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非洲大草原狮子不群居,独居能生存下来吗?

谢邀。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狮子作为唯一一种群居的猫科动物,甚至一度被许多人质疑它是不是猫科动物。但是独居或是群居并不是判断是不是猫科动物的重要标准,而是要从形态特征,行为习惯以及基因相似度等等多维度去考究的。

那么,如果非洲大草原上的狮子不群居了,独居能否生存下来呢?先说一下答案,在猎奇君看,如果大草原上的狮子不群居了,它们能继续生存,但是它们的数量会持续减少,最后直到灭绝。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狮子的习性

众所周知,狮子是猫科动物中唯一一种群居动物。按理说,狮子是体型第二大的猫科动物,它们有着庞大的体型以及强大的战斗力,所以在非洲大草原上,不群居也能靠自己捕猎猎物,不至于饿死。

但是,狮子们为什么会选择群居呢?任何物种选择一种生存方式都是经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年的进化才有的。

狮子是现存的猫科动物中进化最完美的动物之一。狮子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300万年前的穴狮。曾经狮子的足迹遍布亚洲、非洲以及北美洲,甚至在最后一次冰川时期来临时,它们一度踏上了南美洲。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猎杀,曾经的遍布各地的狮子也慢慢的开始消失,以至于现在仅在亚洲的印度和非洲有狮子存在。它们是亚洲狮和非洲狮。

至于美洲狮虽然名字里也有“狮”,但是真正的狮子是猫科豹属,而美洲狮是猫科美洲金猫属,所美洲狮不是狮。

无论是亚洲狮还是非洲狮,它们都有着群居的习性。由于现存的亚洲狮都在印度的国家森林公园里被保护了起来,所以我们简单的看一下非洲狮的习性和生存环境。

(亚洲狮)

非洲狮的习性和生存环境

从19世纪开始,几乎所有大型的猫科动物都在持续减少,比如老虎,在19世纪前,老虎有9个亚种之多,但是仅到了20世纪中叶,老虎的三个亚种-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分布从地球上完全消失。即使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野生东北虎,在我国境内的数量也不足20头了。

作为体型第二大的猫科动物,非洲狮的数量虽然也有减少,但是并没有像其他大型猫科动物那样一度到了濒危的状态。这要得益于非洲大草原上有着足够的栖息地和猎物,还要得益于狮子的群居习性。

其实,非洲狮并不是一种狮子的名字,非洲狮包含了8个不同的亚种。虽然非洲狮的亚种很多,但是它们的体型和生活习性差别不大。所以,我们取其中一种简单的来看一下。

克鲁格狮是现存8个非洲狮亚种中数量比较多的一种,现存的克鲁格狮的数量约有两千头左右,它们主要分布在南非。

成年雄性克鲁格狮的体长在2.6-3米之间(含尾巴长度),体重在150-250公斤之间,雌性克鲁格狮的体长在2.3-2.7米之间,体重在120-180公斤之间。

作为非洲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的狮子都有单杀大多数食草动物的能力。但是,它们依然选择了群居。原因其实很简单,最大的原因就是,毕竟大草原上大型的食草动物众多,在单独捕猎时风险较高,所以为了降低生存的风险,它们选择了群居。

狮子如果不群居的话,独居能否生存下来?

上面我们说过,狮子无论是雌雄都有单杀许多食草动物的能力,也就是说基本的生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狮子选择了独居,那么,它们很可能会灭绝。原因有三。

01 捕猎的风险

狮子作为群居动物,有着明确的分工。在狮群中,通常只有1头雄狮,其他的成员都是母狮。雄狮负责的是巡视领地,而母狮们负责协同捕猎。

一旦它们成为独居的动物,它们需要面对的是单挑许多大型的食草动物,比如水牛、角马等等,这些动物即使在团队捕猎时风险都不低(每年杀死狮子最多的动物就是水牛),更不用说狮子单枪匹马的捕猎它们了。

02 来自其他动物的威胁

狮子抱团的情况下,在非洲大草原上没有动物敢招惹。但是一旦独居,像群居的鬣狗、野狗等掠食性动物会经常骚扰抢夺甚至攻击落单的狮子。尤其是母狮,被一群鬣狗围攻,母狮不但猎物难保,性命都堪忧。

03 后代的成活率

即使群居的狮子也很难保证幼崽的存活率,一般情况下,母狮需要经历4个月左右的妊娠期,然后一次可以省下2-4头幼崽。当生下幼崽时,原本在群居时,其他母狮会轮流照顾(即使是没生育过的成年母狮都要给幼崽哺乳),而且即便外出捕猎,也有狮王和母狮照看。这种情况下,幼崽的成活率都不足百分之五十。

那一旦独居,没有其他母狮帮忙照顾,在加上自己需要捕猎,幼崽的成活率会低到可怕。

总结

一旦群居的狮子变为独居,最先减少的就是母狮。因为母狮的捕猎能力相对较差,它们习惯团队合作,一旦单独狩猎受伤的风险会很高,还有随时要面对其他群居食肉动物的骚扰和攻击,还有单独的母狮很难照看幼崽。

所以,这种情况下,母狮的数量会持续的减少,幼崽的成活率降低会使得它们“后继无狮”。即便是雄性能够单独的很好的生存,没有配偶,它也坚持不了多久。

综上,狮子从群居变为独居,虽然短时间内都能生存,但长此以往,狮子必然会灭绝。

假如非洲大草原狮子不群居,独居能生存下来吗?

非洲狮是非洲大草原的绝对霸主,但它们却是群居动物。如果它们选择独居,我认为很难生存下去。原因如下:

首先是地理环境因素。动物选择群居还是独居,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生存方式,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非洲草原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非洲狮没有像猎豹那样的绝对速度,爆发力也较弱,而群居的狮子可以更好地分工合作,从不同方向围追打截猎物,不用怎么隐藏,花费减少的体力就能获取到丰富的食物。

第二是食物来源因素。非洲狮体型庞大,食量惊人,每顿都需要使用很多的肉类。在草原上生存的食草动物,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警觉,奔跑速度越来越快,耐力越来越强,比如羚羊、角马、斑马等。如果紧靠一只狮子,很难追上并成功捕杀到,除非少量离群或者老弱病残的,长此以往狮子肯定会食不果腹。

第三是竞争的因素。非洲草原上的食肉动物,除了狮子以外,还有猎豹、花豹、草原狼、鬣狗等。猎豹和花豹虽然独居,但速度相当快,捕食猎物没有问题,像草原狼、鬣狗都是群居动物,而且非常难缠,特别是鬣狗的“掏肛”绝技,其它食肉动物都会忌惮三分,狮子也不例外,单个的狮子甚至会沦为鬣狗的侵扰对象。

假如非洲大草原狮子不群居,独居能生存下来吗?

在所有的猫科动物中只有狮子是群居的,其他例如老虎和豹子等都是独行侠,独自捕猎、独自守着自己的领地,只有在发情期才会找到自己的伴侣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以豹子为例,待雌豹有了身孕,两者就分开了,雌豹最后会带着自己的孩子生活两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就分道扬镳了。而非洲狮是群居动物,在一个狮群中有一到两头雄狮作为首领,其它六七头母狮,剩余的就是狮群的小宝宝。在整个狮群中雄狮复杂守卫领地、保护狮群、提供一半的基因。而雌狮负责养育小狮子和捕猎活动。在狮群中小的雄狮待长到两三岁的时候就会被驱逐出狮群,独自去流浪。而小的雌狮在狮群成员不多的时候,会一直留下来,因为一个狮群中雄狮首领是经常更换的,一个雄狮只能在位三四年就会被年轻力壮的雄狮取代,这也避免了近亲繁殖的可能性。

所以说非洲雄狮一般一生中有两次流浪,第一次是两三岁被驱逐出狮群,第二次是当上狮王的三四年后再次被驱逐,这个时候的非洲雄狮就已经老了,很可能会和其它雄狮组成一个小团体,一起捕猎一起其它狮群麻烦,最终步入生命的终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非洲雄狮是具备自己生活的能力的。而雌狮本来就可以自己自己去捕猎,只是团队合作的时候更容易捕到大型的猎物,例如非洲野水牛等。但是狮子独居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非洲二哥斑鬣狗,这些群居的非洲草原上的拾荒者,会专门盯着狮子和豹子的捕猎活动,待成功后斑鬣狗就可以坐享其成的抢猎物了,并且成功率还很高。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既然豹子面对成群的鬣狗都可以生存下去,那么非洲狮也应该可以。但是会难很多,不然当初也不会进化成群居动物。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假如非洲大草原狮子不群居,独居能生存下来吗?

①狮子的群居是自然进化的结果,经过多万年的演化而来,为了在“险恶江湖"生存下来,公獅母狮结成群体,这样就"集体的"力量强了。

②反观老虎,不喜群居,独来独往的独行侠,虽"武功高超",怎奈江湖凶险,逐渐被自然淘汰了。华南虎,里海虎,新疆虎,苏门达腊虎等己没有了。若狮子也想成"独行侠",也会逐渐步老虎的后尘的。

假如非洲大草原狮子不群居,独居能生存下来吗?

其实仔细来看的话,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因为狮子我们都知道是群居动物,如果在非洲大草原上独居的话,很难生存的下去,除非像花豹那样有一门独特的绝技。其次问题说的是雄狮,则不包括雌狮,毕竟雌狮的体型就在那放着,即便是与老虎生存在同样的环境下,也不可能打得过老虎。最后提到狮子的性格问题,狮子勇敢无畏,不会像老虎那么胆小谨慎,所以依照问题的设定我们来分析分析。

雄狮常年独居,那么肯定就是在大草原上生活,常年两个字代表了它即便是独居了也能在草原上生存下去。那么,依照草原的大环境来看,前有固守底盘的其他雄狮驱赶,后有成群的鬣狗虎视眈眈,中间还要四面八方去寻找食物水源。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下得以生存,那势必要练就一身的本事。别的不多说,单单是战斗的次数就会有量的提升,量变引起质变,那么雄狮会不会在格斗技巧上面超过老虎?

说到雄狮的性格,很多人都说是勇敢无畏,事实证明也确实是如此,毕竟在草原上生活,没有了躲藏的草木,必须横冲直撞凭实力取胜,畏首畏尾的话只会被对手攻击。正是基于这点,所以草原上的野生动物都很横,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平头哥蜜獾,生死看淡,不服就是干,即便是面对雄狮,照样切蛋。反观老虎,生存在山林之间,因为有太多的躲藏地,加上黄黑条纹的伪装,只要稍微隐藏一下,就能轻松捕到猎物,常年累月,所以老虎养成了胆小谨慎的性格。

如果雄狮常年独居的话,能不能完爆老虎呢?我认为不能,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曾经有一种狮子,叫巴巴里狮,如今已经灭绝了,这种狮子就是独居的,古罗马斗兽场上的狮子 也大部分都是这种,在斗兽场上经常会发生狮虎斗的现象,而大部分场合下都是老虎赢,想要具体了解情况的话,可以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这里就不过多的赘述了。

还有一点就是,狮子如果常年独居的话,它的技能很有可能就是沿着老虎的轨迹发展,那么也就是说两个实力相当的猫科动物,沿着相同的轨迹成长,那么不是平手还是什么?所以根本不存在说雄狮能够完爆老虎一说,也不能说老虎就秒杀狮子,而是要看当天的运气如何。

假如非洲大草原狮子不群居,独居能生存下来吗?

做为食物链顶端的大猫科动物而言,虽这种现象出現会打破它们千万年耒的捕猎习惯,但它们会一点点去适应如何对付捕猎对手。寻找自己可从征服的对象。

自然界动物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力量与速度的竞争。

动物中的羚羊可称的上奔跑速度的佼佼者,但它难勉成为单打独斗的猎豹与老虎的口中食。

就狮子而言,虽在速度上会逊色于猎豹老虎,但力量与耐力上绝对要强于它们。所以即使是独立生存,而相较于一些食草动物仍占有绝对优势。各人浅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