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是不是把自己逼近了进化死角?

食物单一,只吃羚羊,羚羊要稍微有个变化或者速度上的突变,或因为稀缺或因为别的原因猎豹就要亡种。猎豹的身体结构为了适应高速奔跑,牺牲了很多,所以导致身体强度、力量极度下降,很多时候即使抓住了猎物却无法守住猎物,稍微受点伤可能就是致命的。

谢邀。

大多数的食肉动物都有固定的“食谱”,但是“食谱”中动物的种类较多,比如老虎的猎物中有野猪、鹿、野牛等等,还有一些“机会主义者”,它们几乎是肉就吃,比如斑鬣狗。有人说“猎豹已经把自己逼进了进化的死角”,原因是它食物单一(只吃羚羊),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力量减弱等等。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客观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几个问题。

猎豹的猎物单一?

猫科动物是所有食肉动物中,进化相对完美的一科动物,在猫科下,分为两个亚科-猫亚科和豹亚科。豹亚科下的猫科动物体型都很大,狮虎豹都在豹亚科下,而猫亚科下的动物体型大都以中小为主,其中体型最大的美洲狮平均体长也不足2米(含尾长),而猎豹就在猫亚科下。

许多小伙伴会说:猎豹不是豹吗?为什么没有划分到豹亚科下?其实,答案很简单,猎豹并不是豹,我们常说的豹,其实就是花豹(金钱豹)。现存的花豹有9个亚种,它们均分布在亚洲。从生物学分类上看,花豹属于猫科豹亚科豹属花豹种,而猎豹则属于猫科猫亚科猎豹属。

现存的猎豹主要分布在非洲,虽然西亚也有猎豹的分布,但是在人类猎杀下,猎豹现仅在伊朗和巴基斯坦还有少量分布。

在许多的动物纪录片中,猎豹的猎物看似非常的单一,因为它们大都在追杀羚羊。羚羊的奔跑速度大都在70公里每小时以上,这种速度放眼整个非洲大草原,能够靠速度追上它的食肉动物也只有猎豹了。

所以,羚羊可以说是猎豹的“专属猎物”。从这个角度看,猎豹的猎物确实是单一的。

但是,真实的猎豹并非如此。猎豹的主要猎物是羚羊没错,但是在非洲大草原上,有着超过60多种不同的羚羊,比如瞪羚、黑斑羚等等,每一种羚羊都有成千上万的种群数量。也就是说,在非洲大草原上,羚羊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们数量众多,种类繁多。

除此之外,猎豹的猎物除了羚羊还有斑马、角马等动物的幼崽以及鸵鸟等动物。

因此,猎豹的猎物并不单一。只是相对来说,猎豹体型较小,所以它的猎物攻击性较弱而已。所以说,即使没有羚羊,猎豹也不会饿死,况且在草原上羚羊如果灭绝,对于整个生态系统影响很大(种类和数量太多),不用说猎豹,其他动物可能也会因此逐渐灭绝。

猎豹为了高速奔跑,牺牲了很多?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有利与弊,猎豹作为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它的极致速度带来的是相对纤细的身体以及较差的续航能力。作为一种食肉动物,身体纤细确实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看待这个问题要从猎豹的生存环境综合考虑利弊关系。

01 生存环境

猎豹主要分布在非洲大草原上,这种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发挥它的速度优势。而且在非洲大草原上,体长平均只有1.3米左右(不含尾巴)猎豹不仅仅是需要捕猎,它还要面对狮子、花豹、以及群居的鬣狗等食肉动物的捕杀。猎豹单挑不是以上任何一种食肉动物的对手,所以,遇到这些食肉动物,它们只能选择逃走,但是,像狮子、鬣狗这样的食肉动物不但凶猛而且群居,所以,只有极致的速度才能逃过它们的围追堵截。

02 栖息环境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三种大型的猫科动物,狮子、花豹和猎豹。其中,狮子是“草原之王”,而花豹虽然打不过狮子,也打不过群居的鬣狗,但是,花豹的栖息地在树上。这让狮子、鬣狗们即使看到花豹也无计可施。

但是,猎豹不同,猎豹的栖息地在草原的草地之上,这样的栖息地极容易暴露在其他食肉动物的视野当中。尤其是雌猎豹有了幼崽之后,保护幼崽成为了头等大事。通常,为了保护自己的幼崽,雌猎豹会呆在领地的小土丘或者大的岩石上观察周围,一旦有食肉动物入侵,它不是带着幼崽逃走,而是会选择用自己做诱饵引走食肉动物。这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没有极致的速度,很可能保护不了幼崽,还把自己送给了其他食肉动物。

总结

猎豹的猎物并不单一,因为即使羚羊也有超过60种不同的种类,况且它还会捕杀其他动物的幼崽以及鸵鸟等鸟类。而且正是这种“夹缝式”的生存环境,让猎豹不得不牺牲其他来提高自己的速度。因此,从生存的角度来看,猎豹的奔跑速度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不是进化的死角。

猎豹是不是把自己逼近了进化死角?

猎豹确实是一种特化的特别严重的动物,他们是速度的代名词。提到猎豹,大家脑子里都会浮现出一副猎豹高速追击羚羊的画面。

这幅画面也是各种纪录片里常出现的场景,猎豹为了追求速度,已经牺牲了太多。让自己的身材变得纤细修长减少空气阻力,让自己的爪子变得不能完全收缩就像钉鞋一样勾住了地面,鼻腔变大可以吸收大量氧气。但是猎豹也失去了太多的力量,粗壮度低了,爪牙也不再锋利。

但是说猎豹只吃羚羊的说法可以说对也不对,猎豹有亚洲猎豹和非洲猎豹,生活地区不同,吃的东西也不同。根据研究,亚洲猎豹的主食是黄羊、盘羊、啮齿类、小鸟,也会去偷吃家畜或者捕杀野猪幼崽。而非洲的猎豹也确实是吃“羚羊”为主,但是要知道羚羊的概念很广泛,有跳羚、瞪羚、白纹牛羚、黑斑羚、剑羚等都可以纳入猎豹的食谱,猎豹有时候也会结盟去捕杀大的狷羚、角马、斑马、鸵鸟等大型猎物。偶尔也会去抓啮齿类、兔子、小型鸟类。

所以猎豹是会吃其他动物的,当然主食确实是羚羊这点没错。所以可以说是一种十分特化的动物,特化到专门吃羚羊,特化到为了速度把自己身体进化到如此极端。

可是我们也要知道,这是为了适应环境所需要的,因为物种生存必须适应,特化就是适应环境的证明。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融入环境,一方面应对环境突变会变得特别脆弱。历史上强如剑齿虎家族的成员就是一个例子,就像刃齿虎特化到吃猛犸、大地獭、野牛这些大型猎物,但是猎物消失后自己也要灭绝。

猎豹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如果环境突变,羚羊大规模锐减,猎豹也会随时灭绝。但是狮子、老虎这些大型猫科动物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也是适应了自己的环境所需,本来就十分脆弱,要是人类再破坏掉它们的栖息地也会遭到灭顶之灾。

猎豹是不是把自己逼近了进化死角?

多数人都会同意:猎豹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物。这些雄伟的猫是塞伦盖蒂河勇敢的短跑运动员,以估计高达120公里/小时的速度冲刺,并以法拉利458 或保时捷911的速度从0公里/小时加速到97公里/小时。这个物种心脏、呼吸系统、肌肉和四肢的进化变化使它们获得了最快陆地动物的称号。不幸的是,这种美丽的动物濒临灭绝。尽管猎豹的数量在最近的历史中因偷猎、栖息地丧失和非法宠物交易而减少,但它们的脆弱性甚至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地方。那么谁或什么是罪魁祸首呢?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答案不是别人,正是进化...…

猎豹是极其近亲繁殖的。你甚至可以称它们为猫科动物的皇室成员,因为它们是近亲繁殖。你可能知道,人类之间的遗传差异意味着当我们进行器官移植时,我们必须服用强烈的免疫系统抑制药物来防止我们的身体排斥器官,即使它来自父母或兄弟姐妹。另一方面,猎豹不必如此,因为它们在基因上非常相似。如果猎豹需要肾移植,它可能会从任何其他个体那里得到一个。兄弟姐妹、堂兄弟,甚至在非洲另一边的完全陌生的猎豹,都可以捐献肾脏给猎豹同胞。

科学家开始通过对猎豹的基因相似性进行排序来精确量化猎豹的基因相似性,七只猎豹中:四只来自纳米比亚,三只来自坦桑尼亚。科学家使用了几种不同的遗传变异测量方法,包括:单个核苷酸一段长度的脱氧核糖核酸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一组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友好组织和外来组织的基因)中单核苷酸变异的数量。在科学家研究的物种间几乎所有的遗传变异测量中,猎豹都是最后一名,这强调了它们基因组变异的减少。

虽然能够从任何一只猎豹那里接受器官捐赠听起来可能很有吸引力,但是过度近亲繁殖会导致有害基因的增加。这可能会导致猎豹一种被称为近亲繁殖衰退的现象。近亲繁殖衰退的一个潜在例子是猎豹繁殖很少成功,可能是因为猎豹畸形精子的比例很高。负责这项新研究的科学家认为这与过度积累有关有害的基因突变与生殖相关。近亲繁殖也意味着血统不太可能响应新的环境条件或病原体而进化。自然选择要发挥作用,需要基因变异来起作用。因此,如果没有变异,物种就根本无法适应。也许只需要一种新的病毒或一种变化的气候就能彻底消灭猎豹。

那么是什么导致猎豹达到如此低水平的遗传变异呢?普遍的假设是猎豹经历了所谓的遗传瓶颈。正如瓶子从底部到颈部变窄一样,当基因库缩小到它以前多样性的一小部分。这可以通过自然灾害来实现,比如火山爆发,除了一小部分人之外,其他人都灭绝了。或者,它可以通过扩散到一个新的栖息地而发生,这种现象被称为奠基者效应。如果一个种群分散到一个新的位置,并与源种群隔离,也许是因为一条难以穿越的河流,基因流动会停止。因此,这个小的创始人群体可能只包含原始基因库的很小一部分。换句话说,一个物种可以进化,并通过基因瓶颈成为适应性较差的群体。适者生存不是进化的唯一方式。

利用复杂的进化模型,估计现代猎豹的祖先事件发生在100000多年前,导致遗传变异的初步减少。然后,大约12000年前,种群再次崩溃,携带了许多基因变异,导致了今天的近亲交配猎豹。

尽管猎豹看起来与美洲虎和花豹很相似,但它们实际上是一种猫亚科,与你家养猫的关系比与这些豹亚科大猫的关系更密切。事实上,种系发生学表明猎豹的近亲是美洲狮和美洲虎。现代猎豹目前生活在非洲,在伊朗生存的猎豹很少,尽管它们以前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美国猎豹”的化石,这在解剖学上与现代猎豹非常相似,并表明今天的猎豹起源于北美,在再次分散到非洲之前,通过陆地桥穿越到亚洲。科学家认为亚洲的传播可能导致了第一个基因瓶颈,而非洲的传播与第二个瓶颈相关联。

一项古老的基因分析表明,“美国猎豹”实际上比真正的猎豹与美洲狮和美洲虎的关系更密切。此外,已灭绝美洲狮物种的化石是在欧洲或亚洲发现的,这表明美洲狮、美洲虎和“美洲猎豹”可能是从亚洲分散到北美的一个或多个谱系进化而来的。值得注意的是,12000年前第二个瓶颈的估计时间恰好是晚更新世灭绝。在此期间,包括“美洲猎豹”在内的许多大型哺乳动物在世界各地灭绝了。科学家假设这些灭绝是由气候变化、人类过度捕猎或两者都有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非洲哺乳动物在很大程度上幸免于难,但也许猎豹只是勉强躲过了这次灭绝事件,其结果是一个基因瓶颈。

然而,猎豹经历的瓶颈导致该物种的基因急剧减少。因此,无论是由于人类的相互作用还是其他原因,这个伟大的物种永远处于灭绝的危险之中。尽管进化对这个物种产生了影响,它仍然靠在非洲大草原上捕猎羚羊和其他猎物来维持生存。尽管这看起来像是一场失败的战斗,但只要它继续以其美丽和速度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保护工作很有可能会缓冲猎豹,使其免受任何可能灭绝它们的威胁。

猎豹是不是把自己逼近了进化死角?

按照生物进化论,人和动物都需要进化,但是这种变化在短时间内微乎其微,人从海洋到陆地花费了5亿年(脊椎动物进化到人),所以,现阶段你看不到进化的作用。生物必须适应自然变化,自然环境没有发生极端条件改变,物种我不会发生特殊的适应性,所以进化程度更小,如果陆地极剧缩小,很多物种就会重新去适应海洋……

猎豹是不是把自己逼近了进化死角?

【奇乐动物园,问题我来答】

题主的分析乍看一下确实是有几分道理,但是仔细想想也不对。我承认题主说的这几种现象是事实,但是也并不绝对。只说一点,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大自然中存活至今,就可以说猎豹的进化方向没有失败。具体我们来分析一下!

食物

先说食物问题,猎豹确实是特化比较严重的物种,但是它的食物并不仅仅只有羚羊一种。

我们在纪录片里经常看到猎豹猎杀汤姆森瞪羚的画面,但这并不能说明猎豹的食物就仅仅是羚羊。猎物主要是捕食中小型有蹄类动物,包括汤姆森瞪羚、葛氏瞪羚、黑斑羚、小角马等,在食物匮乏时,也会袭击斑马,另外鸵鸟也是猎豹经常捕食的对象,像一些其它的啮齿类动物、兔子、小型鸟类等等也是它的猎食对象。

此外,在非洲大草原上,仅仅是羚羊就有超过40种,再加上其它的猎物种类,可以说猎豹的猎食对象并不单一!羚羊并不是它们的唯一食物来源!

另外就是说羚羊种群数量一旦出现大规模减少,猎豹就会亡种,这个说法我认为不是太妥。上文我们说了羚羊不是猎豹的唯一食物来源,所以就算是羚羊数量锐减,猎豹的生存肯定会受影响,数量也会大减,但是说亡种有点言过其实了。另外,如果羚羊数量锐减,不光是猎豹,非洲草原上的其它猎食者,如狮子和花豹,它们的生存也会受影响。

所以,总得来说,羚羊数量锐减会对所有的猎食者造成影响,并不仅仅指猎豹,因为羚羊这个生态位面对的是草原上的所有猎食者。

身体构造

第二个问题就是说猎豹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放弃了对身体其它方面的进化,而导致了自身实力偏弱。

其实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猎豹的捕食成功率是猫科动物里屈指可数的,是所有大猫中最高的,能达到50%。超高的捕食率,证明了它的这种进化是正确的。

可能有人会说,猎豹的实力比较弱鸡,在非洲草原上是最窝囊的顶级猎食猎食。但是我想说的是,猎豹进化之初,只是能更好的捕到猎物,然后存活下来它的进化并不是为了与别的猎食者打斗。目前来看,能够活到今天还没有灭绝,证明它的进化之路是正确的。

诚然,猎豹的极限奔跑只能维持几分钟左右,并且持续奔跑会对它的身体完成损伤,甚至死亡,连续捕猎失败可能会导致它饿死。我想说的是,狮子和花豹虽然没有猎豹的这些弱点,但是连续捕猎失败,面临的一样是被饿死。

目前,可能是因为猎物的减少或者草原上的竞争力加大等原因,猎豹也开始出现团队猎食的现象,这说明随着所处环境改变,猎豹已经在开始自我修正,以便能更好的存活下去!

综合所述,猎豹的进化并没有走进死胡同,正相反,对它来说,这是一条正确的进化之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关注奇乐动物园,带你看看动物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