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鼠难以灭绝?

老鼠是人们最痛恨和厌恶的动物之一,被人称为“四害”之首。自古以来,人与鼠的斗争就从未停止过,人类可将凶猛的老虎灭绝(里海虎、巴厘虎等),可以将水中的鱼儿灭绝(比如长江白鲟),但是,就是无法将“人人喊打”的老鼠灭绝。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老鼠的“前世今生”

老鼠是啮齿目下鼠科动物的总称,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地,现存的种类超过了450种。从进化的角度看,现存所有的啮齿类动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从已发现的化石看,啮齿类动物的祖先归属地存在较大的争议,因为北美洲和亚洲都发现了距今约5000万年的啮齿类动物化石,它们分别是北美的副鼠和亚洲的东方晓鼠。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距今都有超过五千万年的历史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啮齿类动物的祖先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开始分化了。古生物学家发现老鼠与人类最早的接触时间在1200万年前,那个时候的人类还不能称之为人类,而是人类早期的祖先-腊玛古猿。

从已发现的腊玛古猿的化石层中,生物学家发现了许多鼠类的化石碎片,而且在老鼠的骨骼化石上还发现了牙齿印,也就是说腊玛古猿是吃老鼠的。

时至今日,老鼠已经成为了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地球上至少生活在超过100亿只老鼠,而且大多数的老鼠与人类的栖息地有着高度的吻合。

(东方晓鼠化石)

老鼠为什么难以灭绝?

老鼠不仅是在人类的世界中不受待见,在自然界中,老鼠也有很多的天敌,比如黄鼬、蛇类、鹰、狐狸、小型猫科动物等等。但是,尽管老鼠的威胁有很多,依然没有影响到它们的生存。原因有三点。

01 繁殖能力

老鼠有着超强的繁殖能力。一只老鼠从生下来到拥有繁殖能力仅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且只要开始繁殖的老鼠,几乎每隔一个半月就能成功的产下5只左右的小老鼠,如此的往复,使得老鼠的数量越来越多。即使有自然天敌和人类的捕杀,在它们强大的繁殖能力面前,也显得很乏力。

02 生存能力

老鼠属于杂食性动物,它们有着强大的生存能力。无论是在阴暗潮湿、臭气熏天的下水道中,还是在布满了老鼠药和夹子的人类栖息地内,它们都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再加上它们从不挑食,而且还有着“屯粮”的习惯。

这些都为老鼠的生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03 基数

有了生存能力和强大的繁殖能力,老鼠的基数越来越大,基数越大,后代自然就越多。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由于人类或者天敌的关系,老鼠的数量减少甚至“搬家”,但是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老鼠来到这里。但是,一旦区域内老鼠减少,就会造成天敌的“迁徙”和人类的放松警惕。这又为新老鼠的繁殖提供了条件。

总结

老鼠比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都要早,在当下,它们不仅仅是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内生存,在野外也有相当大的数量存在,而在野外,即使有天敌的制约,在它们强大的繁殖能力面前也很难做到完全的平衡。因此,即使人类将生存空间内的老鼠灭绝,还是有野外的老鼠继续的填补空缺。

因此,想要灭绝老鼠,几乎是不可能的。

况且,老鼠在生态链中是许多动物的主要食物,一旦灭绝,许多动物也会因为食物的短缺而灭绝,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

为什么老鼠难以灭绝?

老鼠属于哺乳纲鼠科啮齿类动物,是地球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生物之一,生存历史少说也有三四千万年,相比之下我们人类的几百万年实在是太短了。目前估算全世界的老鼠数量可达几百亿只,比人类数量还多出很多倍,种类可达3000种,这么长的存在时间还能这么多的数量,为什么不会灭绝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它们的繁殖能力太强。老鼠从刚出生到能够繁殖的时间很短,据有关实验数据显示,雄幼鼠30天后就能进入成年,雌幼鼠40天后就可以繁殖下一代。老鼠的生育期也很短,母鼠怀孕21天后就可以产下幼鼠。母鼠连续产子的时间间隔很短,在生产以后,只要再隔10个小时,就能够再次交配怀孕。老鼠每次产下的幼鼠数量很多,可以达到10只左右。可以进行一下初步测算,一对老鼠一年直接繁殖的后代可以达到150只以上,加上它们繁育的后代再进行生殖的话,一年新增数量可以达到5000只以上。

二是老鼠从不挑食。老鼠是典型的杂食性动物,只要是能吃的都可以拿来所用。在野外生存的老鼠,谷类、坚果、树叶、野草、昆虫、野果等来所不拒,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老鼠也是人吃什么它们就可以偷来吃什么,酸甜苦辣咸全不在话下。

三是老鼠适应力非常强。老鼠对温度、湿度和饥饿的耐受性都很强,它们行动敏捷,可以翻山越岭、游泳渡河、打洞筑巢,无论是草原、森林、河岸、高山,还是火山周边、沙漠边缘,都有它们活动的身影。同时,它们对于细菌和病毒的耐受性也非常强,身上即使携带大量的病菌,也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四是老鼠警觉性强。老鼠的视力、听力、嗅觉都非常灵敏,外面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它们的高度警觉。一般在晚上活动,行进路线相对固定,走一走停一停,密切关注周边状况,一有特殊情况或者环境有所改变,就会停滞不前,排除危险之后才可继续行进。另外,如果以前在哪个地方受过惊吓,它们以后就不会再轻易经过。

正因为有以上几个方面的特长,即使经历了历史上的小行星撞击、几次冰河时期等重大地质事件,老鼠也能够得以继续生存繁衍下去,不得不佩服它们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为什么老鼠难以灭绝?

人类在一万年前进入农业社会有了余粮,就开始跟老鼠作斗争,斗争最显著的标识就是人类驯化了猫,开始容忍猫生活在我们周围捕食老鼠。此外,老鼠的捕食者太多了,蛇,猫和老鹰等等,但是现如今老鼠依旧好好的生活在我们周围,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一些。

老鼠是非常聪明和细心的动物。老鼠天生对环境的变化非常谨慎和怀疑。所以,不要指望任何老鼠会立即直接进入老鼠陷阱。相反,老鼠会在头几天内避开陷阱,直到它们熟悉了陷阱。此外,老鼠其实是很胆小的动物,一只老鼠很少大张旗鼓的跑到宽阔空间,相反,它们更喜欢靠近墙壁或在封闭的空间。最后,由于老鼠是如此聪明和谨慎的动物,如果它们看到同类被困在某个陷阱里,它们会对这种陷阱保持警惕。老鼠喜欢呆在封闭和黑暗的地方,它们沿着墙或篱笆奔跑,但永远不会跑到大路上,它们还能从不到它们一半大小的小裂缝和洞里挤进去!通常情况下,老鼠喜欢的走道和藏身之处对人类来说是难以接近的。

老鼠繁殖极快。灭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可能就是老鼠的繁殖周期,它们的繁殖周期短,只有21天。因此,你可以预计老鼠的数量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通常情况下,老鼠繁殖的速度比你消灭它们的速度要快得多。

老鼠可获取食物多。与其问“老鼠喜欢吃什么?”,不如问“老鼠不吃什么?”老鼠的饮食非常多样化,几乎吃任何它们能找到的食物。老鼠是杂食性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田鼠通常吃种子、浆果、水果、昆虫、无脊椎动物,甚至腐肉,家鼠吃下水道的泔水、剩菜、剩饭,酸、甜、苦、辣全不怕。

为什么老鼠难以灭绝?

太能生是老鼠难以消灭的主要原因,其实很多的动物繁殖能力都很强,例如说我们人类,人类之所以繁殖速度快,没有繁殖时间的限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很多的动物都有发情期,它们一年只在特定的时间交配和繁衍,而人类则没有这个限制,人类只要自己愿意,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生孩子,那么老鼠也是一样的。

老鼠一年四季都处于发情期,而且老鼠的孕期很短,它们从怀孕到生育一般只要20天左右,而人类从怀孕到生育则要300天左右。

另外老鼠一次生育就有5到6只幼崽,再加上它们一年至少能能生5到6胎,所以老鼠的繁殖能力是极其恐怖的,据保守的数据显示,一只雌性的成年老鼠,一年之内可以让整个家族的老鼠数量增长上千只以上。

所以在哺乳动物当中,老鼠的数量是最多的,据科学家粗略的计算来看,全世界的老鼠数量至少比人类要多一倍,考虑到今天的人类人口为70亿,那么老鼠的数量至少也有150亿只左右。

但有趣的是据说有三分之一的老鼠存在于印度,至于为什么小编也不知道,但网络上有些文章显示,印度有些地区的神庙就供奉着老鼠,因为当地人认为老鼠是一种幸运的象征...........

为什么老鼠难以灭绝?

老鼠为什么难灭?提起老鼠,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粥”、“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等歇后语,老鼠似乎在人们的眼中“百害而无一利”,它甚至会让一些女生抓狂或跳脚,看到老鼠就如同做噩梦一般!

与前面讲到的澳大利亚兔子成灾原因相似,老鼠也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在下水道、石缝、堆积物、墙脚、屋檐、田间、山林等处均有栖息,是除了南极洲外全球均有分布的物种,且品种多达三千余种,是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规模最为庞大的哺乳动物。

老鼠的繁殖能力强,主要是与它的“性早熟”和“妊娠”周期短有着直接的关系,通常情况下,雌鼠早三个月就具有生殖能力,怀胎周期约为21天,且一年可以生7胎左右,一窝最多可达10个左右,真是满满的一窝鼠崽子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只公鼠和一只母鼠,一年保守能造出200~300只老鼠,简直就是动物中的“生育机器”一样。

老鼠的生存能力强,则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鼠的“智商”比较高,且警觉性极强,其智力成熟度似乎能与人类匹敌,能够在眼皮子底下“安营扎寨”而不不容易察觉;二是老鼠能够根据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多少自然的调节繁殖速度,这实际上与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密切相关,粮食的浪费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垃圾箱(桶)等地方已经成为老鼠主要的觅食地之一;三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食物链中老鼠的天敌蛇、老鹰等减少,导致老鼠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在我国的北回归线以南区域,有的老鼠比猫都大 ,经常看到老鼠从猫的边上“擦肩而过”井水不犯河水的现象,看上去都心生后怕。

从以上分析老看,老鼠固然可恶,但一定种群数量的老鼠也是维系生物链的正常运转,因此我们在灭四害特别的灭鼠的过程中要做到“手下留情”,不能搞一刀切。

为什么老鼠难以灭绝?

我说几点原因:

一,老鼠的繁殖能力超强,一对成年老鼠一年中可以生出多达1250个后代,全球粗略估计有100亿老鼠,这是根本原因。

二,老鼠生存环境并没有因为人类活动而遭受压缩,人类的农业区,城市黑暗反而是它理想的栖息地。而它的天敌如蛇,鸟,狐狸等,就没那么幸运了,受到人类活动威胁,甚至面临灭绝的境地,即通过天敌灭鼠法已不可能。

三,人类的灭鼠活动,灭鼠率要达到95%才能达到灭鼠的效果,否则会出现越灭越多的现象。因为哺乳动物有一个种群密度负反馈现象,即种群数量越少越能激发种群的繁殖潜力。

可见灭鼠单靠一个小区域或家庭灭鼠是不行的,还得系统的破坏老鼠的生存空间,在较大的区域内完成95%的灭鼠率,才能完成灭鼠的宏大伟业。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点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