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能躲开家燕的攻击吗?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从对人类的作用来看,蜜蜂能够传播花粉,还能够酿蜜,是一种益虫,而家燕则是一种除害虫的能手,也是一种益鸟。从表面上看,它们两个似乎没有什么交集。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我们简单的来说一下蜜蜂与家燕的“恩怨”。

家燕与蜜蜂的交集

蜜蜂可以说是自然界中最勤劳的动物之一了,它们的寿命仅有1-3个月,而在这期间,它们每天都需要采集花蜜,而且仅仅上一滴蜂蜜,就需要小蜜蜂采集上万朵花才能制成。当然,这里说的是蜜蜂中的工蜂。这些工蜂均为雌性蜜蜂,由于其在孵化后只喝了少量的蜂王浆(蜂后是喝了15天左右蜂王浆才长成的成年雌性个体),所以在20天左右成年后,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善最终成为了只会干活不会生育的雌蜂。

由于工蜂需要采蜜来喂养蜂后以及幼虫,所以,蜜蜂在我国的北方只有春暖花开的季节(每年的4-5月份)才最活跃。但是,这个季节,对于燕子来说,正是从南方飞回北方的时候。

由于燕子在飞行中消耗了大量体力,而且回到北方后就开始筑巢和产卵,所以也需要更多的营养。当时,作为家燕主食的蚊子和苍蝇在4-5月份还不是很多,因此,勤劳且密集的蜜蜂就成了燕子的主要猎物之一。

蜜蜂能躲避燕子的攻击吗?

既然家燕把蜜蜂当成主要猎物之一,就证明燕子有足够的实力捕猎蜜蜂的。

首先,蜜蜂唯一的防御性和攻击系武器就是自己尾部的螫针,但是面对被厚厚羽毛覆盖的家燕,它的攻击毫无作用,而且家燕全身即使没有被羽毛覆盖的地方也有厚厚的角质层,也是蜜蜂无法破防的。所以,蜜蜂见到家燕只能逃跑。

其次,蜜蜂的飞行速度平均在30公里每小时左右,飞行的高度在100米以下,通常只有1-10米的高度(食物的富集高度),而家燕则不同,通常在自由飞行时,家燕大都采取滑翔的飞行方式,在滑翔时,它的时速通常只有50公里每小时左右,但是在捕猎时,它会加快双翅的振动频率或者通过俯冲,将速度提到98公里每小时左右。(注:时速在110公里每小时以上的的是褐雨燕,而不是家燕。也就是说,即使家燕在滑翔时,速度都是蜜蜂极力飞行的接近2倍,家燕捕猎时的速度甚至是蜜蜂飞行速度的3倍还要多。因此,蜜蜂想要靠飞行躲避家燕的攻击,几乎是不可能的。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可能会问:蜜蜂体长仅有1厘米左右,燕子是如何锁定它的?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燕子有着发达的视觉。在风雨将至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够发现燕子低飞,所以,当我们看到许多燕子低飞时,大概就知道风雨要来了。当然,这个现象大家都懂,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原因就出在燕子的食物上。

当风雨要来时,气压变低被昆虫们感知到,而在昆虫的反应中这就是要来大雨的前兆,于是大量的昆虫出动寻找遮风避雨的地方,而此时受低压风暴的影响,昆虫大都只能低飞,所以,燕子自然就跟着低飞捕猎食物了。

提到这个话题的原因就是在风雨欲来之前,天空大都比较的昏暗,在较暗的光线,低飞的状态下,燕子都能准确的捕猎到我们都很难发现的昆虫,可见其视力之好。其次,燕子有较为发达的视力矫正系统,它们能够在目标突然转向的情况及时用肉眼捕捉到,然后快速的传到大脑,大脑随即做出变换飞行方向的指令。让即使小如蚊子的昆虫都很难逃过燕子的捕猎。

并且燕子的距离感也非常的好,它们甚至能够准确的用嘴衔住水面上漂浮的昆虫,而且丝毫占不到半滴水。

总结

蜜蜂是家燕的猎物之一,而且蜜蜂的飞行速度、反应能力都远不如家燕,所以,一旦被家燕盯上,蜜蜂很难逃脱。当然,家燕吃蜜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因为随着天气变热,蚊蝇等昆虫的数量逐渐增加,家燕最终还是会回到主要以蚊蝇和田里的害虫为食的生活的。

蜜蜂能躲开家燕的攻击吗?

蜜蜂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蜜蜂属的总称。我国目前共有6种,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排蜂)、黑大蜜蜂(岩蜂)。其中能够人工饲养、饲养量最多的为西方蜜蜂的亚种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和东方蜜蜂的亚种中华蜜蜂(简称中蜂)。蜜蜂是以蜜粉源植物的蜜粉为食物。蜜蜂的飞翔速度约为20.9~25.7千米/小时。

燕子是雀形目科74种鸟类的统称。我国目前发现的只有家燕、金腰燕、雨燕、楼燕等4种。其中以家燕和金腰燕居多且较为常见,其主要捕食飞翔中的昆虫,如蚊子、苍蝇、蛾类、蝶类、蜂类等,也偶尔捕食跳跃或爬行中的其它软体或甲壳类弱小生物。其飞翔速度在75千米/小时~300千米/小时不等。家燕的飞翔速度可达120千米/小时。

通过以上比对不难发现,家燕的飞翔速度是蜜蜂的5倍。

在蜜蜂繁忙的采集季节,外出采集的蜜蜂不论来自本场还是外场蜜蜂,一般忙于采集,都能和谐相处。既使遇到敌害攻击,只因数单力薄,也只有逃脱的份。

凡近距离在蜜蜂巢门前驻足观看或走过的人,都不同程度的遇到过被飞翔中的蜜蜂碰撞、追击甚至蜇刺的遭遇。

若驾驶车辆以60千米/小时以上的速度行驶时,前挡风玻璃上常常有不明生物被撞击后留下的疤痕。若车辆经过的路边有蜂场、低矮的蜜粉源植物或水源时,则多为蜜蜂被撞击致死后所遗留的体液或其它残留物质。

在枣树流蜜期,枣树针刺上偶尔挑着的蜜蜂尸体。水源地采水时,被风浪打落悬游的蜜蜂,巢门口相撞跌落等等…

蜜蜂尽管小巧灵活,但其飞翔受风力、风向、温湿度等影响较大,在规避障碍、敌害或者遇到突发状况时,其自救力却异常脆弱,更多只能靠团队的合作。

我们偶尔也会见到有数只燕子在蜂场上空反复盘旋冲刺,燕子身后有无数追刺的蜜蜂被纷纷遗落的场景。蜜蜂与燕子,无论在体能、体量及飞翔速度,都不在同一档次或量级,部分蜜蜂协同攻击飞翔捕食的燕子,只会带来更多、更大的损失。

好在燕子的食谱较为广泛,多以飞翔中的诸多害虫为主,是益鸟和人类的好朋友,且燕子集群攻击蜂场蜜蜂的持续时间有限。

因燕子亲近于人类,对我们的驱赶往往无动于衷。但燕子警觉性高,对突然的惊吓非常敏感。我们可以采取敲击、强光刺激等方法给予区域驱离,不得采取其它方法驱灭。

蜜蜂能躲开家燕的攻击吗?

蜜蜂很难躲开家燕的攻击的,除了利用树丛有利地形巧妙的躲过,靠飞行能力是无法躲过家燕的攻击的。

蜜蜂能躲开家燕的攻击吗?

蜜蜂的天敌很多,除了那些进入蜂巢里的马蜂,蚂蚁,蜡螟,蟾蜍等外,天上飞行爱吃虫子的鸟雀及蜻蜓等也是蜜蜂的天敌。加燕也是吃虫子的,蜜蜂和蝴蝶等都是燕子的食物。

在燕子繁殖季节,幼燕要吃的食物很多,要捕捉的虫子也很多。每窝平均有4只左右幼燕,每只平均一天要吃180只虫子,再加上燕子自己要吃的,每天就是600只虫子左右。燕子是捕捉空中飞行的虫子,在白天飞行的就是蜜蜂,蝴蝶,蜻蜓之类的,在所有的被捕食者中,飞行能力差,口感最好的恐怕就是蜜蜂了。而且蜜蜂的数量比较多,捕捉容易,燕子就当然喜欢吃蜜蜂了。

燕子的飞行技巧难有昆虫超越的,只要燕子想吃的虫子是很难逃脱过的。蜜蜂虽然采集蜜粉的能力强,但是飞行能力真的不怎么样。一般的鸟雀都能轻易的捕杀飞行中的蜜蜂,飞行能力超强的燕子,当然就更容易捕捉到蜜蜂的。

所以对于蜜蜂来说,燕子是可怕的天敌,在蜜蜂出行的地方,如果遇到燕子的追杀是很难逃脱的。

出巢飞行的蜜蜂面临的危险有多少?

在一般人看来,蜜蜂采集花蜜花粉只不过是辛苦一点,并不存在生命危险。其实蜜蜂每一次出巢都是充满风险的,可能会轻易丧命。

在自然界中都是弱肉强食,蜜蜂作为弱小的昆虫,有很多的天敌,运气不好就成为天敌的食物。那些吃虫子的鸟雀只要遇到蜜蜂就能轻易的捕食,蜜蜂的蛰针是对付不了这些捕食能力强的鸟雀的。在飞行途中,如果蜜蜂被这些鸟雀发现就会很快被吃掉。所以蜜蜂飞行时会尽量选择低空飞行,避免被这些捕食者发现。

但是蜘蛛会在低处结网,燕子,蜻蜓也会玩低空游戏。就算没有碰到燕子蜻蜓等这些捕食高手,如果遇到蜘蛛网被粘住了,蜜蜂也会轻易送命的。

如果为了躲避敌害的追捕,或者遇到大风,跌落在地上,被粘住了或者掉入水中,蜜蜂也会牺牲。

所以说,工蜂出巢采集并不仅仅是辛苦,也是有生命危险的。在蜜源期大量采集蜂死亡,造成蜂群衰竭,并不都是因为累死了,有些就是丧命在这些敌害的口中。在虫鸟多的地方,工蜂出巢采集,可能是九死一生,损失很大。

有什么办法能帮助蜜蜂躲开家燕等敌害的攻击?

看到蜜蜂被捕杀养蜂人肯定会心疼,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助蜜蜂躲开家燕等敌害的攻击呢?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过,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没有完全有效的办法。因为人无法赶走这些虫鸟敌害,当然也不能去杀灭。能做的只是让蜜蜂远离这些敌害,不让这些敌害轻易发现。

因为鸟雀喜欢在虫子多的地方捕食,树林和水域是鸟雀活动多的地方。所以养蜂人在设置蜂场时要远离树林和水库等鸟雀活动量多的地方。蜂场要开阔,便于蜜蜂飞行,能让蜜蜂低空飞行躲避敌害。

在密林阴暗的地方,是蜘蛛马蜂等敌害喜欢的,蜂场就不要靠近密林,不要在阴暗的地方。远离敌害,每天少死点蜂,就能减少损失。

好了,说了这么多大家也明白了,蜜蜂在采集时会很容易遭到敌害的捕杀,家燕的攻击是很难逃脱的。养蜂人为了避免蜜蜂被捕食者杀死,设置蜂场时要远离敌害活动的地方。蜜蜂被杀死是避免不了的,养蜂人就只能努力繁蜂,让蜂群保持旺盛的状态,才会有收益。

蜜蜂能躲开家燕的攻击吗?

家燕是世界上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陆地鸟类之一,它们是长途迁徙的候鸟,夏天在北半球高纬度,冬天在低纬度或赤道。家燕是一种中等大小的鸣禽,大约有麻雀那么大。它长15至18厘米,翼展29至32厘米,重15至20克。

家燕是主要食虫,也就是说它主要吃飞行中的昆虫,蜜蜂、飞蛾等飞行昆虫是家燕的食物,家燕可以以每小时74公里的速度飞行。 家燕一般在陆地上的开阔地区觅食,包括郊区公园和球场、农田、海滩和开阔水域,如湖泊、池塘和沿海水域。它们的范围从海平面到3000米。

繁殖栖息地必须包括觅食的开阔区域、筑巢的建筑或悬崖,以及为筑巢提供材料的淤泥源,如河岸。 几乎所有种类的昆虫构成了家燕食物的大部分,还有甲虫、蜜蜂、黄蜂、蚂蚁、蝴蝶、飞蛾和其他飞虫。家燕通常捕食相对较大的单一昆虫,而不是以成群的较小猎物为食。它们还会吞下砂砾和小鹅卵石,或蛋壳和牡蛎壳,这可能有助于家燕消化昆虫或在饮食中添加所需的钙。

家燕探索许多潜在的筑巢地点,它们飞起来盘旋调查一个地点,然后在缩小选择范围之前转移到另一个地点。首选地点包括屋檐、椽子、横梁、棚屋和马厩,以及桥梁、码头和涵洞的下侧。他们也可以使用前几年的巢穴,但要避开那些被螨虫或其他寄生虫严重侵害的巢穴。

雄性和雌性家燕都用泥土建造巢穴。它们在嘴里收集泥土,并经常把它和草茎混合制成颗粒。它们首先建造一个小架子来坐,然后建造鸟巢的侧面。如果靠着墙或其他垂直表面建造,结果是半圆形、半杯形。建在横梁或其他水平面上的巢形成一个完整的窝,口宽约5厘米,深约5厘米。家燕先用草,然后用羽毛来装饰巢穴,在群体中,它们可能会从邻近的巢中窃取巢衬材料。

当重复使用鸟巢时,燕子会清理掉旧羽毛,并在鸟巢边缘添加新的泥土。 燕子几乎只在飞行中进食,比许多其他种类的鸟类飞得更低,通常几乎紧贴地面或水面。它们在田野、沼泽、湖泊和沿海水域的半空中捕捉苍蝇和其他猎物。它们偶尔会以地面上行动迟缓或死去的昆虫为食。家燕的捕食者主要是鹰、隼鸥或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