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子究竟是马生的还是驴生的呢?

突然想到的,是马和驴都可以生吗?

先说答案:骡子有两种,母马生的骡子是马骡,母驴生的骡子是驴骡,也就是说骡子一共有两种,而且不管是公马和母驴、还是公驴和母马都能生下骡子。说到这里,有些小伙伴会问:驴和马不是两种动物吗?为什么不存在生殖隔离呢?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驴和马以及骡子之间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驴和马为什么能够繁育后代?

在当下,无论我们看到的家驴还是家马都是由野生环境下的驴(非洲野驴)、马(野马)驯化而来的。从已发现的两个物种的遗骸来看,驴的驯化要比马早一些。最早驴的遗骸出现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而最早的马的遗骸出现在公元前3000多年,也就是说马的驯化比驴的驯化晚了接近1000年。

但是,不管怎么说,从进化的角度看,马和驴有着共同的祖先。驴和马最早的祖先是生活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的始祖马,这是一种只有家犬大小的原始哺乳动物,它们广泛的分布于欧洲以及北美洲的森林里,随着环境的改变和时间的推移,到了距今约3000万年年,大多数的始祖马被淘汰掉,剩下一小部分进化成了体型稍大一点、腿更长一点的间马,值得一提的是,到了间马这一代,就只有北美大陆上有了。之后过了1000万年,间马演化为草原古马。

从草原古马开始,它们走出了北美大陆,去到了其他大陆上,开始了单独演化,此时的草原古马无论是从牙齿结构还是体型上都与现代的马非常接近了。而严格意义上说,驴和马也是在距今1000万年后开始分道扬镳的。因此,驴和马拥有共同的祖先是它们能够繁殖后代的主要原因。

其次,马的染色体数量为32对,而驴的染色体数量为31对,再加上由于共同的祖先,两种动物的基因相似度很高,所以在结合时,两种动物是能够进行减数分裂的。

所以,共同的祖先,相似的基因,能够正常进行减速分裂的染色体数目是马和驴能够繁殖后代的主要原因。

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

驴和马虽然都能够产生后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异性驴、马都能成功受孕。首先,在现存的骡子中,90%以上的都是马骡,也就是公驴和母马的后代,这是因为相对来说,公驴和母马结合的受孕率是最高的,相对的公马和母驴结合的受孕率就非常的低,甚至不足千分之一。

而且能够繁殖后代,不代表着两种动物没有生殖隔离。因为在生殖隔离的定义中包含了亲缘关系接近的两个物种不交配、或交配后没有后代、或有后代但后代不具备生育能力。而骡子是具备生育能力的,所以它满足生殖隔离的第三个条件。

骡子为什么不能繁殖?

骡子不能繁殖的原因就出在它的亲一代上,由于马和驴的染色体数目不同(64和62条),所以在驴和马的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就是马的32条染色体与驴的31条染色体的结合,即为63条。而63条染色体就代表着骡子的染色体是不成对的。因此它很难成功的受孕。

当然在自然界中,任何的事物都没有绝对性,就像生殖隔离一样,同样也没有绝对性。所以,骡子也是可以怀孕的,只不过是几率超低而已。因此,马和驴是存在生殖隔离的,这一点体现在骡子几乎没有生育能力上。

马骡和驴骡有什么不同?

骡子是一种介于马和驴之间的动物,当然,它的产生是人为的结果,因为在自然环境下,野驴和野马是不会有交配的行为的。而人之所以要这么做是为了综合马和驴身上的优点,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人工干预的杂交是成功的。骡子不但具有驴吃苦耐劳、抗病能力强的特点,也有马擅长奔跑和负重的特点。

从外观上看,骡子与驴和马都很好区分。那么,同样是驴和马的后代马骡和驴骡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是亲一代不同,马骡的亲一代是公驴和母马的后代,而驴骡是公马和母驴的后代。

其次,由于驴骡是在母驴体内发育的,所以受驴的基因影响较大,因此驴骡的体型与驴接近,比马小很多,但它有继承了马的奔跑能力。驴骡相对较小的体型负重能力不如马骡,但是奔跑能力比马骡强一些。

而马骡则是在母马体内生长发育的,所以马骡受马的基因影响较大,因此马骡更接近马,它的体型明显的比驴要大很多,当然比驴骡的体型也要大。并且马骡继承了驴的负重能力,所以,马骡比驴骡更能驮重物,但是它的缺点是奔跑能力稍差。

总结

由于骡子分为马骡和驴骡,所以它既可以是母马生的,又可以是母驴生的。但是,由于驴骡的产生几率很低,所以我们看到的骡子大都是马骡。当然能两种不同的动物即使存在生殖隔离也是可以繁育后代的,只不过后代不具备生育能力而已。

骡子究竟是马生的还是驴生的呢?

真是一个让人好奇的问题。很早就知道骡子是马和驴跨种杂交的后代,力气大而且耐力好,是干农活的好把式,但没有生育能力。然后,疑问来了:骡子分公母吗?母马和母驴生的骡子名字一样吗?为什么骡子不能生育?

农村有学问的人的回答是:公驴和母马交配所产后代称为马骡;母驴和公马交配所产后代称为驴骡。

至于为什么不能生育,就要用现代生物科学来回答了。

由于有性生殖是减数分裂,即染色体复制后先随机分为两个细胞,然后再进行有丝分裂分开成为两个细胞,所以,雄性与雌性各自贡献了体染色体数量的一半。由于马有32对(64条)染色体,驴有31对(62条)染色体,马和驴的后代就只有32条(马染色体32对)+31条(驴染色体31对),是63条染色体。这是没办法进行减数分裂的,因此也就没办法生育后代。

但是,疑问还是存在的。骡子的公母如何确定?和马骡、驴骡没关系?因此,有人认为,母骡子有可能有生育能力,但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概率,公骡子则没有机会。“霍尔登氏法则”(Haldane’s rule):如果某杂交动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那么其中缺失或者不育的性别一定是异配性别(比如XY).或许是基因突变?

一般情况下,回答:骡子分公母,但没有生育能力。

骡子究竟是马生的还是驴生的呢?

驴也生骡子,马也生骡子,牠们和狮虎一样,狮子,老虎都生狮虎兽。

咱们说骡子吧!一,马与驴交配生的骡子叫驴骡子,牠的标志是:1.体形稍小,2.耳朵稍大。二,驴和马交配生的骡子叫马骡子,牠的标志是:1.体形稍大,2,耳朵稍小。

回答的还算清楚吧?

去年我专门拍的有这两种骡子的照片,而且专门发过,可惜这些照片早已经删除了,现在没有办法展示牠们了!

骡子究竟是马生的还是驴生的呢?

骡子是马和驴杂交而来的,公驴与母马生下的叫马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骡。而公马与母驴生下的叫驴骡。

骡子结合了马和驴的一些优点,既有驴的负重和抵抗能力,又有马的灵活和奔跑能力,且寿命比马和驴都要长。

在以前,骡子被当做主要的畜力使用,其役用价值要高于马和驴。

骡子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骡子存在,但不是当役畜使用的,而是王公贵族们的观赏物。

足以可见那时的骡子数量非常少,两宋时期也是如此,直到明代,骡子才被当做役畜而大规模繁殖。

从文献记载来看,骡子可能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由北方的游牧民族利用马驴杂交而来,并陆续输入中原。

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将驴父马母所生的后代称为驘(luó),将马父驴母所生的后代称为骡。

马骡和驴骡长相很相似,马骡的力气要更大,驴骡则更善于奔跑。驴骡耳朵长、尾巴短,马骡则耳朵短、尾巴稍长。

在七八十年代,农村经常可以看到骡子,大多都是马骡。马骡的体型比驴大而比马小,长的像马,但叫声又像驴。

在陕西关中一带,驴骡也有体型比较大的,这是由关中驴的体格决定的。与驴骡相比,马骡则更容易繁殖。

公驴骡和公马骡性腺比较发达,但由于精细胞不能形成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因而没有繁殖能力。

所以这两种公骡通常都会被摘除精巢,以便于管理和使用方便。

在一般情况下,母骡也被认为没有生殖能力。因为其染色体是63个,这种不成对使生殖细胞无法正常分裂,很难生殖。

母骡是有子宫的,理论上也是可以怀胚胎的,但困难之处就是如何使母骡怀孕。尽管母骡受胎非常困难,但也是有的。

关于母骡生育后代的报道也不少,我国文献中将公马与母骡所生的称为駏(jù),将公驴与母骡所生的称为驉(xū)。

国外母骡生育最早记载,可追溯到2600年前的波斯帝国时期。在18世纪,巴伦西亚和阿尔吉尔也有相关的记载。

到了20世纪,法国的一匹母骡先后与公马和公驴生下3匹駏和2匹驉。

母骡所生的駏与马的长相几乎没有区别,且有生育能力。而驉的长相则更像骡子,且没有生育能力。

美国也有这方面的记载,一匹母骡生下的公駏,与两匹母马生下了与马长相相似的后公母两种后代,且均有生殖能力。

由此可见,公骡确实没有生育能力,而母骡是有生育能力的,但受孕非常难。

马的染色体数量是64条,驴的染色体数量是62条,二者的受精卵染色体数量为63条,也就是骡子的染色体。

骡子的每条染色体都没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这样就会造成染色体配对的随机性,总共可产生近43万个配子。

在这些配子中,只有完全来自于马或驴的染色体,才能形成受精卵。

从概率论来看,母骡成功受孕的几率非常小,但可能性是存在的。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对骡子这个杂交种有所了解了,母马和母驴都可以生骡子,公骡是没有生育能力的,而母骡是有的,但受孕几率很小。

骡子究竟是马生的还是驴生的呢?

骡子有两种,一种是马骡子,一种是驴骡子,驴给马配的种,下的是马骡子,马给驴配的种,下的叫驴骡子。这两种骡子干活是很有力气的。

不管是马骡子还是驴骡子,但它们都是不能生育的。

骡子究竟是马生的还是驴生的呢?

关于骡子。马和驴都可以生,马和驴都属于马科动物,不存在生殖隔离。但骡子偶尔也有下驹的,那是极少数个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