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州大草原上,那些小型的食草动物刚刚被食肉动物捕获,便放弃抵抗,一动不动,为什么?

谢邀。

生存是所有生物的头等大事,所有食肉动物需要具备捕猎食草动物的能力,而食草动物则需要具备逃生的能力。因此,食草动物们为了生存都有自己保命的“绝技”,比如长颈鹿的“无影脚”、羚羊的高速奔跑等等。这些能力都能在面对食肉动物的捕猎时,让食草动物们能尽可能的生存下来。但是,正如题主所说,许多小型的食草动物,在被食肉动物捕获后,通常会放弃抵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被狮子捕猎的小羚羊)

首先,我们来看看非洲大草原上最常见的食肉动物和小型食草动物有哪些?

01 食肉动物

非洲大草原是食肉动物的天堂,因为这里有着“吃之不尽”的食草动物。除了一些大型的食草动物外(例如大象、犀牛等),几乎每一种食草动物都有食肉动物来捕猎。在非洲大草原上,最常见的食肉动物就是狮子、花豹、猎豹、鬣狗以及野狗这五种动物。其中三种是猫科动物,一种鬣狗科动物,一种犬科动物。

在这五种动物中,只有花豹和猎豹是独居的,所以,也就限制了它们捕猎的食草动物的体型。通常情况下,它们不会冒险捕杀斑马、水牛、角马等大型的食草动物,它们一般会以捕杀猴子(花豹的专属猎物)、羚羊、山羊等中小型有蹄类动物为主,当然也包括一些小型的啮齿类动物以及野兔等小型动物。其中,猎豹的主要捕猎对象是各种中小型的羚羊。

而剩下的狮子、鬣狗以及野狗等动物的食物就比较的广泛了,大到水牛、斑马、角马,小到小型羚羊以及啮齿类动物和野兔等等。

尤其是鬣狗和野狗,虽然它们体型不大,但是它们是群居动物,而且擅长“掏肛”,所以即使大型的水牛,它们也能轻松的猎杀。

而且草原上所有的食肉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它们都喜欢捕猎食草动物幼崽。因为无论成年后体型多大的食草动物,在幼年时期都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

02 食草动物

非洲大草原同样也是食草动物的天堂,这里草木茂盛,极有利于食草动物的生存和繁衍。非洲大草原被称为“动物王国”,这里有着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食草动物。

在大草原上,我们常见的食草动物,从大到小都有,比如大象、犀牛、长颈鹿、水牛、斑马、角马、羚羊、野兔等等(河马是杂食性动物)。

在所有的食草动物之中,除了大象、犀牛、长颈鹿外,其他的食草动物无论大小都有天敌,甚至像大象犀牛这种体型庞大的动物在幼年期也会遭到食肉动物的捕杀。

那么,小型的食草动物在被食肉动物捕获后,它们为什么会一动不动呢?

在许多非洲的纪录片里,我们经常能看到食肉动物捕杀小型的食草动物,在捕猎成功后,小型的食草动物往往会放弃抵抗,甚至会一动不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两点。

01 恐惧

恐惧是生物大都会有的一种情绪。尤其是食草动物对食肉动物,天生的恐惧,让它们在面对食肉动物时,很难有反抗的意识。就像我们人类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一样,通常会失去反抗或者逃生的意识。

02 无路可逃

小型的食草动物没有什么逃生的能力,即使逃走也立即会被按倒在地。而且一旦被咬住,越挣扎食肉动物咬的会越紧,所以越挣扎越疼。这有点像鬣狗的“掏肛”一样,被掏肛的动物通常不会逃走,因为被咬住肛门,稍微一动就会剧痛。所以,小型食草动物被食肉动物捕猎后一般是不会挣扎也不会逃走的。

总结

食草动物被食肉动物捕杀,其实就是它存在的“意义”,只有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下生存的食草动物,它们的后代的基因才会一直强大,倘若一个地区内没有了食肉动物,食草动物也就离灭绝不远了。

小型的食草动物在食肉动物面前毫无抵抗力,在恐惧和疼痛的支配下,它们已经忘记了求生的本能,因为它们知道求生无望。

非州大草原上,那些小型的食草动物刚刚被食肉动物捕获,便放弃抵抗,一动不动,为什么?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野牛比狮子强壮这么多,还有一对锋利的牛角,为什么在被狮子攻击的时候不反抗?而是一味的只知道跑,或者等待狮子把自己放倒?关于这一点,我们来看看动物世界这个纪录片,经常有这样的镜头,一头落单的野牛,被狮群围攻,咬住鼻口,可想而知那呼吸是多么的困难,它的肺部只能拼命的收缩,膨胀以获取空气,但这些都是徒劳的,它的内心将是无比的恐惧,甚至十分的气愤,往往挣扎是徒劳的,拼命的挣扎也没有回天之力,唯一的一个等待就是,快快失去知觉,快快的死去,只有死亡,才是这种痛苦的解脱。

在自然界里,弱肉强食是一种非常恐怖,但是又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这是自然界中各种动物赖以生存的法则,形成的一个食物链。大型的食肉动物基本是食物链的上端,而食草动物,确是食物链的下端,即便是体型庞大的非洲野牛也不例外。如果这个法则被打破,那就是人工干预的时候了。

话又说回来,难道这些野牛真的一点儿也不反抗,任凭狮群吞食自己的肉体吗?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牛是一种行动迟缓,性情懒惰的动物,即便它庞大的身躯,和头上的质角,能与他的天敌还是有一搏的,但是经常会因为害怕而放弃了战斗。如果狮子真的被牛攻击了,这头狮子轻则皮开肉绽,重则骨断,甚至连小命都不保。

一般来说,被狮群攻击的野牛都是有气无力了!怎么反抗?没法反抗,野牛的行动力都被控制了,口和鼻子都被封住了,而且背都被啃了,神经都中断了。当然了这个野牛死的时候也还是比较快的,不像被鬣狗吃的时候死的那么惨!如果野牛没有被控制住要害,那么野牛的反击也是相当的厉害!牛角杀伤力很强,只要碰到狮子,狮子轻则受伤,重则丢命!而且野牛的蹄子也相当的有杀伤力,只要一脚就能让狮子失去战斗力,嘴巴踢断。

群狮子捉到的野牛,大多都是落单的野牛,而落单野牛,要不是生病就是老弱病残,身体极其虚弱的,这个时候反抗强大的狮群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身体强壮,正值中青年期的野牛,即使被狮群围攻也会有一搏的,时常围攻野牛的狮子,被野牛顶撞到骨断筋折。所以说野牛不是不能反抗狮群,而是很少有这个机会,在很多纪录片中,也经常有报道野牛杀死狮子的情况。

非州大草原上,那些小型的食草动物刚刚被食肉动物捕获,便放弃抵抗,一动不动,为什么?

这个事儿我来尝试回答一下吧。

确实是会有一些食草动物被食肉动物攻击之后一动不动的情况,比如说下图中的羚羊被老虎咬中了脖子之后立马就一动不动了,但是这种情况多数情况下不是因为动物不想动,而是随着食肉动物巨大的咬合力,瞬间颈椎就断裂了。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上面这张图里面,一开始羚羊还想要还击,直到被老虎按住了之后四肢仍在不停蹬地,但是老虎下嘴之后一秒钟,羚羊就一动不动了。所以这关键的一口是一个分水岭,应该是老虎一下子咬断了羚羊的颈椎,导致羚羊失去了行动能力。

而如果食肉动物不是攻击颈椎,只是攻击哽嗓咽喉,那么可能猎物还会继续反抗,比如说下图就是被两只狮子咬住的野牛,还在激烈地进行反抗。

另外,当剧烈的疼痛发生的时候,生物也会因为肌肉的剧烈收缩而发生浑身僵硬、失去行动能力的情况,比如说下图中的野牛就因为一下子被小型的食肉动物咬中了蛋蛋而一下子瘫倒在地,动弹不得【看着就疼】。

最后的最后,少数的一些动物确实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被吓就全身僵硬”的条件反射机制,比如说下图中的动物就是被称为“晕倒羊”的生物,在受到惊吓的时候,距离惊吓的源头比较远的羊会立马逃跑,而最近的那几只羊会全身僵硬瘫倒在地。

这样的行为可以让整个羊群中少数几头羊留下来称为食肉动物的盘中餐,而其他羊则可以逃跑,算是一种“弃车保帅”的行为,也只能让人感叹生物进化的多样性。事实上,人类本身也会有受到巨大惊吓之后会浑身僵硬动不了的情况,跟这种情况很类似。

非州大草原上,那些小型的食草动物刚刚被食肉动物捕获,便放弃抵抗,一动不动,为什么?

不敢还手,怕防卫过当

非州大草原上,那些小型的食草动物刚刚被食肉动物捕获,便放弃抵抗,一动不动,为什么?

按题主说的情况一般都是被锁喉了,像鬣狗、非洲野狗捕食这种情况极少出现,锁喉常见于猫科动物捕食过程中。

体型较小的食草动物被体型较大的食肉动物扑倒锁喉之前一般都会经历逃跑、被扑倒的过程,这些过程会大量的消耗食草动物体内的氧气,需要大口急促的呼吸来保证体内及血液中氧气的含量。而这个时候突然被体型较大的食肉动物锁喉了,气管、主血管瞬间被巨大外力挤压,狮子的咬合力在600KG左右,就像被一把大号老虎钳子夹住,氧气基本瞬间断送、流向大脑的血液也近乎停滞。在极具缺氧的时候遭受这样的攻击,食草动物基本就瞬间休克了,所以就出现了题主所描述的情形。而一些大型食草动物因为喉部宽大、身体更加强壮,所以挣扎的时间会长很多,参考狮子捕猎野牛。而像狮子捕猎犹猪的时候基本一咬住喉部犹猪就丧失抵抗力了。咬合力小一些的花豹捕食犹猪的时候,犹猪就会多蹬几下腿。

非州大草原上,那些小型的食草动物刚刚被食肉动物捕获,便放弃抵抗,一动不动,为什么?

弱肉强食动为先,一口咬定闭气先。

挣扎反而痛苦先,不如坐等痛快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