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蝗虫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一下子爆发出来这么多?
谢邀。
最近,东非和西亚的蝗灾登上了各国新闻媒体的头版,上千亿只蝗虫从东非跨过山河大海来到了西亚,就目前来说,这次的蝗灾已经造成了东非许多国家和地区农业停产的严重后果,而印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印度农业部门统计,此次的蝗灾会使农作物减产一半左右。
那么,如此庞大数量的蝗虫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蝗虫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肯定对蝗虫不陌生,通常我们习惯称之为蚂蚱。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蚂蚱已经用养殖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了。小时候,秋天我就经常去田野里抓蚂蚱,运气好一下午能抓上百只,拿回家简单的油炸,出锅时撒上一把盐,就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蚂蚱是一种喜热动物,因此,它们大都分布于世界上的温带、热带地区,现存的蚂蚱有1万多种,它们形态各不相同。虽然形态不同,但是所有蚂蚱的食性却完全相同,都是以植物的叶子为食。
由于蚂蚱会吃植物的叶子,因此对于农业来说它是一种害虫。从我国的古代开始就有蝗灾的多次记载,人们为了防治蝗灾也是绞尽脑汁。从表面上看,蝗灾好像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并非如此,任何动物的泛滥都有一个周期,而且“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蝗虫泛滥的“天时地利人和”上面我们说过,蝗虫是一种喜热的动物,所以,温度高就是它们的“天时”。据研究发现,蝗虫最适宜生长和繁殖的温度为28℃-34摄氏度之间。满足这个温度区间的大部分都是在夏秋两季,因此,每年的夏秋交季开始蚂蚱开始孵化,到了秋季达到顶峰。
而地利则是适合蝗虫繁殖和孵化的场所。古人云“旱极蝗生”,也就是说在古代多次的蝗灾都是由持续的干旱引起的,干旱的必要条件是少雨和炎热,其中炎热满足了蝗虫所需的“天时”,而干旱少雨许多河流面积必然会缩减,这就露出了大量的河床。松软的河床下水分较多,能够满足蝗虫孵化所需的25%的湿度。因此,如果气候正常,这些蝗虫卵的孵化率就会大幅度的减少,相对爆发蝗灾的几率也就会变小。
最后是“人和”,为什么说“旱极则蝗”呢?因为干旱时,植被大都比较集中(证明这个区域内水富集较多),而蝗虫的食物就是植物,这就造成了分散的蝗虫集中化,集中觅食,集中产卵,也就为蝗虫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当然,除了以上三点,蝗虫本身的繁殖能力也是主要的原因,一只成年的雌性蝗虫在短短的百天内可产下400个卵左右。这些卵一旦遇到适合孵化的环境,就会大面积高概率的存活,再加上由于干旱而抱团,就极容易形成蝗灾。
东非蝗灾此时的东非蝗灾的“主角”是沙漠蝗。这是一种生活在干旱地区的蝗虫,往年在东非的沙漠边缘,由于缺少水分和植物,沙漠蝗很难形成气候。但是,此次沙漠蝗如此的泛滥,与我们之前说的“旱极则蝗”不太一样。
因为,像沙漠蝗并不是大旱后的产物,而是降水频繁的产物。一般情况下,非洲的沙漠地区受沙漠气候的影响全年温度较高,降水量小,但是,从去年的10月份开始,东非多次降水,为沙漠蝗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本身沙漠中植物较少,沙漠蝗的分布就比较的集中。最后,造成了这次几十年难遇的特大蝗灾。
总结蝗虫想要泛滥成灾,必须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就是这种蝗虫必须是群居型的,而群居型可分为主动群居和被动群居两种,主动群居,就是某些蝗虫会主动靠近同类,而被动则是由于气候、植被的分布而被迫群居的;第二就是异常的气候,正常地区持续的干旱或者是干旱地区异常的降雨都是导致蝗虫泛滥的主要原因;第三就是温度,在蝗虫繁殖的季节温度持续在30℃左右的地区适合虫卵的孵化;第四点就是这种蝗虫必须为擅长飞行的飞蝗,像一些不擅长飞行的蝗虫,即使满足了上面三个条件也很难形成气候。
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正是因为条件苛刻,所以蝗灾的爆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形成规模,就不太好控制了,因为它们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和迁徙能力。
这么多蝗虫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一下子爆发出来这么多?
你好!我是青山飞鸟艺术,首先很感谢你要请我回答 这么多蝗虫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一下子爆发出来这么多?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
第一、蝗虫的繁殖能力。它有很强的繁殖力。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而且他们一旦出来就什么东西都吃。
第二、蝗虫的卵的生存能力“自然界中,如果一个地区三年风调雨顺,一般不会出蝗灾的,如果大旱三年,蝗灾便可以卷土重来,就是因为蝗虫卵的滞育原因,蝗虫卵10年也不会死掉,只要条件合适,就可以孵化出小蝗虫来。”所以蝗虫为什么一下子那么多。
第三、蝗虫应强调前期提前预防,压制为主,后期灭杀为辅,实施飞蝗的可持续治理。即积极发展和改善检测预警技术水平,使信息能够快速、准确传递,改造治理蝗虫的发生基地,创造不利于飞蝗发生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控制蝗害,必要时用药防治,抑制群居型蝗虫种群的形成。
总之蝗灾千百年来都有,但是由于人类的进步相信这个是可以解决的。
这么多蝗虫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一下子爆发出来这么多?
病毒也好!虫灾也罢!是人类侵犯了它们的生存空间!破坏了它原有的生存链条!所以它们们最后的生存资源、就是人类所谓的家园身心!何为净土?净土就是、互不伤害、发展共存!何为乐园!乐园、就是永续利用、和谐共处!
这么多蝗虫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一下子爆发出来这么多?
就是一般蝗灾不都是在某一天突然爆发出来么,为什么蝗虫都会选择在那特定一的一天一起出来呢?
蝗虫在其生活史早期是孤立的、没有翅的“若虫”,它们倾向于相互避开。但是如果资源变得缺乏,它们就被迫相互影响。然后,它们可以组成有秩序的本地蝗群。这种蝗群有能力统一行动,进入近邻的栖息地,并让越来越多的蝗虫加入进来,最终成为了巨大的蝗群。因此,预测群体行动的开始,对于控制蝗灾爆发是至关重要的。
这么多蝗虫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一下子爆发出来这么多?
蝗虫又名蚂蚱,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殖繁衍。
由于蝗虫具有繁殖速度快,(一年能繁殖多达四代),食性广,食量大(一生能吃掉60-80公斤食料),腾飞迁徙能力强(沙漠蝗虫的迁徙距离能达到1500-5000公里左右。聚群规模高达四——五千亿只。四千亿的蝗虫群,可覆盖600公里左右,一天可吃掉800吨作物,可想而知,这恐怖的数字后面的危害有多大!
所以,蝗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触目惊心,同时,也会考验人类战胜大自然灾害的一种能力。
这么多蝗虫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一下子爆发出来这么多?
看看蝗虫的繁殖能力,这就是你要寻找的答案。
蝗虫从卵出生到成蝗有交配繁殖能力的时间,大约30天左右。
一只雌性飞蝗一生平均能产卵200粒以上,最多能达1000粒左右。
蝗虫的寿命一般为2—3个月左右。
所以蝗虫的数量是在30天之内,按1等于200那样的数量级增长。
所以短时间内就能望见飞蝗遍地,遮蔽日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