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多数哺乳动物都是四条腿,而不是两条腿或者六条腿?
谢邀。
这个问题比较的让人头疼,因为这牵扯到动物的进化和适应性。那么,为什么多数哺乳动物都是四条腿,而不是两条或者六条腿呢?我认为与动物的进化和适应性有关,我们再详细的说一下。
生命体的多样性我们现在区分地球几十亿年的不同时期是根据不同的地质来区分的,从太古代(距今约46亿年-25亿年前),这个时期是地球最早的地质年代,这个年代的地质主要是由麻岩和花岗岩等组成的。这个时期内,是原核生物的发展期,其生命体的表现为细菌和蓝藻。这也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了震旦纪、寒武纪,生物的种群开始变得庞大,直到奥陶纪(距今约5亿年-4.4亿年)原始的脊椎动物出现,生命的多样性开始呈现。奥陶纪的海侵、火山、地壳运动是最剧烈的一个时期,因此,这个时期的气候差异化开始显现,而冰川也开始形成。这种气候环境下,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开始出现,比如淡水无颚鱼。
之后再到志留纪(距今约4.4亿年-4.1亿年),这个时期与上个时期奥陶纪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植物开始向陆地发展,这为海洋生物的陆地化提供了先决条件。因此,在距今4亿年到3.6亿年前的泥盆纪时期,经过海西运动后,陆生蕨类植物开始爆发,紧随其后的就是昆虫类和两栖类动物的发展期。
至此,经过了超过40亿年的地质、环境、进化的变化后,生物的最初多样性已经基本形成。而两栖类动物,就是现在许多动物的祖先。
(泥盆纪的植物样貌复原图)
(泥盆纪海洋生物)
陆地生物大爆发经过了泥盆纪之后,来到了石炭纪(距今3.6亿年-2.8亿年),石炭纪的气候温暖、湿润,因此陆地上形成了有规模的森林,至此到了陆地生物的大爆发的时期。
从上面的地质年代和物种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现存陆地上的生物的祖先大都是第一批来到陆地的两栖动物进化而来的。而哺乳动物也不例外。
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祖先会进化出不同的物种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最初生物的进化有着随机性。也就是说,不同的物种是相同的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产物。而哺乳动物就是其中一员。
(石炭纪的两栖动物)
那么,为什么大都数的哺乳动物都是四条腿,而不是两条或是六条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01 祖先的形态
在现已发现的石炭纪两栖动物化石中,大都是四条腿的。而哺乳动物则是某种两栖动物进化后的产物,所以,在遗传上有一定的原因。
02 适用性
哺乳动物可以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以及杂食性动物。食草和杂食性动物为了生存,它必须要跑的快,亦或者有庞大的体型,而无论是跑的快还是庞大的体型,无疑都需要4条腿作为支撑(为什么不是6条,祖先是4条腿,像进化出6条,除非对自己的生存非常有利,显然6条腿并不适合动物高速奔跑)。而同样的,食肉动物要想追的上食草动物,也必须是4条腿。
因此,在适用性上,4条腿更加符合遗传和动物的需求。
综上,现存的哺乳动物大都是4条腿,最大的原因就是遗传。其次,在进化的过程中,动物们都有着趋利避害的本能,而这种本能使它们更加的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在漫长的进化史中,哺乳动物们依旧保留着4条腿的形态,也是4条腿对于它们来说是最好的“配置”。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欢迎下方留言补充。感谢您的支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