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拟狮,是怎么灭绝的?

谢邀。

美洲拟狮曾经是美洲最大的猫科动物,即使放到现在,整个美洲包括美洲豹都不及美洲拟狮的一半大。像美洲豹这种大型的猫科动物在如今的美洲已经是食物链最顶级的动物了,即便是在大多数大型猫科动物都成为濒危动物的前提下,美洲豹也仅是低危动物。

那么,比美洲豹都要强悍的美洲拟狮是如何灭绝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史前巨兽-美洲拟狮

美洲拟狮的化石是在1852年由美国的古生物学家在美国的洛杉矶发现的。起初,化石出土后,由于化石与现在的豹的形态非常的相似,因此起初这个化石被命名为“凶残的豹”。但是随着对化石的研究发现,该生物化石与现存的非洲狮是近亲,所以有改名为美洲拟狮。至此,美洲拟狮的生物学分类正式确定,它属于猫科豹亚科豹属美洲拟狮种,与狮虎豹一样有着自己独立的种。

从美洲拟狮的化石看,它生存在距今约3.4万年-1.1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它有着平均4米左右的身长,1.2米左右的身高以及350公斤左右的体重,这个数据放在迄今为止所有的猫科动物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美洲拟狮又被称为:史上最大的猫科动物。

从美洲拟狮化石出土的地质层中的动物来看,它的主要猎物与现在的猫科动物基本一致,都是以大型的有蹄类动物为主,比如鹿、美洲野牛、猛犸象等等。

有着如此庞大体型的美洲拟狮是如何灭绝的?

从生活的年代以及化石的情况来看,美洲拟狮的灭绝有着三个主要原因。

01 生物灭绝事件

据专家推测,美洲拟狮的灭绝与环境的变化可能有关系,因为美洲拟狮与同时期的大部分动物都经历了全新世大灭绝事件,这次生物灭绝事件在历史上第六次,因此又被称为第六次灭绝事件。

这次灭绝事件是从1万年前左右开始的,而美洲拟狮也是这个时期灭绝的。至于是什么导致了第六次灭绝时间,到现在为止科学界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02 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是美洲拟狮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是唯一有直接证据的原因。什么证据呢?古生物学家在旧石器时代的美洲从早期人类的垃圾中发现了许多美洲拟狮的骨头,因此,古生物学家称:人类的猎杀是导致美洲拟狮灭绝的重要原因。

早期的人类为什么要猎杀美洲拟狮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为了生存。美洲拟狮是大型的食肉动物,它们的存在同时也威胁着早期的人类,而且原始人类主要以动物为食,这与美洲拟狮存在竞争关系。人类向来如此,只要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动物必定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死在了“打虎热”下的里海虎和华南虎(野外灭绝)就是很好的例子。

总结

其实只要是稍微留意一下,你就可以发现,从人类出现后,生物灭绝的速度加快了。人类的数量不断的增加,需要更多的栖息地,而这些栖息地本来是属于野生动物,而且人类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利益,疯狂的捕杀野生动物,导致了物种的大量灭绝。

有的科学家称:从人类出现以后,生物已经灭绝了超过80%。

美洲拟狮,是怎么灭绝的?

美洲拟狮(Panthera atrox)这个名字,大家听上去一定觉得很陌生,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残暴狮。是有的时候美洲拟狮也称为美洲狮,这个美洲狮可不是今天生活在北美洲的美洲狮哦。

图注:拟狮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拟狮的基本结构与狮子和老虎相似,图片来自网络

美洲拟狮可是有史以来在美洲出现过的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其体长超过2米,肩高1.2米,体重在230至520公斤之间。美洲拟狮的外形看上去与狮子很像,因为两者有着共同的祖先,但是体型上美洲拟狮要比狮子大25%至50%。

图注:狮子(左)与拟狮(右)的头骨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美洲拟狮非常强壮,它们善于猎杀大型猎物,比如今天依然生活在北美洲的野牛、驼鹿,还有已经灭绝马、骆驼和猛犸象等。美洲拟狮的生活方式与狮子不同,它们平时独自生活,就像今天的老虎一样。

图注:拟狮有能力单独杀死强壮的北美野牛,图片来自网络

美洲拟狮是除了短命熊之外,更新世美洲最顶级的掠食者,其体型超过了著名的刃齿虎、锯齿虎、恐狼等大型食肉动物。从生存年代上看,美洲拟狮出现于距今34万年前,至距今1.1万年前最终消失。

图注:美洲灭绝和现存的猫科动物,拟狮最大,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拟狮生存的环境,背景有猛犸象、马和长角野牛,它们都灭绝了,图片来自网络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洲拟狮的灭绝呢?这要与晚更新世北美洲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事件联系起来。距今大约1万年前,美洲出现了大型哺乳动物的大规模灭绝,灭绝的动物之中就包括了著名猛犸象、短面熊、刃齿虎、恐狼、大地懒、雕齿兽等等,当然还有美洲拟狮!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些大型动物的灭绝与人类的猎杀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来自于亚洲的人类可能携带有新型病毒,而这些病毒对于美洲动物的打击很大,大批动物染病死亡。

可以想象,在更新世晚期的北美洲,美洲拟狮不仅面对着人类的竞争和猎杀,它的猎物也大量减少。对于这样一种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大型食肉动物,其本来就很稀少的数量在面对环境的变化及食物的减少时,很容易出现整个种群数量的下降,以至于无法继续延续,因此导致了最终的灭绝。

图注:拟狮骨架,图片来自网络

无论是人类的猎杀和竞争,还是食物的减少,又或是受到疾病的侵袭,美洲拟狮的灭绝肯定是与人类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美洲拟狮,是怎么灭绝的?

美洲振狮是200万前一1万年前生活在美洲大陆的大型猫科动物,它的灭绝是由于当时的气候环境的变化,导致了食物链的匮乏,再加上印第安人的大量捕杀,才′导致了美洲拟狮的大灭绝。

美洲拟狮,是怎么灭绝的?

更新世时期,一种体重达到500公斤的大猫——拟狮曾经遍布从阿拉斯加到墨西哥的北美大陆。

这个物种目前的分类是它是狮子的一个亚种。线粒体基因分析从已灭绝的欧亚洞狮、美洲拟狮和现代狮子对比中,强烈地表明这些动物都是一个遗传多样性物种的一部分,就像许多其他食肉动物物种一样,在更新世末期失去了这种遗传多样性。欧亚洞狮和美洲拟狮是近亲,并且已经确定欧亚洞狮与现代物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最近形态学研究将美国拟狮的头骨与其他豹属猫科动物进行比较发现,美国狮子的下颌骨形态更像美洲虎而不是狮子。这项研究表明,美国拟狮实际上是独立的物种,与美洲虎关系密切。

然而,遗传证据表明美国拟狮是一种形似狮子的动物。也许它独特的狮子种类,或者它只是狮类曾经相当多样化物种的一个亚种。

从外貌上看这种动物是狮子,不是美洲虎或美洲虎的亲戚。拥有美洲虎下颌骨的原因可能是生活在北美更新世的环境中,那里的巨型动物比今天阿根廷草原还要多。美洲虎有非常强壮的下颚,美洲拟狮也进化出这种下颚来对付这类猎物。(美洲虎在南美以前也生活在北美)。美洲拟狮进化出相似的适应能力来捕食相似的猎物是有道理的。

应该警惕形态学研究,形态学研究永远无法告诉你哈巴狗和灰狼属于同一物种。然而,遗传证据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种关系。

美洲拟狮能像现代狮子一样生活在热带草原和草原上。某些地区的美洲拟狮生活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它们可能在那些地区用洞穴来躲避寒冷的天气。它们可能像现代东北虎一样,用草或树叶铺在洞穴中取暖。

考古发现,美国拟狮的遗骸没有拉布雷亚沥青坑其他食肉动物如剑齿虎或恐狼多,这表明它们可能比较聪明以避开沥青坑陷阱。美洲拟狮可能捕食鹿、马、羊驼、貘、美洲野牛、猛犸象和其他大型有蹄类动物。美洲拟狮捕食野牛的证据特别充分,因为在美国阿拉斯加发现了一具绰号“蓝宝贝”的野牛木乃伊尸体,身上有狮子清晰的咬痕和爪痕。根据尸体基本完好的性质,它可能在狮子吃掉它之前就已经冻结了。在第四纪灭绝事件中,美洲拟狮和大多数更新世巨型动物一起灭绝了。最近的化石来自加拿大埃德蒙顿,可以追溯到11000年前。在旧石器时代印第安人的垃圾堆中发现了美洲拟狮骨头,表明人类的出现可能导致了美洲拟狮的灭绝。

美洲拟狮,是怎么灭绝的?

美洲拟师,名字不是真的,也就是很象狮的体形,身体某部位象似,其实基因不同,在同样的环境条件,其类似的动物活了下來,而它灾绝了。

原因我基本上同意。但被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它的繁衍!生育和幼仔的扶养问题,生育少而间隔长,又不善于扶养,又没雌雄比例,交配数次,成功率不高,又是近亲,寿命短,或双方生殖进化、退化,无精无卵,怎么有后代?

美洲拟狮,是怎么灭绝的?

史上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是大约200万年前游弋于北美大陆中的一种大型肉食动物。

它肩高1.4米,从头到尾的体长最长达4.5米,最大体重可达470公斤,对于这样的庞然大物,它到底是怎么灭绝的呢?

如果说,这样的猛兽的灭绝与人类有关,那你信吗?

据了解,古生物学家曾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的垃圾中发现有许多美洲拟狮的骨头,因袭,古生物学家便猜测,美洲拟狮的灭绝,可能跟人类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这关系直接一点的说,那或许就是美洲拟狮的灭绝是被人类过度猎杀的结果。

说到这里,你是否想“呵呵”的两声表示不认同?

毕竟那可是平均体重达350公斤的肉食动物啊,它们可不像草食动物那样,你靠近它们了,它们只能跑,或者无动于衷,而肉食动物呢?

在你把它看成是你的食物的同时,难道在它就不会打算将你当成是它的美食了吗?

当然,要说在敌我双方都想吃掉对方的时候,而认为因为人类的肌体参数远逊色于美洲拟狮,从而认定人类完败那是不现实的,毕竟人类的大脑足以弥补各种参数上的不足。

可即便是人类能在头脑上干掉美洲拟狮,但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难道早期的人类特别的彪悍?骨头专挑最硬的啃?

其实古生物学家作出美洲拟狮有可能是被人类干掉的猜测的依据是,这种大型的肉食动物的存在抢夺了人类很多的食物资源,它们的存在与人类形成了食物上的竞争关系,于是人类才选择啃掉这块最硬的骨头。

所以说,早期人类垃圾堆中的美洲拟狮骨头这个直接证据有了,而人类干掉它们的动机也有了,那古生物学家猜测美洲拟狮是被人类干掉的可能为什么就不能有呢?

“呵呵”,不知道你是否还会再发出这两声的不认同,其实啊,我也不认同,美洲拟狮是被人类干掉的?是古生物学家猜测的?

这些猜测显得非常荒唐,因为在自然规律中,从来不存在说一个物种是可以有能力直接将另一个物种给灭掉的。

毕竟物种之间总是会处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中的,无论是猎食与被猎食,还是竞争,物种与物种之间要存在这样的关系,那必然是会有着相互牵制的影响的。

没有一个物种可以单靠捕食的方式来将另一个物种的存在度压缩至零,除非是自然环境突然的巨变,或者是在人为意识下的赶尽杀绝。

那么,所谓的考古学家猜测早期人类淘汰美洲拟狮的猜测是不是在人为意识下的赶尽杀绝呢?

这不太可能吧,要知道,那时的人类也跟绝大多数的动物那样,活着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温饱而已,哪像今天这样有闲情有能力去做些愚蠢的事情呢?

所以美洲拟狮的灭绝,在排除人为的因素后,剩下的就只有环境的因素了,而环境的因素,除了因为某种某些天灾导致的食物缺失,最终使它们被大范围的饿死之外还有的,可能就是环境突然的骤变,让它们适应不过来而导致的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