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液有哪些功效呢?
藿香正气液有哪些功效呢?
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口服液是目前常见的藿香正气液体剂型。
藿香正气水与中暑:在药店上班,你会发现藿香正气水总是在夏天会卖得比较好,夏天高温天气,有些户外作业人员突然头昏脑涨等不适,来药店你推荐藿香正气水,他可能比较能接受,因为它觉得自己可能是“中暑”了。
如果你在冬季还给顾客推荐藿香正气水,总有顾客会觉得你不靠谱,还会说我又没“中暑”,吃这个有用吗?
因为在普通大众的脑海中,藿香正气水跟“中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藿香正气水和“中暑”的关联真不是特别密切。藿香正气水只适合在又湿又热的环境中,因外感暑湿、气机受阻引起的“类中暑”症状,中医上说的“阴暑”。
藿香正气水的组方及方解:组方: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方解:
藿香昧辛,性微温,既可解表散风寒,又芳香化湿浊,且辟秽和中,升清降浊,为君药。
紫苏、白芷二药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芳化湿浊,为臣药。
厚朴、大腹皮行气燥湿、除满消胀,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苍术、茯苓燥湿健脾、和中止泻,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脾胃与药性,为使药。
诸药相合,共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藿香正气水适用于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藿香正气水常用的几种场景:1、风寒感冒、四季感冒:就是我们说的普通感冒,或者因环境变化,天气变化引起的感冒或者身体不适。
比如我们说的“水土不服”,晕船晕车,用藿香正气水就很不错。
2、胃肠型感冒:胃肠型感冒常见症状为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腹泻。
通常认为胃肠型感冒是由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是胃肠型感冒最常用的药品。
3、夏天暑湿所伤导致的各种身体不适:
“空调病”高温天气待在空调房里,突然来到室外,或者室外突然进入低温的空调环境中,身体表现出来的各种不适。
“冰饮”高温天气,口渴时最想来一瓶冰镇饮料,但是很多时候,一瓶冰饮下去,腹痛、腹泻、呕吐可能就会出现。
藿香正气水或者藿香正气口服液的注意事项:1、藿香正气水中酒精含量高,对酒精过敏者禁用,儿童不适合使用,高空作业、驾驶机动车人员不适合使用,服用藿香正气水时不要同时服用与酒精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如头孢类药物,可以换藿香正气口服液或者丸、胶囊。
2、服用藿香正气水期间不要吃滋补类中药。
更多关于藿香正气水的功效,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藿香正气液有哪些功效呢?
藿香正气水,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家庭必备药,它服用方便,开瓶即服,效果显著,10分钟左右就可以生效。在夏季很多人喜欢一有不适就来一支,殊不知,藿香正气水作用虽广,但并不是“万能药”。
大家知道藿香正气水主治什么吗?说明书是这么写的:“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写得云里雾里,大家看得头晕。其实很简单,对于所有肠胃问题引起的不适,藿香正气水基本都有效。不管你是吃错东西拉肚子或者受凉肚子不舒服,想拉大便又无力拉出,还是肚子痛等等肠胃问题,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瓶藿香正气水下去,休息10分钟左右,基本都能减轻症状。
此外,藿香正气水还有一些新用途:小儿痱子、蚊虫叮咬、足癣、湿疹、晕车晕船、慢性荨麻疹、外阴瘙痒、外痔等等,还有不断的新用途在陆续报道,但这些新用途在临床上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考证,大家可以一试。
PS:
藿香正气水由水煮及酒精浸制而成,在几种剂型中疗效最为明显,但口感较差。服用时可先将药水倒在杯中,再冲入约30毫升左右的热水趁热饮服,服药后要避风,让身体微微有汗时最佳。服药期间要忌食生冷、荤腥、油腻、酸辣等食物,对酒精过敏或不能饮酒者应改用其他剂型。
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口服液的不同之处如下:藿香正气水由水煮及酒浸制而成,含乙醇量40%~50%(不宜与头孢类抗生素同时服用),药效比较峻猛,但口感较差。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乙醇,是藿香正气水的换代产品,口感好,对肠胃无刺激,尤其适合老人、妇女及儿童服用。
藿香正气液有哪些功效呢?
藿香正气水除了治疗胃肠炎、有调节胃肠功能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妙用,下面介绍给大家!
对于胃肠湿盛导致的大便不通、腹胀等症状,藿香正气丸除了口服之外,也可以用来外涂脐部。具体方法:将藿香正气丸打碎,加开水调匀调成糊状,用胶布固定在脐部位置,大约四个小时之后可以去除;或者棉花蘸藿香正气液,胶布固定。
可以将藿香正气水涂在暴露的部位,能够起到防止蚊虫叮咬的作用;如果被蚊虫叮咬,可用藿香正气水涂在患处,有起到止痒的作用;这招对招蚊子的人很实用。
藿香正气水里面紫苏、白芷、桔梗等药物,对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以能够起到治疗真菌感染的作用,比如手足癣,可以直接涂在患处。
夏天出汗多,很多小孩会长痱子或者毛囊炎,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涂在皮肤患处,对痱子有效。
外出有晕船、晕车的现象,可用藿香正气水涂在腹部肚脐部位;有水土不服的现象,也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
应酬过多、喝酒过度,可以口服藿香正气水,有行气止呕、解酒醒酒的作用。
经常喝冷饮、使用空调、肠胃不好、经常舌苔白腻的人群,偶尔喝喝藿香正气水,有很好的祛湿、暖胃、防寒作用,能够预防胃肠疾病的发生。
因此,家中常备藿香正气水,别浪费了这些功效,如果碰到合适的症状,大家可以参考使用!
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有更多的养生文章建议
藿香正气液有哪些功效呢?
藿香正气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成药,作为“暑湿”圣药流传至今,老百姓都知道,藿香正气水能解暑、防暑,夏季来临,是家中必备良药。藿香正气水的主要成分为广藿香、生半夏、紫苏叶、陈皮、苍术、白芷、厚朴、茯苓、大腹皮、甘草浸膏,其中广藿香为主药,可治不正之气,这个“不正之气”是指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功能紊乱,藿香正气也因此而得名。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藿香正气水的主要适应症是风寒感冒,也适用于胃肠型感冒。
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的工作或劳动所导致的中暑,也就是西医所讲的中暑,而阴暑是指由于湿热,引起出汗多,皮肤毛孔变大,忽冷忽热所导致的中暑,也称为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可用于治疗阴暑,对于阳暑不仅没有治疗作用,还会引起症状加重。西医所讲的中暑是指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平衡失调后的表现,出现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临床表现,主要救治原则为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平躺解衣,降温,补水补盐,而藿香正气水不能有效调节体温,补充电解质,对预防和治疗中暑都是无效的。
藿香正气水的安全性也值得我们关注,其成分中有生半夏,属毒性中药材,可引起胃肠刺激,心律失常、喉部痉挛、甚至呼吸肌麻痹而死亡。临床报道藿香正气水不良反应主要有药疹、紫癜、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以及上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低血糖等。此外,藿香正气水含有高浓度的乙醇(酒精),因此不能与头孢菌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等抗生素,以及格列本脲、格列喹酮、格列齐特等磺脲类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以免发生双硫仑反应。
藿香正气水含有40%-50%的酒精,因此不推荐用于酒精过敏者、孕妇、儿童以及年老体虚者,更不推荐使用藿香正气水外用治疗发热或者为婴幼儿泡澡解暑等,酒精有很强的刺激性,外用可导致皮肤过敏,而且对于宝宝娇嫩的皮肤有很强的损伤。
总之,藿香正气水的主要用途是治疗风寒感冒,也可用于治疗中医所谓的阴暑,但并不能预防中暑,也不能治疗西医概念里的中暑,不推荐藿香正气水外用治疗发热或为婴幼儿泡澡解暑。
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
藿香正气液有哪些功效呢?
藿香正气水主要是由藿香、紫苏、白芷、半夏、陈皮、苍术等较为燥热辛温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寒性的疾病,比如外感风寒,主要症状为怕冷怕风发热、流清鼻涕且不出汗,还有的人会同时出现后脑疼痛,表现为脖子转动不灵活,或者一转动脖子脑袋就疼等。
还可以治疗暑湿感冒,西医中被称作胃肠感冒,症状为上吐下泻、心烦口渴、头痛昏沉、身重倦怠等,腹部还会有胀痛感,舌苔黄腻,甚至尿液也变黄。
夏季贪凉,人们经常会在空调房中呆着,由于室内外温差过大,忽冷忽热导致的头晕头痛、关节处寒凉、酸痛的空调病,藿香正气水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藿香正气液有哪些功效呢?
霍香正气水是从中医方剂“藿香正气散”变化而来的,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方子。
方子有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各一两,半夏 白术 陈皮 厚朴 桔梗各二两,霍香三两,甘草二两半。古代一两大概等于现在3g。上述药物研磨成细末,每次9g,用一杯水,三片姜,一枚枣,开水泡后口服。
霍香正气散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主要是头痛,发热,怕冷,腹部满闷胀满,舌苔是白腻的。这种头痛发热怕冷是外感风寒的表现,腹部胀满,舌苔白腻是湿的表现。这个才是本方治疗的范围。
这个方子中,霍香芳香苦温,发散风寒,和胃止呕。量最大,为君药。
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可以解表也可以芳香化浊,半夏 厚朴可以燥湿化痰,陈皮可以理气和胃,为臣药。
茯苓 白术健脾去湿,大腹皮行气,宽中除满,桔梗宣肺,解表利气,为佐药。
甘草,健脾调和药性,枣,姜调脾胃,为使药。
用这个药物一定有发热恶寒,腹部湿滞的表现,如恶心呕吐,舌苔白腻的表现。
而临床中好多人普通的着凉感冒也用,单纯的着凉腹泻也用,并且买个药,药店的人员就给你推销。实在是不懂辩证,乱用。看过此文,大家在用的时候记得根据个人情况分析分析在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