然桉树具有生长速度快、生产木材多、经济效益好等诸多优点,但也明显存在轮伐期短、经营强度大、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少等缺点,特别是过度纯林化和过短轮伐期。

特别是很多地方无序野蛮发展,大面积营造桉树纯林,特别是采伐天然林、水源林、防护林等具有特殊功能的林木来种植桉树,不仅影响森林的防护功能,破坏森林的景观美感,也极容易发生病害虫灾造成损失,而过短的轮伐期限更是将很多经营单位和个人的急功近利暴露无遗,短短3-5年就采伐利用,获得的多是中小径材,中大径材少。为追求短期效益快速获得,粗暴地实施掠夺式经营,对土地、水源、环境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比如全垦整地直接造成水土流失、过度施肥不利于水源洁净、强力抚育破坏生物多样性、过短期限轮伐影响土地肥力可持续等等。特别是在饮用水源区和水源林保护区周边种植桉树,由于其轮伐期短和经营强度过大、施用化肥农药过多或喷施化学除草剂,对涵养水源和水质造成不良影响,群众意见很大。

综上所述,我们要理性、科学的看待桉树,群众反映的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桉树本身的问题,而是种植方式和经营方式的问题

四、一些做法

桉树作为广西林业的支柱,特别是在目前尚无更好、更快、效益更高的速生树种代替桉树的情况下,更不能忽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适当的合理调整来促进桉树良性发展,同时必须对落后的种植方式和不当的经营方式进行改变。

第一,控制总量,提高质量。通过桉树限种与改种相结合、珍贵树种与乡土树种齐发展,调减桉树纯林面积,把桉树面积总量控制在3000万亩以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用较少的林地承担木材生产,满足林浆纸和木材加工产业的需要。

第二,明确区域,限制发展。通过调查规划,划定桉树栽种范围,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林区、水源林区等公益林区营造桉树人工商品林,不在过陡山地经营短轮伐期桉树,适当保留原有植被。

第三,对于在饮用水源林区、交通干线两侧一面坡、自然保护区等生态重要区域原已种植的桉树,采取提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或允许砍伐后改造乡土树种等方式,逐步改造成为以乡土树种为主的混交林,提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环境等功能。

第四,科学经营,减轻强度。严禁火烧炼山和全垦整地、保留原生植被、混交造林带等科学营林技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少施农药化肥,不喷除草剂,注重依靠自然力促进生长,减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第五,适当延长轮伐期。摈弃急功近利思想,鼓励以培育中大径木材为主,把桉树轮伐期适当延长到8年-10年。

广西桉树产量全国第一,桉树真的会污染环境吗?

广西桉树产量全国第一,桉树真的会污染环境吗?

我国广西省为亚热带气候,无论是光照、温度还是降水条件,都非常适合桉树的生长,人工林面积逐渐增长,目前已经达到3000万亩之多,成为全国人工种植桉树最多的省份。长期以来,关于桉树是否是“有害树种”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息过,有人说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断子绝孙树”,应该控制种植规模;还有人说桉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应该大力推广。那么,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桉树从生物学分类上看,隶属于双子叶植物纲桃金娘目桃金娘科桉属,原产于澳大利亚,从19世纪开始逐步引入其它国家和地区,目前在世界上近百个国家均有种植,其种类共有700多种。由于其生长迅速、材质优良,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制造等领域,另外桉树花和叶可以提炼高质量的树蜜、精油、单宁等高附加值商品,因此经济价值很高,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近现代以来纷纷引入的重要原因。

如果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任何树木都具有一定的固碳、保水功能,桉树也不例外,合理种植桉树林,由于其巨大的树干和较大的叶片,可以高效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也可以在体内储存一定量的水分,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区域气候条件的作用。同时在根系的作用下,可以牢牢地“抓住”土壤细微颗粒,使其不易被地表径流所冲蚀和流动,从而起到较好的防止水土流失功效。

由于桉树的生长周期较短,因此对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取效率是比较高的,如果不加以科学种植,是有很大的可能出现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的问题,这也是为何人们将其称为“抽水机”、“抽肥机”的重要原因。不过,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并非完全由桉树本身带来的,因为引入的由桉树组成的桉树林,基本上都是人工林,在种植密度的把握上往往不精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人工桉林种植密度过高,加重了对水资源的需求负荷。

同时,在补水补肥方面的经营管理比较粗放,不得根据树木的生长规律进行必要的水分养分平衡补给操作,造成了桉树林对生存环境必要物质资源的超量索取,最终不能形成稳定的树林生态系统,使得生态环境出现了退化。据有关机构研究表明,桉树除了在生长的初期对水、肥的个体需求要比其它树种高一些外,在后续生长周期方面与其它树种差别并不大。

与此同时,科研人员对桉树本身是否含有毒素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其叶片和树体内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只是它的叶子会释放特殊的气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类的呼吸感受。在南方很多城市的饮用水源地周边,都生长有大量的桉树林,以这些水源地为主要饮水来源的居民,也没有发现受到桉树物质中毒的报道。不过,一些水源地的水质出现下降,主要原因并非由桉树直接所引发,而是在地表径流冲刷周边农业、林业面源污染物质所引发,还有一部分是在大量树叶及植物腐败物落入水源地之后,在面源污染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至于桉树是“断子绝孙树”,是从桉树林下其它植物难以生存的角度来提出的论断。其实,桉树这种对其它植物具有抑制作用的结果,也并非完全是由桉树所引发。在天然桉树林下基本上很少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而为了培育更多的桉树木材,人工林往往由于种植密度过大,在桉树高大的“身躯”之下,林下的受到的阳光照射很少,其它矮小的植物是很难达到正常生存和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的。另外,人工培育桉树林通常都要定期进行人工除草除灌操作,以使水分、养分集中供给桉树,所以也造成了人工桉树林下很少有其它植物生长的现象。

最后一点,桉树速生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养护桉树林的模式,即生长到一定程度就砍伐,然后再补种新的幼苗,而幼苗对于水分、养分的需求较大,如果对林地的维护和补给没有及时跟上,那么这块区域的土壤就会逐渐透支,不但起不到调节区域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功能,而且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紊乱,造成土壤退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要客观地去看待,不能全部让桉树来“背锅”,要从种植模式、经营方式、管理措施、科学施用农药化肥等方面综合考虑和反思,通过这些方面的系统调整和优化,实现可持续性地经营和发展,才能最终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局面。

广西桉树产量全国第一,桉树真的会污染环境吗?

你话呢?桉树叶落在沆沟里经过长时间的雨淋日晒腐烂发臭。若在水源地你可想而知,本身桉树都带毒性,加上发烤之后。另外桉树是比较快长的,已证明他的吸水份是比较大的。加之桉树生长高亦可以说明它根系发达,亦可以讲它可将深层的水份吸干和地的养份食完,使种桉树的土地失去养份。我认为种桉树是有经济效益。但对水资源的污染及土地功能的影响得不偿失。又是对附近涉及到水资源的人群的健康带来危害。

广西桉树产量全国第一,桉树真的会污染环境吗?

我来说几句吧,说桉树有毒的,不知道大家有没关注过自己家的各种家私,柜台,其实也有大部分是桉树合成的,不知道大家中毒了没,如果说周边的种植的农作物长不好,难道不是自己管理的问题吗,懒地长禾,能种出好东西?不要说以前这块地那块地多好多好,种出的东西多好多好,那是以前经常有各种农家肥之类的,现在呢,没有不说,各种生活中人为的污染性多严重,有人想过这些吗,大汽污染多严重,有人重视了吗,好环境是要人人自觉保护加改善的,各种极端恶劣天气,难道不是说明我们人类这个自然大环境已经在被严重的破坏了么,还靠天然自然还能种出什么好的东西么,还会长出好的东西?有也不多了,

广西桉树产量全国第一,桉树真的会污染环境吗?

我家百色的也种树,种的杉树和松树,生长周期比速生桉漫长。土地保护的好,环境也会回馈给我家很多宝贝。人家小鸡炖蘑菇,我家小鸡炖灵芝。每年都能采到好灵芝。种桉树对环境真的不好,污染水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